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场域”概念一经提出, 就在社会学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同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也得到了体现。深入分析学校教育场域下师生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对于建构和谐、融洽的良好师生关系有着指导意义。
【关键词】场域 学校教育场域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3-02
一、前言
与场域范畴一致,学校教育场域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根据对场域的理解,可以尝试这样界定学校场域,即学校场域是学校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的网络,是无形与有形的整体集合以及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学校教育场域中的受教育者、教育者、管理者作为实体性教育要素其存在状态并不是零散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确证于彼此间结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中。
二、学校教育场域下师生关系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与学生是构成学校关系网络的主力军,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认同或抗争中不断重组与整合的。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师生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和师生所处空间位置的矛盾与冲突。
1.师生之间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
(1)对文化资本的占有程度不同,导致了师生之间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
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文化传承,这一点决定了谁能够在学校场域中占有更多地文化资本,即谁具有更多话语权,因此,在文化资本上教师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话语权。
稍加注意我们就能够发现,通常教师以祈使句式为基调,其话语总是命令式的,同时又是以学生的服从为前提加以发布的。学生总是在被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讲话,而教师也总是成为支配处于低位上学生话语权的法官。尤其在课堂或是正式场合,学生的话语是要被严格监督的,自然的话语被制度与规范束缚,学生成了会说话的“哑巴”,教师没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了自己的“失聪”,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话语权力分配的不均,也影响师生之间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
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传播,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表面上,生生之间的话语交流是相对自由的,也是可以随意搭配的,从权力支配方来看,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高低位区别。但事实上,教师是能够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话语权的,因此,他们在场域空间中也在主动进行着争夺与竞争。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性地作为代表发言,提供的建议也容易被采纳,这类学生慢慢丰富的文化资本激活了话语权的回归,他们往往更容易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比如,每学年都要进行的学生干部竞选演说,尽管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这也说明了话语能否发布也是权力或者说准权力的一种象征。学生在竞争场域空间中,互相争夺场规则下教师剩余的一部分话语权,也是学生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构成了学校关系网络的特殊性。再比如说,自习课上,班长或者纪律委员就成为教师对学生不适当的话语行为(比如随意说话)进行外部控制的亲密伙伴。这类学生的话语权是老师给分配的,他们一方面要能够与教师相互理解,而另一方面又必须脱离学生集团,所以他们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种变化在影响生生关系的同时,给复杂的师生关系网络又加深了一层矛盾与冲突。
2.师生所处空间位置的矛盾与冲突
“知道在什么場合应该干什么”是对空间中的行为者的一项最为基本的要求。学校的空间是由教室、办公室、校园、走廊等建筑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环境所组成的。师生因各自所处空间的位置的不同,则体现着各自的显著差异,带来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1)教室:师生之间矛盾与冲突表现的主要场域
对于师生而言,教室是两者共同活动的场域,两者都烙守着各自的角色规范,不敢越雷池一步。在此共同活动场域中,有着讲台和学生座位的划分,也就是空间的区隔,其中教室焦点位置为讲台,讲台则是以黑板为背景,即教室的视觉中心,两者并非是均衡的,如此才可以确保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教师为中心。同时,在一般的教室中,讲台通常比学生的座位高出15-20厘米,如此“居高临下”的设置使得对于下面的学生的一切活动,教师可以尽收眼底,在这样的监控之下,教学秩序得以顺利进行。
(2)办公室: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激化的主要场域
对于教师来讲,办公室是缓解他们角色压力的专有空间,在办公室里,局内人为教师,而局外人则是学生。就学生来讲,办公室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师办公室有着不同的态度。对于部分学生(通常是学生干部或者是课代表)而言,可以自由出入办公室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意味着师生间紧密联结的关系。反之,就普通学生来讲,办公室是一个他们不想甚至反感进入的空间,主要是由于普通学生在办公室内一般接受的是责备或者训斥的“待遇”。
(3)校园、走廊:师生之间矛盾与冲突得以轻度缓解的唯一场域
校园、走廊,是学生课间休息时属于他们自己的可贵空间。在这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场域中,学生可以松弛在教室中紧绷的神经。这个时候,他们的行为角色不再是学生而是孩子,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校规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属于学生的场域。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场域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1.教师应该将尊重和接纳学生视为一种职业惯习
作为场域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惯习是指行动者于其中进行实践活动的结构与个体化表现之间存在的一个联结。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是教师对学生沟通的态度,是教师美好心理品质的一种表现。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观念,想要获得权威,必须要来源于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社会性、技能、人格情操等特征,要想成为一位真正值得学生信赖的专业工作者,教师必须要重视以上特征的体现,转变以“偶像”自居的思想。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如果教师能够真正地尊重和接纳学生,即使教师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他仍然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即使学生还没有进步,他仍然给予学生进步的力量。所以,真正的师生交往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给学生一个自由、民主的交往空间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的惯习。不公平,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尽快结束彼此的对峙。 2.教师应该把属于学生的话语权归还给学生
所谓“还”,是将学生原本应有但被教育者占有和剥夺的权利重新交给学生。学生的话语权不是教师恩赐的礼物,它始终是学生天赋的自然的权利,是作为“人”而不是“学生”所应有的权利。真正的话语权的获得必定是这样的:它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自己的目的为目的,而不是以外在于学生的教师和家长的目的为目的。只有当沉默的大多数变为言说的大多数,并且不是为了教师而言说,而是为学生自己而言说的时候,真正的自由、民主、发展和充满生命气息与创造力的课堂才会真正呈现。
3.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沟通中学会倾听每个学生
克尔凯·郭尔在《非此即彼》中指出“耳朵是最由精神决定的器官”,这表明了倾听的精神性特征,但这不足以概括倾听的全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倾听是其工作性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道德品质的真实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往往从自己的愿望和主观判断出发,希望尽快出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希望学生完全处于服从的地位来接受教师的影响。事实上,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责任倾听和应答,有责任用全部的感官潜能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
4.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改善学校教育场域中师生的空间距离
前面已经提到,教室和办公室是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的场域,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应该尽可能地改善二者的空间环境。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室中学生的大多数不良行为都发生在离教师有段距离的地方,比较接近教师的学生则很少有不良行为产生。不仅如此,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身边稍作停留,有时会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和鼓励。教师可以在身体指向、身体的倾斜度、与学生的人际距离、师生所处的方位角度等方面去改善,让学生在办公室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温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创新,构建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关系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但是重视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无原则的迁就,甚至是对学生的低俗迎合。我们务必要从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出发,最终打造出高质量的、经得起考验的师生关系。也许,只有牢牢确立这样的关系,才能谈得上教育。
参考文献:
[1]马维娜:《学校场域:作为教育的一种中介力量》,《当代教育科学》, 2004年01期
[2]薛娟:《论学校场域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河南大學, 2009年
[3]李燕:《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及其重要性》,《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 2012年02期
[4]马维娜:《学校场域: 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新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2期
【关键词】场域 学校教育场域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3-02
一、前言
与场域范畴一致,学校教育场域也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根据对场域的理解,可以尝试这样界定学校场域,即学校场域是学校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的网络,是无形与有形的整体集合以及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学校教育场域中的受教育者、教育者、管理者作为实体性教育要素其存在状态并不是零散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确证于彼此间结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中。
二、学校教育场域下师生关系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与学生是构成学校关系网络的主力军,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认同或抗争中不断重组与整合的。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师生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和师生所处空间位置的矛盾与冲突。
1.师生之间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
(1)对文化资本的占有程度不同,导致了师生之间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
在学校教育场域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文化传承,这一点决定了谁能够在学校场域中占有更多地文化资本,即谁具有更多话语权,因此,在文化资本上教师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话语权。
稍加注意我们就能够发现,通常教师以祈使句式为基调,其话语总是命令式的,同时又是以学生的服从为前提加以发布的。学生总是在被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讲话,而教师也总是成为支配处于低位上学生话语权的法官。尤其在课堂或是正式场合,学生的话语是要被严格监督的,自然的话语被制度与规范束缚,学生成了会说话的“哑巴”,教师没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了自己的“失聪”,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话语权力分配的不均,也影响师生之间话语权的矛盾与冲突
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都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传播,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表面上,生生之间的话语交流是相对自由的,也是可以随意搭配的,从权力支配方来看,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高低位区别。但事实上,教师是能够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话语权的,因此,他们在场域空间中也在主动进行着争夺与竞争。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性地作为代表发言,提供的建议也容易被采纳,这类学生慢慢丰富的文化资本激活了话语权的回归,他们往往更容易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比如,每学年都要进行的学生干部竞选演说,尽管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这也说明了话语能否发布也是权力或者说准权力的一种象征。学生在竞争场域空间中,互相争夺场规则下教师剩余的一部分话语权,也是学生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构成了学校关系网络的特殊性。再比如说,自习课上,班长或者纪律委员就成为教师对学生不适当的话语行为(比如随意说话)进行外部控制的亲密伙伴。这类学生的话语权是老师给分配的,他们一方面要能够与教师相互理解,而另一方面又必须脱离学生集团,所以他们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种变化在影响生生关系的同时,给复杂的师生关系网络又加深了一层矛盾与冲突。
2.师生所处空间位置的矛盾与冲突
“知道在什么場合应该干什么”是对空间中的行为者的一项最为基本的要求。学校的空间是由教室、办公室、校园、走廊等建筑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环境所组成的。师生因各自所处空间的位置的不同,则体现着各自的显著差异,带来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1)教室:师生之间矛盾与冲突表现的主要场域
对于师生而言,教室是两者共同活动的场域,两者都烙守着各自的角色规范,不敢越雷池一步。在此共同活动场域中,有着讲台和学生座位的划分,也就是空间的区隔,其中教室焦点位置为讲台,讲台则是以黑板为背景,即教室的视觉中心,两者并非是均衡的,如此才可以确保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教师为中心。同时,在一般的教室中,讲台通常比学生的座位高出15-20厘米,如此“居高临下”的设置使得对于下面的学生的一切活动,教师可以尽收眼底,在这样的监控之下,教学秩序得以顺利进行。
(2)办公室: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激化的主要场域
对于教师来讲,办公室是缓解他们角色压力的专有空间,在办公室里,局内人为教师,而局外人则是学生。就学生来讲,办公室具有特殊性,不同的学生对于教师办公室有着不同的态度。对于部分学生(通常是学生干部或者是课代表)而言,可以自由出入办公室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意味着师生间紧密联结的关系。反之,就普通学生来讲,办公室是一个他们不想甚至反感进入的空间,主要是由于普通学生在办公室内一般接受的是责备或者训斥的“待遇”。
(3)校园、走廊:师生之间矛盾与冲突得以轻度缓解的唯一场域
校园、走廊,是学生课间休息时属于他们自己的可贵空间。在这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场域中,学生可以松弛在教室中紧绷的神经。这个时候,他们的行为角色不再是学生而是孩子,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校规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属于学生的场域。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场域下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1.教师应该将尊重和接纳学生视为一种职业惯习
作为场域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惯习是指行动者于其中进行实践活动的结构与个体化表现之间存在的一个联结。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是教师对学生沟通的态度,是教师美好心理品质的一种表现。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观念,想要获得权威,必须要来源于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社会性、技能、人格情操等特征,要想成为一位真正值得学生信赖的专业工作者,教师必须要重视以上特征的体现,转变以“偶像”自居的思想。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如果教师能够真正地尊重和接纳学生,即使教师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他仍然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己的空间;即使学生还没有进步,他仍然给予学生进步的力量。所以,真正的师生交往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给学生一个自由、民主的交往空间应该成为教师职业的惯习。不公平,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尽快结束彼此的对峙。 2.教师应该把属于学生的话语权归还给学生
所谓“还”,是将学生原本应有但被教育者占有和剥夺的权利重新交给学生。学生的话语权不是教师恩赐的礼物,它始终是学生天赋的自然的权利,是作为“人”而不是“学生”所应有的权利。真正的话语权的获得必定是这样的:它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自己的目的为目的,而不是以外在于学生的教师和家长的目的为目的。只有当沉默的大多数变为言说的大多数,并且不是为了教师而言说,而是为学生自己而言说的时候,真正的自由、民主、发展和充满生命气息与创造力的课堂才会真正呈现。
3.教师应尽可能地在沟通中学会倾听每个学生
克尔凯·郭尔在《非此即彼》中指出“耳朵是最由精神决定的器官”,这表明了倾听的精神性特征,但这不足以概括倾听的全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倾听是其工作性质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道德品质的真实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往往从自己的愿望和主观判断出发,希望尽快出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希望学生完全处于服从的地位来接受教师的影响。事实上,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有责任倾听和应答,有责任用全部的感官潜能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学生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
4.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改善学校教育场域中师生的空间距离
前面已经提到,教室和办公室是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的场域,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应该尽可能地改善二者的空间环境。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室中学生的大多数不良行为都发生在离教师有段距离的地方,比较接近教师的学生则很少有不良行为产生。不仅如此,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身边稍作停留,有时会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和鼓励。教师可以在身体指向、身体的倾斜度、与学生的人际距离、师生所处的方位角度等方面去改善,让学生在办公室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温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创新,构建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关系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但是重视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无原则的迁就,甚至是对学生的低俗迎合。我们务必要从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出发,最终打造出高质量的、经得起考验的师生关系。也许,只有牢牢确立这样的关系,才能谈得上教育。
参考文献:
[1]马维娜:《学校场域:作为教育的一种中介力量》,《当代教育科学》, 2004年01期
[2]薛娟:《论学校场域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河南大學, 2009年
[3]李燕:《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及其重要性》,《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 2012年02期
[4]马维娜:《学校场域: 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新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