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为3~6岁,此时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本文基于幼儿教育,讨论了如何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语言表达;良好习惯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88
因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学龄前儿童所接触到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在语言能力表达方面也缺乏系统性的训练。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就需要针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专项研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性的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计划,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口表达,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严谨幼儿的表达方式,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一、借助教学活动,积累语言
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明确语言表达的正确方式,才能够顺利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而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利用与幼儿平时的交流和不同形式的语言材料,输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尽可能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语言和词汇,弥补幼儿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上的不足。
幼儿阶段的户外活动较多,教师利用好户外活动,能够为幼儿的语言学习积累丰富的材料。春天到了,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观察春天的土壤、树木以及花草天空等等。这时,可引导幼儿认识有关颜色的词语,根据不同物景物的颜色,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颜色,而后将其语言积累联系起来,丰富幼儿的词汇,也能够让幼儿在正确的环境中应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表达。同时,体育活动的规则讲解主要由教师来完成,而幼儿是否理解了规则,对于规则的理解程度如何,是保证后续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针对体育活动规则的讲解,教师也可以视为幼儿语言学习材料的积累。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复述活动规则或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体育活动规则的理解,既能够在活动之前让幼儿对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充分的了解,还能够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顺口溜或者歌曲时,幼儿阶段接触的语言材料一般都比较简单,引导幼儿复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单纯的记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语言词汇。教师引出顺口溜之后,可引导幼儿复述,因顺口溜涉及的词汇都比较简单,为了押韵也多半采取了压缩句子的设计。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句子拓展开,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表达,促进幼儿根据顺口溜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语言材料的积累,拓展语言领域的学习,促进幼儿不断积累词汇。
二、设计开放提问,引导幼儿表达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练习。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就需要引导幼儿多说,多表达,将积累的词语灵活运用起来。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還是在休息时间,教师一定要多与幼儿沟通。因为幼儿的表达习惯和表达能力的限制,幼儿在说话时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语法错误等情况,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是在认真听懂的前提下,引导幼儿有逻辑的表达,注重幼儿表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注重给予幼儿鼓励,包括鼓励性语言或肢体动作等,引导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设计区域活动时,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场地,幼儿既可以选择在科学探究区进行实验、动手观察、做好记录等,也可以选择在数学区合理摆放积木,并说出最终积木的形状等等。主要就是借助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的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幼儿互动,而后了解幼儿各个动作的意图,如幼儿将圆形纸片放到长方形纸片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这样放的目的。幼儿说到,为了比较大小。教师就可引导幼儿将完整的句子说出来,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比较谁和谁的大小。利用这样直接的引导表达方式,能够锻炼幼儿严谨表达逻辑的习惯。另外,在设计一些阅读活动时,主张幼儿通过绘本,了解绘本中描写的场景,进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提问,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绘本中的场景表达了哪些内容,涉及哪些事物等。同时,让不同的幼儿进行补充,而后保证幼儿能够完整的情景表述出来。
三、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因为幼儿现在能够接触语言学习并不局限于教师本身,并不局限于幼儿园内,还包括家庭教育和幼儿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如电子产品、网络信息等,这些都是幼儿可以获取语言学习资源的渠道。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幼儿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并不纯净,而幼儿又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很可能会由于外界的影响而养成不良的表达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观察幼儿的表达习惯,并予以纠正,避免幼儿在讲普通话时受到其他地方口音的干扰,避免幼儿在表达时受到网络缩写词或网络热词的影响。及时与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家长为幼儿提供的语言学习环境。借助与家长的沟通,保证家园两方的教育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语言学习质量。同时,在园内做好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工作。在一日常规教育中,积极渗透良好的表达习惯对于幼儿的影响。借助讲故事或情景表演,让幼儿体会应该在具体的场景中说哪些话,而说哪些话又能够让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舒服。提倡文明用语,提倡幼儿在表达时照顾到他人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幼儿不良表达习惯的形成,还能够让幼儿养成互相帮助的意识。这样的教学重点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更注重幼儿表达习惯的培养,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与美好的品德。
总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须根据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逻辑性入手,鼓励幼儿正确表达,同时纠正不良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冯丽贤. 浅议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J].现代农村科技,2012(15):69.
[2]白玉格,吴树甜. 科学途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1):161.
[3]周华.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42-143.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语言表达;良好习惯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088
因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学龄前儿童所接触到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在语言能力表达方面也缺乏系统性的训练。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就需要针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专项研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性的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计划,并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口表达,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严谨幼儿的表达方式,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一、借助教学活动,积累语言
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明确语言表达的正确方式,才能够顺利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而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利用与幼儿平时的交流和不同形式的语言材料,输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尽可能让幼儿接触到更多的语言和词汇,弥补幼儿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上的不足。
幼儿阶段的户外活动较多,教师利用好户外活动,能够为幼儿的语言学习积累丰富的材料。春天到了,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观察春天的土壤、树木以及花草天空等等。这时,可引导幼儿认识有关颜色的词语,根据不同物景物的颜色,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颜色,而后将其语言积累联系起来,丰富幼儿的词汇,也能够让幼儿在正确的环境中应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表达。同时,体育活动的规则讲解主要由教师来完成,而幼儿是否理解了规则,对于规则的理解程度如何,是保证后续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针对体育活动规则的讲解,教师也可以视为幼儿语言学习材料的积累。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复述活动规则或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体育活动规则的理解,既能够在活动之前让幼儿对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有充分的了解,还能够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顺口溜或者歌曲时,幼儿阶段接触的语言材料一般都比较简单,引导幼儿复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单纯的记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语言词汇。教师引出顺口溜之后,可引导幼儿复述,因顺口溜涉及的词汇都比较简单,为了押韵也多半采取了压缩句子的设计。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句子拓展开,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表达,促进幼儿根据顺口溜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语言材料的积累,拓展语言领域的学习,促进幼儿不断积累词汇。
二、设计开放提问,引导幼儿表达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练习。要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就需要引导幼儿多说,多表达,将积累的词语灵活运用起来。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還是在休息时间,教师一定要多与幼儿沟通。因为幼儿的表达习惯和表达能力的限制,幼儿在说话时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语法错误等情况,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是在认真听懂的前提下,引导幼儿有逻辑的表达,注重幼儿表达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注重给予幼儿鼓励,包括鼓励性语言或肢体动作等,引导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设计区域活动时,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场地,幼儿既可以选择在科学探究区进行实验、动手观察、做好记录等,也可以选择在数学区合理摆放积木,并说出最终积木的形状等等。主要就是借助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的过程中,教师积极与幼儿互动,而后了解幼儿各个动作的意图,如幼儿将圆形纸片放到长方形纸片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这样放的目的。幼儿说到,为了比较大小。教师就可引导幼儿将完整的句子说出来,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比较谁和谁的大小。利用这样直接的引导表达方式,能够锻炼幼儿严谨表达逻辑的习惯。另外,在设计一些阅读活动时,主张幼儿通过绘本,了解绘本中描写的场景,进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提问,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绘本中的场景表达了哪些内容,涉及哪些事物等。同时,让不同的幼儿进行补充,而后保证幼儿能够完整的情景表述出来。
三、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因为幼儿现在能够接触语言学习并不局限于教师本身,并不局限于幼儿园内,还包括家庭教育和幼儿能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如电子产品、网络信息等,这些都是幼儿可以获取语言学习资源的渠道。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幼儿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并不纯净,而幼儿又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很可能会由于外界的影响而养成不良的表达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观察幼儿的表达习惯,并予以纠正,避免幼儿在讲普通话时受到其他地方口音的干扰,避免幼儿在表达时受到网络缩写词或网络热词的影响。及时与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家长为幼儿提供的语言学习环境。借助与家长的沟通,保证家园两方的教育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语言学习质量。同时,在园内做好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工作。在一日常规教育中,积极渗透良好的表达习惯对于幼儿的影响。借助讲故事或情景表演,让幼儿体会应该在具体的场景中说哪些话,而说哪些话又能够让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舒服。提倡文明用语,提倡幼儿在表达时照顾到他人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幼儿不良表达习惯的形成,还能够让幼儿养成互相帮助的意识。这样的教学重点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更注重幼儿表达习惯的培养,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与美好的品德。
总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师须根据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逻辑性入手,鼓励幼儿正确表达,同时纠正不良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冯丽贤. 浅议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J].现代农村科技,2012(15):69.
[2]白玉格,吴树甜. 科学途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1):161.
[3]周华.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