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英国的戏剧舞台,请荧幕红人来为演出加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从商业角度来说,荧幕明星的曝光度有着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他们的知名度最终会转化为漂亮的票房账面成绩。而从戏剧艺术的角度来说,他们登上舞台似乎会吸引一批年轻的“迷妹”“迷弟”们(编者注:“迷妹”“迷弟”是对女粉丝和男粉丝的昵称),将这些粉丝转化为戏剧观众的中坚力量。而这,看似就是导演Jamie Lloyd的诉求。他近期交给西区舞台的答卷,就是这部由Kit Harington主演的《浮士德博士》。由于扮演时下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人气角色Jon Snow,Kit Harington近些年来逐渐声名鹊起。由他来出演和莎士比亚齐名的克里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的代表作,可谓话题感十足,上场锣鼓还未敲响,广告就铺天盖地袭来无处不在,令无数迷妹迷弟欢呼雀跃,戏票握在手中,满是期待。那么这份由Kit Harington和Jamie Lloyd共同完成的答卷,真的达到了“鼓励年轻人多进剧场、关注戏剧”的目的了吗?我看未必。这场万众瞩目的演出,无论是剧本改编、舞台呈现,还是Kit Harington的自身表现,都只能说是游走在及格线的边缘,谈不上精彩,更遑论将年轻的粉丝们转化为“真正的戏剧观众”了。
首先是剧本改编。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见的对英国古典戏剧剧本“只删少改”的模式,剧作家Colin Teevan对马洛的文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修改的程度笔者笑称可以用“商业欺诈”来形容了——虽然Kit Harington的名号可能很有号召力,然而笔者相信仍然有不少观众是为了马洛而来。作为大学才子派文人剧作家的代表人物,马洛的台词风格非常独树一帜,他强力优美的排比句可谓对听觉的至高享受。然而现场观众这次算是无福消受了,因为Teevan把这些音韵优美的诗句,连同马洛原来的情节,全部改成了自创的情节。除了第一幕召唤梅菲斯特和最后一幕浮士德的下场,中间第二、三、四幕全部移花接木成了Teevan改写的剧本:浮士德不再捉弄罗马主教,他不再需要觐见德国皇帝,也不需要再给公爵夫人变出世界上最好吃的葡萄。这个浮士德生活在我们现代社会,凭借梅菲斯特的法术成为举世闻名的魔术师。英国著名的剧评人Michael Billington 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探索现代社会中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意义是什么”。于是我们看到,在Teevan的改编中,浮士德这位享誉世界的魔术师,醉心于名誉和掌声,沉湎在性与暴力之中,无法自拔。而在马洛剧作中颇会插科打诨的男性仆人华格纳(Jade Anouka饰),在本剧中则成为了浮士德忠诚的女性爱人。她一直为和平慈善努力,并希望浮士德能同她一起,改善战争与饥荒,借此也可以拯救灵魂堕落的浮士德。
平心而论,在这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移花接木”中,还是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讽刺我们当今社会里投机取巧的银行家、口是心非的政客(直接讽刺了财务状况不清不楚的卡梅隆和访英时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奥巴马)以及行为不端的神职人员等等。可是问题在于,仅仅这些东西,需要让马洛的剧本、台词变得面目全非吗?或者说,需要这部《浮士德博士》吗?挣扎于未泯的良心和无止境的堕落之间,纵然某种程度上看得出“浮士德故事”的原型,然而它的视角却变得单一而扁平了。戏剧的平庸源自冲突的平庸,Teevan所舍弃的,并不仅仅是马洛的优美诗句,而是隐藏在诗句背后复调的视角和声音。《浮士德博士》悲剧的根源,也并非是浮士德安于堕落浮华,不关心世界和平与非洲饥荒;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有限可朽的人(a mortal being),对“无限”(infinity)的过度追求,企图超越作为人的边界,企图成为“神”。所以虽然马洛的《浮士德博士》在形式上接近英国早期现代的宗教剧(比如好天使和坏天使的设置),在精神内核上,它却更像是希腊悲剧,从浮士德的大段独白来看,剧作家对这个角色有着深切的同情(别忘了马洛可是个无神论者)。这种强烈内化于人物自身的矛盾张力,才是这部剧的生命力所在。而Teevan的剧本,却将这种张力简单地外置在了梅菲斯特(亦由Teevan改为了女性)和华格纳之间的二元对立:“梅菲斯特(Jenna Russell饰)-浮士德-华格纳”之间并非普通的三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天使和坏天使的作用,被华格纳和梅菲斯特替代了。在这场由Teevan设计的拔河游戏中,浮士德无非只是梅菲斯特和华格纳手上的绳索,被拉到最终断裂,而他作为一个角色,一个主体,他的声音与视角,全然不见。
为了配合Teevan的剧本改编,导演Jamie Lloyd整体舞台风格的呈现自然也是充满现代风味的。戏未开场,我们便看到浮士德光着上半身,在自己的卧室里像是个黏在电脑边的宅男,背景大声放着摇滚乐。舞台大部分的空间被浮士德的卧室占据,正后方是浮士德小小的、破破烂烂的厨房,左右两侧则分别是厕所和浴室。在这个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伦敦廉价出租房的空间里,通常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肉体。浮士德的,他同僚的,梅菲斯特的,华格纳的,路西法的,好天使的,坏天使的。他们有的时候是裸体(也算是给迷妹们的“福利”?),有的时候沾满血污,有的时候这些肉体扭打在一起,有的时候又缠绵在一起。导演Jamie Lloyd毫不顾忌地将裸体、性与暴力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然而这样的呈现根本无法称为视觉飨宴,而是不折不扣的视觉污染。剧中甚至有食用排泄物的场景,同去的友人当场感觉生理不适。导演甚至不懂得什么叫做尊重女性。浮士德对梅菲斯特说希望能见到古希腊的海伦后,梅菲斯特(饶有恶意地)把有着华格纳外形的海伦送到了浮士德身边,然后浮士德侵犯了她。无论用意是什么,将性侵犯如此直白地表现在舞台上,对于女性观众而言都是一种冒犯——更何况导演想要借Kit Harington吸引来的,多数都是年轻女性。听闻Jamie Lloyd在西区的另一部作品《女仆》(The Maids)同样充斥着性与暴力,笔者在三思之后,放弃了观赏这部剧的打算——尽管它也有影视新星加持。笔者认为,在戏剧舞台上,性作为表现也好,探讨暴力的意义也罢,并非不能够展现——SOHO剧院不少演出可以说比这个大胆多了——可是如果它已经成了导演自身的风格,只为了呈现而呈现,为了存在而存在,那么无论是剧作家、剧本还是演员,都只会沦为导演的棋子。 在这其间,Kit Harington这颗理应化腐朽为神奇的“棋子”,理应是舞台上最闪耀的存在,却着实令人替他捏把冷汗。首先,他古典戏剧的台词功底让人难以恭维,口齿含混不清,完全没办法展现颗粒饱满、声如洪钟的音韵美,颇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是出身科班的舞台剧演员。笔者的朋友还打趣说,是不是因为“Jon Snow 囧雪”没办法驾驭马洛的大段台词,剧组才出此下策把中间三幕改成了现代版。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的层次非常单一,虽然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剧本,但在这扁平单一的剧本下,Jenna Russell的梅菲斯特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她对华格纳充满怒火和妒忌,因为浮士德内心爱的是华格纳,更因为浮士德对路西法不忠。Russell两种情感的分寸拿捏得当,对于这个不怎么高明的人物性别转换,算得上亡羊补牢。而Tom Edden一个人出演的“七宗罪”,足以让观众脱帽致敬。相比之下,Kit Harington的浮士德无论是存在感还是气场都微不足道。他游走在舞台上,仿佛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观众可能被迫记住了浮士德鲜红的内裤和Kit Harington的臀部,然而这个人物,却印象模糊。单一之外,这个人物形象还是断裂的。尽管牵强,然而通过第二、三、四幕的铺垫,浮士德对梅菲斯特发自内心的厌恶,以及他和华格纳之间薄弱的情感纽带还算令人信服。结果第五幕华格纳死后,悲壮的背景音乐响起,浮士德毫不留恋转身投入梅菲斯特的怀抱,周围响起迷妹们热烈的掌声,而我对这个牵强做作的结局,仍感到一头雾水。
迷妹迷弟们会不会再一次进剧场、看一部真正的马洛呢?我们很难知道答案。如何吸引年轻的观众进入剧场,似乎是中外戏剧舞台共同面临的难题。比如,在中国,昆剧的传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白先勇斥资的青春版《牡丹亭》。其艺术价值尚且不论,用年轻美貌的演员来作为噱头,某种程度上和请电视红星来出演经典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伦敦的戏剧舞台看似热闹,其票房的主要贡献者还是络绎不绝的旅行者,收入最高的也仍然是《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久演不衰的音乐剧。相比之下,更为“正统”的英语话剧,就笔者和友人的观剧体验来看,主要观众仍然是年纪稍长的英国人,年轻人的脸孔则寥寥无几——除非有荧屏巨星加盟。当Tom Hiddleston、Ben Wishaw、Nicole Kidman等等这些名字出现在演员名单中时,观众的成分便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诚然,我们并不缺乏叫好又叫座的大牌加盟的演出,然而这些名字,只不过是让此刻票房门口的队伍越排越早,越排越长,而“有名”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保证书。一台令人赞叹愉悦的舞台演出,无论想要表达什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诠释,无论它想要吸引的是什么年龄段的观众——它终究需要的是过硬的剧本,成熟的团队,以及真正优秀的演员。或许,Jamie Lloyd这次排演的《浮士德博士》本身才是一出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闹剧,为了不顾一切地吸引年轻人,而出卖了戏剧的灵魂。
首先是剧本改编。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见的对英国古典戏剧剧本“只删少改”的模式,剧作家Colin Teevan对马洛的文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修改的程度笔者笑称可以用“商业欺诈”来形容了——虽然Kit Harington的名号可能很有号召力,然而笔者相信仍然有不少观众是为了马洛而来。作为大学才子派文人剧作家的代表人物,马洛的台词风格非常独树一帜,他强力优美的排比句可谓对听觉的至高享受。然而现场观众这次算是无福消受了,因为Teevan把这些音韵优美的诗句,连同马洛原来的情节,全部改成了自创的情节。除了第一幕召唤梅菲斯特和最后一幕浮士德的下场,中间第二、三、四幕全部移花接木成了Teevan改写的剧本:浮士德不再捉弄罗马主教,他不再需要觐见德国皇帝,也不需要再给公爵夫人变出世界上最好吃的葡萄。这个浮士德生活在我们现代社会,凭借梅菲斯特的法术成为举世闻名的魔术师。英国著名的剧评人Michael Billington 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探索现代社会中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意义是什么”。于是我们看到,在Teevan的改编中,浮士德这位享誉世界的魔术师,醉心于名誉和掌声,沉湎在性与暴力之中,无法自拔。而在马洛剧作中颇会插科打诨的男性仆人华格纳(Jade Anouka饰),在本剧中则成为了浮士德忠诚的女性爱人。她一直为和平慈善努力,并希望浮士德能同她一起,改善战争与饥荒,借此也可以拯救灵魂堕落的浮士德。
平心而论,在这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移花接木”中,还是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讽刺我们当今社会里投机取巧的银行家、口是心非的政客(直接讽刺了财务状况不清不楚的卡梅隆和访英时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奥巴马)以及行为不端的神职人员等等。可是问题在于,仅仅这些东西,需要让马洛的剧本、台词变得面目全非吗?或者说,需要这部《浮士德博士》吗?挣扎于未泯的良心和无止境的堕落之间,纵然某种程度上看得出“浮士德故事”的原型,然而它的视角却变得单一而扁平了。戏剧的平庸源自冲突的平庸,Teevan所舍弃的,并不仅仅是马洛的优美诗句,而是隐藏在诗句背后复调的视角和声音。《浮士德博士》悲剧的根源,也并非是浮士德安于堕落浮华,不关心世界和平与非洲饥荒;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有限可朽的人(a mortal being),对“无限”(infinity)的过度追求,企图超越作为人的边界,企图成为“神”。所以虽然马洛的《浮士德博士》在形式上接近英国早期现代的宗教剧(比如好天使和坏天使的设置),在精神内核上,它却更像是希腊悲剧,从浮士德的大段独白来看,剧作家对这个角色有着深切的同情(别忘了马洛可是个无神论者)。这种强烈内化于人物自身的矛盾张力,才是这部剧的生命力所在。而Teevan的剧本,却将这种张力简单地外置在了梅菲斯特(亦由Teevan改为了女性)和华格纳之间的二元对立:“梅菲斯特(Jenna Russell饰)-浮士德-华格纳”之间并非普通的三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天使和坏天使的作用,被华格纳和梅菲斯特替代了。在这场由Teevan设计的拔河游戏中,浮士德无非只是梅菲斯特和华格纳手上的绳索,被拉到最终断裂,而他作为一个角色,一个主体,他的声音与视角,全然不见。
为了配合Teevan的剧本改编,导演Jamie Lloyd整体舞台风格的呈现自然也是充满现代风味的。戏未开场,我们便看到浮士德光着上半身,在自己的卧室里像是个黏在电脑边的宅男,背景大声放着摇滚乐。舞台大部分的空间被浮士德的卧室占据,正后方是浮士德小小的、破破烂烂的厨房,左右两侧则分别是厕所和浴室。在这个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伦敦廉价出租房的空间里,通常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肉体。浮士德的,他同僚的,梅菲斯特的,华格纳的,路西法的,好天使的,坏天使的。他们有的时候是裸体(也算是给迷妹们的“福利”?),有的时候沾满血污,有的时候这些肉体扭打在一起,有的时候又缠绵在一起。导演Jamie Lloyd毫不顾忌地将裸体、性与暴力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然而这样的呈现根本无法称为视觉飨宴,而是不折不扣的视觉污染。剧中甚至有食用排泄物的场景,同去的友人当场感觉生理不适。导演甚至不懂得什么叫做尊重女性。浮士德对梅菲斯特说希望能见到古希腊的海伦后,梅菲斯特(饶有恶意地)把有着华格纳外形的海伦送到了浮士德身边,然后浮士德侵犯了她。无论用意是什么,将性侵犯如此直白地表现在舞台上,对于女性观众而言都是一种冒犯——更何况导演想要借Kit Harington吸引来的,多数都是年轻女性。听闻Jamie Lloyd在西区的另一部作品《女仆》(The Maids)同样充斥着性与暴力,笔者在三思之后,放弃了观赏这部剧的打算——尽管它也有影视新星加持。笔者认为,在戏剧舞台上,性作为表现也好,探讨暴力的意义也罢,并非不能够展现——SOHO剧院不少演出可以说比这个大胆多了——可是如果它已经成了导演自身的风格,只为了呈现而呈现,为了存在而存在,那么无论是剧作家、剧本还是演员,都只会沦为导演的棋子。 在这其间,Kit Harington这颗理应化腐朽为神奇的“棋子”,理应是舞台上最闪耀的存在,却着实令人替他捏把冷汗。首先,他古典戏剧的台词功底让人难以恭维,口齿含混不清,完全没办法展现颗粒饱满、声如洪钟的音韵美,颇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是出身科班的舞台剧演员。笔者的朋友还打趣说,是不是因为“Jon Snow 囧雪”没办法驾驭马洛的大段台词,剧组才出此下策把中间三幕改成了现代版。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的层次非常单一,虽然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剧本,但在这扁平单一的剧本下,Jenna Russell的梅菲斯特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她对华格纳充满怒火和妒忌,因为浮士德内心爱的是华格纳,更因为浮士德对路西法不忠。Russell两种情感的分寸拿捏得当,对于这个不怎么高明的人物性别转换,算得上亡羊补牢。而Tom Edden一个人出演的“七宗罪”,足以让观众脱帽致敬。相比之下,Kit Harington的浮士德无论是存在感还是气场都微不足道。他游走在舞台上,仿佛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观众可能被迫记住了浮士德鲜红的内裤和Kit Harington的臀部,然而这个人物,却印象模糊。单一之外,这个人物形象还是断裂的。尽管牵强,然而通过第二、三、四幕的铺垫,浮士德对梅菲斯特发自内心的厌恶,以及他和华格纳之间薄弱的情感纽带还算令人信服。结果第五幕华格纳死后,悲壮的背景音乐响起,浮士德毫不留恋转身投入梅菲斯特的怀抱,周围响起迷妹们热烈的掌声,而我对这个牵强做作的结局,仍感到一头雾水。
迷妹迷弟们会不会再一次进剧场、看一部真正的马洛呢?我们很难知道答案。如何吸引年轻的观众进入剧场,似乎是中外戏剧舞台共同面临的难题。比如,在中国,昆剧的传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白先勇斥资的青春版《牡丹亭》。其艺术价值尚且不论,用年轻美貌的演员来作为噱头,某种程度上和请电视红星来出演经典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伦敦的戏剧舞台看似热闹,其票房的主要贡献者还是络绎不绝的旅行者,收入最高的也仍然是《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久演不衰的音乐剧。相比之下,更为“正统”的英语话剧,就笔者和友人的观剧体验来看,主要观众仍然是年纪稍长的英国人,年轻人的脸孔则寥寥无几——除非有荧屏巨星加盟。当Tom Hiddleston、Ben Wishaw、Nicole Kidman等等这些名字出现在演员名单中时,观众的成分便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诚然,我们并不缺乏叫好又叫座的大牌加盟的演出,然而这些名字,只不过是让此刻票房门口的队伍越排越早,越排越长,而“有名”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保证书。一台令人赞叹愉悦的舞台演出,无论想要表达什么,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诠释,无论它想要吸引的是什么年龄段的观众——它终究需要的是过硬的剧本,成熟的团队,以及真正优秀的演员。或许,Jamie Lloyd这次排演的《浮士德博士》本身才是一出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闹剧,为了不顾一切地吸引年轻人,而出卖了戏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