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⒈思想意识要树立爱心观念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封建社会的教育者信奉“鞭子下面出人才”“不打不成材”的信条,教师装备戒尺,对学生体罚成为家常便饭,而且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这种“管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陈腐的观念仍在大行其道。教育专家劳凯声、孙晓云2002年在全国10个地区进行的8000份抽样调查表明:40.3%的学生曾被老师罚站和罚跑,29%的学生在放学后被罚留校,26.7%的学生遭到老师的讽刺、挖苦和责骂,12.1%的学生被老师禁止进教室听课,37.8%的学生被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15.4%的学生被打。事实上体罚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多数情况适得其反,经验教训和心理分析都证明,体罚给学生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过于它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近几年教师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但没能教育学生,反而自己触犯了刑律,这都是观念惹的祸。所以教师首先要摆正教育观念,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赞科夫曾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只有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观,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才能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⒉课堂教学要贯穿爱心理念
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课堂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阵地,也是实施爱心教育的战场,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爱心教育融入其中。比如语文科,有许多课文本身就是对爱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赞美,如舒婷《致橡树》的恋人之爱,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同志之爱,归有光《项脊轩志》的亲人之爱,朱自清《背影》的父子之爱,韩愈《祭十二郎文》的叔侄之爱,袁枚《祭妹文》的兄妹之爱,以及屈原《离骚》的对祖国之爱,普希金《致大海》的对自由之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对自然之爱等,都在为“爱”字作诠释。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爱心教育,用一个“爱”字串起课堂。
⒊日常生活要落实爱心行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关心学生,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求方法得当,分寸适度,即使学生真有什么过错也仍然要怀着一颗爱心来教育他。这方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魏巍在《我的老师》当中写到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一教鞭包含着责备,但更多的是爱护,作为学生的魏巍心领神会,既惭愧又幸福,因为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爱,到头来,他也爱了老师一辈子。可见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切莫跟学生较真、赌气,更不能谩骂、体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爱来熏陶他、感化他,这样,才能种植一颗爱心,收获一颗爱心。
⒋节日假期要组织爱心活动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要求中学生利用节日假期进行社区服务、爱心救助等活动,并且这些活动要达到规定的工作日,积到一定的学分方能获准毕业,他们把参加实践、奉献爱心当一门课程来修。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心修养。现在我国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也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周的社会实践,获得两个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两个学分。”2004年3月31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学生参加各种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作为实验区的教师应该先行一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实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启后来。
费尔巴哈有言:“爱就是成为一个人。”无数成功的教育表明: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4年12月14日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他们的精彩阐释得到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的高度评价:“他们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用一颗爱心培养学生,使之具有一颗爱心,乃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扣住这一目标,教育就不会出现偏差。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封建社会的教育者信奉“鞭子下面出人才”“不打不成材”的信条,教师装备戒尺,对学生体罚成为家常便饭,而且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这种“管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陈腐的观念仍在大行其道。教育专家劳凯声、孙晓云2002年在全国10个地区进行的8000份抽样调查表明:40.3%的学生曾被老师罚站和罚跑,29%的学生在放学后被罚留校,26.7%的学生遭到老师的讽刺、挖苦和责骂,12.1%的学生被老师禁止进教室听课,37.8%的学生被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15.4%的学生被打。事实上体罚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多数情况适得其反,经验教训和心理分析都证明,体罚给学生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过于它所能带来的正面效应。近几年教师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但没能教育学生,反而自己触犯了刑律,这都是观念惹的祸。所以教师首先要摆正教育观念,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赞科夫曾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只有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观,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才能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⒉课堂教学要贯穿爱心理念
教师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课堂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阵地,也是实施爱心教育的战场,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爱心教育融入其中。比如语文科,有许多课文本身就是对爱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赞美,如舒婷《致橡树》的恋人之爱,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同志之爱,归有光《项脊轩志》的亲人之爱,朱自清《背影》的父子之爱,韩愈《祭十二郎文》的叔侄之爱,袁枚《祭妹文》的兄妹之爱,以及屈原《离骚》的对祖国之爱,普希金《致大海》的对自由之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对自然之爱等,都在为“爱”字作诠释。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爱心教育,用一个“爱”字串起课堂。
⒊日常生活要落实爱心行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关心学生,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求方法得当,分寸适度,即使学生真有什么过错也仍然要怀着一颗爱心来教育他。这方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魏巍在《我的老师》当中写到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一教鞭包含着责备,但更多的是爱护,作为学生的魏巍心领神会,既惭愧又幸福,因为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爱,到头来,他也爱了老师一辈子。可见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切莫跟学生较真、赌气,更不能谩骂、体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爱来熏陶他、感化他,这样,才能种植一颗爱心,收获一颗爱心。
⒋节日假期要组织爱心活动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要求中学生利用节日假期进行社区服务、爱心救助等活动,并且这些活动要达到规定的工作日,积到一定的学分方能获准毕业,他们把参加实践、奉献爱心当一门课程来修。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心修养。现在我国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也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周的社会实践,获得两个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两个学分。”2004年3月31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充分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学生参加各种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作为实验区的教师应该先行一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实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启后来。
费尔巴哈有言:“爱就是成为一个人。”无数成功的教育表明: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4年12月14日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他们的精彩阐释得到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的高度评价:“他们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用一颗爱心培养学生,使之具有一颗爱心,乃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扣住这一目标,教育就不会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