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浅析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表现、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症状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hs-CRP、PCT水平和症状评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浅析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表现、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症状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hs-CRP、PCT水平和症状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PCT水平和症状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HP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且安全性理想。
其他文献
1活血强精汤组成:丹参15 g,赤芍10 g,路路通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牛膝10 g,车前子15 g,枸杞子10 g,菟丝子10 g,桑椹子10 g,荔枝核10 g,橘核10 g,生牡蛎30 g,淫羊藿10 g,锁阳10 g,党参20 g,炙黄芪3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功效:活血补气,通络强精。主治:弱精症(肾虚气弱证),精子活动率及活力偏低,难以令女方受孕。用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收录的200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研究文献。采用VOSviewer软件绘制纳入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分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实地考察,对石斛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历代所用石斛的基原以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霍山石斛D. huoshanense为代表的石上着生,形短肉实,富含黏液的石斛种类,因铁皮石斛D. officinale分布较广,当为历代石斛最主流的基原;木斛与石斛相对而言,因其生于树上,质地
目的 探讨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中药穴位贴敷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各项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胃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GS、PGI以及PGⅡ水平高于参照组(P<0.0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黄嘌呤氧化酶(XOD)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自噬模型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自噬相关调节因子表达。方法 实验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20 U·L-1 XOD处理24 h)、低、中、高3个浓度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00,200和400 mg·L-1 APS进行处理)及3-MA抑
黄芪甲苷是黄芪的质控指标,而黄芪是参子安胎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联用法,对参子安胎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进样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2.58%.所建立的HPLC-ELSD联用法能够有效测定参子安胎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尝试讨论技术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项目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内容,以及对项目技术管理需要关注的方面,分析技术管理在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企业效益的影响,以此论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黄芪葛根汤本是治疗酒郁,内热恶寒的经方。本文以黄芪、葛根中药药对为君药,两者药性一温一凉,使得临床运用时温补而不伤津,甘凉又不伤阳。两药归经相似,既可发挥健脾益气作用又可鼓舞清阳之气上升输布,补中有升,散而有根,两项协同,在临床上具有更广泛的效用,本文以医案为例,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果糖作为甜味剂的主要成分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的加工。在西方国家,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果糖摄入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范围。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果糖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机体摄入的果糖不仅能够为从头脂肪生成(denovolipogenesis,DNL)提供底物,还可以激活肝脏内的DNL从而诱导NAF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