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中有很多难点问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问题更是难中之难,很多学生从高一一直到高三都为这类题发愁,每次考试都做错,老师讲时一听就懂了,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忘了,甚至很多学生一直到高三毕业,也没有把相应的问题搞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讲能让学生听懂并记住,在此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与大家共同讨论学生经常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光合作用
第一:首先要学生记熟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概念,并理解其实质。这一点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对于基础不好或不自觉地学生来说,做不到题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不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及联系。
突破策略一:那如何能保证学生熟记呢?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个一个的检查。我通常都是先在课前进行5分钟的提问,让学生背诵最基础的概念,然后再抽时间进行默写,只有写出来才能代表学生记住了。不过最初阶段,过关需要花費老师们较多的时间,因此在要求一定要严,等学生形成习惯后就好了。
第二:学生不能准确地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方程式。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难解决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考到,总有部分学生写不到。
突破策略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多谢,每隔一段时间就抽查一次,检查多了,错误就会减少。
第三:学生不能理解实际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各种表示方法。其实对于这部分知识,很多资料都有总结,我在这里在此进行归纳。如下所示:
用文字表示:
实际光合作用:只考虑光合作用,不考虑呼吸作用。若用光合作用的的反应物表示,则可用CO2的固定量(消耗量)表示;若用产物表示,则可用O2的产生量和有机物的合成量表示。
净光合作用:等于实际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若用光合作用的的反应物表示,则可用CO2的吸收量表示;若用产物表示,则可用O2的释放量和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突破策略三:此处一定要注意,很多学生其实不知道这里到底是谁在固定CO2
谁在合成有机物。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是以个体(细胞)为单位的。比如,CO2的固定量(消耗量)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消耗的从外界吸收的CO2和从线粒体吸收的CO2的总和。有机物的积累量就是指植物本身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减去植物本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突破策略四:在做题时,若纵坐标中只是标明光合速率,而不清楚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时,可看起点,若起点从0开始,则应该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因为实际光合速率不可能为负值(如图1),若起点从0下开始,则应该表示净光合作用。
第四:还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光(CO2)补偿点和光(CO2)饱和点。
突破策略五:首先,一定要理解什么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指在一定温度及CO2浓度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光照强度。此处一般认为呼吸速率不发生改变,即光补偿点(A)对应的光合速率也不会改变。而此时光合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的影响。好像一个天平,一端是光合速率(此时等于呼吸速率),为固定值,一段是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若此时适当增加CO2浓度而不改变温度,则只有降低光照强度,才能保证天平的平衡。所以图中A点会左移。若适当降低CO2浓度而不改变温度,A点会右移。
光饱和点是指一定温度及CO2浓度下,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也可以说是一定温度及CO2浓度下,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最大光照强度。
这里可以把温度、CO2浓度比作汽车和火车,把光照强度比做人,把光合作用比作车载人,那么,当汽车和火车数量一定时,能载人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车装满后,无论人有多少,装载的人数不再增加。但当汽车或火车数目增加后,相应的能装载的人数会增加,当汽车或火车数目减少后,相应的能装载的人数也会减少。所以若适当降低CO2浓度而不改变温度,B点会左移。
第五:还有很多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计算无从下手。
突破策略六:先写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看清题目中给的数据到底是质量还是物质的量(体积),若是前者,要用物质前的系数乘以分子量在计算,若是后者,直接用物质前的系数进行计算。注意计算时要换算成同种物质。
再用氧气产生量减去呼吸消耗的即可。
总之,对于这部分内容,关键要求是老师要有耐心,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过关,只要你用心,下足功夫督促学生,学生一定会掌握。
参考文献:
[1]蒋丹. 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突破光合作用的难点知识[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10):16-17.
[2]朱长伟. 光合作用中两个难点问题的突破[J]. 生物学教学, 2011, 36(5):28-30.
关键词:高中 生物 光合作用
第一:首先要学生记熟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概念,并理解其实质。这一点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对于基础不好或不自觉地学生来说,做不到题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不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及联系。
突破策略一:那如何能保证学生熟记呢?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个一个的检查。我通常都是先在课前进行5分钟的提问,让学生背诵最基础的概念,然后再抽时间进行默写,只有写出来才能代表学生记住了。不过最初阶段,过关需要花費老师们较多的时间,因此在要求一定要严,等学生形成习惯后就好了。
第二:学生不能准确地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方程式。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难解决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考到,总有部分学生写不到。
突破策略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多谢,每隔一段时间就抽查一次,检查多了,错误就会减少。
第三:学生不能理解实际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的各种表示方法。其实对于这部分知识,很多资料都有总结,我在这里在此进行归纳。如下所示:
用文字表示:
实际光合作用:只考虑光合作用,不考虑呼吸作用。若用光合作用的的反应物表示,则可用CO2的固定量(消耗量)表示;若用产物表示,则可用O2的产生量和有机物的合成量表示。
净光合作用:等于实际光合作用减去呼吸作用。若用光合作用的的反应物表示,则可用CO2的吸收量表示;若用产物表示,则可用O2的释放量和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突破策略三:此处一定要注意,很多学生其实不知道这里到底是谁在固定CO2
谁在合成有机物。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是以个体(细胞)为单位的。比如,CO2的固定量(消耗量)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消耗的从外界吸收的CO2和从线粒体吸收的CO2的总和。有机物的积累量就是指植物本身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减去植物本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
突破策略四:在做题时,若纵坐标中只是标明光合速率,而不清楚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时,可看起点,若起点从0开始,则应该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因为实际光合速率不可能为负值(如图1),若起点从0下开始,则应该表示净光合作用。
第四:还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光(CO2)补偿点和光(CO2)饱和点。
突破策略五:首先,一定要理解什么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指在一定温度及CO2浓度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光照强度。此处一般认为呼吸速率不发生改变,即光补偿点(A)对应的光合速率也不会改变。而此时光合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的影响。好像一个天平,一端是光合速率(此时等于呼吸速率),为固定值,一段是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若此时适当增加CO2浓度而不改变温度,则只有降低光照强度,才能保证天平的平衡。所以图中A点会左移。若适当降低CO2浓度而不改变温度,A点会右移。
光饱和点是指一定温度及CO2浓度下,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也可以说是一定温度及CO2浓度下,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最大光照强度。
这里可以把温度、CO2浓度比作汽车和火车,把光照强度比做人,把光合作用比作车载人,那么,当汽车和火车数量一定时,能载人的数量是有限的,当车装满后,无论人有多少,装载的人数不再增加。但当汽车或火车数目增加后,相应的能装载的人数会增加,当汽车或火车数目减少后,相应的能装载的人数也会减少。所以若适当降低CO2浓度而不改变温度,B点会左移。
第五:还有很多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计算无从下手。
突破策略六:先写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看清题目中给的数据到底是质量还是物质的量(体积),若是前者,要用物质前的系数乘以分子量在计算,若是后者,直接用物质前的系数进行计算。注意计算时要换算成同种物质。
再用氧气产生量减去呼吸消耗的即可。
总之,对于这部分内容,关键要求是老师要有耐心,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过关,只要你用心,下足功夫督促学生,学生一定会掌握。
参考文献:
[1]蒋丹. 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突破光合作用的难点知识[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10):16-17.
[2]朱长伟. 光合作用中两个难点问题的突破[J]. 生物学教学, 2011, 36(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