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天安门广场,沿长安街往西走,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中南海。这里是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国际贵宾,普通百姓很少有机会能进入这个中国警卫最为森严的场所。不过,4年前的一天,这种状况开始被打破了。
那是2002年12月26日的下午1点30分,一辆黑色轿车在警卫的引导下缓缓驶进中南海西门,直奔怀仁堂。车内的周叶中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即将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给中央政治局9名常委上课,“学习宪法”是他的主讲内容。
不光这9个人,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法最高检领导人以及大部分在京的正部长级官员都是他的听众;此时,他的身份只不过是武汉大学一名年轻教授,一下子跃升为中国最高领导集体的老师,压力之大可以想见,与他同行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许崇德。
此后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有两名各个不同学科的教授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宾,担负着和周叶中、许崇德同样重要的使命,这些平日里甚少露面的普通学者们迅速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甚至有人为他们著书立传。今年9月1日,一本名为“中南海大讲堂:给中央领导人讲课”的书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但是,关于他们,我们知道最多的就是他们跟“中南海”有关的一切,至于他们的学者身份却鲜有报道。撇开“中南海老师”的身份,他们其实和中国的大多数学者一样,研究着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参加学术研讨会,写相关的论文和书,一步步实现着作为一名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抱负。
我们从“中南海的老师”队伍中推荐两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恩富教授,一位是北京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宗良教授,他们分别在第十三、十四次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担任过主讲人。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学者气质或许具有可以代表这些老师们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