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话“长芦”》第三集长芦风尚(上)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历史无声,档案有痕。珍存于河北省档案馆的长芦盐务档案,记录了长芦盐业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出口等多方面的活动。2018年,河北省档案局携手中央电视台《揽胜神州》栏目组共同推出大型八集系列节目《档案话“长芦”》。该片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和生动的故事脉络,再现了卷帙浩繁的长芦盐务档案背后隐藏的历史。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文字脚本和部分图片,看档案怎样为大家讲述一个个精彩的“长芦”故事。
  主持人:在长芦盐务档案当中保存着一本清朝嘉靖年间的《长芦盐法志》,这本书记录了清朝时期整个长芦盐务的方方面面。《长芦盐法志》卷二记载的是与长芦有关的皇帝谕旨(图1)。其中有一道乾隆四十一年的谕旨,内容说:“朕因平定两金川,集勋奏凯,贡奉皇太后安舆巡幸山东,告功阙里,兹回程,驻跸天津,长芦众商祈应迎銮,欢欣踊跃,具见悃诚......”。
  这道谕旨里说到乾隆皇帝那一年平定金川兵患,圣驾回京的途中,驻跸天津,长芦众商迎驾。而乾隆驻跸的地方是天津的一处私家园林,名叫水西庄。一时间,水西庄内翠华林立,富贵云集。这件事情发生在1776年,这是乾隆皇帝第四次驾临水西庄,也是第三次驻跸水西庄。
  这件事包含着两个信息:一,这处私家园林的气派配得上皇帝的尊貴;二,这处私家园林的主人或其代表的群体与皇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要么深得皇帝的信任,要么深得皇权的倚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水西庄第一代庄主查日乾,第二代庄主查为仁,父子二人因业盐致富,成为长芦富甲一方的大盐商。而出资在水西庄内设宴迎驾的也是长芦一众盐商。乾隆在水西庄的临幸活动,背后是皇权与盐商之间紧密又微妙的关系。
  纪录片解说:乾隆皇帝驻跸水西庄后,很快颁布了那道谕旨,谕旨在表扬了长芦众商的迎驾之功后,慷慨表示:“著加恩将长芦本年应完乾隆四十年分引课银四十九万八千五百余两,及未完前年借项银四十三万二千两,自本年奏销后起限,分作八年带征......”
  长芦盐商盛情款待皇帝所换来的成果,是众盐商们在上一年所欠的盐税四十九万多两可以继续通融,分作八年缴纳清楚,这种操作叫做“带征”。
  专家解说:他(盐商)必须先把税交上才给引票,然后盐商到引地去卖,(盐)卖了当然可以盈利了。但有好年头也有不好年头,有时候好卖有时候不好卖,往往有时候一次交不上(盐税),钱(盐税)交不上,(盐商)就请皇帝能够给他暂缓一下,这种现象到了乾隆后期越来越多。
  纪录片解说:引岸专商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垄断的盐专卖体制。这一体制中,政府的督管体现在盐的产运销所有环节,盐价的高低、盐税的增减、产盐的权利、售盐的权限……统统都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而盐商通过付出金钱与政府结盟之后,渐渐获得世袭的权利,从而也就成为这个垄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这一链条中盐商获利巨大,再加上盐商与各级盐政官员勾结徇私,夹带私盐获利,在清朝中后期,长芦盐区崛起了一个富庶的大商人阶层——长芦盐商。历代统治者为获取盐商的支持除了以封官、赐宴等手段抬高盐商的社会政治地位,更从盐制上解除了各种禁令使盐商获得更多的利润,长芦盐商的财富急遽增长。
  专家解说: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当时比较有名的盐商,一个是张霖,还一个就是查氏,查日乾、查为仁查家,安麓村安歧,他们都有各自辉煌的时期。后来到了道光年以后,天津逐渐就有八大家,这八大家中有四家都是大盐商。
  纪录片解说:因长芦盐务管理机构地处天津,这一时期的大盐商多聚居津门。时人描述盐商们从引地把经商所赚的银两雇佣镖局运抵天津,其热闹场景成为天津一景。
  专家解说:海河上盐坨地附近很繁忙,有很多盐船,天津有一个浮桥,这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盐船鱼贯而过,场面很壮观。(现场)有一个鞭子手指挥,打响鞭指挥盐船通过,(当时)这个场面一定是很壮观的。
  纪录片解说:作为当时社会最富有的一个阶层,盐商的生活方式非常豪奢,美衣美食,高堂大厦。有诗为证:“津门之地本斥卤,第一生涯性鹾贾。学人衣食竞豪华,精英弃掷等泥沙 。”
  主持人:中国美术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副图,叫做《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图的真品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而这幅图在清朝的时候是一位长芦盐商安尚义的私人藏品。当时这位大盐商手上的藏品足以开一个私家博物馆了。行盐迅速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为盐商们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作为中国封建时代商人的代表,盐商们积累巨额财富之后一定要投资的两个方向,一是文化,一是园林。
  清朝中期以来兴建私家园林之风渐起,地处京畿的长芦感风气之先。长芦盐商们纷纷量己之力在天津修建园林。清朝前期的盐商中,遂闲堂张氏家族最为著名,张家先后在津门修建了问津园、一亩园和帆斋,安尚义父子修建了沽水草堂,此外还有佟氏家族修建的艳雪楼,“李善人”家族修建的荣园等等。这些园林的修建一为自家休闲,二为文人雅集,在当时的津沽渐呈盛事。如清代戏剧家洪昇的《长生殿传奇》在问津园定稿;艺术大师石涛曾应邀在帆斋做客;艳雪楼主人曾出资为孔尚任刻印《桃花扇》。如今的天津,这些园林大都已经消失无踪,但这些园林留下的艺术成就却一直泽被后世。
  专家解说:很多商帮都有这种传统,就是富而思文,投资园林,天津有很多文化园林。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联络很多朋友,因为天津靠近北京,很多官员和文人往来园林,盐商们就接待他们,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纪录片解说:据记载,这些园林“务极幽胜,法书、名画之属,充满栋宇”“诸名宿之集,文酒之宴无虚日,彬雅之风翕然丕振。”这些园林中,最著名的就是查氏家族的水西庄(图2)。
  专家解说:运河名园水西庄,它不简单的只是一个私家园林,用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话来说,水西庄里渗透了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饮食、园林等等的一些文化渊源。
  纪录片解说:水西庄为大盐商查日乾父子建造。查日乾,字天行,号惕人,又号慕园。原籍浙江海宁,清初奉母迁居天津,在盐商张霖处做事。在张霖户下“领本行京师盐一万引”,从此起家。查日乾擅于经营,加上他与张霖运销芦盐中夹带私盐,一万引京盐中夹带私盐十万引,每年获余利一二十万,由此暴富。张霖被革职后,查日乾成了天津首屈一指的盐商富豪,人称“阔查”。   专家解说:查日乾,原来是很贫穷的,他从宛平来到天津在大盐商张霖家里打工,帮着管理。在管理当中查日乾很聪明,学会了盐商的经营之道,不久他就自己独立出来了。查日乾、查为仁的财富在天津号称首富,人们称他为“查半城”,意思就是天津市这么大的都市,半城的财富都是属查家的。
  纪录片解说:当时的天津城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阔查”的故事,而最令查氏扬名的,还是他们的私家庄园水西庄。
  水西庄位于天津城西五里南运河畔(图3),始建于康熙末年,历经父子两代才陆续建成。“以在 卫河之西也,名曰‘水西庄’”。
  专家解说:水西庄属于私家园林,它还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它带有点野趣,比较幽静,带有点文人特色。
  它的功能有三个,非常奇特。第一个是居住,它是分了十几个、二十几个小景点,每个景点景色不同,种的植物也各有特点,他们是分景点居住,这个居住的特点是绝无仅有的;第二个是游览,水西庄里面经常举行各种诗会;这个园林的第三个功能就更加奇特了,一般园林很少有的,那就是接待皇室活动。接待皇室活动一般私家园林很少有这个任务。
  纪录片解说:水西庄占地面积近百亩,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无论是在理水、 植物、建筑风格上都展现出独特的江南风韵。栽有大量的南方植物,体现出浓厚的江南园林特色。水西庄的园林建筑造诣在当时名冠津门,乾隆皇帝过天津四次驻跸于此。民间流传一个说法,《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早年曾避难于此,据此线索,红学家们发现了水西庄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诸多相似之处。红学大师周汝昌认为,水西庄是紅楼梦大观园重要原型之一。
  专家解说:大观园里的名称,溯源来自水西庄,这是周汝昌先生发现的,“藕香榭”这是白纸黑字,一个字不差的大观园里的名称。水西庄里就有一个“藕香榭”,而且“藕香榭”建于雍正元年,曹雪芹写大观园是在乾隆十一年之后。还有是差一个字或者是谐音(的名称),我们(在水西庄)找到了十四个。红学家说,如果找到一个两个是偶然,找到了十几个,完全是说明作者在这里生活过。
  纪录片解说:一样和近似的轩馆名称,相近的占地面积,分景点居住的特殊园林功能,北方江南独特的园林风格以及园内丰富的文化社团活动等等,这些高度相似的因素让红学家和水西庄研究者们得出结论。水西庄与《红楼梦》中描写的大观园有着很深的渊源。
  专家解说:水西庄是大观园的重要原型,不是完全不是唯一,他是重要的一个原型。
  纪录片解说:查氏以盐业致富,以诗礼传家。查日乾子查为仁、查为义、查礼,查为仁诸女、媳均擅风雅,精于诗词书画。可说是一门清华。
  水西庄建成之后,查氏即以此作为平台,广揽四方名流雅士,宴游觞咏诗文赠答。查氏崇尚气谊,喜好结纳。“大江南北才人 ,凡过津门者,一刺之投,无不延宴”。尤其对仕途失志的文人雅士,更是百般优待 。乾隆初期,到访并参与水西庄文事活动者,即有两百来位。查为仁主盟期间,水西庄的文事活动臻于鼎盛,与江浙诗社遥相呼应,南北交流,为一时之盛,人称“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
  水西庄的文人觞咏之聚,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诗文及艺术著作,在清末文坛占据重要地位。
  专家解说:(水西庄)蓄养了一批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文人,这些文人,应该范围比较广泛了。尤其是在乾隆元年以后,博学鸿词科开考,当年文献记载有170个人考试,仅录取了15个人。那么,这些失意文人,或者说一些饱学之士,就来到了水西庄诗词唱和,进行文化活动。当时(文事活动)是南北(呼应),北方的就是咱们天津水西庄的诗集《沽上题襟集》,南方有《韩江雅集》,南北呼应,这在当时的文坛上很有影响。
  袁枚,很有名的大文人,他说沿运河一带的有名的文化园林就三个,一个是水西庄,一个就是扬州的小玲珑山馆,还有就是杭州的小山堂。南方这俩园林都是很有名的文人聚集的地方,把水西庄和它并列,就说明水西庄地位是很高的。
  纪录片解说:水西庄的文学盛事是盐商的财富与个人审美追求相结合的产物。在财富的灌溉下,大盐商家族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不止于华堂广厦美衣玉食的、充满艺术追求的审美范本。但盐商的富裕是建立在引岸专商及世袭垄断的盐专卖制度上,他们获利虽大所受的额外盘剥也最重。(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26日,炎夏里难得的半阴天。印有“蚂蚁搬家”字样的箱式搬家车队,有序驶离衡水市联通大楼,车队前有交警警车开道,后有武警特勤警车押运,徐徐驶向位于衡水市南外环新启用的衡水市档案馆……  衡水市档案馆搬迁工作正式开启,“租住”在外八年的18万余卷档案终于稳妥、安全的“进家”了!  历经八载十万余卷档案从“无家”到“有家”再到安全“抵家”,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多少人为之辗转反侧、夙兴夜寐!这
【人物名片】  杨大运,女,1973年2月生,预备党员,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凡人语录】  “大家都是医务工作者,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既然去了就要好好干。”——杨大运  采访者:接到医院通知去湖北是哪天?当时情形是什么样的?  杨大运:是1月26日。当时是早上6点多,正在睡梦中,单位打电话,说有个支援湖北的任务,问我去不去。当时觉得挺突然的,不过
“你有一颗平常心,秋水一样淡泊和宁静;用奉献记录青春,把汗水装订成册。你有一份不了情,耐得住寂寞和清贫;把执着当成憧憬,用平凡点亮生命”这就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办公室副研究馆员么敏江三十年档案工作的真实写照。  么敏江,1984年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办公室工作,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主动承担重任。她认识到要想助力农科院档案发展,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1985年她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
我们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素不相识  但,我们有着许多的相似  对灾难,一样的万分恐惧  对生命,一样的痴心迷恋  对友情,一样的细心珍爱……  四川大地震,在我们的心头刻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我们会好好活下去的,感谢帮助我们的人  ——灾区学生日记摘录  我们站在家门口为灾区人民祈祷,为灾区重建出力  ——广东学生日记摘录    地震让我们分离    记得5月12日那天,我们大家还高高兴兴地在一
安平县新档案馆占地面积2032.8平方米,为四層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660.36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面积1345平方米。总投资8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26万元。该项目于2014年6月开始前期筹建,2015年7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竣工,并于近日完成搬迁。新档案馆投入使用,不仅能较好地改善档案保管条件,还能满足未来30年接收档案需求。 (安平县档案局)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介绍,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私营企业达到18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285万,从业人员2.73亿,非公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档案。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公企业档案管理尤其是中小企业档案管理,普遍存在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保管不安全、利用不方便等问题。高德康表示,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是加强
2016年1月25日,昌黎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县档案局局长何志利作为优秀委员,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何局长所做的工作一直与昌黎文化并肩前行,具有前瞻性。”的确,何志利同志自从2006年到昌黎县档案局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存古纳今、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以兰台为家,带领全局工作人员,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档案工作连年迈上新台阶,昌黎县历史文化得以逐渐普及和弘扬。昌黎县档案局多次
20世纪,伟大的民主斗士马丁·路德·金尽其一生的热情与追求,呐喊出了世纪名言“I have a dream”。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人的本性,梦想是人类永恒创造的源泉所在。人人都有一个绚丽的梦,这是一份美好的期待。2008年,我们正在路上,一路期盼,一路放飞梦想。在《奥文赛场》这片自由天地里,等待着我们一同见证同学们五彩缤纷的梦。  ——编者    时间:2008年1月1日前夕  地点:大钟楼  人物
牵手梦想的引子  时光回到2018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福建一处红军烈士陵园依托“今日头条”寻找烈士后人的消息被河北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听到。那会儿,谁也没有料到,这条消息竟然牵连出一个念头,并成为了日后一项活动的引子,在河北大地上产生了巨大轰动。  据民政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但其中仅有193万人留有姓名,而在这些留有姓名的烈士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尚未
在人生事业的成长道路上,如果能遇到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那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样的良师益友,那就是《档案天地》。  上世纪80年代末,我高中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成为电厂一名电气检修工,工作之余喜欢涂文弄墨,搞点研究探讨。为了及时了解电力产业信息,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我养成阅读各类报刊的习惯,1995年下半年,《档案天地》走进我的视野。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她”,便被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