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琮作为明初金陵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行草备受赞誉,是文人书法笔墨的结晶,表现了这一时期这一地域文人书家的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值得去深入发掘。笔者根据现存的历史文献资料与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以解读金琮行草书的学书轨迹及风格特征。
关键词:金琮 行草书 学书轨迹 风格特征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01
金琮(1449—1501),字元玉,明代金陵人,嘗游赤松山,爱其风景幽美,遂自号赤松山农,自幼聪颖,诗文书画俱佳,不屑仕途,一生过着读书明道、悠然自在的生活。画风清丽古雅,颇有文人气韵,或人物或景物,意韵生动,饶有逸趣。郑绍评其画曰:“画梅花有逃禅老人笔意。”书法艺术尤为后世赞誉,甚至高于名满海内的“吴门四家”,惜其传世的书作甚少,而未能窥见其前后书风演变之大略。金琮能够成为享誉金陵书坛的一代大家实属不易,《书林纪事》载:“元玉家有极高明楼,每夜学书燃烛一枝,月燃三十枝,寒暑无间。”
一、近效赵张
明王伯毂认为金琮甚得赵孟頫书之精髓:“詹仲和得赵承旨之皮,未得其骨;陆文裕得赵承旨之骨,未得其髓;若得其髓者,惟金陵之元玉乎。”清顾文彬《过云楼续书画记》记载了金琮的学书轨迹与书法特征:“书师欧波,微古微拙,真能为张天雨作替人者。”可见,金琮行草书师法赵、张,堪得两者之妙。笔者通过金琮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来探索其取法对象:
1.恬然从容、端庄遒丽生于赵孟頫
如图1、图2分别是金琮《古贤诗意图卷》、赵孟頫《洛神赋》中的部分文字。通过二者相较,可知金琮用笔蕴含着赵书活脱圆转、平正秀丽,并呈现出赵孟頫雍容平和、游刃有余的书写意韵。
2.洒脱超逸、爽利劲健成于张天雨
图3金琮草书《七绝诗》中的部分文字,行笔爽利痛快,起收处,或顺势,或劲健,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线条遒劲强健,天真自然,飘逸不失骨气,纤细不沦流媚,真可谓:“笔到末处鼎力回,实到虚处势不虚。”图4张天雨《题李龙眠罗汉图》用笔强健流畅,率意劲爽,线条飘逸灵动,洒脱自然,可知金琮行草书的洒脱超逸、率意自然成于张雨。
二、远溯晋唐
关于金琮的学书轨迹,大多数文献资料记载金琮效法“赵孟頫”“张雨”,且得之精髓。其实,金琮不为“赵、张”书风所囿,而是从赵张入晋唐,甚得魏晋神韵,亦不失盛唐风度。《詹氏性理小辨》:“(金琮)法承旨,行书苍劲古雅,间有大幅纵笔仿大令者胜”表明了金琮学书不拘于赵、张,而溯本求源,效法魏晋,其行草古雅苍劲,质韵互参,纵笔饶有王献之神韵。
总而言之,金琮由赵孟頫、张雨而远溯晋唐,取多家之精,成一家之神,形成了恬然从容、萧散韵致的独特书风。这种近效赵张、远溯晋唐的学书轨迹,造就了金琮行草初看似有赵孟頫雍容平和之美,又略染张雨爽利劲健之气,而细观之,实为二王书所囿,尽显魏晋风度。金琮独特书风的形成与其精神品格、理想追求密不可分,《送别史痴翁分得尘字》载:“行装剩贮金壶墨,处处湖山为写真。”此言可喻其人,兼喻其书。
参考文献:
[1] 〔清〕陈栻《道光上元县志》卷二十六,清道光四年刻本。
[2]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金琮 行草书 学书轨迹 风格特征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7.001
金琮(1449—1501),字元玉,明代金陵人,嘗游赤松山,爱其风景幽美,遂自号赤松山农,自幼聪颖,诗文书画俱佳,不屑仕途,一生过着读书明道、悠然自在的生活。画风清丽古雅,颇有文人气韵,或人物或景物,意韵生动,饶有逸趣。郑绍评其画曰:“画梅花有逃禅老人笔意。”书法艺术尤为后世赞誉,甚至高于名满海内的“吴门四家”,惜其传世的书作甚少,而未能窥见其前后书风演变之大略。金琮能够成为享誉金陵书坛的一代大家实属不易,《书林纪事》载:“元玉家有极高明楼,每夜学书燃烛一枝,月燃三十枝,寒暑无间。”
一、近效赵张
明王伯毂认为金琮甚得赵孟頫书之精髓:“詹仲和得赵承旨之皮,未得其骨;陆文裕得赵承旨之骨,未得其髓;若得其髓者,惟金陵之元玉乎。”清顾文彬《过云楼续书画记》记载了金琮的学书轨迹与书法特征:“书师欧波,微古微拙,真能为张天雨作替人者。”可见,金琮行草书师法赵、张,堪得两者之妙。笔者通过金琮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来探索其取法对象:
1.恬然从容、端庄遒丽生于赵孟頫
如图1、图2分别是金琮《古贤诗意图卷》、赵孟頫《洛神赋》中的部分文字。通过二者相较,可知金琮用笔蕴含着赵书活脱圆转、平正秀丽,并呈现出赵孟頫雍容平和、游刃有余的书写意韵。
2.洒脱超逸、爽利劲健成于张天雨
图3金琮草书《七绝诗》中的部分文字,行笔爽利痛快,起收处,或顺势,或劲健,干净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线条遒劲强健,天真自然,飘逸不失骨气,纤细不沦流媚,真可谓:“笔到末处鼎力回,实到虚处势不虚。”图4张天雨《题李龙眠罗汉图》用笔强健流畅,率意劲爽,线条飘逸灵动,洒脱自然,可知金琮行草书的洒脱超逸、率意自然成于张雨。
二、远溯晋唐
关于金琮的学书轨迹,大多数文献资料记载金琮效法“赵孟頫”“张雨”,且得之精髓。其实,金琮不为“赵、张”书风所囿,而是从赵张入晋唐,甚得魏晋神韵,亦不失盛唐风度。《詹氏性理小辨》:“(金琮)法承旨,行书苍劲古雅,间有大幅纵笔仿大令者胜”表明了金琮学书不拘于赵、张,而溯本求源,效法魏晋,其行草古雅苍劲,质韵互参,纵笔饶有王献之神韵。
总而言之,金琮由赵孟頫、张雨而远溯晋唐,取多家之精,成一家之神,形成了恬然从容、萧散韵致的独特书风。这种近效赵张、远溯晋唐的学书轨迹,造就了金琮行草初看似有赵孟頫雍容平和之美,又略染张雨爽利劲健之气,而细观之,实为二王书所囿,尽显魏晋风度。金琮独特书风的形成与其精神品格、理想追求密不可分,《送别史痴翁分得尘字》载:“行装剩贮金壶墨,处处湖山为写真。”此言可喻其人,兼喻其书。
参考文献:
[1] 〔清〕陈栻《道光上元县志》卷二十六,清道光四年刻本。
[2]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