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就近安置的居民满意度评价——以上海河间路保障房项目为例

来源 :中国名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990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化安置模式和居民满意度是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安置模式的历史梳理,说明就近安置模式是多元安置的有效补充.以上海市河间路保障房项目为例,分析就近安置模式的操作过程和规划设计策略,并以居民满意度的调查方法获取居民对就近安置模式的接受度、评价与优化意见.指出大城市的城市更新中拆迁安置应当给予居民多样的选择,其中就近安置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未来应用过程中宜着重改善户型设计,提升公共交通和配套设施的适老化服务,并进一步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就业等民生问题.
其他文献
城市体检作为检测城市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发现城市安全韧性问题及各类人群安全感知差异.基于2020年济南市城市体检满意度调查数据,通过T检验方法探究济南市不同个体属性中老年居民城市安全韧性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表明:40至59岁的中老年人群对济南市安全韧性建设最不满意,安全感低;中老年人的人群属性差异会进一步影响其安全满意度,其中50至59岁的独居中老年人安全满意度最低;从空间上来看,居住在天桥区、历城区的中老年人安全满意度低.对此应因地制宜地对各城区进行安全韧性适老化建设,重点关注低
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和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为完善村庄规划体系提供了平台,强化了村庄规划的层层传导和落实.村庄规划作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一项内容,立足于全域空间覆盖和全要素统筹的系统性思维,发挥着从战略规划到落实详细规划的上下传导作用.从新时期的村庄规划诉求出发,基于乡村地区的规律性、特殊性,从相关规划衔接、全域要素统筹、村庄分类引导、规划有效传导方面探讨全域村庄规划的新思路,并结合渭南市村庄规划的实践探索,为新时期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作出一点探索.
近年来,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整合成为国际焦点的背景下,欧洲强调多部门、多尺度、跨区域协调空间发展的空间规划被视为助力保护与发展整合的有力工具.荷兰作为欧洲空间规划的先行者,在21世纪成为欧洲推动遗产政策融入空间规划的先驱之一,20多年来面向空间规划的遗产政策实践体现出3大趋势,即面向“文化空间”的多样遗产整合,从“部门”“因素”到“载体”的空间政策升级,简明、高效的空间授权尺度配置.同时,初步总结其对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具有的启示.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通过长期的聚集性活动创造出来的,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形态总和,深刻影响城市人群生产生活状态和城市物质空间生产方式.城市文化空间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支撑,许多城市片面地将城市文化理解为非物质层面的成果,忽略了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物质载体的深刻作用.绿地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剖析城市绿地空间的特质,阐述城市文化绿地空间生产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今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文化定位、城市格局、历史文脉、空间文化传导4个方面,提出城市文化绿地空间的构建策略.结
历史城区是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近年来,在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方式推进实施历史城区遗产空间保护与活化日益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从历史城区文化遗产价值识别和历史城区更新需求评估两个维度,建立了历史城区“特征识别—分级分类”的有机更新框架,借助城镇历史景观的研究方法,梳理历史城区核心物质空间载体的价值内涵,从多元主体情感认知和更新需求的维度,问题导向挖掘历史城区民生发展需求,以更新单元的导控手段,依托城市管理机制,推动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深度融合,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环境品质提升.
工业社区是中国城市发展进程初期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时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聚居样式.随着我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全面推进,完善和更新老工业社区环境,并满足居民公平享有社区环境的需求受到日益重视.引入景观公正的理念,尝试用新的视角探讨老工业社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更新策略,以期为老工业社区的可持续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在整合并入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团中央实业发展中心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国青年报社以高标准推进党建业务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效能推进内外治理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推进精品导向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主力军全面挺进移动互联网主战场,以“融媒云厨”升级为驱动,加速向新型主流媒体迈进,打造上传下达的治国理政新平台,打造内引外联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打造惠国利民的美好实用新服
期刊
我国城市发展已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山地城市存量空间更新、激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山地城市遗留了大量密度高、环境差的老旧小区、棚户区,以及低效闲置用地,这些空间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背离,亟需更新改造.以贵阳市老城区(云岩区、南明区)为研究实例,探究山地城市更新改造策略.首先摸清贵阳市老城区城市更新底数,并总结老城区目前更新存在的困境,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分区引导、容量控制、分类实施、政策保障的更新策略,最后提炼出几点适用于山地城市更新的策略.
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往往会迎合主人的心理追求,凭借环境要素,构建建筑与文化的空间关联性,匾额便是这种人居意识的物化体现.江西丰城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现存大量匾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赣中地区民居建筑匾额文化的突出代表.以白马寨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维度进行文化释义和类型分析,纵向维度探究匾额文化与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关联,从中窥探和挖掘在传统道德观和文化影响下人们的精神追求、传统村落空间意象及文化联系,以期对传统村落活化保护、传统文化活态传承提供借鉴.
以古村落空间保护与发展为案例,提出利用传统智慧的方法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新模式.基于乡村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来确定古村落的空间保护方法与策略,并分析其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理论、技术和方法,将其应用于乡村振兴和古村落保护的实践中,给古村落及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保护、营造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研究表明,当今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下的古村落空间保护缺乏科学性措施,需要提出以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体系,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际的乡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