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公立医院的背后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在事物看似简单的表象下面,常常藏着不简单的逻辑。有了先入之见,就难得持平之论。现实几乎永远比理念复杂,应当多摸摸来龙去脉、听听各种声音。
  到达宿迁的第一天已经是晚上11点,驶进宿迁市区,就可以看见远处“第一人民医院”的大字,在夜色中显得气派非凡。来宿迁之间,我对这家大型公立医院早有耳闻—开会或者参加论坛的时候,常常听人说,宿迁之前把公立医院全卖了,现在又花了近20亿新建了一家,这说明什么?“自然说明没公立医院不行,可见宿迁医疗服务市场化的改革是失败的。”
  出于好奇,在之后的调研中,把对这家医院的看法放在了问题的筐子里。从官员、医生、乃至患者们的言谈中,这家医院复杂曲折的命运渐渐在眼前明晰起来。
  “第一人民医院”诞生记
  全盘市场化改革的宿迁为何走了一步“回头路”,建起一座规模不凡的公立医院?
  宿迁最初决定建公立医院,和当时的政策环境相关。2003年以后,宿迁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完成了改制,而经历“非典”以后,国家开始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投入。作为“改革孤岛”,没有一家公立医院,宿迁处境尴尬,由此带来的损失也是真金白银:尽管是欠发达地区,但由于没了公立医院,也就拿不到中央和省里的卫生专项转移支付,截至2010年,宿迁自己估算直接损失高达6.9亿元,间接损失更多。
  其实,宿迁当时的三级医院—宿迁人民医院,尽管不是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政府办公立医院”,但按其产权界定,却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医院:国企金陵药业持有63%的股份,宿迁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宿迁市政府持有27%的股份,南京市鼓楼医院以无形资产出资持股10%,参与医院管理—三方都是国有“血统”。宿迁市领导一琢磨,摊上这么不公平的事儿,还这么大的损失,得想想办法!就找到省领导说明情况,希望要回这些本该拿到的财政补贴,领导建议他们新建一家“纯正的”公立医院,再以省级财政补贴的方式把钱拨给宿迁。这样看来,第一人民医院的诞生,并不是当地百姓真的需要公立医院,而仅仅是希望获得公平待遇。
  财政部门有领导听闻此事直摇头:财政补贴怎么就不可以给民营医院?国家这些年多少高新技术财政补贴投给了民营企业?即便不想补贴民营医院,把这笔补供方的财政资金转为补贴宿迁的新农合,提高农民住院的补偿率,不还是让老百姓受惠吗?这样做总比砸钱盖医院见效快吧?
  再看看其他地方,也没有歧视非公立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进行了改制,只保留了10%的政府股份,而此后来自中央和省的财政补贴,省厅仍然一分不少地下拨给了这家医院。
  砸20亿元建完公立医院,宿迁市政府背上了不少债务。虽然负担重,但转念一想,好歹也是给宿迁新增高端医疗资源。宿迁是个地级市,这么多年没有一个能和隔壁淮安比肩的大型综合医院;而且,建这种大型综合医院,前期得花大钱,回报周期还长,民间资本缺乏足够的实力。
  此外,宿迁的领导们也打心眼儿里期待,多建一家三级大医院,可以增加竞争力在宿迁的医疗江湖里,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是龙头老大,人满为患。市里的公务员们也纷纷表示,自家有人生病,要上鼓楼人民医院看去,也得排队。再建一家三级公立医院,既能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也增加竞争,促使鼓楼医院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起高楼,买设备,然后呢?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优质医疗资源,不是政府建了公立医院,说有就有。大楼易盖,设备易买,人才难求。从试营业至今,偌大的第一人民医院冷冷清清,病人不来,说好的南京专家也跑了。这样一来,债务不得不继续背,运营压力也山大:一家20多万平米的医院,只要开门营业,水电气暖人工支出就像流水一般哗哗淌,来看病的患者又不多,哪家地方财政撑得住?就好比开出去一辆奥迪,开不回一辆奥拓。因此,20多万平米的崭新建筑,不得不大部分不开放,大家提起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神色也不免有点儿复杂。
  刚刚开始建公立医院的时候,宿迁其他医院的院长们还紧张了一阵儿,将来这个“对手”体量庞大,又有政府支持,还有编制吸引人才,自家日子怎么过?宿迁的领导也很清楚,要是从本地挖医生,就像“拆东墙补西墙”,于宿迁无补,所以也公开宣布不允许第一人民医院从本地医院挖医生。如今,连隔壁的鼓楼人民医院也开始气定神闲了,医院的管理人员透露,他们开会时很少提及这对手,领导表示“咱们做好自己就行”,毕竟医院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团队合作,需要时间积累声誉、获取信任,不是挖来几个专家就能包打天下的。
  宿迁绝大多数人口还是农民,农民们往往习惯就近乡镇医院看病。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存活下来的乡镇医院大多十分争气,院长也精明强干。这些乡镇医院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专注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兢兢业业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争取靠服务态度留下患者,当然,设备和技术更新也不曾落下。
  而在宿迁底下三个县城(沭阳、泗阳、泗洪),改制后的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口碑一直很好,患者多年就医已成习惯。在乡镇医院看不好病,人家要么去县里人民医院或者中医院看,要么去隔壁淮安,或者干脆到省城南京去。淮安医疗资源更丰富,专家也多,从最近的泗阳县乘车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淮安,和去市里用时差不多,比五环外的同志们每天进京上班还方便些。
  比地理距离更近的是心理距离。宿迁是个新建市,1996年才从淮安分出来成为独立的地级市,很多老百姓都觉得自己还是淮安的,也习惯上淮安看病。不过,这些年,沭阳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也很努力,靠服务态度和质量,把越来越多的宿迁人留在了县里看病。
  原本的计划中,宿迁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谈好了合作,将第一人民医院托管给它,江苏省人民医院一开始也大方地派来了三十多个人,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医疗业务骨干。可以想见,这些专家在省城行医,求诊病人络绎不绝,收入高,生活质量高,到了宿迁这家新开的医院,一下子门可罗雀,收入大受影响,也担心医术不进反退。最终只剩下留守的业务院长和几个科室负责人。   最近,由江苏省卫生厅牵头,要求别的三甲医院出专家支持,表态将“举全省之力支持宿迁第一人民医院”—这样的口号背后,真是一把辛酸泪。联想起宿迁市领导屡屡强调“咱们的改革不能走回头路”,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大方向不变。
  不过,陷入困境的第一人民医院,其实也有转机:如果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化管理团队,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端设备,进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将来也可能大有作为—事实上,宿迁市也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十年改革的变与不变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第一人民医院并非宿迁惟一的政府办公立医院。下面的县里,还有从公卫机构升级而来的公立专科医院。我们这次去的沭阳县妇幼保健所,即将升级成为二级妇幼保健院,从40张床位,扩张到150张床位,设备和装修全面更新。县财政下拨了970万元,还将原本和其他单位公用的大楼,全部划归今后的妇幼保健院使用。
  尽管妇幼保健所实行收支两条线政策,但是由于沭阳县只有这么一家公立医院,也还没有吃财政“大锅饭”的弊端。有收才有支,多年以来,财政局和医院保持了某种“默契”,医院收多少,财政局也还是把这些收入拨给医院使用,也就是说,财政局的拨款和医院的业务能力相关。前文提到县财政局给的970万元经费,其实也是医院历年的结余。此外,改制以来市场竞争充分,民营医院也给公立机构树立了标杆,什么样水平的医生能拿到多少薪酬,市场价格很清楚,财政核定编制内医生的收入,也就有了依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公立医院的妇幼保健所仍然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
  目前,沭阳县中医院的分娩量是最大的,妇幼保健所扩大规模,就意味着要把原来去中医院的患者或者产妇吸引到自家来。竞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竞争医疗技术水平,一方面是竞争服务质量和态度。就前者而言,中医院医生的薪酬水平本就高于妇幼保健所,如果去挖中医院的医生,工资肯定还要开得更高,但是院长表示,自家医院还是以竞争服务态度和质量为主。
  和沭阳县类似,泗洪县也打算把县里的妇幼保健所,升级为有200张床位的公立妇幼保健院。当地官员从优化医疗资源结构着眼,认为政府有必要助推特色专科医院发展。升级妇幼保健院的直接原因,是县内主要医院提供的产科床日数不够,老百姓有需求;但如果让民营资本去做,为了减少成本,民营医院肯定会去本地其他医院挖人。而医疗服务需要团队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发展优质医疗资源需要高水平人才聚集,民营医院四处挖人,就“稀释”了医学人才的集聚程度,特色专科也发展不起来,导致医疗机构“小、散、乱”,医疗服务市场碎片化。而如果政府办公立医院,就会想办法去外地挖人才,比如隔壁淮安。如果成功了的话,换个角度来想,办家公立医院,也是为今后民营医院发展储备人才。
  十多年的民营医疗机构竞争,宿迁官员的思路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市领导的说法是:从外地调过来主政宿迁,最大的感受是宿迁的医疗卫生工作太好管了,“既没有医院不断的来和你要钱,也没有层出不穷的医患冲突要你解决”。
  一个模式化的问题,当时还是按捺不住提了出来:“有人说当年八千万卖掉的医院,到今天花十个亿都买不回来,宿迁有没有觉得是做了亏本买卖?”结果,当场收获了鄙视:“这见识还不如农村老太太,你五毛钱卖我个小鸡仔,我如今养成了大公鸡,怎么你还想五毛钱收回去?”
  办公立医院,并不能说明宿迁的改革是失败的,相反,是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市场在促使公立机构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结果。此外,针对宿迁医疗服务市场“多、小、散”的担忧,我们应该弄清楚的是,这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是市场化带来的问题,是市场发展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抑或恰好是分工协作的理想化“分级”诊疗体系?可能只能根据老百姓就医的方便性和费用合理性来判断。
  又或者,宿迁重建公立医院的遭遇,正是这个“改革孤岛”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其他文献
近两年对于中国创新药企来说,是与跨国药企许可交易集中爆发的年份。这些以中国为主战场的创新药企们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累积期,踩对了全球研发领域出现的新节奏,集中爆发,水到渠成。  全球新药研发市场上,无论是在研品种交易,还是基于新药的并购都一直都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而在2014年后,部分疾病领域出现井喷的现象,比如大热的肿瘤免疫疗法,大额交易不断出现。2015年全球大型药品交易当中金额排名前三名全部被肿
期刊
朴素的黄色T恤,满腮的青色胡茬,中高身材,略微发福,方形眼镜后面,是一幅不苟言笑、略显严肃的表情。午餐是简单的盒饭,用的是自带的饭盒。初见李云春,很难通过这些细节,在第一时间内将其同资本市场上波云诡谲的沃森生物联系在一起。  尽管已执掌沃森十五年,但李云春身上,少了一分企业家的范儿,而多了一种知识分子的气质。讲话时,李云春声音低沉,缓慢而有力,但表述严谨,逻辑清晰。回忆起“国家队”的出身,李云春深
期刊
宿迁医改并非是在真空中推进的。官还是原来的这些官,民还是原来的这些民,长期以来的思维、体制和原有政策的惯性也一同支配着宿迁的现实环境。  政府、医院、医生、患者,如同四面不同的镜子,从四个不同角度折射出宿迁医改的现状。多个维度,一手调查,只为在横看与侧看之间,识得庐山真面目。  政府:开放与保守交织  宿迁官员很多都挺特别,精神风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比如市长和卫计委主任对卫计委权力的“丧失”,认识
期刊
对于全球所有的创新药企而言,保持自身研发的稳健产出曾经是很长时间内的通关秘诀,但是随着研发革命性的新药越来越难,新的研发方向层出不穷,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也使得他们开始思考维持研发线的分布均匀,需要更多研发产业链上的合作方式。好消息是,他们资金链充裕。  吉利德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2005年的190亿美元市值飙升到现在的1070亿美元市值,得益于它的抗病菌研发线和产品线的稳健增长。吉利德的HIV部门
期刊
看病贵,很多时候是药贵。医院药价高、医生大处方,好比撑起昂贵药费的两根柱子,也成了让人头疼的“以药养医”痼疾的两个病灶。公立医院如此,几乎全是民营医院的宿迁呢?私营逐利,天经地义,药费的问题,在这更严重了吗?  说起“看病贵”,一般人的基本分析是什么?医院卖药贵、医生收回扣、医生大处方。概括一句话,坏就坏在医生靠卖药赚钱。板子打在“以药养医”现象上,这是顽疾,要治。于是,多年医改成“药改”,政策常
期刊
宿迁,一个没有公立医院的地区,给了医生一种别样的身份可能,让他们回归古老的传统,也回归最本初的医患关系。我们记录了下面这些故事,还原医者本来的样貌。  古今中外,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是医者本色。医疗行业是典型的服务业,除了治病,更多地还是为患者提供安慰和帮助。医生用技艺和慈悲提供服务,获得报酬和礼遇,就是医疗行业最基本的常识。  然而过去几十年,公立医疗机构实行的事业单位制,让这常识有了很大程度的遗
期刊
戴着“公立医院=公益性”这幅有色眼镜,很多人认为宿迁的市场化医改是走上了邪魔外道。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全国的公立医院没有想象得那么“公益”,而宿迁的民营医院也没有那么唯利是图。  民营医院,杂七杂八什么来头都有,经常被目为邪魔外道,然而宿迁的民营医院并不认为自己是魔教。当“亏损”这个武林浩劫压下来,“正派”居然溃不成军愁云惨雾,魔教倒接过了保卫人们健康的大旗,还成了气候。这大抵就是宿迁的故事
期刊
全国医改样本中,宿迁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公立医院全部改制,政府只保留公共卫生机构。十几年来,宿迁的医疗服务市场形成“民营医院当家”格局,也因此广受争议。十个视角看今日的宿迁医疗现状。  继大量数据分析后,今年五月,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团队十余人分组调研宿迁2区3县各级医疗机构近30家,从村卫生室、公卫机构一直到各级医院,访谈官员、投资人、院长、医生、患者等各路相关方,采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也
期刊
“你真的要做医药行业的淘宝或者滴滴吗?你真的要重复这样单调的商业逻辑吗?医疗健康领域下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不会是像他们一样的模式!”  在9月3日由《E药经理人》、思享广告、百家汇精准医疗、火石创造联合主办的2016中美医药·医疗创业大赛暨百家汇首届精准医疗未来论坛上,《E药经理人》系列媒体编委执行主任谭勇如此向每一位参赛者和创业者喊话。  连续两年举行的医疗创业大赛,始终在传递这样的信息:冒险是
期刊
益普生在中国共上市了9个产品,其中全科用药产品有7个,其市场销售额撑起了中国整体销售额的55%。全科产品线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胃肠道领域为主的丰富产品组合,并且在20余年的学术推广和临床试验中,在医生和患者群体中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和口碑。  当总部位于法国的国际制药企业益普生,在全球和中国区的掌门人先后更换后,业界好奇的是,这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新鲜动向?  9月14日,益普生全球CEO 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