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未来十到十五年,全球格局和产业将发生深刻变革,这些变化在以下两方面会更加凸显。
第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则理念的碰撞将愈加明显。发达国家希望将自己已有的理论基础在国际推广,主导产业发展的规则,而这种理念会与发展中国家的理念产生碰撞。
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形式将产生巨大变化。5G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大批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例如网络通信、工程控制、机器人、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都将会引导制造业的工具和工艺产生相应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发展,新材料已经成为超高性能、超低缺陷、高速迭代、多功能、低成本的代表。中国在研发模式上变革颠覆性创新,取得固体物理的突破,产生了新的材料,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材料体系。
然而新材料领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在这方面的缺口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有差距。尤其是电子信息材料是重灾区,例如日本把持了19类材料里的14类,占了全世界60%的份额。中国集成电路经典装备与代工线装备水平低,习惯跟随式发展,难从根本上摆脱先进者的控制。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发展新材料领域,面临两个任务:
第一是研制抢占制高点的新一代材料。前沿新材料,包括超导、防生、超材料、石墨烯、微电子等。特别是微电子材料至今没有形成产业。同时,三代半导体和国外只差3到5年,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第二是转方式、调结构。经过对2030年新材料领域做数据调研后发现,有12种硅片的需求量将达到40亿平方英寸,航空发动机的需求量更是非常巨大,高端装备中海底1400米以下所有的材料需求量都是惊人的,然而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只有一些简单集成组装技术,利润率低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被发达国家垄断。
信息技术迎来爆发式发展,可以引发一系列的颠覆性创新。信息技术依然是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与其他技术相互作用,引发更大的变革。它加速新材料的研发,新一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營运价格。
信息技术推动了制造体系和制造模式的深刻变化,包括需求、设计、生产、管理。企业运用大数据预测需求,智能控制优先,用网络管理代替传统管理手段,董事长就是网络的平台主,而各个部门就是网络节点的维商,这种扁平化、透明化的管理非常适合现代企业需求。
信息技术推动两化融合,产生了新的支撑体系。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就在于此,包括工业软件APP、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边缘计算、智能装备产业等。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工业数据变成了平台资源,基础能力也就必须提升了。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优势中国是具备的,目前有多个智慧城市在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整体框架控制,从数据支持到决策,智能社区、智能交通可以做出很好的样本。我国信息产业的机遇,未来可能在工业芯片上下工夫,因为芯片发展已经到了“后摩尔时代”,出现了可能逆转的机会。
从国家层面来看,统筹产业应该是统筹应用市场,配置自主产业,统筹学科规划,加强高端人才培养。现在人才缺乏非常大,我国在芯片人才、大数据人才、物联网人才缺口都是非常巨大的。
最后就是创新体系,电子信息技术材料创新体系包括5G、芯片、微电子、光电子等全体系的构建。目前已经有多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信息科技的创新产业基地,与高校合作建设高科技电子材料的研发中心。应该更多在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工业大数据、电子信息材料创新持续加强基础性研究。
(本文系干勇院士在第四届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开幕大会暨新华思客会上的演讲内容。来源:新华网思客)
第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则理念的碰撞将愈加明显。发达国家希望将自己已有的理论基础在国际推广,主导产业发展的规则,而这种理念会与发展中国家的理念产生碰撞。
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形式将产生巨大变化。5G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大批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例如网络通信、工程控制、机器人、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都将会引导制造业的工具和工艺产生相应变革。
新材料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发展,新材料已经成为超高性能、超低缺陷、高速迭代、多功能、低成本的代表。中国在研发模式上变革颠覆性创新,取得固体物理的突破,产生了新的材料,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材料体系。
然而新材料领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在这方面的缺口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还有差距。尤其是电子信息材料是重灾区,例如日本把持了19类材料里的14类,占了全世界60%的份额。中国集成电路经典装备与代工线装备水平低,习惯跟随式发展,难从根本上摆脱先进者的控制。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发展新材料领域,面临两个任务:
第一是研制抢占制高点的新一代材料。前沿新材料,包括超导、防生、超材料、石墨烯、微电子等。特别是微电子材料至今没有形成产业。同时,三代半导体和国外只差3到5年,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第二是转方式、调结构。经过对2030年新材料领域做数据调研后发现,有12种硅片的需求量将达到40亿平方英寸,航空发动机的需求量更是非常巨大,高端装备中海底1400米以下所有的材料需求量都是惊人的,然而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只有一些简单集成组装技术,利润率低的同时,高附加值产品被发达国家垄断。
信息技术依然是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
信息技术迎来爆发式发展,可以引发一系列的颠覆性创新。信息技术依然是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与其他技术相互作用,引发更大的变革。它加速新材料的研发,新一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營运价格。
信息技术推动了制造体系和制造模式的深刻变化,包括需求、设计、生产、管理。企业运用大数据预测需求,智能控制优先,用网络管理代替传统管理手段,董事长就是网络的平台主,而各个部门就是网络节点的维商,这种扁平化、透明化的管理非常适合现代企业需求。
信息技术推动两化融合,产生了新的支撑体系。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就在于此,包括工业软件APP、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边缘计算、智能装备产业等。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工业数据变成了平台资源,基础能力也就必须提升了。
多角度发力,抢占未来市场产业先机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优势中国是具备的,目前有多个智慧城市在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整体框架控制,从数据支持到决策,智能社区、智能交通可以做出很好的样本。我国信息产业的机遇,未来可能在工业芯片上下工夫,因为芯片发展已经到了“后摩尔时代”,出现了可能逆转的机会。
从国家层面来看,统筹产业应该是统筹应用市场,配置自主产业,统筹学科规划,加强高端人才培养。现在人才缺乏非常大,我国在芯片人才、大数据人才、物联网人才缺口都是非常巨大的。
最后就是创新体系,电子信息技术材料创新体系包括5G、芯片、微电子、光电子等全体系的构建。目前已经有多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电子信息科技的创新产业基地,与高校合作建设高科技电子材料的研发中心。应该更多在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工业大数据、电子信息材料创新持续加强基础性研究。
(本文系干勇院士在第四届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开幕大会暨新华思客会上的演讲内容。来源:新华网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