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G2.2.15细胞分泌前S1、病毒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动态变化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epG 2.2.15细胞是将含有HBV基因组(2个HBV二聚体以尾对尾方向串联)的重组载体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的克隆能稳定分泌HBsAg、HBeAg、HBcAg及Dane颗粒,并可检测到细胞内DNA和RNA等各种中间复制体[1,2],还能分泌前S1和前S2[3-5].此外,在HepG 2.2.15细胞株中,培养细胞的上清液和细胞内均发现HBV ccc DNA[6],但至今鲜见有关HepG 2.2.15细胞分泌前S1动态变化的相关报道.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HepG 2.2.15细胞分泌特点和动态变化,为筛选抗HBV药物建立一个稳定的体外培养系统,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HepG 2.2.15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前S1、HBsAg和HBeAg,采用PCR检测HepG 2.2.15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的动态变化,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全球进行原位肝移植(OLT)的患者中有5%~10%为HBV相关的慢性或暴发性肝病,而我国OLT患者多为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乙型肝炎(乙肝)患者OLT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植肝再感染的预防.在无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移植后HBV再感染率超过80%,这与原发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及移植时HBV的复制有关.再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肝病可导致移植肝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或需要再次进行肝移植。
2005年2月至12月我市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高峰期在4月至8月,期间我科门诊就诊患者692例次,其中合并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患者200例,为探讨本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临床特征及各种并发症转归,现将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