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新年的第七天,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碗七草粥。荠菜、芹菜、母子草、繁缕、田平子、菘和萝卜一一切细,煮入白粥。待水米浓稠,粥色鲜明时盛上一碗,还没有喝,已觉惠风扑面,清气满怀。
推究起来,这其实是学自中华的旧俗。《荆楚岁时记》有载:“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饮食,也叫‘七菜’。”这一风俗起自汉朝,至唐代已蔚然成风。潮汕一带的客家人至今仍会吃“七样羹”、“七宝菜”,只是原料从野菜变为家蔬,除了荠菜、芹菜这两样常见的,其他五种已更替为韭菜、春菜、芥蓝、菠菜和青蒜。这一变更,滋味不知如何,风雅却已大减。
所谓“春野出,若菜摘”,还须等到立春过了,小雨如酥,风景与植物一同明媚起来,这时候煮出的七草粥,才算是料峭中蕴藉的一段温存。更何况医食同源,古人道七草各有药性,有的利于脏腑,有的平喘理气,有的健胃止咳……或许疗效并不显著,然而在万物勃发的早春时节,喝下这么一碗洋溢着春之气息的七草粥,多少也能沾染些春之活力吧。
荠菜
荠菜是七种之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写下这句子的辛弃疾未必知道,一旦开花,荠菜的滋味就大打折扣。民间说荠菜一变色即成野草,所以一定要趁茎叶还紫中带绿时连根挑起。吃法则很多样。按传统,农历三月三时要吃荠菜煮鸡蛋。把荠菜洗尽,连根一起用沸水煮到汤汁变色菜香四溢。把白煮蛋的蛋壳略略敲碎,连蛋带壳浸泡在青绿的荠菜汁里,洒些微盐调味。一天之后,鸡蛋已被染得微绿,吃起来也有股特别的清香。
荠菜的优点是煮后叶嫩而不烂,因此荠菜馅的饺子也极美味。切碎的荠菜拌上豆腐、虾皮、鸡蛋,包好的饺子煮熟后微微透绿,一口咬下去鲜汁四溢。同样的馅也宜于裹春卷,炸或不炸都随意,都可口。
芹菜
芹菜的气味很特别,浓烈而冷静,透着一股清苦的药香。所以爱之者深爱,厌之者掩鼻,古埃及和古希腊人甚至把它视为哀伤与死亡的象征。
所谓坊底芹,指的便是芹菜从泥土中刚抽出的嫩芽。自小寒到立春,正是芹菜最美好的时光。宋人最推崇“雪底芹芽”。雪化后的淤泥中,露出些些色白如玉的嫩芽,芽头乳黄,叶柄微微透明,这时的芹菜吃起来最是脆嫩爽口。
母子草
母子草的学名是鼠曲草,灰绿色的叶片上覆了一层白色棉毛,看上去毛茸茸的很是可爱。所开小黄花不过小米粒大,偏偏要攒作花球,在春天的路旁随风招摇。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的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吃,一块自要吃。
这支江南童谣所唱的“黄花麦果”就是用母子草做的团子。在江南,它被叫做清明菜,还在小黄花还未能开放就被人摘下,洗净,在滚水里滚上一滚后又被放在盘子里吹着风,等着自然发霉。发霉后的母子草,香气更盛。以此为原料,和上米粉所做的清明团子也是青绿色的,散发着雨天时田野的芬芳。
繁缕
在温和湿润的南方,繁缕甚至比荠菜还要常见。它的绿茎细软柔弱,或俯或仰很容易就纠结成一大丛,其间零星点缀着白色小花。
欧洲人赠予这种植物的花语是“恩惠”,因为它遍及每个角落,嫩叶可供人食用,种子又被禽类所爱,就像是地母施给众生的恩惠。中国人则呼之为鹅儿肠或鸡肠菜,乡气中更见亲切。
喜食豌豆尖的人一定不要错过繁缕。它的嫩梢味道与豌豆尖近似,却更加柔嫩鲜美,无论烹炒、凉拌还是煮汤,口感都十分清新。
田平子
在中国,它的名字是黄鹌菜,与荠菜、繁缕一样是春天最常见的路边野草。说不定还有人指着它丛生裂瓣的小黄花惊呼:“野菊花怎么在春天开了?”到了花谢时,它又容易被误认作蒲公英,因为它的孩子也是一簇簇身披白毛的小伞兵。
论味道,它比野菊花浅淡,又比蒲公英清苦,生嚼时有一种微微回甜的凉意。无论是幼芽、嫩茎、绿叶还是花蕾,只要先在滚水里滚上一滚去掉苦涩,随意烹调都是美味。台湾的原住民尤喜用花蕾裹上蛋液和面粉炸成甜不辣,再配上一碗去涩时留下的汤。汤头略苦,却恰恰衬托出黄鹌菜的风味。
菘
突然知道司空见惯的大白菜,曾有这么个古典风雅的名字,不啻于突然发现身边的张三李四,居然是落魄江湖的王孙公子,还曾受过大文豪大吃货苏轼的赏识,所谓“脆美牙颊向,白菘类羔豚”,真叫一群素食主义者扬眉吐气。
同为宋代诗人的杨万里更是深爱白菜。不过是用白水煮过,剁成菜渣拌些盐,就被冠名“水精菜”,还写诗颂之为冰蔬与雪虀。鉴于彼时白菜刚刚普及为民间食物,杨万里的疯魔也是理所当然。只不知他穿越到现代,见到满菜场堆积如山,五毛一斤的大白菜,是会与之抱头痛哭,还是欣喜若狂立刻再吃一肚子水精菜?
萝卜
七草之一的萝卜,并不是日本人爱若性命的“大根”,也同“赛人参”没什么关系,而是指平时被人们抛在脑后的萝卜缨子
旧时民间习惯把带茎叶的萝卜悬在檐下,到了夏季就拿萝卜缨子加油盐煮汤,既健胃消食,又能预防肠炎痢疾。四川有一道家常小菜萝卜缨子拌蚕豆,据说与“开水白菜”同为清廷御厨黄敬临的手笔。
推究起来,这其实是学自中华的旧俗。《荆楚岁时记》有载:“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饮食,也叫‘七菜’。”这一风俗起自汉朝,至唐代已蔚然成风。潮汕一带的客家人至今仍会吃“七样羹”、“七宝菜”,只是原料从野菜变为家蔬,除了荠菜、芹菜这两样常见的,其他五种已更替为韭菜、春菜、芥蓝、菠菜和青蒜。这一变更,滋味不知如何,风雅却已大减。
所谓“春野出,若菜摘”,还须等到立春过了,小雨如酥,风景与植物一同明媚起来,这时候煮出的七草粥,才算是料峭中蕴藉的一段温存。更何况医食同源,古人道七草各有药性,有的利于脏腑,有的平喘理气,有的健胃止咳……或许疗效并不显著,然而在万物勃发的早春时节,喝下这么一碗洋溢着春之气息的七草粥,多少也能沾染些春之活力吧。
荠菜
荠菜是七种之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写下这句子的辛弃疾未必知道,一旦开花,荠菜的滋味就大打折扣。民间说荠菜一变色即成野草,所以一定要趁茎叶还紫中带绿时连根挑起。吃法则很多样。按传统,农历三月三时要吃荠菜煮鸡蛋。把荠菜洗尽,连根一起用沸水煮到汤汁变色菜香四溢。把白煮蛋的蛋壳略略敲碎,连蛋带壳浸泡在青绿的荠菜汁里,洒些微盐调味。一天之后,鸡蛋已被染得微绿,吃起来也有股特别的清香。
荠菜的优点是煮后叶嫩而不烂,因此荠菜馅的饺子也极美味。切碎的荠菜拌上豆腐、虾皮、鸡蛋,包好的饺子煮熟后微微透绿,一口咬下去鲜汁四溢。同样的馅也宜于裹春卷,炸或不炸都随意,都可口。
芹菜
芹菜的气味很特别,浓烈而冷静,透着一股清苦的药香。所以爱之者深爱,厌之者掩鼻,古埃及和古希腊人甚至把它视为哀伤与死亡的象征。
所谓坊底芹,指的便是芹菜从泥土中刚抽出的嫩芽。自小寒到立春,正是芹菜最美好的时光。宋人最推崇“雪底芹芽”。雪化后的淤泥中,露出些些色白如玉的嫩芽,芽头乳黄,叶柄微微透明,这时的芹菜吃起来最是脆嫩爽口。
母子草
母子草的学名是鼠曲草,灰绿色的叶片上覆了一层白色棉毛,看上去毛茸茸的很是可爱。所开小黄花不过小米粒大,偏偏要攒作花球,在春天的路旁随风招摇。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的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吃,一块自要吃。
这支江南童谣所唱的“黄花麦果”就是用母子草做的团子。在江南,它被叫做清明菜,还在小黄花还未能开放就被人摘下,洗净,在滚水里滚上一滚后又被放在盘子里吹着风,等着自然发霉。发霉后的母子草,香气更盛。以此为原料,和上米粉所做的清明团子也是青绿色的,散发着雨天时田野的芬芳。
繁缕
在温和湿润的南方,繁缕甚至比荠菜还要常见。它的绿茎细软柔弱,或俯或仰很容易就纠结成一大丛,其间零星点缀着白色小花。
欧洲人赠予这种植物的花语是“恩惠”,因为它遍及每个角落,嫩叶可供人食用,种子又被禽类所爱,就像是地母施给众生的恩惠。中国人则呼之为鹅儿肠或鸡肠菜,乡气中更见亲切。
喜食豌豆尖的人一定不要错过繁缕。它的嫩梢味道与豌豆尖近似,却更加柔嫩鲜美,无论烹炒、凉拌还是煮汤,口感都十分清新。
田平子
在中国,它的名字是黄鹌菜,与荠菜、繁缕一样是春天最常见的路边野草。说不定还有人指着它丛生裂瓣的小黄花惊呼:“野菊花怎么在春天开了?”到了花谢时,它又容易被误认作蒲公英,因为它的孩子也是一簇簇身披白毛的小伞兵。
论味道,它比野菊花浅淡,又比蒲公英清苦,生嚼时有一种微微回甜的凉意。无论是幼芽、嫩茎、绿叶还是花蕾,只要先在滚水里滚上一滚去掉苦涩,随意烹调都是美味。台湾的原住民尤喜用花蕾裹上蛋液和面粉炸成甜不辣,再配上一碗去涩时留下的汤。汤头略苦,却恰恰衬托出黄鹌菜的风味。
菘
突然知道司空见惯的大白菜,曾有这么个古典风雅的名字,不啻于突然发现身边的张三李四,居然是落魄江湖的王孙公子,还曾受过大文豪大吃货苏轼的赏识,所谓“脆美牙颊向,白菘类羔豚”,真叫一群素食主义者扬眉吐气。
同为宋代诗人的杨万里更是深爱白菜。不过是用白水煮过,剁成菜渣拌些盐,就被冠名“水精菜”,还写诗颂之为冰蔬与雪虀。鉴于彼时白菜刚刚普及为民间食物,杨万里的疯魔也是理所当然。只不知他穿越到现代,见到满菜场堆积如山,五毛一斤的大白菜,是会与之抱头痛哭,还是欣喜若狂立刻再吃一肚子水精菜?
萝卜
七草之一的萝卜,并不是日本人爱若性命的“大根”,也同“赛人参”没什么关系,而是指平时被人们抛在脑后的萝卜缨子
旧时民间习惯把带茎叶的萝卜悬在檐下,到了夏季就拿萝卜缨子加油盐煮汤,既健胃消食,又能预防肠炎痢疾。四川有一道家常小菜萝卜缨子拌蚕豆,据说与“开水白菜”同为清廷御厨黄敬临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