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1952年,奉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19军第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000名军人脱下军装转战石油。
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始终心系石油,舍家忘我,演出了一幕幕壮怀激烈、动人心魄的石油史诗。他们中有多次参加石油会战,功勋卓著的石油工业战线的老领导、老模范;有默默奉献的石油科技工作者;有在油田各条战线埋头苦干的普通干部和运输司机……
岁月沧桑,60年弹指一挥,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发展、昌盛,几乎所有的石油师人都已离开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有的已作古。然而,业绩永驻,精神永存,石油师人传承下来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克拉玛依的石油人。
为了记住石油师,记住石油师人,继承和发扬石油师人爱国求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我们选取了六名石油师的代表人物,希望能呈现石油师人的奋斗精神和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他早年参军,后转业成为石油师的一员,茫茫戈壁滩留下了他的勘探足迹;
他在独山子矿区工作期间,历任政工组长、党委副书记和书记,干了不少实事;
他一生勤奋好学,尊教爱才,以身作则,为独山子经济的腾飞奠定了人才基础;
他就是原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矿区党委书记、原新疆自治区党委委员、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刘漛。
2013年11月20日下午,天空仍零星地飘着雪花,脚踩路面的积雪,本刊记者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市油田系统职工居住的明园小区。78岁的刘老人已经冒雪下楼来迎接本刊记者一行,并热情地与记者握手。眼前的他满头银发,精神很好,显得很硬朗。一阵寒暄后,老人并没有急忙上楼,而是领着记者移步到了旁边的院子。“看到前面的那幢小楼了吗,咱们的朱总司令曾经在那住过的。”老人兴奋地说。
老人退休前是正局级领导干部。现在因为老伴的身体不好,他担负起了照顾老伴的任务。好学、深思、勤记是刘老的特点,讲起新疆油田的过去,讲起石油师人的情况他如数家珍。但是,要让他讲讲自己,讲讲他的作为和成绩,那可实在难。他总是说:“自己的一生很平凡,工作都是集体领导、大家做的,个人微不足道,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好学者近乎智
1935年5月11日,刘漛出生于陕西汉中城固县,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排行老三,还有一个弟弟。不幸的是,他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本来贫困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
刘漛的母亲非常坚强,日子再穷也要让兄妹几个上学读书,刘漛读了几年私塾,后来到国民党在汉中办的河口寺育幼院读了几年小学。15岁时,因为战乱,他回到家中,帮助母亲干活,补贴家用,生活仍然入不敷出。
1949年12月7日,城固解放了,刘漛一家也解放了。一天中午,父亲的一位战友到家中造访,看到故友家庭困难,孩子多负担重,提出可以让刘漛到部队当兵。这对当时的家庭来说绝对是好消息,母亲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父亲的这位故友。
就这样,刘漛小小年纪就随军入伍了。他没有放弃文化学习,得空的时候看书练字,拼命学习文化知识。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他热情高,干劲大,分内分外的活儿都抢着干。
1952年,毛主席亲笔签署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57师改编为中国石油第一师,支援国家石油工业建设。
1952年8月1日,对57师全体官兵来说,是个神圣的日子。那天,刘漛所在的部队召开全师万人典礼大会。从此,他兵转工,成为石油战线上的一员。
随后,刘漛被派到石油探井队实习,期间还专门写过一篇《井队求学记》的日记。日记记述了50年代初期,他作为石油师的一员在井队学习钻井知识的经历和感受,其中洋溢着求知的热情和孜孜不倦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此后的几十年中,刘漛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条件好坏,他都勤学不辍。他记下“好学者近乎智”的哲理,来勉励自己。在他的领导下,独山子矿区重视教育,爱护人才,这与他长期以来的思想认识有紧密联系。
独山子十年
石油师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石油师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始终辗转奋斗在戈壁的最前沿。
刘漛所在的石油地质勘探队提出的口号为“横扫准噶尔,大闹塔里木”,勘探队伍8个小队猛增到40多个队。队多、点多、线长,勘探的摊子铺得开、铺得大,戈壁滩、大沙漠、深山沟,刘漛没有少跑。路途颠簸,风餐露宿,饥饿干渴,酷暑严寒等滋味,他尝了个遍。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塔里木矿务局成立时的情况,和依奇克里克油矿喷油时的喜悦及热烈场景。
1959年,随着塔里木的勘探缩短战线,塔里木矿区撤销,除留少数力量坚持工作外,大部分调往北疆。刘漛也于这年调乌鲁木齐,分配到新疆石油局党委办公室工作。
自然灾害的三年在艰难中度过,紧接着又是“文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沉默是他特有的抗争方式。
1973年,他被调往独山子矿区任政工组长,后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83年调离。他在独山子工作了10年。这10年,工作干得很舒心,班子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子迈得大,成绩也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独山子在极为复杂、困难的条件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大发展时期。
70年代末,独山子有各类生产装置12套,年原油加工达113万吨,工业总值达38257万元/年,上缴利税9004万元/年,产品品种由原来的20多种增加到150多种。独山子炼油厂成为全国第一个“无泄漏工厂”、新疆第一个“大庆式企业”,跻身于全国先进企业之列,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部和国家的多次表彰。
上世纪80年代,独山子炼油厂成为全国大型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生产装置增至20套,原油加工能力达171万吨/年,工业总产值达70450万元/年,上缴利税19668万元/年。9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独山子抓住历史机遇,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成了14万吨/年乙烯厂,使独山子成为全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 1996年,独山子石化总厂原油加工能力达600万吨/年,产品品种达233种。今日之独山子,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基地之一,英姿勃勃的走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为新疆也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虽然刘漛不愿意提及自己的作为和成就,但是他毕竟是工作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
重视教育爱护人才
在独山子矿区工作期间,刘漛重视教育,爱护人才,独山子教育工作取得了好成效,他功不可没。
在那个时代,要想大张旗鼓地抓教育,还需要些胆气。1975年,独山子矿区党委决定在全矿区取消夜间开会搞运动的老做法,除领导班子之外,星期日不准开会。号召和组织广大职工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技术,抓好子女教育。
当时,独山子党委顶着某些地方和报纸对于工程师制度的批判,在独山子矿区党委任命了一批工程师,逐步恢复、建立和健全了各级技术责任制,使广大技术、业务干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理直气壮地干工作。
1979年起,独山子矿区多次在全厂表彰和树立了几批各行各业学文化学技术的青年标兵,给他们戴红花,提级加薪。所有类似的措施和做法,在当时政治运动搞得人人神经紧张的情况下,独山子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小气候、小环境,使大家敢于也能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振奋精神,轻装上阵。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一场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刘漛等领导干部的支持下,独山子教育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了。
首先,恢复了停课十二年的职工业余学校,共开办各类文化技术学习班233个,参加学习的人员达6883人。刘漛作为厂领导,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类文化技术学习。接着又按照国家正规学制体系,抽调优秀教职员工,建立了技工学校,入学人数、班次逐年增加,为企业不断输送优秀技术职工。1980年开始有计划地外派员工进行学习、培训,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为正规的委培制度,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干部、工人、学生到内地一些重点院校进行对口委托培养。
此外,围绕生产经常开展的技术练兵活动、操作比武活动和科研攻关活动,参加的就更多了。
为了完善教育体系,1981年,在原有1所中学、5所小学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所中学,1所小学,开办了电视大学,充实、调整、加强了矿区各类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从托儿所到小学、中学、技校、电大、大学(委培)的完整教育网络,实施正规的教育方案,使教育工作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把“育人”大计落到实处,避免“短期行为”。
从1982年开始,独山子矿每年投入教育工作的经费达200万元,有时更多一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教育持久有效的投入,获得了实际的效益:独山子各级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过去那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况逐年得到改善。
独山子矿区各级领导素质和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科学管理,保证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位独山子的老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改革开放后,独山子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是因为把教育搞上去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追求平淡晚年幸福
1983年,刘漛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工局书记。当时,自治区化工系统的整顿任务非常艰巨,头年化工系统整体亏损500多万元。但在1983年当年就奇迹般地扭亏为盈。“这不是我的个人功劳,是化工系统全体职工多年努力的结果。”他说。
1993年,刘漛离开化工局,调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委员、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到职前,他曾向组织部门提出,自己年龄大了,应当让更年轻的同志担任这个职务。就任后,他又多次提出让位的要求。他说,自己要求下面干部队伍年轻化,而自己一把年纪了,却迟迟不退,这不合理,没有说服力。
1996年底,刘老终于如愿以偿,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时,他已是“超期服役”一年多。
退休后的生活,刘老追求平淡,偶尔也参加社会活动,但很少以老领导自居了。晚年的他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的主要任务是陪老伴,安详地度过晚年生活。
(感谢克拉玛依史志办的大力协助)
责任编辑 陈晰
1952年,奉毛泽东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19军第57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000名军人脱下军装转战石油。
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始终心系石油,舍家忘我,演出了一幕幕壮怀激烈、动人心魄的石油史诗。他们中有多次参加石油会战,功勋卓著的石油工业战线的老领导、老模范;有默默奉献的石油科技工作者;有在油田各条战线埋头苦干的普通干部和运输司机……
岁月沧桑,60年弹指一挥,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发展、昌盛,几乎所有的石油师人都已离开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有的已作古。然而,业绩永驻,精神永存,石油师人传承下来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克拉玛依的石油人。
为了记住石油师,记住石油师人,继承和发扬石油师人爱国求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我们选取了六名石油师的代表人物,希望能呈现石油师人的奋斗精神和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他早年参军,后转业成为石油师的一员,茫茫戈壁滩留下了他的勘探足迹;
他在独山子矿区工作期间,历任政工组长、党委副书记和书记,干了不少实事;
他一生勤奋好学,尊教爱才,以身作则,为独山子经济的腾飞奠定了人才基础;
他就是原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矿区党委书记、原新疆自治区党委委员、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刘漛。
2013年11月20日下午,天空仍零星地飘着雪花,脚踩路面的积雪,本刊记者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市油田系统职工居住的明园小区。78岁的刘老人已经冒雪下楼来迎接本刊记者一行,并热情地与记者握手。眼前的他满头银发,精神很好,显得很硬朗。一阵寒暄后,老人并没有急忙上楼,而是领着记者移步到了旁边的院子。“看到前面的那幢小楼了吗,咱们的朱总司令曾经在那住过的。”老人兴奋地说。
老人退休前是正局级领导干部。现在因为老伴的身体不好,他担负起了照顾老伴的任务。好学、深思、勤记是刘老的特点,讲起新疆油田的过去,讲起石油师人的情况他如数家珍。但是,要让他讲讲自己,讲讲他的作为和成绩,那可实在难。他总是说:“自己的一生很平凡,工作都是集体领导、大家做的,个人微不足道,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好学者近乎智
1935年5月11日,刘漛出生于陕西汉中城固县,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排行老三,还有一个弟弟。不幸的是,他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本来贫困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
刘漛的母亲非常坚强,日子再穷也要让兄妹几个上学读书,刘漛读了几年私塾,后来到国民党在汉中办的河口寺育幼院读了几年小学。15岁时,因为战乱,他回到家中,帮助母亲干活,补贴家用,生活仍然入不敷出。
1949年12月7日,城固解放了,刘漛一家也解放了。一天中午,父亲的一位战友到家中造访,看到故友家庭困难,孩子多负担重,提出可以让刘漛到部队当兵。这对当时的家庭来说绝对是好消息,母亲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父亲的这位故友。
就这样,刘漛小小年纪就随军入伍了。他没有放弃文化学习,得空的时候看书练字,拼命学习文化知识。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他热情高,干劲大,分内分外的活儿都抢着干。
1952年,毛主席亲笔签署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57师改编为中国石油第一师,支援国家石油工业建设。
1952年8月1日,对57师全体官兵来说,是个神圣的日子。那天,刘漛所在的部队召开全师万人典礼大会。从此,他兵转工,成为石油战线上的一员。
随后,刘漛被派到石油探井队实习,期间还专门写过一篇《井队求学记》的日记。日记记述了50年代初期,他作为石油师的一员在井队学习钻井知识的经历和感受,其中洋溢着求知的热情和孜孜不倦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此后的几十年中,刘漛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条件好坏,他都勤学不辍。他记下“好学者近乎智”的哲理,来勉励自己。在他的领导下,独山子矿区重视教育,爱护人才,这与他长期以来的思想认识有紧密联系。
独山子十年
石油师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石油师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始终辗转奋斗在戈壁的最前沿。
刘漛所在的石油地质勘探队提出的口号为“横扫准噶尔,大闹塔里木”,勘探队伍8个小队猛增到40多个队。队多、点多、线长,勘探的摊子铺得开、铺得大,戈壁滩、大沙漠、深山沟,刘漛没有少跑。路途颠簸,风餐露宿,饥饿干渴,酷暑严寒等滋味,他尝了个遍。
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塔里木矿务局成立时的情况,和依奇克里克油矿喷油时的喜悦及热烈场景。
1959年,随着塔里木的勘探缩短战线,塔里木矿区撤销,除留少数力量坚持工作外,大部分调往北疆。刘漛也于这年调乌鲁木齐,分配到新疆石油局党委办公室工作。
自然灾害的三年在艰难中度过,紧接着又是“文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沉默是他特有的抗争方式。
1973年,他被调往独山子矿区任政工组长,后任党委副书记、书记,1983年调离。他在独山子工作了10年。这10年,工作干得很舒心,班子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子迈得大,成绩也显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独山子在极为复杂、困难的条件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大发展时期。
70年代末,独山子有各类生产装置12套,年原油加工达113万吨,工业总值达38257万元/年,上缴利税9004万元/年,产品品种由原来的20多种增加到150多种。独山子炼油厂成为全国第一个“无泄漏工厂”、新疆第一个“大庆式企业”,跻身于全国先进企业之列,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部和国家的多次表彰。
上世纪80年代,独山子炼油厂成为全国大型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生产装置增至20套,原油加工能力达171万吨/年,工业总产值达70450万元/年,上缴利税19668万元/年。9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独山子抓住历史机遇,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成了14万吨/年乙烯厂,使独山子成为全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 1996年,独山子石化总厂原油加工能力达600万吨/年,产品品种达233种。今日之独山子,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基地之一,英姿勃勃的走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为新疆也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虽然刘漛不愿意提及自己的作为和成就,但是他毕竟是工作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
重视教育爱护人才
在独山子矿区工作期间,刘漛重视教育,爱护人才,独山子教育工作取得了好成效,他功不可没。
在那个时代,要想大张旗鼓地抓教育,还需要些胆气。1975年,独山子矿区党委决定在全矿区取消夜间开会搞运动的老做法,除领导班子之外,星期日不准开会。号召和组织广大职工在搞好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技术,抓好子女教育。
当时,独山子党委顶着某些地方和报纸对于工程师制度的批判,在独山子矿区党委任命了一批工程师,逐步恢复、建立和健全了各级技术责任制,使广大技术、业务干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理直气壮地干工作。
1979年起,独山子矿区多次在全厂表彰和树立了几批各行各业学文化学技术的青年标兵,给他们戴红花,提级加薪。所有类似的措施和做法,在当时政治运动搞得人人神经紧张的情况下,独山子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小气候、小环境,使大家敢于也能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振奋精神,轻装上阵。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犹如一场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刘漛等领导干部的支持下,独山子教育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了。
首先,恢复了停课十二年的职工业余学校,共开办各类文化技术学习班233个,参加学习的人员达6883人。刘漛作为厂领导,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类文化技术学习。接着又按照国家正规学制体系,抽调优秀教职员工,建立了技工学校,入学人数、班次逐年增加,为企业不断输送优秀技术职工。1980年开始有计划地外派员工进行学习、培训,以后又进一步发展为正规的委培制度,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干部、工人、学生到内地一些重点院校进行对口委托培养。
此外,围绕生产经常开展的技术练兵活动、操作比武活动和科研攻关活动,参加的就更多了。
为了完善教育体系,1981年,在原有1所中学、5所小学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所中学,1所小学,开办了电视大学,充实、调整、加强了矿区各类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从托儿所到小学、中学、技校、电大、大学(委培)的完整教育网络,实施正规的教育方案,使教育工作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把“育人”大计落到实处,避免“短期行为”。
从1982年开始,独山子矿每年投入教育工作的经费达200万元,有时更多一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教育持久有效的投入,获得了实际的效益:独山子各级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过去那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状况逐年得到改善。
独山子矿区各级领导素质和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科学管理,保证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位独山子的老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改革开放后,独山子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是因为把教育搞上去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追求平淡晚年幸福
1983年,刘漛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工局书记。当时,自治区化工系统的整顿任务非常艰巨,头年化工系统整体亏损500多万元。但在1983年当年就奇迹般地扭亏为盈。“这不是我的个人功劳,是化工系统全体职工多年努力的结果。”他说。
1993年,刘漛离开化工局,调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委员、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到职前,他曾向组织部门提出,自己年龄大了,应当让更年轻的同志担任这个职务。就任后,他又多次提出让位的要求。他说,自己要求下面干部队伍年轻化,而自己一把年纪了,却迟迟不退,这不合理,没有说服力。
1996年底,刘老终于如愿以偿,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时,他已是“超期服役”一年多。
退休后的生活,刘老追求平淡,偶尔也参加社会活动,但很少以老领导自居了。晚年的他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他的主要任务是陪老伴,安详地度过晚年生活。
(感谢克拉玛依史志办的大力协助)
责任编辑 陈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