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t模型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因地制宜,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更有效地实现脱贫致富。基于对山东省鱼台县唐马镇宋庄村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从家庭基本特征、个人特征、配偶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对影响当地妇女就业的因素进行调研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学历、土地面积、配偶收入对当地妇女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同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妇女自身和当地政府层面对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开展提出建议:妇女应转变传统观念,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政府应积极引进企业,鼓励家庭式生产,发展县域经济和高端农业。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精准扶贫,推动妇女就业。
  关键词 妇女就业;影响因素;Logit模型;精準扶贫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4-025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4.069
  Abstract Study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women’s willingness to work is conducive to adop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innovating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and achiev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wealth more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data of Songzhuang Village, Tangma Town, Yutai County, the article establishes a Logit model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ployment of local women from four aspect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spouses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land area and spouse incom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ocal women’s employment in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next step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t the level of women themselves and local government: women should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concepts and improve thei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introduce enterprises, encourage family-based production, and develop county economy and high-end agriculture. They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promot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women’s employment.
  Key words Women’s employment;Influencing factors;Logit model;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妇女就业问题是新时期就业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庞大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找到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模式,打破妇女在就业问题中的弱势地位。在广大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农村妇女自身受教育条件和认知有限,导致农村留守妇女劳动力价值未能充分利用。山东省鱼台县唐马镇宋庄村是省级贫困县,留守妇女数量多,目前亟待找到新的扶贫方式脱贫致富,为研究妇女就业提供了宝贵的样本。相比男性就业,妇女就业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农村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风俗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妇女就业情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差异。
  近年来,农村妇女就业问题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并且对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从已有文献来看,一部分学者以定性分析为主,如张涛等[1]通过访谈,认为子女、传统思想影响当地妇女就业,同时提出了弹性就业。刘安长和丁俊楠[2]通过对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农村妇女调研,得出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农村信息欠发达、政策执行不到位是影响妇女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另一部分学者采用定量分析,建立Logit模型,如梅德平等[3]、刘越等[4]、柯文静[5]、田园等[6]等学者利用计量模型,从妇女个人因素、家庭情况、就业经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梁中辉和李旻[7]则利用Logit模型对农村已婚妇女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取得较好成果。
  以往的研究通常采用定性分析为主,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妇女就业意愿的因素,定量分析多集中在已婚妇女上,并且地区性较强,对山东省这种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的贫困村研究较少,并且大部分研究采用现有数据进行,对研究地的现实情况了解较少,时效性较弱。鉴于此,该研究将以对鱼台县唐马镇宋庄村深度调研所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据,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宋庄村妇女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对引起当地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宋庄村以及其他类似区域在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开展下一步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对象
  宋庄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唐马镇,下辖宋庄、新石庄两个自然村,目前为省级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重点帮扶对象。宋庄村全村共173户,总人口786人。全村外出务工126人,有留守妇女的家庭98户。有耕地面积52.79 hm2,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宋庄村所隶属的鱼台县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优质大米、淡水鱼生产基地,有江北“鱼米之乡”之称。但由于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量和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人民的观念也相对落后。宋庄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单一,现有集体收入为集体土地发包收入。村内留守妇女较多,形成一定数量的潜在劳动力资源。
  1.2 数据来源 2019年7月,笔者深入宋庄村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涉及宋庄村的两个自然村,调研对象为当地妇女,采取不记名方式,调研形式采取入户面对面采访与村民自主填写相结合的形式,涉及家庭基本特征、个人特征、配偶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根据调研目的和当地的现实情况,规定18~60岁的女性且有能力从事生产和劳务活动的非在读学生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妇女从事第一产业为务农,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就业。调查内容涉及4类17项,在有留守妇女的98户中,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50份,一份一户,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为92%,样本覆盖率51%。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构建 以妇女就业意愿为被解释变量,将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由于被解释变量只有0和1两种取值可能(愿意就业取1,不愿意就业取0),为二值选择变量。如果采用一般的回归计量方法,容易造成残差项出现异方差,从而导致回归结果不准确。同时解释变量多为离散变量和分类变量,因此需要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即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且Logit 模型不需要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适合进行分析[10]。
  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 p 为妇女愿意就业的概率,1- p 为妇女不愿意就业的概率, α为常数项,βi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如果系数为正,则表明该因素对就业意愿起着正向作用,反之则表明该因素对就业意愿起着反向作用,Xi为解释变量,ε 为随机误差项。
  2.2 变量选择及定义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初步选取年龄、学历、孩子个数等9个变量作为影响因素,并对离散变量进行赋值。变量定义表2。
  2.3 实证分析 将妇女就业意愿 Y作 为被解释变量,尝试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模型 Ⅰ 将表3中列出的所有解释变量带入回归模型,发现不能正常显示。可能由于离散变量过多,存在多重共线性所致。
  模型 Ⅱ 剔除是否受过技术培训、配偶是否有工作和老人个数,发现模型整体显著,年龄、学历、土地面积和配偶收入均在0.10的水平下显著且符合与预期基本一致,仅有孩子个数和家庭年收入不显著。
  模型 Ⅲ 继续剔除不显著的孩子个数和家庭年收入,发现仅有学历显著,其余变量均不显著,模型显著程度也大幅度下降。
  从最终模型的预测结果看,34户有就业意愿的妇女有32户被判定正确,有1户被误判,判定的正确率高达94.12%。12户没有就业意愿的妇女有11户被判定正确,12户被误判,判断的正确率达91.67%。对没有就业意愿且正确预测的样本量为11,正确率为91.67%。有就业意愿且正确预测的样本量为32,正确率为94.12%。模型的总体预测正确率为93.48%,说明模型对有就业意愿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并且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
  对回归系数进行分析:
  (1)年龄。 X1 的回归系数为-0.347,说明妇女年龄对就业意愿有负向影响。年龄大的妇女在从事强度高的劳动时往往力不从心,并且不受招工单位的重视。同时,她们也会受到晚辈更多的照料,往往就业意愿不强。年轻的妇女养家责任更重,体力精力较好,思想较先进,往往愿意就业。
  模型Ⅱ中,McFadden R2 >0.7,且LR statistics的 P 值<0.05,各系数符号与预期分析基本一致且大部分变量显著。
  (2)土地面积。 X3 的回归系数为-1.678,说明家庭土地面积对妇女就业有负向影响。一方面更多的土地带来的收入更多,使农村妇女只依靠务农就能获得相对不错且稳定的收入,就业对妇女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农事多由妇女承担,加之农民普遍对土地感情深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土地荒废,使得她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其他的工作。
  (3)配偶收入。 X4 的回归系数为-3.983,可以看出配偶收入对妇女就业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在农村地区影响广泛而深远。农村地区普遍没有经济能力雇人照顾家庭的老人和孩子,并且妇女常常将家庭主妇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基本来自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男性更高的务工收入若足以养活全家,会使妇女不愿意就业,在家安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4)学历。 X2 的回归系数为3.874,可以看出学历对妇女就业有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大。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性质有直接联系,高学历的妇女不仅受过更多的专业技术培训,就业竞争力更强,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少,就业的观念比较先进,相对学历低的妇女更愿意且更容易找到工作。
  此外,家庭年收入和孩子个数没有通过检验。通过对当地现实情況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地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健康,虽然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但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并且能为妇女分担一些照顾孩子的重任,同时农村家庭通常对孩子投入的精力比城市孩子更少,养育孩子相对较轻松。因此孩子数对妇女就业意愿的影响减弱。   综上所述,年龄、家庭土地面积、配偶收入对当地农村妇女就业意愿有负向影响,而学历则对就业意愿有正向影响。
  3 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一环,应该鼓励更多妇女就业,提高就业率,激发农村妇女劳动力市场的潜在活力。农村妇女在扶贫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农村劳动力中的主要力量之一,农村妇女实现充分就业,对妇女自身以及当地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3.1 妇女自身层面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就业意识。转变传统思想是提高妇女就业意愿的第一环节,不仅妇女要转变观念意识,树立自力更生,就业创业的思想观念,而且其配偶也应鼓励妇女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就业。不仅仅依靠配偶工作养家糊口,更应该自力更生,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同时当地政府应该加强思想引导,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培养妇女的经济独立意识,加强相应政策、就业信息的宣传工作,增强妇女的就业途径。
  (2)参加技术培训,提高自身实力。制约农村妇女就业的一大因素是学历较低,从而导致专业技术欠缺。为了弥补技术层面的不足,妇女应积极参加技术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就业上占得先机。政府创造相应条件,组织妇女进行集体技能训练。鉴于当地有编织简易手工艺品的先例,可以从初级加工产品这些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技能入手,使留守妇女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技能。自身技能提高了,就业渠道也会随之增加。
  3.2 政府層面
  (1)积极引进中小企业,发展县域经济。对于以初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来说,农村劳动力潜在数量丰富,成本较低,可以考虑作为选址地。当地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进农村,既能创造就业岗位吸收闲散的妇女劳动力,提高妇女就业率,还能为村集体增收。由于当地目前产业基础薄弱,因此,联合临近村庄,共同引进一定规模的加工厂,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成为宋庄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2)鼓励家庭式生产,多渠道参与就业。由于目前农村妇女依然以家庭为重,当工作和家庭产生冲突时,往往会牺牲工作回归家庭,因此全职工作并不适合大部分农村妇女。鉴于这种情况,家庭式订单生产和兼职工作,对时间的要求更有弹性,妇女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接单生产,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工作家庭冲突,取得多种角色相容的效果。就业形式多元化,也能在不同方式上为妇女提供增收途径。
  (3)发展高端农业,释放妇女劳动力。对农村地区来说,农业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宋庄村所处鱼米之乡,土地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但是现在农村用地由于较为分散,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对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有较大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女就业意愿。因此,农业应该转型升级,向高端现代化迈进。高端农业产业链更长,可以为很多加工型企业提供原材料,能吸引企业与当地农户合作,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高端农业能够以少量劳动力创造更大产量,使更多妇女从农事中解放出来,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提高当地妇女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涛,林巍.农村妇女工作家庭冲突、弹性就业与扶贫策略:以乡村旅游产业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97-201.
  [2]刘安长,丁俊楠.精准扶贫背景下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9,38(4):57-60.
  [3]梅德平,苑笑怡,扶婷婷.城乡结合部农村妇女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咸阳市秦都区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5(6):87-94.
  [4]刘越,姚顺波.农村已婚女性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129-135.
  [5]柯文静.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3):4657-4659,4663.
  [6]田园,朱峰.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顺平县农村妇女就业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5):223-226.
  [7]梁中辉,李旻.家庭迁移对已婚女性外出就业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16(2):68-70.
  [8]闫梦露,王柏源,赵小风,等.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1294-1304.
  [9]王鹏,孔刘柳.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高送转的因素:基于Logit模型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6(3):35-37,41.
  [10]张清芳.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Logit模型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175-180.
其他文献
摘要为提高动物营养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激发自主学习兴趣”为导向,充分发挥重要应用学科在畜牧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温氏班为例,通过分析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微课与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当中,以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动物营养学的重要技术和理论。  关键词微课;动物营养学;嵌入式教学;温氏班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 选取甘肃80个气象站1960—2017年温度、降水、暴雨、冰雹以及沙尘暴最新较长序列资料,对近58年甘肃省主要气候要素和灾害性天气要素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气温分布自东南向西北由盆地、河谷向高原、高山逐渐递减。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多,西北少,中部有个相对少雨带。暴雨主要出现在陇东南部至陇南东南部,平均不到1 d;冰雹遍布全省各地,与当地的海拔
期刊
摘要从耕地质量的综合性、生产性、生态性出发,界定了耕地质量包括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3个层次的内涵,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的综合模型。通过土壤样品采集与外业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应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并研究耕地质量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综合质量分别平均为2.6级、2.4级、2.3级、3.3级,较好地反映了区域自然条件水平、生产能力水平、作物质
期刊
摘要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探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通过频度统计法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小于经济
期刊
摘要根据国家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动物形态学的课程特点,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从教学理念更新、课程内容及结构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多方位全过程的学业评价考核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创建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课程教学;双创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S-0
期刊
摘要 基于“技术+管理”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教学实习体系进行了构建,把“技术+管理”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为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监测评价及保护、信息技术应用3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构建了3个领域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的具体专业课程实习体系,并提出了保障课程实习教学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培养目标;复合型;课程实习;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的有效手段,而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8年我国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制度,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宅基地存在的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私下流转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在梳理我国农村宅基地政策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淳区宅基地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陇上、小茅山脚
期刊
摘要 以霍邱县潘集镇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为例,探索了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途径、效果及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土地;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享的原则,对项目区村庄、路渠、农地和灌排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分类实施,是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开展,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和土地流转及特色农业发展。潘
期刊
摘要 以北海市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发现该地区产业扶贫存在缺乏系统指导理论体系,脱贫指标冗杂,弱化了产业扶贫作用,政府主导使市场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地发挥,产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和风险防控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针对当前形势,分别从宏观、区域和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内外因分析,并提出了补充产业扶贫理论体系,建立“中心—边缘村”产业扶贫发展理论,优化扶贫指标考核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角色,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优化产
期刊
摘要近几年陕西省花卉产业迅猛发展,已位居全国前五,目前陕西省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新产业、新业态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但从陕西省花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用来看,辐射作用还不够大、动能不足。通过对陕西省花卉种植、销售、深加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陕西花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花卉产业发展具体对策,以促进陕西花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花卉产业;发展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