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改变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内容与要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更好的实现国土资源有效管控与高效利用目标,本文对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策略开展探讨,以此来推动规划体系升级转型,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键词: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一、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1、空间资源一本账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统一用地分类与坐标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各区域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现状、闲置使用情况、资源总量、分布状况、空间资源资产价值等信息以数据形式加以表达,并将各类信息收集到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中进行归档保存、集中管理,实现空间资源一本账目标,在同一账本上开展统筹计算与规划设计工作,这对国土空间资源统筹配置、优化配置、城市空间重构等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2、空间规划一张图
建立统一性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平台具有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查询统计、图表生成等功能,在平台中导入各区域的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与自然资源实时监测数据,依托基础信息平台来建立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与上下贯通目标。如此,可以在实质意义上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与技术规程,工作人员直接在国土空间规划“总图”中落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国土空间开发与管控措施,做到对各套规划方案内容与空间要素的有效兼顾、有机整合。
3、空间治理一张网
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与空间治理能力,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下沉,要实现空间治理一张网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将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接入至基础信息平台当中,由平台持续收集、综合整理多源空间信息,以数据、图表等形式来呈现城市空间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与空间资源利用现状。同时,依托信息平台来建立规划部门、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做到数据一体、部门联动,共同开展国土空间治理工作。
二、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1、建立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应采取确定规划导向、规划动态模拟两项策略。其中,确定规划导向必须先了解新型智慧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智慧城市是以信息为主导、服务为根本,将城市系统与服务进行集成处理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城市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添加物联网感知设施、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文化等内容,必须以城市发展方向为规划导向,在规划方案中充分体现全新的城市战略目标,简单来讲,则是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容加以变更调整,如调整空间规划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而动态规划模拟应依托信息平台与信息技术手段,在实现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目标的前提下,在体系中构建规划监测系统,由系统完成信息收集、提炼、分析等任务,在系统界面可视化呈现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如统计处于闲置状态、低效利用状态、高效利用状态的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与自然生态空间的面积、土地复垦率、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进度等指标,使得工作人员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效果与所取的成效有着直观、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并处理突破空间管控底线等问题。同时,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行政区划调整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系统将自动模拟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实施效果,在模拟结果不符合预期目标、城市战略发展目标缺乏实现条件时,将问题上报反馈,便于國土空间规划方案的改进调整、重新编制。
2、采取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手段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积累起丰富的技术应用经验,也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规模预测场景为例。
2.1空间发展战略制定
运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信息中提炼高价值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情况与主流趋势,并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市规模、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来判断城市功能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方向,起到决策支持、辅助的作用,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例如,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工作,从网络论坛、社交平台等渠道收集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反馈意见与看法,判断是否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城市空间的发展战略目标。
2.2规模预测
传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采取自然增长率方法来预测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情况,以往年人口统计数据为依据,此项方法存在预测精度不足、约束条件多、难以准确描述城市间联系关系、扩展方向多样性的局限性,规模预测结果往往与城市实际发展情况存在出入。因此,需要采取大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模糊分析等全新方法手段,在规模预测模型中添加经济、城市职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行政区划调整、交通通讯等影响因素,更为准确地预测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比例、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与人口增长量。例如,通过社交网络来收集城市居民的出行记录、主要活动范围、早晚高峰期等特定时间段出行方向、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因素,预测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迁移属性与地域集聚情况,判断在产业结构升级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的人口迁移、人口空间分分布情况。
3、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平台
为实现数据一致、部门协作目标,以及视线规划动态监测、数据挖掘、系统预警、空间规模预测等使用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建立技术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由省域平台、区域平台、城市平台三个层级构成。其中,省域平台负责根据已掌握信息来预测省域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为省域范围内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信息支持。区域平台负责解决城市空间协调以及城市群发展协调问题,在规模预测、空间质量评价等结果基础上,确定范围内各座智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避免出现功能重叠、城市发展方向单一的问题。城市平台负责将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起到指标量化、综合评价、识别规划缺陷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推演等具体作用,以此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中各项要素间的契合度。
结语:综上所述,为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格局,规划部门需要改变原有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方法,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积极落实上述规划策略,探索一套基于信息技术驱动、兼顾智慧城市建设特征与发展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模式,这也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慧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16):28-29.
[2]吴伟国.智慧城市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探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8):50-51.
[3]赵垚,叶强,谭春华,胡赞英,向辉.新时期国土空间安全背景下的空间规划系统思考[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9):2394-2404.
作者简介:尚 贝(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工程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一、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
1、空间资源一本账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统一用地分类与坐标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各区域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现状、闲置使用情况、资源总量、分布状况、空间资源资产价值等信息以数据形式加以表达,并将各类信息收集到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中进行归档保存、集中管理,实现空间资源一本账目标,在同一账本上开展统筹计算与规划设计工作,这对国土空间资源统筹配置、优化配置、城市空间重构等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2、空间规划一张图
建立统一性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平台具有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查询统计、图表生成等功能,在平台中导入各区域的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与自然资源实时监测数据,依托基础信息平台来建立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与上下贯通目标。如此,可以在实质意义上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与技术规程,工作人员直接在国土空间规划“总图”中落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国土空间开发与管控措施,做到对各套规划方案内容与空间要素的有效兼顾、有机整合。
3、空间治理一张网
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与空间治理能力,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下沉,要实现空间治理一张网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将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接入至基础信息平台当中,由平台持续收集、综合整理多源空间信息,以数据、图表等形式来呈现城市空间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与空间资源利用现状。同时,依托信息平台来建立规划部门、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做到数据一体、部门联动,共同开展国土空间治理工作。
二、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1、建立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应采取确定规划导向、规划动态模拟两项策略。其中,确定规划导向必须先了解新型智慧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智慧城市是以信息为主导、服务为根本,将城市系统与服务进行集成处理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城市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添加物联网感知设施、智慧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文化等内容,必须以城市发展方向为规划导向,在规划方案中充分体现全新的城市战略目标,简单来讲,则是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容加以变更调整,如调整空间规划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而动态规划模拟应依托信息平台与信息技术手段,在实现国土空间“多规合一”目标的前提下,在体系中构建规划监测系统,由系统完成信息收集、提炼、分析等任务,在系统界面可视化呈现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如统计处于闲置状态、低效利用状态、高效利用状态的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与自然生态空间的面积、土地复垦率、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进度等指标,使得工作人员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效果与所取的成效有着直观、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并处理突破空间管控底线等问题。同时,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行政区划调整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系统将自动模拟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实施效果,在模拟结果不符合预期目标、城市战略发展目标缺乏实现条件时,将问题上报反馈,便于國土空间规划方案的改进调整、重新编制。
2、采取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手段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积累起丰富的技术应用经验,也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规模预测场景为例。
2.1空间发展战略制定
运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信息中提炼高价值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情况与主流趋势,并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市规模、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来判断城市功能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方向,起到决策支持、辅助的作用,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例如,开展网络舆情分析工作,从网络论坛、社交平台等渠道收集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反馈意见与看法,判断是否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城市空间的发展战略目标。
2.2规模预测
传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采取自然增长率方法来预测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情况,以往年人口统计数据为依据,此项方法存在预测精度不足、约束条件多、难以准确描述城市间联系关系、扩展方向多样性的局限性,规模预测结果往往与城市实际发展情况存在出入。因此,需要采取大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模糊分析等全新方法手段,在规模预测模型中添加经济、城市职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行政区划调整、交通通讯等影响因素,更为准确地预测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比例、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与人口增长量。例如,通过社交网络来收集城市居民的出行记录、主要活动范围、早晚高峰期等特定时间段出行方向、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因素,预测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迁移属性与地域集聚情况,判断在产业结构升级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的人口迁移、人口空间分分布情况。
3、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支撑平台
为实现数据一致、部门协作目标,以及视线规划动态监测、数据挖掘、系统预警、空间规模预测等使用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建立技术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由省域平台、区域平台、城市平台三个层级构成。其中,省域平台负责根据已掌握信息来预测省域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为省域范围内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信息支持。区域平台负责解决城市空间协调以及城市群发展协调问题,在规模预测、空间质量评价等结果基础上,确定范围内各座智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避免出现功能重叠、城市发展方向单一的问题。城市平台负责将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起到指标量化、综合评价、识别规划缺陷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推演等具体作用,以此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方案中各项要素间的契合度。
结语:综上所述,为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格局,规划部门需要改变原有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方法,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积极落实上述规划策略,探索一套基于信息技术驱动、兼顾智慧城市建设特征与发展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模式,这也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慧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16):28-29.
[2]吴伟国.智慧城市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探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8):50-51.
[3]赵垚,叶强,谭春华,胡赞英,向辉.新时期国土空间安全背景下的空间规划系统思考[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9):2394-2404.
作者简介:尚 贝(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工程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