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求知和成长的主要阵地,甚至可以说,课堂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对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不恰当等原因,信息技术课堂上一度出现了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将“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作为考量学生学习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的三个要素。从这个角度出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克服低效教学,让学生在每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就必须树立“效益”意识,把握有效的策略,实现有效教学。
策略一:目标明确,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向性
对教师而言,如果将课堂教学工作高度概括,会抽取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即“教什么”和“如何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进行。其中,“教什么”是首要的。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一节课来说,教学目标解决的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才可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明确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但多数教师把教学设计的重心仍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学目标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即使有三维目标,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具体阐述上也把握不准,没有清晰地表述出学生在三个维度上应该掌握的具体程度与水平。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力求让各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体现新课程要求,并在教学的组织上,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策略二:情境得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教师一般都会借助一定的情境进行导入。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的确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但如果情境选取不当或者情境铺垫的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使其能激发全体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要围绕课堂主题,综合创设情境及之后的活动,把学生要学的知识点用一个个小故事或情境串起来,使情境的创设和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对作图软件等各种绘图工具的学习,我们可以设计“明快的线条世界”、“会跳舞的曲线”、“填色高手”、“神奇的克隆”等一个个充满情趣的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情境顺利进入教学活动环节,从而掌握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再次,教师要注意媒体呈现的方式和刺激时间的长短。例如,有的情境仅用文字和图片就可以达到让学生受感染的目的,如果强化媒体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被视频、音频等吸引过去。最后,情境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
策略三:方法得当,优化师生教与学的过程
如果现在开展一次“学生最喜爱的学科”调查,信息技术学科往往被学生选为最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往往是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玩游戏、上网、聊天或看动画,而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不愿投入精力学习。
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这些派生因素的兴趣转化到教学内容上来,并激发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就必须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我们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诸如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主题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与学活动的和谐统一。例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益智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提高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在实施游戏教学时,我们还可以适当结合一些策略,如:让学生有目的地玩(即让学生通过游戏提高自我)、让学生规范地玩(即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让学生有“度”地玩(需要借助技术等手段巧妙控制)、让学生在竞争中玩,从而提高游戏教学的效率。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举办绘图比赛、动画大赛、计算比赛、网络知识大赛等,充分运用竞争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奋力“跳一跳”来“摘桃子”,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课堂教学方法虽多,但如果使用不得当,照样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有优化组合的意识,应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和组合运用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的使用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策略四:导放结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效率上,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从教学中真正获得知识,获得有价值的认知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导放结合的原则。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语言应做到精当、简洁而又富于启发性,做到“四个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关键操作必讲、共性问题必讲;“四个不讲”:废话不讲、已经过时的内容不讲、教师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例如,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教师详细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待学生掌握了画矩形的方法后,椭圆和圆角矩形的画法就不必再细讲了。又如,“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方法只要讲过一次就可以了,因为在各种软件中的做法都是类似的。
教师还要敢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操作、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而是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究和学习。
由于受年龄、阅历、探究能力和课堂学习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如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迷航,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课堂上的自由学习。自主探究应是一种由教师精心指导、师生平等对话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动态调控的学习活动。
策略五:德育渗透,内化学生的信息品格
网络上的信息层出不穷,既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大量的信息,也泛滥着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懂得计算机既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种高档的学习机;教育学生养成负责、规范地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让学生正确面对信息良莠不齐的互联网,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于虚拟空间。
信息技术课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它拥有高新的硬件设备和智能的软件环境。学生面对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世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感到无比欣慰。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多学习、多钻研,真正成为文化素养高深、业务能力高强、教学艺术高超、师德风范高尚的现代化教师,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才能使信息技术学科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支柱。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教育局电教中心)
策略一:目标明确,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向性
对教师而言,如果将课堂教学工作高度概括,会抽取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即“教什么”和“如何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进行。其中,“教什么”是首要的。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一节课来说,教学目标解决的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才可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明确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但多数教师把教学设计的重心仍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学目标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即使有三维目标,教师在各个维度的具体阐述上也把握不准,没有清晰地表述出学生在三个维度上应该掌握的具体程度与水平。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力求让各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体现新课程要求,并在教学的组织上,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策略二:情境得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教师一般都会借助一定的情境进行导入。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的确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但如果情境选取不当或者情境铺垫的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使其能激发全体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要围绕课堂主题,综合创设情境及之后的活动,把学生要学的知识点用一个个小故事或情境串起来,使情境的创设和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对作图软件等各种绘图工具的学习,我们可以设计“明快的线条世界”、“会跳舞的曲线”、“填色高手”、“神奇的克隆”等一个个充满情趣的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情境顺利进入教学活动环节,从而掌握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再次,教师要注意媒体呈现的方式和刺激时间的长短。例如,有的情境仅用文字和图片就可以达到让学生受感染的目的,如果强化媒体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被视频、音频等吸引过去。最后,情境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
策略三:方法得当,优化师生教与学的过程
如果现在开展一次“学生最喜爱的学科”调查,信息技术学科往往被学生选为最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往往是因为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玩游戏、上网、聊天或看动画,而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不愿投入精力学习。
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这些派生因素的兴趣转化到教学内容上来,并激发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就必须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我们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诸如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教学法、主题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与学活动的和谐统一。例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益智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提高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在实施游戏教学时,我们还可以适当结合一些策略,如:让学生有目的地玩(即让学生通过游戏提高自我)、让学生规范地玩(即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让学生有“度”地玩(需要借助技术等手段巧妙控制)、让学生在竞争中玩,从而提高游戏教学的效率。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举办绘图比赛、动画大赛、计算比赛、网络知识大赛等,充分运用竞争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奋力“跳一跳”来“摘桃子”,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课堂教学方法虽多,但如果使用不得当,照样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有优化组合的意识,应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和组合运用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的使用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策略四:导放结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效率上,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从教学中真正获得知识,获得有价值的认知体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坚持导放结合的原则。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语言应做到精当、简洁而又富于启发性,做到“四个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关键操作必讲、共性问题必讲;“四个不讲”:废话不讲、已经过时的内容不讲、教师不讲学生也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例如,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教师详细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待学生掌握了画矩形的方法后,椭圆和圆角矩形的画法就不必再细讲了。又如,“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方法只要讲过一次就可以了,因为在各种软件中的做法都是类似的。
教师还要敢于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操作、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而是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究和学习。
由于受年龄、阅历、探究能力和课堂学习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如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迷航,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课堂上的自由学习。自主探究应是一种由教师精心指导、师生平等对话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动态调控的学习活动。
策略五:德育渗透,内化学生的信息品格
网络上的信息层出不穷,既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大量的信息,也泛滥着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的教育,要教育学生懂得计算机既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种高档的学习机;教育学生养成负责、规范地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让学生正确面对信息良莠不齐的互联网,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于虚拟空间。
信息技术课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它拥有高新的硬件设备和智能的软件环境。学生面对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世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感到无比欣慰。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多学习、多钻研,真正成为文化素养高深、业务能力高强、教学艺术高超、师德风范高尚的现代化教师,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才能使信息技术学科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支柱。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教育局电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