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胃镜对胃黏膜隆起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放大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胃黏膜坏死的状态性状,评估放大胃镜对胃黏膜隆起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50例胃镜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放大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各25例.放大胃镜组行放大胃镜检查,并观察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指导靶向活检;普通胃镜组行普通胃镜下操作及常规黏膜活检.比较两组检出结果,包括胃黏膜慢性炎症、癌前病变、早期胃癌,并观察放大胃镜组的各病理诊断与胃小凹分型、微血管形态的关系.结果 放大胃镜组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总检出率44.00%高于普通胃镜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慢性炎症胃小凹分型主要为Ⅰ型、Ⅱ型,微血管形态主要为A型、B型;其他病变胃小凹分型主要为Ⅲ型、Ⅳ型、Ⅴ型,微血管形态主要为C型、D型.结论 放大胃镜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手转胎头术治疗头位难产的效果.方法 100例头位难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胎头吸引组和手转胎头术组,每组50例.胎头吸引组产妇采取胎头吸引术,手转胎头术组产妇采取手转胎头术.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手转胎头术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24.44±5.72)min,短于胎头吸引组的(37.63±7.8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转胎头术组产妇剖宫产率14.00%低于胎头吸引组的40.00%,自然分娩率52.00%高于胎头吸引组的24.
目的 分析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与对照组的9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91.41±2.5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液指标检查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白血病组,另选择64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血液指标,检测HLA基因表达、突变情况.对比两组HLA-A、HLA-B、HLA-DRB1等位基因突变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异常率,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目的 分析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产检并已分娩的妊娠期胎儿侧脑室增宽的单胎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及分娩的胎儿侧脑室正常的单胎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的产前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新生儿脑瘫、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前检查发现20例染色体异常,包括4例18-三体综合征,16例21-三体综合征;其余80例产妇未发现染色体异常;16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0例疑似脑瘫,42例疑似需剖宫产.观察组的新生儿脑瘫发生率为4.00%,新
目的 研究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早期膝关节炎患者,参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单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观察组实施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膝关节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水平.结果 治疗1、3个月,观察组Lequesne评分分别为(12.16±2.23)、(9.34
目的 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CG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参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1.34±4.96)d短于参照组的(35.28±6.05)d、换药次数(10.08±2.15)次少于参照组的(16.92±3.89
目的 探究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肺栓塞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43例)、高危组(37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及14 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二维超声检查结果、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三维超声检查.结果 三组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治疗后右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治疗后Tei指数分别为(0.31±0.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51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肝硬化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发生部位与临床特征,比较肝硬化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与未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结局与预后情况.结果 451例肝硬化患者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占19.96%.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腹腔、肠道部位,其次为创伤部位、胆道和皮肤软组织部位,最后为泌尿系统、血液和其他部位.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合并感染性休克年龄≥60岁、血清白蛋白≤35 g/L、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目的 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HT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3例.A组采用积极液体复苏,B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复苏后,两组患者的PT、APTT、TT均长于本组复苏前,但B组患者的PT(10.48±1.48)s、APTT(32.73±2.45)s、TT(13.92±1.54)s均短于A组的(11.76±
目的 研究重度烧伤患者外敷纳米银敷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重度烧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外敷纳米银敷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指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毒副作用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创面愈合时间(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