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泸水县傈僳族“摆时”的传承与传播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摆时”作为民间音乐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现今傈僳族演唱“摆时”的人逐渐减少,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摆时”的传承与现状成为笔者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对怒江州泸水县“摆时”的演唱内容、形式、群体,以及“摆时”演唱的场域和过程的田野调查,浅析“摆时”的传承与传播现状。
  【关键词】:“摆时”;传承;传播现状
  “摆时”又称“刮木热”即“赛歌”,它分为拉古摆时、澜沧江摆时和兰坪营盘摆时,属于一种情恋山歌性质的歌体。怒江峡谷地区山峦連绵起伏、峰峦叠嶂,地势雄伟壮丽、 百川交流,山连山、山靠山、山外有山。傈僳族长期生活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说话听得见,见面走一天”,这样的地理环境不允许傈僳族人民经常从这个山头走到那个山头,花几天时间去交流思想、谈论生产、生活,尤其是青年男女的婚恋,只有靠对歌的形式谈情说爱、自由择偶。“摆时” 属于民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后来逐渐成为傈僳族男女之间一种 “一领群和”的集体对唱的民俗歌曲。
  “摆时”翻译成汉语是一种诗歌散文的名称。“摆时”有多种分类,曲调是一样的,唱出来的意思有很多种,老年人和老年人的唱法不一样,年轻人是以爱情为主题,即情歌,对唱的形式,就像汉语中的散文一样,勾绘一个美好的蓝图。老年人唱的大部分是回忆和当下的生活。
  一、“摆时”的演唱形式
  “摆时”没有特定的演唱环境,无论是田间小憩、野外邂逅、访亲会友、议事集会或是过节日办喜事,都可以即兴演唱,随时随地都可以唱,除了葬礼不能唱,其他时候都能唱。“摆时”可以坐着演唱,更多的时候是站着唱。演唱的时候手捂住耳朵,双目直视前方,演唱者一面对歌,一面随节奏来回摆动下肢,向顺时针方向缓缓行进。这种伴舞演唱形式是在演唱者的投入和情绪的升级中自然形成的,它是参与者思维活动在形体上的生理反射,形体的运动幅度则是“摆时”演唱活动给予人们快感程度的视觉再现。在葬礼的场合唱“摆时”是禁忌,除此之外的其他场合都可以唱。“摆时”的领唱者有一个,其余人为伴唱,伴唱的声音和领唱的声音有所区别,伴唱全靠和声,和声的音是拿不准的。原来唱的时候都会穿着服装,现在大部分人都不穿着服装唱。“摆时”的演唱随着传唱者的减少而减少,现在“摆时”的演唱仅在节日或者正式的场合里才能听到。
  二、“摆时”的演唱群体
  “摆时”的演唱群体平均年龄偏大,平均都在四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年龄阶段,多为男性。年轻人会唱的很少,除了民间艺术团里的学生几乎无人会唱,外出打工的群体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加之部分信教群体也不再学习和演唱“摆时”。现存的几个比较专业的“摆时”演唱组织有“泸峰艺术团”、六库镇向阳桥头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点、泸水县上江镇新建村大南茂艺术团。
  大南茂的“新建村民族艺术团”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传习馆,传习馆建立的时候政府出了钱。“新建村民族艺术团”建团十年多,1965年建文艺队,2003年建团,整个团会唱会跳的新建村有一千多人,唱的好的有五十多个。
  三、节日和宗教中的“摆时”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阔时节”,演唱“摆时”必不可少。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阔时节”这天是最热闹的,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杵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摆时”对歌也成了节日最受追捧的活动之一。
  唱“摆时” 最隆重的是“澡塘会”。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的三天里,散居在怒江各地的傈僳族人都要扶老携幼地汇集到泸水十六汤天然温泉,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会。“澡塘会”其实就是傈僳族的狂欢节,期间除了用温泉洗浴,还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弩、打秋千比赛等,更有通宵達旦的赛歌,而且一唱就是三天。各地、乡都要选送各自好歌手参加 “摆时”大赛, 并选拔出 “歌王”和“歌后”。
  傈僳族信仰基督教者居多,泸水县的大兴地乡、大南茂、六库、赖茂有教堂,教堂用所使用的是老傈文。大南茂的教堂建于1986年,最年长的牧师在大南茂教堂工作差不多二十多年。大南茂整个村子四百多人,信仰基督教的有两百一十人,占村子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大南茂的教堂是在礼拜天做礼拜,那是耶稣复活的第一天,所以村子里信教的人要做礼拜,大概半个小时。接着讲圣经,唱赞美诗,虔诚打贡。信仰基督教的人就不能唱“摆时”,所以大南茂的人有一半的人不会唱“摆时”,也不愿意学习“摆时”,年轻人也很少想学习。村里大部分老人会唱,但是信教以后就不唱了,随着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摆时”的演唱群体随之减少。
  三、“摆时”发生的场域及过程
  “摆时”的演唱场地一般在野外和群众集会的场所,除了家里喝酒聚会,还有在村子里的活动。在特定的日子里聚集在某个场所唱“摆时”,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艺术团和民间艺人自己组织的活动,诸如赶集和结婚都可以唱。一般情况下一群人围成一个圈站立资式演唱,人员可多可少,小则 4、5个人,多则几十人均可演唱。“摆时”演唱的地点和场合,演唱对象都有一定的规律,如地点只能在野外或专业的公房里演唱,在村寨里、群众集会的地方不能演唱。
  “摆时”最早流行于怒江地区古登、大兴地、称嘠以及兰坪县营盘、兔娥等地的民间歌曲,据了解,“摆时”是大兴地乡最先开始有的,是一群勒墨人用勒墨语言唱“摆时”,勒墨人是白族的一个支系,他的语言和傈僳语言很接近,后来傈僳族也开始唱,经过发展慢慢的唱“摆时”的傈僳族越来越多,甚至有了傈僳族自己的风格,只有傈僳族会唱,其他人不会唱。
  1958 年全国俽起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的年代“摆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从原来只能唱情歌内容的调子可以演唱多种内容,同时也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中演唱。这个时期是“摆时”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发展和变化也应归公于党的领导。因为当时怒江边工委为了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宣传部的民族政策,宣传人民公社,大跃进,州委宣传部特别从农村选调俩位歌手,让他们用“摆时”调演唱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大跃进,从怒江唱到昆明、北京,很受群众的欢迎。也就从那时起“摆时”能在公开的场合演唱。村寨及集市里到处可听到“摆时”的歌声,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 60 年代中期,即 1966 年全国掀起了文化大革命,到处掀起批判封资修,抓走资派牛鬼蛇神的活动,提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口号。在这种形式下,傈僳在民歌“摆时”也就被例如四旧之一,因为它是情歌调子,大家都公认“摆时”是专门用来谈情说爱的,所以它属于封资修的东西。就在十年动乱期间傈僳族这一民族瑰宝被彻底地封杀,直到打倒四人幫拔乱反正后才得以新生,重新开放。
  四、“摆时”的传承与传播现状
  (一)传承现状
  20世纪 50年代以后,傈僳族许多传统的民间音乐得到了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口传心授的民族音乐得以用文字留传下来。此外,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民间艺人还创造了许多民间歌曲使傈僳族音乐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80年代以后,傈僳族的传统民间歌舞更是逐步走出峡谷,走向世界,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得到进一步提高与传扬,也备受关注。
  现今随着“摆时”的民间艺术团建立以及传习机构传承,传承人都具有传承意识,努力培养壮大“摆时”的演唱生力军,当然不容忽视的还有学校教育传承,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知识传承方式,近现代以来已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普及。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只要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正确引导,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完全有可能寻找到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不断吸收新的养分而鲜活不衰。
  (二)传播现状
  “泸峰艺术团”和老人社区艺术团、大南茂的“新建村民族艺术团”、大兴地乡和六库镇的向阳桥头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点都有很强的传播性,他们都曾多次被邀请到各地区展演,或者是自费出去表演,因而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就如六库镇向阳桥头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点的退休老人们,就经常在桥头唱摆时,表演都是由一些退休老人自发组织。
  现今的“泸水摆时合唱团”在泸水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壮大,从参加 2009年 6月的中国聂耳音乐周,到第三届云南青歌赛合唱决赛的舞台,都可以看到“摆时”的发展前景可观。而在怒江高黎贡山脚下, 一个叫做百花岭的傈僳族村寨, 因受基督教的影响, 除了演唱本民族多声部民歌外,还用傈僳族语演唱圣歌和西方无伴奏合唱。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甚至通过声像的录制来传播等方式完全不同,它依靠代代口耳相传的途径保留下来,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迷失”,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每个人都是音乐的创造者、实践者,同时又是音乐的传播者。这其实也就是民族文化最基本、最丰富和最生动的部分。所谓传统乃世代相因相袭的东西,是历史的积淀。而音乐传统,则是指厉史遗留下来的音樂思想、形态、曲式、音调规矩等的总和。按民间歌手们的说法,就是前辈传下来的“行腔习惯”。勿庸置疑,民族音乐传统除了所说的由祖先遗留下的口传音乐之外,还指由此地传播到彼地(空间)的过程。
  五、结语
  “摆时”在追溯历史,人类的发展,展望未来,它伴随着人的生活一直唱下去。“摆时”是傈僳族天籁之音,是一种集体对歌活动,这种活动与傈僳族的习俗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傈僳族文化的精髓,使傈僳族原有的社会习俗得到不断的稳固和发展。艾伦·洛马克斯从音乐和声音来研究族性和制度,“摆时”之音却永久的萦绕,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存在于傈僳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傈僳族发展的历史,在它的身上展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多声部音乐的美妙令人叹为观止,多少次令笔者赞叹,这也令笔者有了很多思考,于是带着这些思考去深入了解“摆时”,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它是否能“走出去”和“走下去”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余金华.摆时——傈僳族的天籁之音[J].民族音乐,2013年2月.
  [2]马金华.怒江傈僳族“摆时”的发展进程和特点[J].民族音乐,2010年4月.
  [3]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信息之窗,2005年5月11日.
  [4]黄中骏.论传统民间音调的传承与流变[J].载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3期.
  [5]彭兆荣、何玲玲.民族音乐的叙事功能[J].民族艺术,1994年.
  [6]彭兆荣.族性的认同与音乐的发生[J].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 3期.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对人文关怀的不断深入,“临终关怀”也逐渐被提升到社会服务层面上,临终关怀最早的根本核心是帮助即将离开的人认罪悔改最终得救,因此除宗教信仰之外,其他方式的关怀都仅仅停留在身体和心理的关怀,随着社会服务和对心理的不断探索,特别是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推广,在国内,对于临终关怀的对象和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加深和外延,对于老人和成年人的临终关怀目前已经趋于成熟
期刊
时下,有许多的中职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觉得中职的体育课和初中一样,一样的跑、一样的跳,同时,部分初中学生认为初中体育课就是为了分数而参与的运动。  其实不然,我认为的初中体育课,不光是为了中考体育,更是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长发育,强健四肢,培养终生体育项目奠定基础。而高中阶段,特别是中职学校来说,不仅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定位体育课的意义所在,在我看来,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就应该是脱离考试为目
期刊
【摘要】:时常有些父母跟我抱怨孩子的坏毛病太多,如:爱看电视、贪吃零食、乱花钱等。父母们还说自己几乎天天训斥孩子,孩子就是改不了。我相信父母们说的是事实,但我也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们之所以遭到父母如此数落却难以改变,可能是被坏习惯的一道绳索束缚住了。有一位外国教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孩子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
期刊
【摘要】: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引领下,思考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意在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以赛促学教学方式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解决实际困难的行知合一的艺术类人才,缩小就业时与企业岗位的脱节。  【关键词】:艺术类;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以赛促学  一、文化引领、创教融合,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从结构上说,人才应该包括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也就是高校既要培养学术型的研究人才,还要培养出应用型
期刊
【摘要】: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其主要的表演载体就是人,通过人体的形象、动作、线条以及人的姿态等来展现,是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艺术写照。随着国外文化的影响,接受舞蹈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舞蹈教学已经被提到了日程上,美感训练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成为许多舞者学习舞蹈的核心内容,本文就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进行浅析。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感;训练  在舞蹈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美感训练,使学生逐步
期刊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借助语言、实物和音乐的作用,让学生在一种模拟真实的环境下表现出自身真实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本篇文章主要从这一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入手,对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用这一教学法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措施  前言: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至关重
期刊
【摘要】:作为今后从事音乐教育者的我们,发展偏远地区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影响广泛推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事业。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中,音乐教育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的意义,音乐教育能够改善学生思维方式,促进人文发展。缺少音乐教育是教育中的缺陷,无法使学生均衡发展。如今在城市中音乐已作為升学考试的重要考察科目,农村中小学在音乐教育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家长都应当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而非一味的强化学生知识水平,应付考试。基于此,良好的开展少儿舞蹈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合理化的少儿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舞蹈的同时,强健体魄、提升身体韵律感、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情操和品德。但就目前來看,少儿舞蹈教学尚且存在较多不足,这是教育者需要正确认识和需要切实有效处理的
期刊
【摘要】:校外音乐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促使学生创造的资源,我们应大胆的沿着创新的教育道路,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来改变目前的现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启发与提高,它也有待于我们继续实践和探索。少年宫等校外音乐教育机构应打破传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个受教育者终身受益。  【关键词】:少年宫;校外教育;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想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近年来高校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实行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瓶颈,因此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应用的探讨,以期能更好地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完美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界定  我们所说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