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关爱学生生命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去。让语文教学充分对生命敞开,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命和具有鲜活生命个体的摇篮,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和更高的生命层次上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关爱学生生命就是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具有思想和个性,视语文学习过程为一个个体化的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自身的兴趣和潜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个性。
一、构建自主的语文课堂
自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而传统的语文课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要着重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变革,让学生从系统的课本学习走向问题式的、随机的学习,从接受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能力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走向综合的学习,从消极被动的学习走向积极主动的学习,给予学生选择的时空,从而在三个维度上建设开放的语文课堂: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1.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把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取舍学习内容,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被激发,他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会出现创造,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一位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西沙群岛的景物分成水路和陆路,自由选择一路学习,俨然像小导游一样把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介绍给大家。又如《林海》一文,让学生任选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段落学习。这样的学习,孩子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是学习的“主人”。
2.自行设计作业类型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的重要实践活动,语文作业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一个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千篇一律的作业无法展示学生的才艺特长,教师不要提刻板的要求,可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让作业呈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如《长城》的作业,教师请学生当小能手,为自己设计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作业并完成它。学生作业五花八门、充满个性:有的写了读长城以后的读后感;有的画一幅画并在画上题诗;有的摘录课文里的精彩语句;有的搜集长城有关的资料设计小报;有的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处建筑或名胜。个性化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实践的乐趣。
3.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如阅读中理解词语可以运用工具书,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紧扣上下文;背诵积累时,或采用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方法,或采用体会语句叙述的顺序的方法,或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的方法;感悟语言时也可以还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说用什么办法来学习,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
4.自我选择学习伙伴
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好朋友,也可以选择老师,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唤醒自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学习《詹天佑》一课中介绍“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这一部分时,让学生选择一个同学共同阅读并绘制“人”字形的线路简图,学生兴趣盎然。又如制作语文小报时,学生可选择学习伙伴,各展所长,各尽其能。
二、改进传统的学习评价
语文学习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制约着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多重功能,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
1.评价内容全面
小学语文学科的评定应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学习习惯、思想认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出全面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目标意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必学内容为范围,建立较全面、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即教学总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计。考查内容包括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写字、作业、学习兴趣等几个项目。考试有平时、期中、期未、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由前三项按比例计算。
2.评价标准科学
学生学习评定的标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同时影响学习过程中的其它相关因素,如学习积极性等,应制定一套测评方案,包括测评要求、内容、方法等,具体地进行实施。无论是考查项目还是考试项目,均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评定,意在淡化分数对学生的负影响。
3.评价方式多种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成绩,更能体现学习评价的优势,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我们现在条件,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从学生答题的方式看,采用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从测试的操作主体看,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再由教师“垄断”,而采用较为民主的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即由学生自我评定、小组集体评定、教师综合评定三项组成,有的内容还请家长共同参与评定;从学习评价的外部条件看,采用了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4.评价过程客观
在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带进主观色彩,学生在教师头脑中的印象好坏直接影响到某些成绩,尤其是平时听课、朗读等考查项目,若一味地模糊评定就不科学、不真实、不客观,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为有效地避免主观印象的干扰,应制定一套较完善、严密的具体方案,并且可以操作。评价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及时反馈、改善矫正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
三、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的活动。
1.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蕴藏着该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它是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语文教育的源泉。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营养,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人文知识,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品味真、善、美的真情实感,以此来唤醒、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例如教师在教了由苏联著名童话改写而成的《七色花》后,问学生:“假如你也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干什么?”学生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得出答案:新编“七色花”还孤儿们以父母;给残疾人以康复;要让灭绝的动物获得新生;要让所有的沙漠变绿洲;要让祖国经济腾飞;让世界上所有战争都停止,让人类生活在和平环境中,都有自己美好的家园……孩子们的这些愿望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对人类、对环境、对科学的无比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2.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活化生活源头,引导学生寻找对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振,感悟生命活力,追求人性美。用读和写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内驱力,懂得追求真善美。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对丑恶行为的憎恨。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祖国山河美。深入社区,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了解人物思想感情,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感受身边的变化。
3.引导学生表达真善美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展示的学习活动平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写开放性、自主性作文,让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允许他们在作文里发泄一下,多做正面的引导和鼓励,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形成表达欲,乐于在作文中显现美丽人生,展现真我风采,充分张扬个性。语文教学有责任为学生的“生长”创造一个表达真善美的“生态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都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如果说,感受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那么,学生表达真善美是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这才是学习语文的过程,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人来关爱。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爱学生生命意味着对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生命的肯定,意味着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动态的生命的流动和交融的过程,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关注每个学生潜能优势发展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方法、习惯和信念,意味着语文教学对人的智慧生命和超越生命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关爱生命是语文教育的本真所在,关爱生命的教育才是完美的教育。
一、构建自主的语文课堂
自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而传统的语文课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要着重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进行变革,让学生从系统的课本学习走向问题式的、随机的学习,从接受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能力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走向综合的学习,从消极被动的学习走向积极主动的学习,给予学生选择的时空,从而在三个维度上建设开放的语文课堂: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1.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把学生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取舍学习内容,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被激发,他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会出现创造,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一位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引导学生把西沙群岛的景物分成水路和陆路,自由选择一路学习,俨然像小导游一样把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介绍给大家。又如《林海》一文,让学生任选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段落学习。这样的学习,孩子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是学习的“主人”。
2.自行设计作业类型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的重要实践活动,语文作业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一个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千篇一律的作业无法展示学生的才艺特长,教师不要提刻板的要求,可让学生自行设计作业,让作业呈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如《长城》的作业,教师请学生当小能手,为自己设计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作业并完成它。学生作业五花八门、充满个性:有的写了读长城以后的读后感;有的画一幅画并在画上题诗;有的摘录课文里的精彩语句;有的搜集长城有关的资料设计小报;有的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一处建筑或名胜。个性化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实践的乐趣。
3.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如阅读中理解词语可以运用工具书,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紧扣上下文;背诵积累时,或采用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方法,或采用体会语句叙述的顺序的方法,或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的方法;感悟语言时也可以还学生主动权,让学生自己说用什么办法来学习,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
4.自我选择学习伙伴
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好朋友,也可以选择老师,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唤醒自主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学习《詹天佑》一课中介绍“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这一部分时,让学生选择一个同学共同阅读并绘制“人”字形的线路简图,学生兴趣盎然。又如制作语文小报时,学生可选择学习伙伴,各展所长,各尽其能。
二、改进传统的学习评价
语文学习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制约着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多重功能,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
1.评价内容全面
小学语文学科的评定应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学习习惯、思想认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出全面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目标意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必学内容为范围,建立较全面、完整的教学目标体系,即教学总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计。考查内容包括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写字、作业、学习兴趣等几个项目。考试有平时、期中、期未、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由前三项按比例计算。
2.评价标准科学
学生学习评定的标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同时影响学习过程中的其它相关因素,如学习积极性等,应制定一套测评方案,包括测评要求、内容、方法等,具体地进行实施。无论是考查项目还是考试项目,均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评定,意在淡化分数对学生的负影响。
3.评价方式多种
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成绩,更能体现学习评价的优势,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我们现在条件,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从学生答题的方式看,采用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从测试的操作主体看,学生的成绩评定不再由教师“垄断”,而采用较为民主的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即由学生自我评定、小组集体评定、教师综合评定三项组成,有的内容还请家长共同参与评定;从学习评价的外部条件看,采用了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4.评价过程客观
在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带进主观色彩,学生在教师头脑中的印象好坏直接影响到某些成绩,尤其是平时听课、朗读等考查项目,若一味地模糊评定就不科学、不真实、不客观,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为有效地避免主观印象的干扰,应制定一套较完善、严密的具体方案,并且可以操作。评价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及时反馈、改善矫正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
三、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的活动。
1.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蕴藏着该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它是该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语文教育的源泉。语文教材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营养,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人文知识,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品味真、善、美的真情实感,以此来唤醒、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例如教师在教了由苏联著名童话改写而成的《七色花》后,问学生:“假如你也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干什么?”学生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得出答案:新编“七色花”还孤儿们以父母;给残疾人以康复;要让灭绝的动物获得新生;要让所有的沙漠变绿洲;要让祖国经济腾飞;让世界上所有战争都停止,让人类生活在和平环境中,都有自己美好的家园……孩子们的这些愿望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对人类、对环境、对科学的无比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2.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活化生活源头,引导学生寻找对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振,感悟生命活力,追求人性美。用读和写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内驱力,懂得追求真善美。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对丑恶行为的憎恨。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祖国山河美。深入社区,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了解人物思想感情,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感受身边的变化。
3.引导学生表达真善美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展示的学习活动平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写开放性、自主性作文,让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允许他们在作文里发泄一下,多做正面的引导和鼓励,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形成表达欲,乐于在作文中显现美丽人生,展现真我风采,充分张扬个性。语文教学有责任为学生的“生长”创造一个表达真善美的“生态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都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如果说,感受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那么,学生表达真善美是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这才是学习语文的过程,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人来关爱。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爱学生生命意味着对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生命的肯定,意味着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动态的生命的流动和交融的过程,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关注每个学生潜能优势发展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方法、习惯和信念,意味着语文教学对人的智慧生命和超越生命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关爱生命是语文教育的本真所在,关爱生命的教育才是完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