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仅接连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而且随着社会转型,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事件。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S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是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伦理失范等问题,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类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黑社会犯罪团伙所制造的一些事件以及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不断出现。因此,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关概念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从美国“9·11”事件、巴黎市郊骚乱到国内瓮安“6·28”打砸烧事件,从SAPRS疫情到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这些都是公共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出现和爆发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和损害。我国总体应急预案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分为四类:一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四是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经济安全事件等。一般来说,危机具有四个特征:一是突发性,从表面看来,虽然危机具有突发性。但是分析危机爆发的过程可以看出,任何一次危机的爆发首先要有一个危机能量聚集的过程。二是不确定性,同危机的突发性密切相联的是危机的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于危机是否发生、何时发生难以预料,对危机的性质、根源、发展趋势难以把握。三是紧迫性,由于危机往往是突然爆发的,决策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重大决策,这种氛围对决策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即决策压力。四是危害性,危害性是危机最明显的特征,危机常常和天灾人祸结合在一起,危机的发生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在危机的产生、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处置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根据危机管理预案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决策和处置。总体来说,危机管理一般有三个特征。一是不确定性,指人不可能或无法对问题进行客观分类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判断。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对象的不确定性、危机预测的不确定性、危机预控的不确定性、危机处理计划的不确定性。二是应急性,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政府陷于困境,所面临的公众压力处于极限状态,其公共关系亦处于应急状态。危机管理便是立足于应付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的处理流程,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成功的危机管理还能利用危机,使政府在危机过后树立更优秀的形象,如我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出色表现。应急性主要表现在危机爆发阶段危机处理阶段。三是预防性。任何危机都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评估和预测的。危机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避免危机发生。因此,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预防。预防性是有效危机管理战略最重要的特征,对危机管理成效的影响最大。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危机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健全、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是适应危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是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支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危机管理的法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先后制定了一些处理危机事件的法律,但多是单行立法,每一个单行的法律只能适用于一种紧急状态,例如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等。但从整体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显得相对滞届,使得在应对现代出现的高频率、多领域的紧急事件时,缺乏政府和社会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无法根据哪一部法律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机制。这样一来,政府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措手不及。
  
  (二)政府危机管理缺乏常设的统一协调机构
  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后,政府能否有效控制和处理,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反应灵敏、决策果断、指挥有力的核心协调机构。有了这样一个高效的综合性核心协调和指挥机构,政府就更容易对付那些跨地区、跨部门的危机。同时,政府危机管理也被纳入了一个更有步骤、更有条理的进程之中,有利于将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立强有力的反危机指挥协调系统都非常重视。从国内看,许多地方已经开始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将危机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逐渐走上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目前我国处理公共危机的基本模式主要是,专门针对特定需要而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一级一级的传达指示。这样就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从而影响危机处理的效率。2006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组织体系”中规定:“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务院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在“运行机制中”规定:“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从应急预案规定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看,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具有综合应急管理”功能的专门常设机构,领导班子是临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应急组成的。这样的组织形式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法律上没有应有的保障,在现行的行政机构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因此也就没有相对确定的权限。其实际工作的开展通常需要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调,依靠组织者的个人能力,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其次,临时领导小组不可能事先制定出系统成熟的危机管理计划,更不可能从宏观方面来设计和制定出长远的反危机战略。并且因为该组织不具有延续性,因此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够有效保留。再次,小组的成员都是从各个部门临时抽调的,彼此之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互相了解、熟悉和配合。而且,由于各自都背负着自己部门的利益,很难保证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完全从大局的需要出发来考虑问题。在遇到重大的、综合性的危机事件或是多种危机事件并发时,不利于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种危机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三)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信息公开不够
  目前,我国的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不仅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也是信息的最大生产者和发布者。事实上,我国政府并不是没有信息报告制度,而是不规范、不统一、不标准,没有严格具体的规定,缺少一个畅通灵敏的应急信息报告系统。有关部门也许并不清楚信息上报的标准、上报时间、上报对象,对于应该上报的信息没有上报,有关部门或人员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受到什么等级的处罚,我国政府也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这样更纵容了信息不畅现象的存在。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不同于国家安全信息,社会需要得到充分而全面的信息。在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方式多元化使得政府对信息来源渠道的控制力减弱,这就要求政府在处理应急事务时提高透明度,及时、公开、透明地透露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相关信息,使信息能够迅速传递给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疏导社会公众情绪,这样可以迅速在危机过程中稳定民心。如果人为地控制媒体,有的甚至把媒体排斥在危机管理之外,这不仅对危机事件的控制没有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人们由于得不到正常的信息反馈而会听信谣言产生恐慌心理,导致非理性行为的出现,增添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封锁信息已不可能。不及时公开行政信息,只会适得其反,瞒报只会使外界对政府失去信任,政府形象也会受损。
  
  (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一队)
其他文献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首先得看这个学校的师资状况。因此,创建一流的高校,就必须创建一流的高校教师队伍,就必须加强高校师资管理。面向新世纪的高校师资管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管理制度、机制、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月前,我国高校师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师资流失严重,尤其是在经济教育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师资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导致了教学秩序的混乱,在一定程
期刊
当今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值得关注的现象。例如,在加纳一些小型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达到了50%,而当地的大型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还不到10%(Sch u ndeln,2004);在墨西哥一些很小的企业都能达到每月15%的资本回报率(Mckenzie和Woodruff.2004);在印度一家中型的企业向印度银行贷款,其资本回报率竟几乎达到了100%(Banerjee和HDuflo,2004),并且通过
期刊
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部门的神圣职责,是审计人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起着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作用,促使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依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管理使用军事经济资源。    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审计风险颇多且质量难以提高  这一问题突出表现为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缺乏可靠性与真实性。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一些单位会向审计单位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产生审计风险,影响审计结果。而
期刊
军事经济学院是一所军事经济管理类院校,实验教学长期是学院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对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直接影响着学院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出发,按照“懂经济、善管理、通信息、会指挥、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内容、提
期刊
项目教学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的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就开始试行,而且试行的效果非常理想。解决了学生厌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或者说“理论不是为实践服务”,教、学、做脱节;不重视学生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所谓的项目教学是指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它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项目教学是中国职业教
期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全体少年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扩大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机会,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愿望”折射出了教育公平理念的光辉。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政策必须积极反映社会的公平诉求,并深深体现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    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
期刊
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这样的高级人才,就必须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人手,着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兴趣,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掌握并对该事物的参与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如果—个人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思想就会高度集中,就会事事与该事物联系并力求尽快去认识和掌握。授课也是一样,如果学生能对教师所讲授的课程感兴趣,
期刊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学前教育在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人员,尤其是从事幼儿园一线教学的教师的素质仍然存在着问题,当然,这一方面是由于以前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忽视,另一方面也与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存在关系,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并不愿到幼儿园工作。因此,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展开了一个关于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
期刊
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案件和股民起诉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件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当事人适格”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这些带有公益诉讼的集团诉讼民事诉讼案件将《民事诉讼的法》的“当事人适格”扩张问题推到了亟待修改的日程。    公益诉讼遭遇集团诉讼当事人不适格的困境    2002年被称为首例中国股民起诉上市公司陈述虚假索赔的大庆联谊案直到2U06年底因为执行难迟迟没有终结。但是,这场声势浩大、诉讼人数创民
期刊
中小股东是指持有公司普通股很少,对公司经营管理没有控制权的股东,是相对于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而言的。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法律规定    (一)《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从诉讼程序的角度为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开辟了新途径  新《公司法》增加了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确定在公司的利益受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的侵害需要追究其责任,而公司怠于追究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