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生态涵养区域的开发利用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郊生态涵养区域作为城市与乡村间的特殊区域实体,既受制于城市的作用力,又受制于乡村的作用力,一方面作为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担负着城市生态保育及涵养功能;另一方面作为地区个体,承载着地区自身发展需求。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困境,如何在满足城市生态涵养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当地的发展成为城郊生态涵养区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郊生态涵养区域;生态园规划;开发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城市中心区在绝对集中后走向绝对分散,人口、工业、商业向郊区迁移,出现城郊化,目前中国城郊化正在行进中。我国大部分郊区为城区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随着农业资源锐减、农业成本上升,城郊单纯农产品生产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城郊生态涵养区域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城郊生态涵养区域——发展问题的矛盾综合体
  受城市快速扩张影响,城郊生态涵养区域受到城市扩张的蚕食,水、空气、土地遭受环境污染的侵蚀,城市生态循环受到重创。城郊大量农林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以生态效益不佳的农田为主的城郊生态涵养能力不断下降;农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犬牙交错,集约程度低;受农业污染以及工业企业排污影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城市受到城郊的哺养,又影响着城郊[1],城郊生态涵养区域作为城市“呼吸”与“供给”系统,是城市气候、生态环境赖以生存的基础。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困境,如何在满足城市生态涵养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满足当地的发展成为城郊生态涵养区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矛盾解决之路的探索——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城郊生态园开发
  (一)城郊生态园发展概况
  19世纪中期,意大利政府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倡导市民到乡村体验农村生活,出现休闲农业园雏形。20世纪80年代至今,休闲生态园形式进一步丰富,在国外,政府将郊区荒地出租给市民,市民可以开垦荒地,种草植树,搭建小木屋作为度假的“别墅”。在中国,城郊生态园区也开始兴起,一些较富裕阶层开始寻求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以生态休闲为导向的生态园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城郊生态园开发
  对自然景观而言,最大的敌人是城市的不断扩张,同时还有来自于工业活动及村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国外新城建设善于把城市与农林用地交错结合,将生态涵养区域穿插于高速公路,工作区、生活区之间,形成绿色生态带,缓冲城市压力,吸纳城市排放物,更新空气。城郊生态园规划探索耕地、林地的可持续开发途径,重点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开发,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先行尝试,在严格保护生态林地与基本农田前提下,通过农业资源的创意利用,营造农业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
  三、发展与生态的和谐——长沙市长丰汽车运动文化生态园的开发
  长沙市长丰汽车运动文化生态园地处湖南长沙安沙镇宋家桥村关山水库周边,占地面积约290公顷。园区开发结合汽车工业和汽车休闲运动发展的良好形势,将区域内农田、水库、林地、村落、道路整体进行系统、科学地总体规划,打造现代绿色有机农庄度假胜地。
  (一)生态特色与品牌策略
  人们可尽情享受乡野风光和大自然乐趣,休闲农业才具有吸引力,促使旅游经营者提高生态意识,使自然风光和资源不遭受破坏,提升环境品质,生态旅游才有市场[3]。关山水库区域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植被葱郁,风景旖旎,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1)生态特色。园区规划有效利用现有山水资源,创造恬静、自然、乡野的休闲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有机农庄;规划将环境整治与景观规划结合,在农业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联系周边生态系统,以不对自身与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为实施标准,构建基地生态组团。(2)品牌策略,时代特征与汽车运动结合。园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保护性开发原生林地为生态基地,以展示汽车文化为创新点,实现汽车运动与农庄休闲度假的目标。规划统筹企业商务会所、度假酒店、餐饮美食、修养创作、文化沙龙、农庄品酒、体育户外健身、主题拓展、科普教育等方面,形成具有吸引力的主题化生态度假休闲胜地。
  (二)空间规划布局
  基地围绕关山水库,北侧为丘陵山头,东侧为丘陵山地,南侧为缓坡山地,西侧为较陡的折形山体。水库出水口为西北侧,内外高差约20米,形成突出的景观起点优势。园区以西侧山体为屏障,扼守水库重要视点,规划湘东民居特色游客接待酒店作为旅游服务中心,并结合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稻田湿地形成曲径通幽的入口空间。水库东北侧尺度较小的水域范围,林木葱郁,环境静雅,结合垂钓休闲及会议会所布局,形成商务休闲会所区域。西南侧地形较为复杂,三丘陵汇聚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入口,规划结合地形布置枇杷小镇,汽车越野俱乐部,汽车越野运动园区。东南侧结合地形布置生态巢居旅游度假区与村民安置区域。
  (三)生态旅游开发,引导产业发展
  园区通过休闲度假与农业观光产品开发,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购物、度假,形成园区农业产业体系与旅游产业体系,“以园养园”,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主要产业区:1.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区,围绕现状可耕地分为:果林、蔬菜、茶叶、特色农作物、高效设施农业五大种植区和家庭农庄示范区;2.水库生态养殖区,规划水库天然淡水鱼类养殖基地,产品供应园区消费外,可为商务会所垂钓休闲服务;3.生态休闲娱乐区,为园区核心项目,包含汽车文化休闲度假区、浪漫树屋度假区等;4.品牌企业商务会所区,位于大坝东侧临水地带,以及山顶坡面平缓区域,规划酒庄会所、安沙文化主题、企业文化主题会所、电影主题文化会所等,与东侧高尔夫景观形成空间互动,并在关山水库南侧,视线大纵深平缓山坡,规划森林酒吧、树上别墅、疗养养生等;5.现代体育森林公园,可进行多元、多类别的户外体育锻炼互动,主要为登山、定向越野、团队训练。
  (四)集约用地,农林用地附加值的提升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周边地价剧烈增长,农业用地简单的基地生产与传统家庭承包耕种变得不经济,农地利用效率低甚至荒废。生态园开发以农业资源参与旅游发展,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带来直接经济收益,提升农业用地附加价值,促进地区发展。规划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度集中安置,配套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保证农民利益不受破坏的基础上改善其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农民支持的宅基地复垦与建设用地置换,完成土地整合,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整合,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结语
  城郊生态涵养区域开发利用对实现当地居民的发展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拓展市民户外休闲场所意义重大。以生态园为例的城郊生态涵养区域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选择;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新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走科技创新路线,充分利用城市周边广阔的腹地客源市场,开发生态休闲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城郊生态涵养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建设城郊绿地系统 促进城市生态建设[A].第八届中日韩风景园林研讨会论文集.
  [2]刘滨谊.以生态和景观资源为导向的城市化[J].高层论坛,2007,(03).
  [3]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2006,(07).
  作者简介:
  周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戚智勇,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生态与环境、生态规划、城市立体绿化、新农村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代,人们对办公环境的人性化设计越来越重视,设计师更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讨论分析怎么使办公空间人性化,着重考虑办公空间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办公环境设计;人性化;趋向研究  发达国家大多数都非常重视办公环境的好坏,美国企业家成功的信条之一就是:必须有一流的办公室,这是一项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的企业投资。20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就在分
期刊
摘 要:针对当下城市因发展需求过度无保护性“灰色”开发,城市边缘大量场地“抛荒”得不到利用,依据海绵城市“弹性”理念、生态学生态位理论,结合预留策略,引申出预留“海绵体”概念,将场地理解成能在不同时间段发挥不同功能,自我积蓄、涵养、扩散、链接生态能量的多功能生态循环体系海绵体,形成稳固整体生态体系,在未来城市扩张时补充城市缺失的自然生态位,平衡区域与未来城市生态位,减少未来城市扩张不利因素。  关
期刊
摘 要:通过研究陈炉特色的建筑材料、构造的表现魅力,对其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挖掘整理,再现其历史风韵。地域元素是餐饮空间设计中运用的主题,赋予空间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方案力求融合陈炉特有的陶瓷文化要素在主题餐厅的设计中,通过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物质资源串联起来,使顾客在用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体验陈炉。  关键词:地域文化;主题餐厅;无形文化;有形资源  地域文化的特色化和多元化正在逐渐衰弱
期刊
摘 要:增强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关键是提高其整体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但是,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稳定师资队伍,吸引教师、留住教师、培养教师,已成为当前社会热议的焦点。设计一套合理的高校激励机制并付诸实施已势在必行。本文运用ERG需求理论,对民办高校当前实施的激励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激励机制;ERG理論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
期刊
摘 要:现在发展中的展示空间已经不同于以往概念中的展示空间定义,其空间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展示内容也分门别类的更加清晰。所以,当常规的展示空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观众需求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以及媒介做为新的展示载体,为展示内容提供强大的支撑。  关键词:展示空间;交互性设计;空间特征;市场需求转变  交互性设计体现了一般展示空间的设计规律,同时因为交互性设计可以将各种学科特点进行不
期刊
作者單位: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4级
期刊
摘 要:21世纪新兴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备受瞩目,在互联网+时代,研究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福州市“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提出其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融合;福州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
期刊
摘 要:社会资本作为社区前进车轮的润滑剂,它的存量与公民参与存在高度相关性。本研究基于2014年上海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生活调查中关于X社区的数据,分析“社区志愿者身份”对居民的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将社区社会资本操作化为“小区的认识居民户数”“与周围邻居的交往频次”“对社区普通居民信任度”三个维度。分析发现,具有“社区志愿者”这一身份的居民对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显著影响,社区志愿
期刊
摘 要:接触有关移动建筑理论设计着实让人脑洞大开,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城市是它的基地,建筑师成为其搬运工,而尤纳·弗莱德曼则成为这背后的掌控者。移动建筑并不是建筑本身的移动,而是城市生活的居住者对空间需求的表达与自我愿望的展示,以此来否定建筑师的特权。通过对移动建筑理论学、移动建筑美学分析、实际操作方面,对移动建筑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理论;建筑美学;实际操作  一提到移动建筑设计,不可避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作为绿色的高附加值产业,日益受到各地域城市的重视及关注。日本作为动漫大国,有其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格,能将动漫作品推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地区均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及文化传统。驻马店虽小,作为中原腹地,却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以传统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数字动漫化产业乃大势所趋。  关键词:驻马店;天中;传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