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图册,满盛红色基因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本图册,获2020年安徽省优秀党史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入藏国家图书馆,它即是《火种——中共皖南特委图册》。图册一经出版,编者汪华红先生就惠赠我一本。作为一名中共党史研究者,笔者对其爱不释手。情之所至,将图册捧在手上翻阅浏览之时,不禁联想起炮火连天的烽火岁月,联想起那些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追忆着那些革命先贤走过的路、播下的革命种子、留下的红色基因。
  中共皖南特委旧址位于何处?在黄山市屯溪区。
  屯溪,属古徽州的一部分,是一座底蕴厚重的古城。徽州,这片秀山环抱、碧水长流的土地,孕育成就了享誉中外的徽商、徽菜、徽剧、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屯溪则是徽州文化和新安文化的中心。屯溪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宋、明、清时代之特色。徽州人重文重史,尊祖尊贤,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特别珍惜。在屯溪,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故居及程大位珠算博物馆、屯溪博物馆和镇海桥等,四面八方慕名来游者络绎不绝。
  中共皖南特委机关旧址,就坐落在屯溪老街上。
  这里原是清朝后期兴建的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临街楼房,系“合记春号”药店旧址所在地。1933年冬,中共闽浙赣省委派闽浙赣省总工会秘书长李杰三来屯溪秘密从事党的活动,在此重建中共皖南特委,并先后发动和领导了5次有影响的农民革命暴动,其中于柯村暴动后建立了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浙赣省委及其领导建立的中共皖南特委,组织领导皖南和皖浙赣边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使皖南苏区成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浙赣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它点燃的革命之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屯溪区委、屯溪区政府将屯溪老街“合记春号”药店旧址改建成了一座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
  在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公开展陈的同时,中共屯溪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精心编纂的《火种——中共皖南特委图册》,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馆一书,珠联璧合;观展观书,相得益彰。前往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好评如潮。参观者中,不仅有本地和周边的党员干部、军人、学生和群众,还有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外省市的党员干部。与此同时,《火种——中共皖南特委图册》也受到参观者的喜爱和收藏。
  这部图册有什么特点呢?依笔者观之,特点有四:
  其一,内容厚重。结合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布展情况,图册分“星火燎原”——中共皖南特委历史、“党旗飘飘”——中共黄山(徽州)历史风云录、“热血丰碑”——黄山著名革命烈士事迹和“光辉足迹”——中共重要党史人物在黄山4个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忠实记录了中共皖南特委诞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丰功伟绩和地位作用,展现了皖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陈毅元帅的长子陈昊苏,原皖南特委委员刘毓标的后人刘华苏、刘华建,原红十军团二十師参谋长乔信明的后人乔晓阳、乔泰阳对图册的相关章节作了审阅和修改。在史料、实物征集的过程中,相关市、县(区)的党史和地方志、档案及民政部门给予了大力配合,从而保证了全书内容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其二,主题鲜明。黄山(徽州)地区是一片红色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人都到过这里,在皖南大地上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成为此地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册以亦文亦图的方式,生动展现了方志敏、陈毅、粟裕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在皖南的革命斗争中坚定信仰信念、对党忠诚、百折不挠、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黄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多优秀的黄山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生安康,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许多人被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图册重点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黄山地区战斗、牺牲的烈士的生平事迹。皖南特委及无数革命先辈书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和留下的红色印记,已经化作徽州大地上永远的丰碑。
  其三,史料翔实。图册的编者呕心沥血,收集、甄别、整理了中共重要人物在黄山(徽州)留下的光辉足迹,按照时间先后为序,集中梳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四军、解放军高级将领或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国家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的重要人物,在黄山(徽州)地区从事革命活动的史料。先后收入柯庆施、恽代英、萧劲光、陶峙岳、粟裕、方志敏、陈毅、叶挺、项英、张云逸、叶飞、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姬鹏飞、周恩来、李德生、陈锡联等人的相关资料,不仅有翔实的文字记载,而且附上了有代表性的照片(图片),图文并茂。其中对方志敏烈士的介绍,尤为浓墨重彩。
  其四,装帧精美。图册的封面底色殷红,图案为一组群雕——旌旗迎风招展,将士身姿矫健,生动地展示了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真理、为正义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光辉形象,也寓意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共产主义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文内插图丰富多彩,既有示意图、人物图片,也有遗址遗迹图;既有情景再现图,也有艺术画作、场景素描,件件鲜活生动、惟妙惟肖。全书文字雅洁,不枝不蔓,语言清顺,句逗分明,可以轻松阅读。
  如今,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已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火种——中共皖南特委图册》已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责任编辑:林晓清)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把毛泽东与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亲密合作同党的理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认为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合作对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毛泽东 刘少奇 合作 党的理论 历史性飞跃
期刊
[摘 要]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对生产力问题作出过大量的论述,其主要观点如下: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革命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搞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强调解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并举;首次提出了将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一个政党的政策和实践的标准;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为探讨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矛盾提供了基本思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
期刊
[摘 要] 我国加入WTO后的民营经济,由于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可以得到发展机遇,但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机遇与挑战可能相互转化,机遇可能发生变化和转移,因而必须正确对待。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加入WTO 比较优势
期刊
[摘 要]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才能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实效 以人为本
期刊
100年前,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被毛泽东称为“真正的人”,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李达和他的夫人王会悟。  在陈独秀寓所举办婚礼  1920年,李达、王会悟相识于新潮思想荟萃、先进人物聚集的上海。  李达是抱着“寻找同志干社会革命”的目的,于1920年春从日本回到上海的。1890年
期刊
[摘 要]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两课”教育新格局;注重实际效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切实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三进” 问题 思考
期刊
党的十六大召开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亲赴河北西北坡视察,对继承和发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作出了一系列指示,谆谆告诫全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作为土地革命时期从井冈山地区走出来的一名老战士,深深感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极端重要性。
期刊
李克农将军纪念馆  李克农,1899年出生,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他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上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克农在五四时期就参加进步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受
期刊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随后召开的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邓小平高度评价了《决定》。他认为,《决
期刊
北庄村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机要处等中央机关所在地。1943年6月,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平山县参加革命斗争,文艺工作者在北庄村创作了歌剧和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创作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的词作者是牧虹,曲作者是卢肃。1939年春,他们从延安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历尽艰险,于7月到达晋察冀边区,并分别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和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