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支重要队伍,据此本文探索了西华大学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和完善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路径,为促进西华大学学生乃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师;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路径
一、当前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认识不强
在学校中,与学生最紧密联系的,也是学校实现协同实践育人的最重要的两支队伍——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任课教师侧重与教授理论课知识,辅导员侧重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两支队伍对于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两者在工作中却少有配合,更多时候仅负责管理自己的事务,主动参与协同实践育人的思想意识不强,积极性不够,甚至有些非思政课教师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属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他们仅需要对学生的专业课负责,这种思想意识导致了非思政课教师仅注重课堂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教师与辅导员在对学生培养工作上的这种割裂,正是许多学生走出校园迈入社会,空有一身专业技能知识而综合素质能力较差的原因。
(二)沟通交流不畅通
在学校中,教师与辅导员分属不同的工作类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两者的工作虽围绕学生展开,但工作内容却少有交叉,导致了两支队伍间的沟通交流较少、频率较低。教师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课堂教育;辅导员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两者沟通交流的不畅会造成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少数教师自身思想政治觉悟不高,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辅导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第一课堂,而第二课堂普遍存在缺乏清晰定位的问题。
(三)育人机制尚不健全
在学校中,教师与辅导员分属两个不同的工作领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专业学科背景和职责分工,这些不同导致了两者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做法存在差异,对学生相关信息的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由于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导致协同实践育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搭建一个完善的平台,建立科学的体系,使得教师和辅导员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内容和方法,共同促进学校协同实践育人的发展。
二、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的路径
(一)深入思想认识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始终秉持着“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来教导每一位西华学子,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并不单是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同时也是包括专业课和辅导员老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全校教师应形成共识,共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领。如专业课教师可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通过列举案例、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丰富形式进行引领。全体教师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自觉学习,不断加强思想领域的学习,不断吸收新鲜成果,做到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行,教师工作与辅导员工作协同推进。
(二)加强沟通交流
在如下工作中可以有效加强教师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
首先是党团建设。习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学校中,学生党支部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设置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师与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监督和考察,不断加强党的组织优势。
其次是媒体宣传。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互联网+、5G/6G、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使用,使得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互联网的存在。教师和辅导员应紧紧跟随这一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如易班、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协同实践育人的相关事迹。如可在易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栏目”、“教师专题栏目”、“辅导员专题栏目”等,凭借网络这一平台,可以解决时间、空间的障碍,有效加强了各方对协同实践育人的交流互动。
最后是学科竞赛。当前各高校的学科竞赛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学生可以在学科竞赛中学习到更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竞赛精神。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可以帮助教师与辅导员合作交流,在对学生的竞赛指导中,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竞赛知识有效融合,有效提高了协同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三)完善机制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健全的机制,可以凭借其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善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是实现协同实践育人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是建立考评机制。学校应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与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日常教师考评体系中,鼓励教师与辅导员对协同实践育人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表彰在协同实践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
其次是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教师与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大主力军,他们之间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将两支队伍在工作内容上割裂开来,应通过定期交流机制的建立可通过组织研讨培训、沙龙等活动,促进两大队伍的深度融合。
最后是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教师和辅导员已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以便能普遍运用。对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和辅导员,进行指导和支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更顺畅、更成体系。
三、结语
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肩负着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育人工作中,一刻也不能马虎,而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实践育人正是帮助两者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对育人工作进行的探索,其充分实现了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卫东,孙舒悦.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92-93.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3]吴彤.构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6):79-81.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思政[2017]43号.
本文项目编号:SZY2019018,项目名称:西华大学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
关键词:教师;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路径
一、当前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认识不强
在学校中,与学生最紧密联系的,也是学校实现协同实践育人的最重要的两支队伍——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任课教师侧重与教授理论课知识,辅导员侧重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两支队伍对于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两者在工作中却少有配合,更多时候仅负责管理自己的事务,主动参与协同实践育人的思想意识不强,积极性不够,甚至有些非思政课教师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属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他们仅需要对学生的专业课负责,这种思想意识导致了非思政课教师仅注重课堂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教师与辅导员在对学生培养工作上的这种割裂,正是许多学生走出校园迈入社会,空有一身专业技能知识而综合素质能力较差的原因。
(二)沟通交流不畅通
在学校中,教师与辅导员分属不同的工作类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两者的工作虽围绕学生展开,但工作内容却少有交叉,导致了两支队伍间的沟通交流较少、频率较低。教师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课堂教育;辅导员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两者沟通交流的不畅会造成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少数教师自身思想政治觉悟不高,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辅导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第一课堂,而第二课堂普遍存在缺乏清晰定位的问题。
(三)育人机制尚不健全
在学校中,教师与辅导员分属两个不同的工作领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专业学科背景和职责分工,这些不同导致了两者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做法存在差异,对学生相关信息的掌握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由于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导致协同实践育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搭建一个完善的平台,建立科学的体系,使得教师和辅导员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内容和方法,共同促进学校协同实践育人的发展。
二、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的路径
(一)深入思想认识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始终秉持着“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来教导每一位西华学子,这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并不单是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同时也是包括专业课和辅导员老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全校教师应形成共识,共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领。如专业课教师可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通过列举案例、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丰富形式进行引领。全体教师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自觉学习,不断加强思想领域的学习,不断吸收新鲜成果,做到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行,教师工作与辅导员工作协同推进。
(二)加强沟通交流
在如下工作中可以有效加强教师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
首先是党团建设。习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学校中,学生党支部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设置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师与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监督和考察,不断加强党的组织优势。
其次是媒体宣传。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互联网+、5G/6G、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使用,使得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互联网的存在。教师和辅导员应紧紧跟随这一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如易班、微信公众号、微博、QQ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协同实践育人的相关事迹。如可在易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栏目”、“教师专题栏目”、“辅导员专题栏目”等,凭借网络这一平台,可以解决时间、空间的障碍,有效加强了各方对协同实践育人的交流互动。
最后是学科竞赛。当前各高校的学科竞赛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学生可以在学科竞赛中学习到更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竞赛精神。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可以帮助教师与辅导员合作交流,在对学生的竞赛指导中,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竞赛知识有效融合,有效提高了协同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三)完善机制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健全的机制,可以凭借其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善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建设,是实现协同实践育人长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是建立考评机制。学校应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与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日常教师考评体系中,鼓励教师与辅导员对协同实践育人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表彰在协同实践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
其次是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教师与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大主力军,他们之间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将两支队伍在工作内容上割裂开来,应通过定期交流机制的建立可通过组织研讨培训、沙龙等活动,促进两大队伍的深度融合。
最后是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对教师和辅导员已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以便能普遍运用。对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和辅导员,进行指导和支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更顺畅、更成体系。
三、结语
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肩负着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育人工作中,一刻也不能马虎,而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实践育人正是帮助两者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对育人工作进行的探索,其充分实现了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卫东,孙舒悦.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92-93.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3]吴彤.构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6):79-81.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教思政[2017]43号.
本文项目编号:SZY2019018,项目名称:西华大学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