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修文物,是怎样一种体验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3号坑发掘现场,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正在为大口尊的提取做准备工作。一位文物修复师为什么要亲自参与文物的提取?
  “成熟的文物修复师,都会了解许多和文物保护相关的原理。这些原理不仅是如何修好文物,同样包括怎样提取文物,在提取过程中,如何保证被提取文物的安全,怎样尽量避开其他文物。”郭汉中说。作为国内文物修复的第6代传人, 相比师傅杨晓邬那一代注重对修复手艺的理解和传承,郭汉中的文物修复理念和实践中,加入了更多科技元素。
  文物修复大师:不止是修复
  郭汉中的师傅杨晓邬是国内知名的文物修复大师,曾经主持修复了三星堆1号、2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纵目青铜面具等一系列青铜重器。在他看来,文物修复师并不是只做修复,也要到现场去提取文物。文物一层层叠压在坑里面,由于器型不同,下层文物和上层文物可能缠在一起,所以提取时要特别小心。作为文物修复人员,参与文物提取环节,能更好地了解文物出土时的原貌,更准确地把握文物的器型、规格,这样日后开展修复时才能心中有数。
  在现场提取文物时,需要先对文物进行临时性的加固,然后整体提取。转移到修复实验室后,观察文物表面及其附着物,了解残留的信息。观察之后,文保人员还需要进行取样、检测,对文物的质地、成分、锈蚀氧化程度、保存状况等进行修复前的登记,记录文物出土时的原始状况,为之后的修复做准备。清理罍、尊这种容器内部时,还要进行“二次考古”——容器内部的泥土中也可能会找到其他的青铜器、金器等文物。
  修复人员要对器物有所了解,比如青铜器的扭曲、变形程度,规格尺寸,零件缺失情况等。早期的文物修复按照文物零件的造型、粗细、质地、氧化程度等,进行比对、拼接,然后进入下一步——预合,以验证前期的拼接位置、方式是否存在问题。预合后可以看到文物的整个形体,为修复提供初步依据。
  杨晓邬回忆,早年三星堆的文物修复,从眼形器开始,到青铜立人、面具和尊、罍等容器,最后再到青铜神树,从小到大,由简入繁。选择最后修复青铜神树,原因在于其他的文物能够放在室内的转盘上进行修复,哪个地方有歪斜,哪个部件需要调整,高低是否对齐,一目了然。而青铜神树很高大,修复工作只能在室外进行,情况更为复杂。
  在这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多种修复方法的结合使用,如粘接、焊接、铆接等。在杨晓邬的经验中,一件文物不可能只用一种工艺就能修复,要灵活运用多种修复方法。
  修复青铜头像时,部分头像、金面具在坑里遭氧化、锈蚀。这些青铜头像长出了铜锈,使头像面部胀起,原本贴合覆盖在头像上的金面具出现拱胀,导致头像和金面具分离。这就需要先将金面具揭下来,把青铜头像面部的锈蚀病害清理干净,然后再把金面具还原上去。在杨晓邬的描述中,这一清理过程很像为文物美容。
  谈及这次5号坑新出土的金面具不同部位的薄厚差别,杨晓邬解释称,这是金属的打制工艺造成的。一块金子最开始从鼻子的部分开始敲打,之后向四周延展。第1道到鼻翼,所以较厚,第2道则会到脸颊,第3道到颧骨,第4道到耳朵,第5道是耳朵后面的边缘。这样的工艺就会导致处在中心位置的鼻子最厚,越向四周和边缘就越薄。
  杨晓邬介绍,只有对古代文物的制造工艺有一定了解,理解其原理,才能修复好文物。比如古蜀先民铸造神树时,也结合了多种铸造方法。神树上的器物,如花果、太阳等,都是经过二次铸造后再补铸在神树枝干上的。其中,部分零件铆铸在神树上,即在神树枝干上打孔,直接向孔内灌铜水,再将零部件铆接上去。了解这些制造工艺,是为了尽可能采用与铸造神树相同或接近的工藝。文物修复时,在需要铆铸的部位,杨晓邬也看到了一些铆口和铆接的痕迹。修复师就需要在这些原始痕迹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以求在细节上最大程度恢复文物原貌。
  在神树的修复中,修复师先进行了不同部件的拼对,之后再预合,最终方能固定成型。预合是通过捆绑的形式进行固定,就好像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恐龙骨架一样,内部有一个支撑架,展出时的恐龙骨架是绑在支撑架上的。青铜神树的预合也是如此,把神树各部分拼对好后,需要用带子固定枝干,或者用一个支撑物把整个神树支撑起来。这样,修复人员就可以立体地对神树进行局部、细节上的调整。可以说,预合工作是最终修复定性的基础。
  做完这些后,还需要确定保护修复工作的目标原则,编写保护修复方案,哪些地方可以粘接,哪些部位适合焊接,哪些零件有缺失,都需要详尽地写在方案中。
  除了按部就班地修复,恢复文物原貌之外,杨晓邬对青铜神树独创性的固定保护,也使得这件旷世奇珍免遭二次损毁。
  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了三星堆,但1号和2号神树并没有在地震中被破坏,其中杨晓邬在修复后用丝线固定的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出土时,神树的半边龙形部件已经缺失,导致主杆两侧的配重不平衡,正常放在展厅时,神树就会自然向一侧倾斜。为了防止地震破坏,杨晓邬在修复时就为青铜神树拴了一根渔线,固定在展厅保护罩中。地震时,展厅的监控录像显示,正是由于杨晓邬的这一创举,总高3.95米的1号神树只是在地震波来临时上下颠簸,并没有左右摇摆,因而未受损害。
  修复技艺传承:更多科技元素
  在三星堆博物馆的郭汉中修复工作室,有一件牛头纹的青铜部件静静地放在一个托盘上,精美程度几可乱真。这是郭汉中正在修复的一个圆尊的配件,是他自己雕刻出来的,目前刚经过化学处理。
  作为国内文物修复的第6代传人,相比师傅杨晓邬那一代注重对修复手艺的理解和传承,郭汉中的文物修复理念和实践中,加入了更多科技元素。
  “最小干预,最大保护,还原本质。”这是郭汉中对自己文物修复理念的概括。在他看来,修复的第一要义是尊重古代的遗物。如果文物上有信息,修复人员就尽量复原;如果缺乏信息,就要让科研人员尽量研究。这也是文物修复中的真实性原则,即保护修复的文物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不能凭主观想象改变文物原貌。   谈到此次发掘中提取大口尊的经历,郭汉中说,并不是所有文物修复师都能参与文物提取,因为古代遗物只有一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有深厚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由于不能用出土文物原物进行开模,所以此次提取中,考古队员首先使用3D 扫描仪对文物进行扫描及周边数据收集,然后根据坑内文物的原型进行等比例3D打印,打印一个文物的树脂模型,用这个模型进行开模,制作硅胶保护膜,最终将这个硅胶保护膜套到文物上。当硅胶保护膜与大口尊完全贴合后,再在外面灌注一层厚厚的石膏保护层,将器物放在专门的套箱里,使器物和箱体融为一体,最后进行整体提取、出坑。
  大口尊的自重加上附着泥土的总重量超过100千克,此时,考古队员会利用考古发掘舱中安装的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脚不沾地”地进入1米多深的坑中提取文物。文物出坑落地后,文保人员再将套箱和包裹文物的石膏分为4块,分别取下,并对文物表面进行清理,通过拉曼光谱仪、X 射线、金相分析等科技手段,保存文物的所有原始信息。
  考古作业中科技含量的日益提高,让文物修复的关口也前移到了发掘、提取阶段。郭汉中特别强调,眼下已经不能单一、割裂地看待發掘时的信息收集和文物修复,二者现在是一个综合体。修复时也非常需要一开始发掘、提取时收集的文物信息,比如金属成分、探伤过程、颜色分析、氧化程度等。文物修复已成为一个融合多学科的整体性专业。
  此外,郭汉中口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是“可逆”。他认为,修复人员应尽量把文物完整地留给后人去研究,尽量保留所有微痕信息。修复工作要采用可逆的方法,可逆的材料。
  在他的理念中,修复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修复人员只对文物进行恢复、加固,待后人需要拆解研究时,器物出土时本身的信息都还在。可能假以时日,科学技术更加先进,后来人还能够按照修复人员留下的文物和相关信息,进行更好的修复。
  文物修复是修复者回应历史的一种方式,而文物修复的成果,也是郭汉中自己留给历史的微痕。
  修复人才培养:困境中前行
  近几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和此次三星堆发掘等现象级的事件推动,国内的文博热达到了一个高峰。然而,在摄像机镜头的背后,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招聘和晋升面临的系统性问题,则鲜为人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谢振斌说,很多人认为,修复是技工干的活。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例,做修复的人员学历水平相对较低,评选较高级的职称和专家称号难度很大,这导致很多人更愿意搞研究,不愿意做修复。
  谢振斌表示,目前国内很多考古机构招聘时,通常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个门槛就把很多优秀的文物修复人才拒之门外了;而从文物修复职业学校等引进的修复人才,又由于学历不够,按规定无法进入编制。“一位文物修复师可能干了几十年还是劳动合同工,无法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另一方面,文物修复越来越成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多学科交叉。修复人员不光要把文物修好,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修。很多工作需要使用如金相显微镜等先进设备,对金属陶瓷组织进行观察和形貌分析,对青铜器合金生成、冶炼、浇铸以及加工工艺等信息进行研究。这些任务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传统的修复人才从事这些工作相对比较吃力。
  谢振斌称,目前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有很大问题,只有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几所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文物保护学专业,其他大部分是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这个专业。另外,学校教育和师承制如何更好地结合,传统手艺和科技文保怎样兼容,这些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几年前,杨晓邬曾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开设文物修复课程,一个班100人左右,但由于只有大专文凭,许多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工作后的待遇也比较低。杨晓邬还是认为像郭汉中这种师承制带出来的徒弟在知识、积累方面更扎实,因为院校很少有文物能让学生上手实践,而师承制徒弟遇到什么问题,师傅能很快解答,并且能更个性化地讲解。相对来说,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就比较程式化。
  “搞文物修复,如果只在学校里学习,是学不全面的。雕塑、磨具、锻造、钣金、焊接、雕刻、美术、用力的改变和形状的矫正,以及修复理念...... 等你学好这么多学科,胡子都白了。”郭汉中说,文物本身器型、条件千差万别,个性化问题很多,所以要自己总结经验,掌握原理,才能一通百通。
  由于平日修复工作繁重,郭汉中的徒弟主要是博物馆文物修复部的工作人员,以及通过项目和其他单位合作进行交流的人才。十几年来,郭汉中带了十几个徒弟。他表示,在杨晓邬的时代,更讲究传承,不是这个圈子的人,很难进这个门;而现在,很多技术都是公开的,且中国文物修复人才奇缺,还有很多精美的文物公众根本不知道,更看不到,而这些文物,现在的修复人几辈子都修不完。
其他文献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中,中国共产党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在波澜壮阔的征程中,见证和领导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来时奋斗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工作、创造乃至生命践行着这一不朽的诺言。今天,脱贫攻坚、抢险救灾
期刊
法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讲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也就是说,创造力的培养要求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让学生不只接受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独创性的方法,这一切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有可能完成。正如 陶行知 先生所说:创造力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的空间,才能收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中班主任的作用又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培育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带上健康的成长道路,继而引领整个学校的班级文化健康发展。笔者从教13年,担任班主任10年,总结与600多名学生相处的过程和经验,悟得四个字——“静、勤、信、情”。  静,古语有言“宁静以致远”。教育要达到“致远”的目标,班主任就要能静得下来。人的情绪往往会受外
期刊
欢迎加入本次体验之旅,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块蛋糕。让我们跟随它一起进入神秘的人体世界吧。  眼睛:看见照亮食物的那道光  照在蛋糕上的光线折射进眼睛,视神经就被激活了。这个“第一印象”会飞速穿过整个大脑额叶被传送到视觉皮层。视觉皮层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比画起来差不多就是比高马尾辫再低那么一点点的地方。大脑在这里把接收到的各种神经信号拼凑回一个蛋糕的样子。至此,我们才算真正“看见”了它。  然后,这个美
期刊
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蘑菇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许多蘑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榆黄蘑、白玉菇……这些是我们经常能在餐桌上见到的蘑菇,还有许多食用蘑菇没有实现人工栽培,甚至不被人所发现,只存在于深山老林之中。  在中国,可以食用的蘑菇至少有1000种。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蘑菇是如何被研究人员认定为食用菌的呢?  蘑菇的食用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由于个体情况、烹饪方式、食用量等
期刊
法國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首次用数学物理学的方法,计算地球表面温度时,认为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和温室玻璃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后,“温室气体”这个词渐渐步入人们视野。由于容易理解,“温室气体”逐渐成为大气科学领域普及程度最高的专业术语之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写为IPCC)的《第5次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5
期刊
气候变暖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按照现在的升温趋势,在22世纪来临前,全球气温将升高2~3℃。  在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界,不止人类觉得热,动物也是。对所有物种而言,气温升高都是一个巨大挑战。那么你是否想过,随着温度升高,是一只老鼠更容易生存,还是一只鸟更有优势?  2021年2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面对气候变暖,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不同动物的遭遇截然不同,小型哺乳动物比鸟类更耐
期刊
1929年,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西北鸭子河南岸,偶然被发现的玉石器显露出古老文明的一角。92年过去,这个被命名为“三星堆”的遗址不断“上新”,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金杖、黄金面罩、海贝、玉器和象牙……当或是恢诡,或是精妙的器物重见天日之时,没有人能立刻解释清楚它们究竟出自谁手、代表了何种意义。  随着大规模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开展,月亮湾小城、衡量子遗址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了三星
期刊
迄今为止,我们从没有发现一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这就是时空旅行无法实现的最有力证据。  那么时空旅行为什么无法实现呢?原因很多。比如,时间的方向性是不可改变的,这意味着时间不可能发生倒流。由狭义相对论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流逝速度成反比,如果我们在数学上让时间倒流,那么就会得到一个超越光速的速度,而光速又是不可超越的,所以时间倒流也不可能发生。又或者我们可以再退一步,让时间机器诞生于世,即便
期刊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自然界中,牙齿、触角、爪子、喙、动物外壳,甚至是植物的棘刺和刺毛,是如何形成尖锐的结构的?这是一个已经存在了350年之久的谜题。  自然界中有很多常见的模式,例如遵循黄金比例的对数螺旋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模式实则与生物的生长规则有关,比如对数螺旋结构之所以常见,就是因为生成这种结构的过程非常简单——当一个螺旋在某一边比另一边增长得快时,就会产生对数螺旋结构。  165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