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运用媒体表现然后传达给接受者的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像接受者呈现作品。
一、视觉传达设计形成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科技、电波和网络等作为媒介的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体验。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层面所接受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眼睛所接收到的体验也发生变化。对于设计想要表现的内容无法把新的信息传达媒介涵盖,由此出现了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技术中,“视觉符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视觉符号指的是人类视觉器官可见的一切能够传播信息的事物,其中包括电视剧、电影、建筑物以及摄影等。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类视觉符号,向受众传达特定的信息。数字化技术出现后,电视图像的高保真与摄影资料压缩的高效化等技术成果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风貌,促成了大量新式信息传递方法的出现。”[1]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Design)是指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设计,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及其他印刷宣传物、影视片、广告牌等大众媒体(Media)均成为视觉传达的载体,这是一种通过上述载体把有关信息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3]
通过运用媒体表现然后传达给接受者的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时刻体现着设计的明显特点,视觉传达设计的传达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运用不断地扩大,如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等学科中也被广泛使用视觉传达设计,一个新的设计领域逐渐形成—与不同媒介相关联并且相互合作。“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互动设计形式是网络设计,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是
双向沟通。受众坐在电脑前浏览大量信息,屏幕上出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后,点击鼠标就能了解更详细的信息,通过进一步“体验”产品与服务形成对信息更深刻的认识。互动性的视觉传达设计呈现的是一个创造性的设计,而不再是设计师的独自告白。在整个环节里,设计师是信息的整合者,创造一种新的人际关系,链接不同背景下的人.他提供的是一个作品的“部分”,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完成品,脱离受众的参与设计作品就不能表达完整、精确的概念。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互动性在理念上要求人和作品必须整合为一体,也就是受众以何种状态接触到作品,或是设计师期待受众如何参与,这些都是设计构想的内容。”[4]
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艺术家试图用霓虹灯管之类的电子介质从事装置艺术。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等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多艺术家和科学家相互合作。藝术家们不断探索,试图寻找新思维、新经验、新形势的可能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电子影像技术、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使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和创作各宗新媒体艺术,比如数码摄影摄像、数字图形艺术、手机拍照、彩信、微博等。因此,新媒体艺术奖日益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将对人类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2]
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点是观念性、互动性。强调和注重创作主体的艺术观念或理想的表达是新媒体艺术非常突显的一个主要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媒介”具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大众传媒的载体,另一种是艺术的载体。这就产生了互动性:接受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作品本身的互动,还有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在这几种互动方式中体现的形式主要是网络多媒体和互动装置。虚拟性、技术性、连结性也是新媒体艺术不可或缺的特征。新媒体艺术以新技术为基础,技术创造的进步和媒介科技化的提高,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各种各样的思潮与观念。“通过连接,并且全身融入(沉浸)其中(而非仅仅远距离的观看),在人为设置的操作状态中使系统和他人产生活动(使参与者实现控制权能和参与的可能),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罗伊·阿科斯特语)
三、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
由二维平面向三维或四维空间发展、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新媒体艺术超越了人类的视觉,并且向各个感官传递信息。
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媒体艺术家希望新媒体艺术的创造是在观念的指引下进行的,所以新媒体艺术是属于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家们在传达一定的观念、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将专家的著名思想影射进去时试图运用新媒体的技术。
插画师鲍里斯·瓦莱约的作品画面经常采用美丽的少女和恐怖的怪兽为题材,他的作品是带着永久不变的中心与主题,向观看者呈现着他的明显、大胆、勇敢打破极点的作品风格。他的作品从手和笔的工作阶段转化为多种途径、方式。《秘鲁》是他的代表作,采用黄色的基调,视觉影响力强,极易与接受者产生共鸣。这幅作品采用曲线构图,曲线构图这种方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动态的感受能够更好地表现整幅作品的主题。作品中怪兽翅膀张开与美少女的动态相互照应,而且在整幅画的处理手法上对画面主角的质感、虚实、空间关系等都运用不同手法进行区别,这些对不同手法驾驭的如此妥当得益于他对于在传统绘画中的深厚的认识与基础,并且动感是《秘鲁》这幅作品最大的亮点。“在数字图形作品中,作用力的矛盾体现出图像的动感,这其中动感是相对的,这种动感有三种形式:一是物体产生的运动感觉,二是背景产生的运动感觉,三是视觉轨迹形成的动感。动感的形式可以使静态画面中的突出体引起注意。通过必要的形式处理,可以加强形象的动感,形成内在的气势;也可以通过形象自身的动感增强视觉冲击力,一种机动变化,富有活力的构成整幅画面。”[2]
新媒体艺术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并且新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中得到了更加有效的运用与应用。随着媒体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出现了虚拟艺术,人们不但可以通过眼前实际的视觉符号感受、认识世界,还可以运用虚拟的符号了解、感受世界。
IMAX电影是大型的三维电影。这种电影是通过大约1000平方米的弧形屏幕,佩戴电影所需的专门眼睛,接受者的视觉看到的影像实际上是两个投影放出的,合成一幅的画面,在视觉上接受者可以感受到更加强烈的立体逼真效果。像接受者展现了很难达到的方位与深度和从没有过的宏大与宽广的镜头。“虚拟艺术可以使用户用自然的、人为的方,与虚拟环境和同时参与其中的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三维空间变现能力,人机交互的操作环境,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它在军事和航天领域的模拟训练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虚拟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以及大量的数字化现代设备的投入,是的虚拟艺术有别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其主要的不同在于使用的材料上。”[2]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新媒体艺术运用的表达方式上得到了启示,新媒体艺术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像接受者传递感情,打破了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接受者、作品与作者紧紧相连,改变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然后赋予其全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田宜彩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2]《新媒体艺术鉴赏》主编江河王大根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视觉传达设计》张福昌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当新媒体艺术邂逅视觉传达设计谭旭红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于文婷,性别:女,籍贯: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单位(学校):大连工业大学,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
一、视觉传达设计形成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科技、电波和网络等作为媒介的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视觉带来了革命性的体验。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层面所接受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眼睛所接收到的体验也发生变化。对于设计想要表现的内容无法把新的信息传达媒介涵盖,由此出现了视觉传达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技术中,“视觉符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视觉符号指的是人类视觉器官可见的一切能够传播信息的事物,其中包括电视剧、电影、建筑物以及摄影等。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类视觉符号,向受众传达特定的信息。数字化技术出现后,电视图像的高保真与摄影资料压缩的高效化等技术成果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风貌,促成了大量新式信息传递方法的出现。”[1]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Design)是指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设计,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及其他印刷宣传物、影视片、广告牌等大众媒体(Media)均成为视觉传达的载体,这是一种通过上述载体把有关信息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3]
通过运用媒体表现然后传达给接受者的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时刻体现着设计的明显特点,视觉传达设计的传达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运用不断地扩大,如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等学科中也被广泛使用视觉传达设计,一个新的设计领域逐渐形成—与不同媒介相关联并且相互合作。“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比较重要的互动设计形式是网络设计,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是
双向沟通。受众坐在电脑前浏览大量信息,屏幕上出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后,点击鼠标就能了解更详细的信息,通过进一步“体验”产品与服务形成对信息更深刻的认识。互动性的视觉传达设计呈现的是一个创造性的设计,而不再是设计师的独自告白。在整个环节里,设计师是信息的整合者,创造一种新的人际关系,链接不同背景下的人.他提供的是一个作品的“部分”,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完成品,脱离受众的参与设计作品就不能表达完整、精确的概念。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互动性在理念上要求人和作品必须整合为一体,也就是受众以何种状态接触到作品,或是设计师期待受众如何参与,这些都是设计构想的内容。”[4]
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艺术家试图用霓虹灯管之类的电子介质从事装置艺术。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等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多艺术家和科学家相互合作。藝术家们不断探索,试图寻找新思维、新经验、新形势的可能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电子影像技术、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使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和创作各宗新媒体艺术,比如数码摄影摄像、数字图形艺术、手机拍照、彩信、微博等。因此,新媒体艺术奖日益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将对人类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2]
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点是观念性、互动性。强调和注重创作主体的艺术观念或理想的表达是新媒体艺术非常突显的一个主要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媒介”具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大众传媒的载体,另一种是艺术的载体。这就产生了互动性:接受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作品本身的互动,还有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在这几种互动方式中体现的形式主要是网络多媒体和互动装置。虚拟性、技术性、连结性也是新媒体艺术不可或缺的特征。新媒体艺术以新技术为基础,技术创造的进步和媒介科技化的提高,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各种各样的思潮与观念。“通过连接,并且全身融入(沉浸)其中(而非仅仅远距离的观看),在人为设置的操作状态中使系统和他人产生活动(使参与者实现控制权能和参与的可能),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以及人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罗伊·阿科斯特语)
三、新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
由二维平面向三维或四维空间发展、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新媒体艺术超越了人类的视觉,并且向各个感官传递信息。
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媒体艺术家希望新媒体艺术的创造是在观念的指引下进行的,所以新媒体艺术是属于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家们在传达一定的观念、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将专家的著名思想影射进去时试图运用新媒体的技术。
插画师鲍里斯·瓦莱约的作品画面经常采用美丽的少女和恐怖的怪兽为题材,他的作品是带着永久不变的中心与主题,向观看者呈现着他的明显、大胆、勇敢打破极点的作品风格。他的作品从手和笔的工作阶段转化为多种途径、方式。《秘鲁》是他的代表作,采用黄色的基调,视觉影响力强,极易与接受者产生共鸣。这幅作品采用曲线构图,曲线构图这种方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动态的感受能够更好地表现整幅作品的主题。作品中怪兽翅膀张开与美少女的动态相互照应,而且在整幅画的处理手法上对画面主角的质感、虚实、空间关系等都运用不同手法进行区别,这些对不同手法驾驭的如此妥当得益于他对于在传统绘画中的深厚的认识与基础,并且动感是《秘鲁》这幅作品最大的亮点。“在数字图形作品中,作用力的矛盾体现出图像的动感,这其中动感是相对的,这种动感有三种形式:一是物体产生的运动感觉,二是背景产生的运动感觉,三是视觉轨迹形成的动感。动感的形式可以使静态画面中的突出体引起注意。通过必要的形式处理,可以加强形象的动感,形成内在的气势;也可以通过形象自身的动感增强视觉冲击力,一种机动变化,富有活力的构成整幅画面。”[2]
新媒体艺术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进步与发展,并且新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中得到了更加有效的运用与应用。随着媒体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出现了虚拟艺术,人们不但可以通过眼前实际的视觉符号感受、认识世界,还可以运用虚拟的符号了解、感受世界。
IMAX电影是大型的三维电影。这种电影是通过大约1000平方米的弧形屏幕,佩戴电影所需的专门眼睛,接受者的视觉看到的影像实际上是两个投影放出的,合成一幅的画面,在视觉上接受者可以感受到更加强烈的立体逼真效果。像接受者展现了很难达到的方位与深度和从没有过的宏大与宽广的镜头。“虚拟艺术可以使用户用自然的、人为的方,与虚拟环境和同时参与其中的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三维空间变现能力,人机交互的操作环境,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它在军事和航天领域的模拟训练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虚拟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越来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以及大量的数字化现代设备的投入,是的虚拟艺术有别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其主要的不同在于使用的材料上。”[2]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新媒体艺术运用的表达方式上得到了启示,新媒体艺术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像接受者传递感情,打破了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将接受者、作品与作者紧紧相连,改变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然后赋予其全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田宜彩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2]《新媒体艺术鉴赏》主编江河王大根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3]《视觉传达设计》张福昌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当新媒体艺术邂逅视觉传达设计谭旭红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于文婷,性别:女,籍贯: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单位(学校):大连工业大学,学历: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