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隐姓埋名30载成就赫赫之功

来源 :共产党员·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enwu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背井离乡30年杳无消息、志探龙宫精忠报国的花甲痴翁;他是被弟妹们误解为不要家,遗忘父母哺育之恩的不孝三儿子;他是近代史上“总设计师亲身下水做深潜实验的第一人”——
  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今年已94岁高龄、被称作“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老院士。
  白手起家
  一个甲子之前,毛主席指示:“核潜艇研制,我们自己试试。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來!”聂荣臻元帅亲自主抓,一穷二白、内忧外困的新中国上马核潜艇项目,29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科学家临危受命,扛起了这一在苏联人眼中想入非非的任务。
  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条件下,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的新闻报道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去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
  这让1988年跟随黄旭华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现任719所型号总设计师的张锦岚觉得“不可想象”:“核潜艇的数据,要运用各种复杂、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数字模型。”
  幸运的是,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儿童模型玩具,玩具窗户掀开后,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设备,这令黄旭华兴奋不已。他没想到,这两个玩具,竟然和他们凭着零零散散的资料、完全靠想象画出来的核潜艇图纸,基本上一样,“核潜艇就是这样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潜”功告成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深潜试验是考核核潜艇在极限情况下结构和通海系统的安全性,在核潜艇深水试验中最富风险性和挑战性。
  “一个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一百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个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严,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黄旭华这样形容深潜试验的危险性。
  试验开始前,有几个艇员偷偷给家里写了遗书。64岁的黄旭华当即决定一同下潜,让艇员们有了信心。随着核潜艇里接连传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黄旭华表情平静、指挥若定,“内心里却高度紧张”。
  试验成功,全艇的实验员腾跃、握手、拥抱,七尺男儿们都哭了……
  “不孝儿子”
  “时时刻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这是刚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时,领导向黄旭华提出的要求。
  黄旭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走时的黄旭华,连行李也没来得及带,他的父母屡次写信问他:在哪一个单位?去干什么工作?他都缄口不言。渐渐的,30年杳无消息,亲情关系就这样淡化了。
  直到三十年前,一份报道中提到黄总设计师,黄旭华的母亲才发现他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的三儿子。当时的黄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报道,老泪纵横……
  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他是怎样理解的?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综合新华每日电讯、央广网等)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整体素质,本溪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本溪县”)按照“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抓好“带头人”,培育“领头雁”,取得显著成效。  认真“请进来”,注重“选”的环节  本溪县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围绕全县经济发展要求,突出重点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