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90”后大学生作为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各方各面都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为思想教育者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沟通平台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 “90后”大学生 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36-01
“90”后大学生作为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移动终端、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高度的互动性,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人际交往以及个人意愿的表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
(一)新媒体已融入大学生活
当代“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拥有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终端,其中,以手机的占有率为最高,“一人一机”已基本实现。同时,还有近半数的大学生同时拥有上述新媒体终端,而且电脑联网率接近100%,这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要应用者,这表明大学生成为了新媒体应用的主力军。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信息资源,通过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
新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流的便捷性,已经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娱乐与沟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能够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过网络进行自助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是,新媒体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又使得大学生看待问题存在主观片面性,此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新平台
新媒体的使用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媒体以其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排除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将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新媒体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具有较强单向性的特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2.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式
新媒体在短时间内,能够将教育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形成互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的教育更深入和直接。
3.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以其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减少了大学生的心理防范。教育双方也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论坛、微博互动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畅所欲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随时和善于从网上了解信息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同时,新媒体传播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一些外来文化也纷纷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渗透,诱导大学生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西方的价值观。大学生中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者受到西方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一些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发布不良信息、造谣、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利用新媒体考试作弊等,给和谐校园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新媒体对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具有促成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也对一些大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新媒体背景下,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浪费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缺少人际沟通交流,导致出现沟通障碍、孤独自闭,出现网络、手机依赖症等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占领网络思政新阵地
思想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功能,通过建立的微博、博客、QQ群、飞信群与学生们共同探讨思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沟通更加快捷,提高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网络党、团支部,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加大校园网管理力度,搞好網上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思想教育者要通过开展正面舆论引导,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小雷.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2010.
[2]王昭倩.论新媒体环境下首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2011(06).
[3]代永建,王峰.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及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新媒体 “90后”大学生 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236-01
“90”后大学生作为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移动终端、电脑、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高度的互动性,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人际交往以及个人意愿的表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
(一)新媒体已融入大学生活
当代“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拥有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终端,其中,以手机的占有率为最高,“一人一机”已基本实现。同时,还有近半数的大学生同时拥有上述新媒体终端,而且电脑联网率接近100%,这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要应用者,这表明大学生成为了新媒体应用的主力军。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信息资源,通过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
新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流的便捷性,已经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娱乐与沟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能够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过网络进行自助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是,新媒体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又使得大学生看待问题存在主观片面性,此时,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新平台
新媒体的使用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媒体以其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排除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将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新媒体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具有较强单向性的特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2.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方式
新媒体在短时间内,能够将教育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等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也能够参与其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形成互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思想教育,使思想政治的教育更深入和直接。
3.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以其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减少了大学生的心理防范。教育双方也可以通过网络聊天、论坛、微博互动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畅所欲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随时和善于从网上了解信息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1.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同时,新媒体传播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一些外来文化也纷纷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渗透,诱导大学生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西方的价值观。大学生中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者受到西方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一些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发布不良信息、造谣、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利用新媒体考试作弊等,给和谐校园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新媒体对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具有促成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也对一些大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新媒体背景下,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浪费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缺少人际沟通交流,导致出现沟通障碍、孤独自闭,出现网络、手机依赖症等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占领网络思政新阵地
思想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功能,通过建立的微博、博客、QQ群、飞信群与学生们共同探讨思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使沟通更加快捷,提高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网络党、团支部,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加大校园网管理力度,搞好網上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思想教育者要通过开展正面舆论引导,进行耐心细致地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小雷.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2010.
[2]王昭倩.论新媒体环境下首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2011(06).
[3]代永建,王峰.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及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