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纵横式授课的教学研究、单元的连续授课研究等,探讨如何一步步将教师们引入研究中,最终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研组;研究氛围;三步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54-01
第一步,降低门槛,有的放矢
先不要进行课题、校本之类的研究,把本组教师先请进来,做到有内容可言、可讨,让教师们认同研究的必要性,以初步形成研究氛围。具体有以下形式:
1.时时的“问题语录”
即引导或让教师们自己去发现在教学、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记录在案,两三人之间甚至全组教师一起去解答、研究。可以在办公室放一个记事本,时时记录教师课后的所感所想,可以是不成熟的见解,也可以是好的评价语,或是教育学生的小策略等。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写下来。有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之后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不一定要求每日必记,何时有何时记录,在集体教研时间大家在一起交流,或者谁有想法时,两人或多人间交流讨论,而后把结论记录在案,让一组人受用。教研组长要充分做好整理,把相同内容罗列形成经验介绍类的论文,这是所有教师最感觉自豪和兴奋的事情。
2.定时的“读书感悟”
分成分享式读书和交流式读书两种形式。分享式读书多数情况下由一名教师主讲,将自己的读书感悟讲出来,供大家分享、体会、交流。交流式读书则是由两三名教师同时读了一本书,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交流、感悟。分享式读书可以很好地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交流则是大家思维的碰撞,让大家进入一个研讨的状态,督促大家读书、交流。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固定时间进行。
第二步,纵横对比,服务课堂
有了第一步的铺垫,教师们已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可以带领教师们像纵深发展,即向课堂教学进军,让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
1.每月的“纵向同课异构”
小学体育教师课务量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的,但每月抽出一天的时间是没有问题的。翻开教材选择某一类教材,如:小篮球单元,大家独自备课,并在研讨的这一天上完此单元的所有课时,而后趁热打铁进行教学研讨,在研讨中分析自身的不足。同时集所有人智慧,发现“上”这类课的要点或好的方法、建议等,让本组所有人都有所收获。
2.每周的“横向同课异构”
这一实施需要校教务处领导在安排课务方面的支持。即在学期伊始的排课时,安排两至三名体育教师担任某一年级课务的同时,兼带某一相同年级的平行班的课务。同年级平行班的集体备课,由一人主备,或者由某专项较强的教师备这一项目的单元课时教案。针对这周或这一单元的体育课,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研讨,而后试上。由一名教师试上,再集体总结,或者两三人进行同课异构,大家共同研讨,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案。
3.每学期的“串串式授课”(单元递进式授课)
抽取一天的时间,全组教师提前备课,每人教授某一单元的其中一次课(避免重复),按单元教学顺序依次将这一单元的课次上完。而后教师们进行研讨,思考教材特点、重难点、教法的合理与否等环节,这种形式的研讨对教师们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求较高,但也最有效果。
第三步,持久发展,多点开花
如果要推动研究向深层次发展,必须在不同的领域创设不同的研究体系,从而以研究为龙头,带动“全盘”(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即采取多样的研究形式引领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1.组内名师领衔式研究
每一个组内都有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资历比较长,或者威望较高的教师,这种研究形式就是由他们来领衔,可以依据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制订一些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计划,供教师们采用,或者与每位教师一同研究自己的发展之路,长短期均可。也可以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由牵头教师申请课题,或者作为负责人,或作为指导者,以课题为引领,老教师为督导,带领大家进行研究。
2.校本课程挖掘式研究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的招牌,更是学校体育的一个“突破口”。小学生能力差异明显,校本课程在不同的水平段、不同的年级,甚至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呈现出不同的内容,需要不断地修订,有些问题需要同年级一部分教师的研讨,有些则是全盘的修订,这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参与。校本课程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中间可以形成许多研究课题或者论文题目,且都有其独到之处。
3.区域教研引领式研究
一个组的教师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扩大研究效果和范围,这时可以采用就近原则,以本校教师为龙头,周边(乡镇)教师为参与者,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定期召开一些联席会,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研讨等,群策群力,不仅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更形成了一个大的研究团体。
4.同年级跨学科研讨会
在进行体育专业的研究时,有时我们会进入一个“死胡同”。这时需要借助同年级教师的智慧,将我们的问题提前告知班主任、学科组长或教师,而后召开同年级跨学科研讨会。有时他们看似小的建议或想法,会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当然这样的研讨,不一定非得有问题时才进行。学期伊始,大家开个碰头会,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研组;研究氛围;三步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0-0054-01
第一步,降低门槛,有的放矢
先不要进行课题、校本之类的研究,把本组教师先请进来,做到有内容可言、可讨,让教师们认同研究的必要性,以初步形成研究氛围。具体有以下形式:
1.时时的“问题语录”
即引导或让教师们自己去发现在教学、工作中所面对的问题,记录在案,两三人之间甚至全组教师一起去解答、研究。可以在办公室放一个记事本,时时记录教师课后的所感所想,可以是不成熟的见解,也可以是好的评价语,或是教育学生的小策略等。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写下来。有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之后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不一定要求每日必记,何时有何时记录,在集体教研时间大家在一起交流,或者谁有想法时,两人或多人间交流讨论,而后把结论记录在案,让一组人受用。教研组长要充分做好整理,把相同内容罗列形成经验介绍类的论文,这是所有教师最感觉自豪和兴奋的事情。
2.定时的“读书感悟”
分成分享式读书和交流式读书两种形式。分享式读书多数情况下由一名教师主讲,将自己的读书感悟讲出来,供大家分享、体会、交流。交流式读书则是由两三名教师同时读了一本书,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交流、感悟。分享式读书可以很好地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交流则是大家思维的碰撞,让大家进入一个研讨的状态,督促大家读书、交流。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固定时间进行。
第二步,纵横对比,服务课堂
有了第一步的铺垫,教师们已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可以带领教师们像纵深发展,即向课堂教学进军,让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
1.每月的“纵向同课异构”
小学体育教师课务量是义务教育阶段最重的,但每月抽出一天的时间是没有问题的。翻开教材选择某一类教材,如:小篮球单元,大家独自备课,并在研讨的这一天上完此单元的所有课时,而后趁热打铁进行教学研讨,在研讨中分析自身的不足。同时集所有人智慧,发现“上”这类课的要点或好的方法、建议等,让本组所有人都有所收获。
2.每周的“横向同课异构”
这一实施需要校教务处领导在安排课务方面的支持。即在学期伊始的排课时,安排两至三名体育教师担任某一年级课务的同时,兼带某一相同年级的平行班的课务。同年级平行班的集体备课,由一人主备,或者由某专项较强的教师备这一项目的单元课时教案。针对这周或这一单元的体育课,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研讨,而后试上。由一名教师试上,再集体总结,或者两三人进行同课异构,大家共同研讨,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案。
3.每学期的“串串式授课”(单元递进式授课)
抽取一天的时间,全组教师提前备课,每人教授某一单元的其中一次课(避免重复),按单元教学顺序依次将这一单元的课次上完。而后教师们进行研讨,思考教材特点、重难点、教法的合理与否等环节,这种形式的研讨对教师们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求较高,但也最有效果。
第三步,持久发展,多点开花
如果要推动研究向深层次发展,必须在不同的领域创设不同的研究体系,从而以研究为龙头,带动“全盘”(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即采取多样的研究形式引领研究向深层次发展。
1.组内名师领衔式研究
每一个组内都有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资历比较长,或者威望较高的教师,这种研究形式就是由他们来领衔,可以依据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制订一些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计划,供教师们采用,或者与每位教师一同研究自己的发展之路,长短期均可。也可以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由牵头教师申请课题,或者作为负责人,或作为指导者,以课题为引领,老教师为督导,带领大家进行研究。
2.校本课程挖掘式研究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的招牌,更是学校体育的一个“突破口”。小学生能力差异明显,校本课程在不同的水平段、不同的年级,甚至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呈现出不同的内容,需要不断地修订,有些问题需要同年级一部分教师的研讨,有些则是全盘的修订,这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参与。校本课程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中间可以形成许多研究课题或者论文题目,且都有其独到之处。
3.区域教研引领式研究
一个组的教师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扩大研究效果和范围,这时可以采用就近原则,以本校教师为龙头,周边(乡镇)教师为参与者,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定期召开一些联席会,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研讨等,群策群力,不仅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更形成了一个大的研究团体。
4.同年级跨学科研讨会
在进行体育专业的研究时,有时我们会进入一个“死胡同”。这时需要借助同年级教师的智慧,将我们的问题提前告知班主任、学科组长或教师,而后召开同年级跨学科研讨会。有时他们看似小的建议或想法,会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当然这样的研讨,不一定非得有问题时才进行。学期伊始,大家开个碰头会,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