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遵循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彻底放开银行业准入,就难有民间中小银行的发展壮大,国有银行这些被“惯坏的孩子”虽可长大,但难以成人
如果说,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滞后于其他领域的改革,那么,金融业中的银行业的改革更显滞后。其财务报表上光鲜亮丽的利润业绩不仅不值得骄傲,而且难掩其巨额经营风险的重重隐忧。
虽然集政府信用、国家信用甚至主权信用于一身,并附带限制其他行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的屏障保护等,但终究无法掩盖其靠垄断维系其基本运转的态势;靠存贷款“息差”维系其生存的疲态;靠“贷款延期”或转嫁不良贷款于广大百姓的“数字游戏”,从而助长人民币贬值和增加通胀风险的严重性。
因此,近期中国银行等几家国有银行的股票纷纷低位续跌和遭遇国外投行股东的减持就不足为奇了。它们认为跑得越早越好,埋单的自有中国百姓。
重在放开
面对中国国有银行业存在巨大经营风险的尴尬现状,有关专家对国有银行提出了所谓的建设性意见:一是进入以投资银行等为主的跨业经营;二是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以改变目前国有银行靠挣存贷款“息差”为主的经营模式和现状,并认为这是国有银行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之需要。
该专家的建议堪称经典之语,“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业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用在“国有银行”身上合适吗?如果合适,其潜台词就是:国有银行只有去开展跨业经营和开拓中间业务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一旦将来“利率市场化”后,国有银行业就能够依靠中间业务和跨业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稳脚跟,求得发展。
我认为,这只是所谓的金融专家们一种良好的愿望,而良好的愿望不见得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不能遵循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银行业良好的准入、发展、竞争和自由胜出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金融市场就难以繁荣,真正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银行企业就难以发展壮大。如果不彻底放开银行业的准入,就不会有民间中、小银行的发展壮大,国有银行这些被“惯坏的孩子”虽可长大,但难以成人。
现实语境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基本上是三个主体:一是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行为主体的国有大银行。二是以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渤海银行、浙江银行和南京银行等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它们主要是从原来各省、市的地方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三是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建立的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为主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而真正的市场化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是一特例)基本没有,只是一些地方以原来的农信社为主建立了一些小型民营银行,且附加了种种准入和经营限制。有的只是“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不能称为真正的银行。
这就是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基本上还是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民营银行业虽然在政策上无进入障碍,但人为附加的种种限制和条件(如资本金等)实际上形成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玻璃天花板”,看着好,进不得。试问,在这种语境和环境下,怎么可能发展民间中小银行,形成银行业竞争的良性循环?又如何才能实现所谓的“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目标?
戴铐起舞?
首先,目前中国银行业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经营格局,不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条件,既不会产生“金融危机”,也不存在银行企业“倒闭”之虞。一切都是在以国家利益和国家信用作保证,或把风险转嫁给“不良资产处置公司”,由财政埋单。而投向大国企和政府平台形成的不良债务贷款则可以“延期”,并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手段靠增发票子,延缓流动性风险,最后结果还是由全国人民埋单。据国家审计局最近发布的数字:2009~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形成的债务已达10.7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为8.5万亿元,占到债务的近80%,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在目前中国银行业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时代谈所谓的“利率市场化”近乎于天方夜谭。因为“利率市场化”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放松金融管制,人民币在国际上可自由兑换;二是要形成真正的银行业市场化竞争格局。这两个条件目前在中国都不具备,甚至连民营银行基本的准入都不允许,况且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民营银行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所以说,在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没有进行根本改革的前提下,希望国有银行业减少存贷款“息差”收入,靠开拓中间业务和跨业经营做大业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实行之后,将倒逼国有银行进行调整改革甚至不排除一批国有银行“倒闭”。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中国的融资市场早已是“利率市场化”的天下了,只是管理当局不愿意承认而已。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不靠银行贷款、尤其是不靠“国有银行”贷款生产经营的。据浙江温州中小企业协会调查统计,当地80%的中、小企业是靠民间借贷维持生存发展的。很多企业的资金成本也已与“银行利率”相去甚远,他们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对于国有银行来讲,目前的利率非市场化和负利率只不过是国家给予的行政垄断保护罢了,只不过是国有银行利用国家信用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之间维持的一种“一荣俱荣”的游戏而已,与真正的金融业改革南辕北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存款“负利率”,权当于国民对国家的贡献。
至于说实行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让国有银行开展跨业经营、开拓中间业务那么想当然的事,而是要立即从现在开始,放开金融业的管制,降低民营银行进入的门槛,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尽快形成一批能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民营银行。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国有银行业一统天下的经营格局,培育一批通过公平竞争形成的银行企业主体,并改善银行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才能改变目前“银行为刀俎,百姓为鱼肉”的现状。因此,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须找准突破口是关键所在,而不是在继续维持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封闭的小圈子里打转转。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如果说,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滞后于其他领域的改革,那么,金融业中的银行业的改革更显滞后。其财务报表上光鲜亮丽的利润业绩不仅不值得骄傲,而且难掩其巨额经营风险的重重隐忧。
虽然集政府信用、国家信用甚至主权信用于一身,并附带限制其他行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的屏障保护等,但终究无法掩盖其靠垄断维系其基本运转的态势;靠存贷款“息差”维系其生存的疲态;靠“贷款延期”或转嫁不良贷款于广大百姓的“数字游戏”,从而助长人民币贬值和增加通胀风险的严重性。
因此,近期中国银行等几家国有银行的股票纷纷低位续跌和遭遇国外投行股东的减持就不足为奇了。它们认为跑得越早越好,埋单的自有中国百姓。
重在放开
面对中国国有银行业存在巨大经营风险的尴尬现状,有关专家对国有银行提出了所谓的建设性意见:一是进入以投资银行等为主的跨业经营;二是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以改变目前国有银行靠挣存贷款“息差”为主的经营模式和现状,并认为这是国有银行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之需要。
该专家的建议堪称经典之语,“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业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用在“国有银行”身上合适吗?如果合适,其潜台词就是:国有银行只有去开展跨业经营和开拓中间业务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一旦将来“利率市场化”后,国有银行业就能够依靠中间业务和跨业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稳脚跟,求得发展。
我认为,这只是所谓的金融专家们一种良好的愿望,而良好的愿望不见得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不能遵循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银行业良好的准入、发展、竞争和自由胜出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金融市场就难以繁荣,真正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银行企业就难以发展壮大。如果不彻底放开银行业的准入,就不会有民间中、小银行的发展壮大,国有银行这些被“惯坏的孩子”虽可长大,但难以成人。
现实语境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基本上是三个主体:一是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行为主体的国有大银行。二是以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渤海银行、浙江银行和南京银行等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它们主要是从原来各省、市的地方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三是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建立的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为主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而真正的市场化民营银行(民生银行是一特例)基本没有,只是一些地方以原来的农信社为主建立了一些小型民营银行,且附加了种种准入和经营限制。有的只是“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不能称为真正的银行。
这就是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基本上还是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民营银行业虽然在政策上无进入障碍,但人为附加的种种限制和条件(如资本金等)实际上形成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玻璃天花板”,看着好,进不得。试问,在这种语境和环境下,怎么可能发展民间中小银行,形成银行业竞争的良性循环?又如何才能实现所谓的“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目标?
戴铐起舞?
首先,目前中国银行业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经营格局,不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条件,既不会产生“金融危机”,也不存在银行企业“倒闭”之虞。一切都是在以国家利益和国家信用作保证,或把风险转嫁给“不良资产处置公司”,由财政埋单。而投向大国企和政府平台形成的不良债务贷款则可以“延期”,并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手段靠增发票子,延缓流动性风险,最后结果还是由全国人民埋单。据国家审计局最近发布的数字:2009~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形成的债务已达10.7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为8.5万亿元,占到债务的近80%,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在目前中国银行业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时代谈所谓的“利率市场化”近乎于天方夜谭。因为“利率市场化”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放松金融管制,人民币在国际上可自由兑换;二是要形成真正的银行业市场化竞争格局。这两个条件目前在中国都不具备,甚至连民营银行基本的准入都不允许,况且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民营银行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所以说,在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没有进行根本改革的前提下,希望国有银行业减少存贷款“息差”收入,靠开拓中间业务和跨业经营做大业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利率市场化”实行之后,将倒逼国有银行进行调整改革甚至不排除一批国有银行“倒闭”。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中国的融资市场早已是“利率市场化”的天下了,只是管理当局不愿意承认而已。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不靠银行贷款、尤其是不靠“国有银行”贷款生产经营的。据浙江温州中小企业协会调查统计,当地80%的中、小企业是靠民间借贷维持生存发展的。很多企业的资金成本也已与“银行利率”相去甚远,他们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对于国有银行来讲,目前的利率非市场化和负利率只不过是国家给予的行政垄断保护罢了,只不过是国有银行利用国家信用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之间维持的一种“一荣俱荣”的游戏而已,与真正的金融业改革南辕北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存款“负利率”,权当于国民对国家的贡献。
至于说实行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让国有银行开展跨业经营、开拓中间业务那么想当然的事,而是要立即从现在开始,放开金融业的管制,降低民营银行进入的门槛,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尽快形成一批能够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民营银行。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国有银行业一统天下的经营格局,培育一批通过公平竞争形成的银行企业主体,并改善银行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才能改变目前“银行为刀俎,百姓为鱼肉”的现状。因此,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须找准突破口是关键所在,而不是在继续维持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封闭的小圈子里打转转。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