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而充实的学术之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芳的博士学位论文即将正式出版。她完成了一个阶段的艰苦而充实的学术之旅,可喜可贺。对于王芳的博士学位论文《媒介棱镜下的80后》,作为导师,我有许多话想说和可说。
  先说选题。
  80后的媒介形象,当是一个很有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又富于挑战性的课题。当王芳准备以此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并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当即予以首肯。我并非草率。草率不是本人的办事风格。其实,我此前是有所思考的。我赞同王芳的论文选题,有如下理由:
  第一,这是一个人们已意识到,或一经点明旋即就会意识到的值得从学理方面进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王芳在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她将围绕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研究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论,也不是只在抽象概念上和空洞理论中兜圈子。像王芳这样的选题和这样做研究,是应该受到鼓励的。不触及现实生活中或历史生活中的问题、自说自话和自娱自乐式的论文并不鲜见,但少有学术价值。
  第二,这又是一个有着相当学术含量的课题,其潜质较好。它既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又涉及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可体现出跨学科、交叉式研究的特色。事实上,对于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从单一学科切入进行探索,固然也可以获得许多发现和做得很有深度,但有时难免捉襟见肘。而采取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行学理观照和综合考察,则更利于透彻地分析问题。当然,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最好不要做成拼凑、捏合之作,而应体现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体现出对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得心应手的运用。后来的事实证明,王芳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没有出现我所担心的问题。
  第三,这还是一个有自己的话可说、能做出新意来的题目。较有经验的导师,一看到学生所报的选题和听完其简要陈述,大致就能判定题目有无新意、新意何在。据我所知,在王芳提出上述选题前,国内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已经推出过媒介形象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且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有研究有关阶层如工人、农民媒介形象者,有按性别标准研究女性媒介形象者,有研究特殊群体大学生媒介形象者,等等。而以年龄段为依据研究特定人群的专门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则少而又少。在他人较少涉足的领域进行研究,可望做得富于新意。
  关于论文选题,我有自己的理念。
  理念一:努力寻找“处女地”或“准处女地”,做体现出开拓性特点的题目。但要找到这种选题,客观上难度很大,甚至在作出艰苦努力之后仍然一无所获,但即使如此,仍然不可放弃这方面的追求和努力。如果能够找到“处女地”或“准处女地”,则可以发人之所未发,新意和原创性会由此而生。
  理念二:在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所发现,做体现出加深性特点的题目。有些题目,别人已做过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深度方面尚有欠缺。用今天的眼光看,存在着继续向深处开掘的可能性。这类课题也是值得一做的。但须掌握新的材料,或对他人研究中使用的材料能作出新的解读,并提出自己的可以言之成理的独特见解。此类研究的新意在于,所持观点在深度方面更胜人一筹。
  理念三:于研究中形成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做体现出商榷性特点的题目。学术需要争鸣,需要有不同见解之间的碰撞。这不仅有利于争鸣的一方从对方的著述中汲取学术养料,而且有利于相关领域学术的健康发展。如果能够经过审慎思考和扎实求证,提出与已有成果中的观点相异的观点,在商榷中做到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而不是故作惊人之语,这或许也能成为产生新意的一个途径。
  大致而论,王芳的论文选题符合或接近我的第一个理念,因此获得了我的认同。她曾经一度犹豫过,我则鼓励她负重前行。经过艰苦努力,她最后“修成了正果”。
  第四,这更是一个王芳久有思考、素有积累的论题。王芳身为80后,与媒体上的80后形象有许多感同身受之处。在受到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理熏陶之外,她多了一份切身感受、亲身体验。如果不能从切身感受和亲身体验中“跳”出来,这于学术研究而言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但王芳把握得很好,她将自己的80后身份,作为研究视角的一种补充,或是作为所进行的研究的现实参照,这就对研究大有裨益了。
  更为重要的是,王芳对80后的媒介形象,早有关注、时有思考,并且已有相应成果发表,又有与此相关的教育部课题在研。这些,构成了该学位论文的比较坚实的基础。由此,作者在写作中会显得信心满满、底气十足。这是论文写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向来主张: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或硕士学位论文,作者最好能选自己有兴趣、有积淀的题目。围绕此题,前期已有许多思考,并且有质量较高的单篇或数篇论文作为支撑。学位论文的阶段性成果,获得高水准学术期刊编辑的认可并得以发表,这对于提高论文的学术含金量颇为重要。应避免临时找题、准备不足、仓促上阵等类情况的发生。
  再说研究。
  研究80后媒介形象,有相当大的难度。
  一个难题是:新闻传媒如此之多,怎样进行研究才能使论文获得应有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这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通常的做法是“——以××为例”。这样操作,可以避免大而无当,可望将研究做深做实。但经常出现的弊端是:1.缺少对面上和总体情况的观照,只见个别不见一般,自然缺乏说服力;2.“头小帽子大”,用一个媒体代表整个媒介,由个体取代全体,让人实在无法苟同;3.所选的“为例”的“例”,往往并不具备代表性,论文的质量难免不受影响。
  为避免上述弊端,王芳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她利用慧科讯业数据库(包含国内近500种报纸全文数据库)作为样本库进行检索,选择标题中含有关键词80后的报道,共计获得33166篇(如连同标题不包含但内文包含80后字样的报道,则总计达293379篇),在浏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逐年统计,以考察报道走势。这样,就为对《中国青年报》的重点研究提供了厚实的背景。而研究80后媒介形象,选择《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是甚为恰当的。
  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对相关个案进行研究?   对《中国青年报》上80后形象的研究。在此过程中,王芳采用了系统抽样方法,共获得样本3318个,据此进行内容分析。为了类目构建尽可能体现逻辑性和科学性,王芳曾为此纠结了好长时间,并和我进行过多次探讨。我认为,现在这样的类目构建是比较合理的。它涉及了有关80后媒介形象的各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比较扎实的内容分析,使论文增加了信度和力度,当是值得称道的。不仅如此,王芳能将辛辛苦苦获得的统计数据用足用好,通过深入的分析解读,告诉人们数据所包含的意义,由此而显出了睿智。我在阅读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常常慨叹作者获得统计数据之艰辛,同时又不免为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而深感惋惜。而另有一些论文,抽去数据和图表,苍白的模样立现。为数据而数据、为图表而图表式的研究,实在是有改进、提高之必要。
  对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的研究。这是放在80后负面形象一章中展开的,涉及的内容是80后的婚恋观。
  对80后代表人物韩寒的报道的研究。韩寒,在80后中知名度较高并饱受争议。选择媒体对他的报道进行研究,有利于论文体现深度。
  这样,王芳实际上展开了对三类个案的研究:从媒体而论,以《中国青年报》为个案;从媒体栏目而论,以《非诚勿扰》为个案;从人物而论,以韩寒为个案。由此可以看出王芳论文构思之缜密。
  又一个难题是:怎样科学评价媒体上的80后形象?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参照系。我也进行过媒介形象的研究——所关注的是政府的媒介形象。我的感悟是:单就政府的媒介形象研究其媒介形象,是不可能把问题说清楚的,需要将政府的媒介形象与其现实形象联系起来考察并加以比照,方能使研究更为科学和更能服人。王芳研究80后媒介形象与我研究政府媒介形象,道理是相通的。为此,王芳设计了“80后新闻的生产框架”和“受众认知框架”两章。前者论析此类报道何以生成,后者探索受众对此类报道如何认知。其间,采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第一次访谈约300人,第二次访谈约220人,均转化成标准化问卷,然后再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读工作,从而弥补了通常论文常会出现的无参照系或参照系不足的缺陷。
  总体而论,王芳的论文显得很有分量、很有见地,但也存在着进一步提升质量的空间和余地。对80后媒介形象,有必要通过纵向考察,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演变轨迹并探讨其中的某些规律,从而进入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进行这项工作,离不开对各个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变动的深入研究和把握。再就是有待加强由果溯因式的探究,强化定量研究基础上的定性研究,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如是,有利于取各自所长、弃各自之短,进一步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
  综上所述,《媒介棱镜下的80后》不失为一篇相当不错的博士学位论文。
  是为序。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许多年前,卓南生曾特别强调自己是一位“来自一度被改名为昭南岛的新加坡青年”,这句意味深长的身份表白在他其后几十年旅日生涯的映衬下显得耐人寻味。出生于被日军占领时期的新加坡,求学于战后“国论二分”时期的日本,成名于传达“亚洲心声”的国际时评,那个当年带着满腹疑问负笈东瀛的狮城青年,在执着求索、学以致用的人生旅途中绘就了一幅博学、明辨、善察、慎思的个人画像。值得一提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辗转走上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
期刊
【摘要】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并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整体实力需求以及构建华莱坞电影产业力量的目标,本文试图借鉴高概念电影的操作流程,为后大片时代的华莱坞电影创作提供操作经验,并借助于文化研究中“Hybridization”这个词语
期刊
2013年8月29日至9月18日,《大河报》连续21天在重要版面推出“大河特别行动·万里追行郑欧班列”的重磅报道。该报道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社策划策动,13名骨干记者全程跟车接力报道,从郑州出发,横跨欧亚两大洲,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等六国,抵达汉堡,18天行程超过10214公里,发稿总量40余版。这样全程跟随一辆国际货运班列长时间高密度的行进体验式采访,在中国铁路
期刊
【摘要】本文以《范》杂志创刊三年来以文化立刊的成功实践为例,探讨了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提出传统媒体要顺应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以文化属性精准定位受众目标人群,拓展文化传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可在新媒体时代占有和巩固其应有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文化;传播;媒体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强势扩张,传统媒体的优势在竞争中逐渐丧失,其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数人对其能否生存下去不持乐观态度。
期刊
不管采用何种国体政体,无论是共和国、君主国、酋长国还是总统制、议会制等,现代国家说到底都离不开“主义”,而且也都奠基于某种主义,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称之为“政治的哲学化”。如此看来,当今之世的主义之争、左右之辨不仅不是言不及义的空谈,而且还关乎何去何从的国本。当然,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视角审视,特别是对“惯看秋月春风”的中华文明而言,面对现代国家及其主义之辨,也许就像重温春秋战国的诸子百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报道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正确判断国家经济走势、维护国家经济形象、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问题。财经报道应重视正面信息的传递并积极引导舆论、提高财经记者专业素养、牢牢掌握报道话语权、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规范和提升自己的报道,从而使财经报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钱荒”报道;财经报道;舆论引导  2013年6月,一场由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
期刊
学生毕业,携笔从戎,临行前征询读书要点,遂告以历史、政治、国际、战略等。再问及书目,又随口提了若干古典以及近作:《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史记》《资治通鉴》;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金一南的《苦难辉煌》、王树增的“三部曲”即《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尼克松的《领导者》、芭芭拉·塔奇曼的《八月炮火》、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戴维·贝尔加米尼的《日
期刊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影响日益深化。由网络舆论引发和推动的热点事件频发,网络成为舆情事件的策源地,并逐渐形成了与传统媒体互为促进的社会舆论格局。本文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聚焦陕西神木“房姐”事件,研究媒体互动对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网络舆情事件中意见领袖、主流媒体和主流民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舆情事件;陕西“房姐”;媒体互动;意见领袖  近几年,网络舆
期刊
【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并非新闻业的掘墓人,相反,它们带来的是新闻业的历史性机遇。新闻业对新时代的应对,必须在立足根本的基础上积极求进,重新占据社会信息结构的中心位置。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新闻业  英国科学院院长亚当·罗伯茨教授在2012年11月召开的北京论坛上提出了一个颇值得深思的观点,他说,大学教育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明了“什么是真正新的”和“什么只是看起来是新的”。言外之意是我们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