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汽车内高压油管的压力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向阀时长控制模型和三次函数拟合模型,并给出优化方案。运用模型求出使汽车内高压油管的压力达到相对平衡时单向阀开启时长为0.28s,凸轮角速度为0.15rad/ms。结合实际情况,得到最优单向减压阀控制方案为96.9ms工作一次,每次工作时间3.91ms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保持平衡,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单向阀时长控制;三次函数拟合;优化模型
  0  引言
  汽车的高压油管内燃油进出的间歇性工作过程会导致管内压力变化,使喷出的燃油量出现偏差,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现有一汽车的高压油管改变单向阀开启的时长、调整高压管内凸轮的角速度和增加单向减压阀,使高压管内压力稳定在100MPa左右。如果将高压油管内压力增加到150MPa,当分别经过约2s、5s和10s调整后均能达到稳定。本文将针对问题给出相应数学模型,调整高压油管内压力变化,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1  单向阀时长控制模型
  1.1 单向阀时长控制问题分析
  通过设置单向阀每次开启的时长,使汽车内高压油管的压力稳定在100MPa左右,针对此问题建立单向阀时长控制模型。据已知燃油压力、密度画出图像,拟合出函数表达式。得出当压力为160MPa时燃油密度,通過进出高压油管的流量表达式,可知单位时间流入和喷出的喷油总量。为满足管内压力恒定,列出进油量与喷油量的关系式,求出开启时长。结合模型,让管内的压力从100MPa增加至150MPa,经过约2s、5s和10s的调整,使管内压力均能稳定在150MPa。
  1.2 模型假设
  ①汽车的高压油管不发生形变。
  ②汽车内高压油管的压力改变不影响其温度变化。
  ③汽车的高压油管在喷油和供油过程中无油量损耗。
  1.3 符号说明
  综上汽车的单向阀每次开启的时长为0.28s时,高压管内压力尽可能稳定在100MPa。每次开启时长为0.34s时,分别经过2s、5s、10s调整后,管内压力稳定在150MPa。
  2  三次函数拟合模型
  2.1 确定凸轮角速度问题分析
  汽车的高压油管内压力稳定在100MPa左右,为确定凸轮的角速度。本文建立三次函数拟合模型。求出喷油嘴一个周期内喷出总油量[2],由周期内针阀升程与时间的关系,对数据进行三次函数拟合,得出图像和回归函数表达式。结合喷油嘴实际模型与针阀升程关系,得出不同时刻下喷油嘴的针阀与密封座横截面的空隙面随时间变化情况。根据周期内油管的流量,积分算出总油量。基于问题1为稳定管内压力恒定,高压油泵的进油量与出油量相等,求出进入油管流量。进而得出总时间。凸轮在经过转轴驱动柱塞上下移动过程中,求解出总时间,分别代入当压力为0.5MPa、100MPa和160MPa时,时间变化情况。分析确定出凸轮角速度。
  2.2 符号说明
  h:针阀的高度;r:针阀的半径;R:以针阀为中心到圆锥的水平距离。
  2.3 模型建立及求解
  随着针阀上升,针阀底端距喷孔高度h随时间变化而改变。进行三次函数拟合,得出回归函数表达式:
  已知汽车喷油嘴高压油管的内腔长度、内直径、供油入口的直径、喷油器的工作次数、每次工作的时间,高压油泵在入口处提供的压力恒为160MPa,高压油管内的初始压力为100MPa的情况下凸轮的角速度?棕=0.15rad/ms时,高压油管内的压力才能稳定在100MPa左右。
  3  喷油管优化模型
  3.1 喷油管优化问题分析
  安装一个单向减压阀,使得高压油管内燃油的压力减小,给出可行的控制方案,建立优化模型。由于喷油嘴增多,喷油情况有两种:第一,两个喷油嘴同时喷油,频率完全相同;第二,两者交错进行喷油,可视作单个频率加倍。由于油量增倍,供油频率需加倍,周期减半,凸轮角速度加倍,会减小喷油嘴数量改变所引起的管内压力变化。为有效控制管内燃油压力,安装单向减压阀,让多余的燃油在压力下回流到外部低压油路中。已知喷油嘴工作和关闭的单位周期为100ms,工作周期为42s,当喷油嘴工作两个周期后,剩余油量会使管内压力增大,需开启减压阀,让燃油回流到外部低压油路中,减小管内压力。
  3.2 喷油管优化模型建立及求解
  参考文献:
  [1]王彦通,刘文婷,姚淑霞.高压油管压力控制优化模型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6):20-22.
  [2]邢志胜,叶鹏,李金禄,金丽琼,崔东.高压气体单向阀优化设计[J].液压气动与密封,2020,40(03):14-16.
  [3]韦东鑫.用于线性规划的诊断与决策可视化[J].现代计算机,2020(08):26-29.
  [4]张溦,陈婷钰,曾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J].化学教与学,2020(01):81,89-90.
  [5]叶雯.基于数学建模理论的问题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时代,2020(03):16-19.
其他文献
摘要:金属激光熔化沉积质量与熔池状态具有密切的关联,根据熔池视觉特征对加工中的熔池状态进行识别,进而实现沉积质量的在线预测对金属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上述映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池化卷积神经网络的金属激光熔化沉积熔池状态识别方法。针对所采集的熔池同轴图像,建立用于训练和测试的数据集;构建了金字塔池化卷积神经网络(Pyramid pooling convolutional n
期刊
摘要:本研究指出轮辋缩松的原因分为两类:热缩松和冷缩松,两种类型缩松的改善措施也不尽相同。通过优化产品毛坯局部厚度、修改模具局部冷铁壁厚、局部位置添加保温材料、修改模具冷却布局及选择不同种类涂料的方式可有效改善产品轮辋缩松,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措施选择、搭配。  Abstract: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rim
期刊
摘要:基于某电动跑车平台车身主体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型材结构的纵梁前段连接件方案,进行了碰撞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型材结构形式简单,能够满足碰撞性能要求,且能够实现满意的轻量化效果,证明型材结构是一种可行的纵梁前段连接件方案。  Abstract: Based on the major body structure of certain electric sports car platform,
期刊
摘要:在铁路客车轮对组装、轴端和轴箱盖螺栓组装中,轴端和轴箱盖螺栓的装配属于关键工艺,因此对相关配套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扭矩控制精度、装配质量、噪音等都有较高要求。基于公司在机车车辆螺纹连接装备方面的应用以及智能控制、精确扭矩测量、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结合“唐客轴承智能扳机”这一项目,简单分析一下轮对轴端轴箱盖螺栓拧紧系统结构,为下一步做出更完善的拧紧系统奠定基础。  关键词:铁路客车;轴
期刊
摘要:基于我国对柴油机尾气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的限值和终端顾客的用车要求,提出对Urea SCR混合器的理论开发目标,通过对逐个开发目标的展开分析与讨论识别出混合器选型设计的关键特性,进而从Urea SCR混合器的结构设计、材质定义、功能要求(包括压降、流速均匀性、氨分布均匀性、抗结晶能力等)等方面进行初始设计选型,在计算机模拟仿真与分析的辅助下,不断优化设计结构并最终得出最佳设计理论方案。  Abs
期刊
摘要:为了更全面的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相关概念、结构特性及整体发展进行认知,本文通过对大量科研论文进行研究,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类型特点、基本构成、控制原理、助力特性等角度出发,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进行较为全面的诠释,并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阐明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希望本研究对我国汽车转向系统领
期刊
摘要:通过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自动化设备的执行机构进行分析研究,避免物理样机因设计缺陷而重复制造的问题。使用Solid Works软件对全自动激光打标机的物料抓取机构进行有限元静态分析和疲劳分析,发现机构中结构设计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方案,验证机构的疲劳寿命,对机构材料的选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此保证了物料抓取机构在激光打标机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研发成本,缩短了研
期刊
摘要:伴随铁路产品对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具有冗余功能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各个机车制造厂商提到了技术要求中来,而电源作为网络控制产品如中央控制单元、远程输入输出单元的心脏,对整个网络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充分调查和研究国内及国外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冗余输出功能的列车电源板的整体设计方案,自主化设计开发,提高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期刊
摘要:国家正在加强道路、桥梁、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钢筋消耗量巨大,针对市场空白设计了一种折弯角度在0~45°之间可调、适用于?准8~?准20mm钢筋的折弯机。电机通过带传动和二级齿轮降速传动带动折弯偏心轮转动,为折弯钢筋提供动力;折弯角度由限位开关任意调节,工作完成后自动切断电源使电机停止工作,实现半自动化。  关键词:钢筋折弯机;角度;可调  0 引言  国家正在大力加强道路、桥梁、楼宇、地铁等
期刊
摘要:升降平台是现代设备发展和社会工业发展下而出现的一种物体升降的辅助机械设备。现代工业以及制造业中,对于升降平台的应用需求非常高,而这种需求正在向着大众化、普遍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能够替代自己完成重物移动或者升降的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现代升降平台不单单要向着企业、公司、工厂这种需要升降大物件、高重量的方向发展,还要向着大众生活中,需要對自身无法搬运或搬运难度较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