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思想渊源及探索实践,论证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的共同富裕战略,主体范围必须是全体劳动者;发展战略必须以均富为目的“波浪式”前进;客体内容必须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共同富裕 主体范围 战略步骤 客体内容
Tak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s instruction restructuring common enrichment strategy
Lu Shuzeng
Abstract:Inspected human society’s common enrichment thought origin and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proved the common enrichment realization to have take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s the instruction.Take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s the instruction restructuring common enrichment strategy,the main body scope must be all worker;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must take share the wealth as the goal “the wave form” the advance;The object content must be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the spiritual wealth unification.
Keywords: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Common enrichment Main body scope Strategy step Object content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88-03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无数仁人志士曾为之呕心沥血。但是,共同富裕的目标离我们总是那样遥不可及。这说明,此前的共同富裕战略,指导思想一直有偏差、有失误,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构建共同富裕战略。
1.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1 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渊。
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天下为公”,墨子“尚同”;《公羊春秋》有“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礼记礼运》有“大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李汝珍的“君子国”,康有为的“大同极乐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邱尔顿的“香格里拉”……
1.2 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为实现共同富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为开太平盛世,士大夫们或为民请命,变法图强;或著书立说,开启民智。为
“等贵贱”、“均贫富”,广大劳动人民不断掀起风起云涌的反抗、起义,并一度建立太平天国,成立巴黎公社。更有一些仁人志士顷其一生,进行共同富裕的试验。如温斯坦来在英国领导“掘地运动”,傅立叶在凡尔赛成立“小公社”,欧文在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协和村”,梁漱溟在山东进行“乡村教育”等。
人们不仅在俗世努力实践,还通过宗教曲折反映,创立了普渡众生至涅槃的佛教、救赎人类上天堂的基督教等。宗教徒们或以教义影响统治者。或身体力行,自建“人间天堂”。如 “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地方政权,以《太平经》治国:以祭酒治民,作义舍、置义米肉,“民夷便乐之”。[1] 或号召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封建特权,如黄巾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1.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共同富裕的实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共同富裕的追求史。为实现共同富裕,人类社会先后建立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才找到社会主义这条金光大道。但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喊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荒唐口号;受“唯生产力论”的影响,我们一度以GDP为中心,致使环境严重污染,人民群众没有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域差距、行业差距不断拉大,以致共同富裕的目标与我们渐行渐远。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重构共同富裕战略。2.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全体劳动者
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既有历史性、阶级性,又有普遍性、广泛性。
2.1 共同富裕主体的历史性、阶级性。
共同富裕的主体是谁?即哪些人属于共同富裕范围之列?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有不同回答。中国士大夫津津乐道的“三代之治”,其共同富裕主体其实仅限于本氏族、本部落成员。奴隶社会的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丫环、奴才、三妻四妾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财富标志,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及妇女,显然也不在共同富裕范围之列。资本主义信奉“弱肉强食”,“赢家通吃”,弱者、失败者也往往被排斥在共同富裕的范围之外。如富裕的美国,2005年仍有75万无家可归者,[2]37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美国总人口的12.6%。[3]
2.2 共同富裕主体的普遍性、广泛性。
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有历史性、阶级性,更有普遍性、广泛性。
其一,从政治视角看,脱贫致富是人的天赋人权。只要一部分人的富裕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持续贫困之上,就会遭致反抗。自从出现阶级社会,要求“等贵贱”、“均贫富”的奴隶、农奴、农民、工人的反抗、起义就不绝于书。暴力反抗、武装革命一方面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破坏现存的生产力,使大家同归于贫甚至同归于尽。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战争后,人口就减耗1/3~1/2甚至更多。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军阀混战,竞使人口减少75%,[4]以
致“白骨遍于野,千里无鸡鸣”;太平天国战争使人口死亡40%以上,总数在1亿~1.6亿之间。[5]东晋孙恩、卢循起义,许多富人就因饥饿“衣罗觳,佩金玉,相守闭门而死”。[6]
其二,从经济视角看,没有富裕的普遍化,就没有财富的最大化。只要还存在贫困人口,市场就得不到充分开发,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就不能实现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精譬指出:“发达国家应清楚地看到: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发展”,[7] “很难说这十二三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8]只要还有人在为生存而挣扎,人类社会就会丧失许多创造财富的机会。许多诸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之类出身寒门的天才财富创造者,将因此而被堙没,无数机会财富将因此而丧失。
2.3 共同富裕的主体必须是全体劳动者。
纵观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追求史,其实就是一部共同富裕主体的历史性、阶级性逐步淡化,普遍性、广泛性逐步凸现的历史,也即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因此,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 将主体范围扩大到不分阶级阶层、不分种族民族、不分行业职业、不分职务工种、不分出身性别的全体劳动者家庭。毛泽东同志1949年就表示:“将来大家共同富裕,农民的生活要超过现在的富农。资本家如果将来饿肚子,这个制度就不好”。[10]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主体只有比资本主义范围更大、数量更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波浪式”前进
为圆共同富裕之梦,人类社会对共同富裕的战略发展进程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试验,并形成了三种模式:“共富”的“齐步式”、“同富”的“平均式”、“均富”的“波浪式”。
3.1 “共富”的“齐步式”战略。
“共富”即同时富裕,其战略发展模式要求共同富裕的主体,“手拉手,齐步走”,都不迟不早不先不后,同时同步达到富裕。最典型的莫过于太平天国的规定。其一,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公有:“但百姓之田,皆系天主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主”。其二,建立高度集权的组织机构:“两”,集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教育于一体。其三,以严密的行政计划手段调节分配、配置资源:“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并制定具体标准:每二十五人每七天给米二百斤,油、盐各七斤,“通天下皆一式”。[11]“共富”的“齐步式”战略,重公平不重效率,公平最终也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齐步走”变成“原地踏步”,“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愿望终成泡影。1958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江苏徐水县,结局同样是黄梁一梦:“土豆烧牛肉”,醒来不过是“清水煮白菜”。
3.2 “同富”的“平均式”战略。
“同富”即同等富裕,其战略发展模式要求共同富裕的主体,最终都多寡一致、质量同一、绝对平均地实现富裕。与“齐步式”不同之处在于,“齐步式”重视过程“公平”,“平均式”强调结果公平;“齐步式”对商品货币、私有制“斩草除根”,“平均式”则采用“肥猪理论”,把猪养肥再杀,如当年过激的社会主义改造。许多私人业主、民营企业害怕成“肥猪”,于是乎就隐匿真实收入,停止扩大投资,甚至把钱存入国外银行,一有机会就移民国外。因此,舍本求末的“平均式”发展战略,只会使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逐渐迟滞、停滞甚至倒退。
3.3 “均富”的“波浪式”战略。
综上所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均富”的“波浪式”战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的示范作用,通过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2]
“均富”即均衡富裕,其特点有三:第一,标准公认。富裕的标准(或富裕线)经过专家论证,民众同意,统筹兼顾了每个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只要劳动者的家庭收入,在一定工作期限内(如10年)能达到或预期能达到这一标准,即为富裕的实现。第二,机会均等。均富只提供致富机会而不强求结果,着眼于起点公平、规则公平,强调机会均等、程序公正,“济贫”而不“劫富”。对先富者,开征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缩小贫富差距;对未富者,通过转移支付,帮助、支持、引导他们致富。第三,持续推进。根据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不断修正富裕的标准,以推动共同富裕的水平不断地由低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均富”的“波浪式”发展战略,起始注重公平,过程注重效率,结果主张均衡,既允许有条件的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先富起来,同时也保障其他劳动者最终也实现富裕;既让全体劳动者家庭都富裕,又允许富裕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将公平与效率完美地统一起来。
4.共同富裕的客体内容: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
空想社会主义大师傅立叶曾说过:“在文明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13]邓小平同志
在1985年也明确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4] 因此,共同富裕不能穷得只剩下钱,其客体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否则,共同富裕的目标将很难达到,即使达到了也很难维持。那么,共同富裕的客体内容中应主要包括哪些精神财富呢?
4.1 正确的劳动观。让每个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竭尽所能地工作。首先,要克服好逸恶劳的人性弱点,拒绝不劳而获、不劳而活。其次,要树立“劳动者最光荣”的观念。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再次,要树立“劳动最美”的观念。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更能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4.2 科学的知识观。十七世纪的伟大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新大西岛》里就主张“共知”而不是“共产”。[15]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传统的农民、工人将难有用武之地,只有“知识工人”、 “知识农民”才能立足。为此,一定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4.3 正确的民主观。均富的“波浪式”发展战略,其富裕标准需要全体劳动者及其所属团体,通过“较量”来达成共识。因此,劳动者一定要具备正确的民主观,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其一,要有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妥协的精神。否则“较量”就会没完没了,并凭空多出一大批不事劳动,专事“较量”的所谓“代表”、“议员”。其二,要有程序、规则、法制观念。否则“较量”就会出轨,整个社会就会陷于混乱。其三,要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识。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4.4 正确的财富观。让“先富起来”的自觉纳税 、“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6]一是把财产的多少仅仅看作是企业家成功大小的标志。二是树立“一个人在富有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耐基)”的观念,像比尔.盖茨那样,在退休时或临终前把全部财产捐给社会。三是提倡“给孩子留下巨大财富的父母通常会抑制孩子的才能和能力(卡耐基)”的观念。我国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说过:“子孙不如我,留我做什么;子孙胜过我,留钱做什么。”
4.5 科学的消费观。人的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只有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才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一是适可而止,基本生活需要满足就行。二是富而不奢。据统计,美国有350万年纯收入为37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
但大多注意节俭,有一半竞从未买过400美元一件的衣服。[17]三是文明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不吃野生动物,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商纣王“以酒为池”、“以肉为林”,最后断送六百年基业;古罗马的贵族们,吃饱喝足后马上服药呕吐,然后继续疯狂吃喝,最终分崩离析。前车之覆,不可不鉴。
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共同富裕战略的内容还有许多,如共同富裕战略的基础、前提、重点、切入点、突破口等,都有待与各位同仁一起去继续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2]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2007-02-28公布的调查数据,参见国务院新闻办,2007年美国的人权记录[N],2008-03-13
[3]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08-20公布的调查数据,参见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美国的人权记录[N],2007-03-08
[4]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5] 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的现代:1850年以来[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 《三国志.魏书.桓玄传》
[7] [8] [14] [1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56,106,144,111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15
[10]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66
[11]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152
[13] 《傅立叶选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59,59
[15] 陶大镛.《社会主义思想史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17] 斯坦利.《一墙之隔的百万富翁》[N],羊城晚报,1997-02-1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共同富裕 主体范围 战略步骤 客体内容
Tak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s instruction restructuring common enrichment strategy
Lu Shuzeng
Abstract:Inspected human society’s common enrichment thought origin and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proved the common enrichment realization to have take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s the instruction.Take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as the instruction restructuring common enrichment strategy,the main body scope must be all worker;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must take share the wealth as the goal “the wave form” the advance;The object content must be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the spiritual wealth unification.
Keywords: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Common enrichment Main body scope Strategy step Object content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88-03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梦想,无数仁人志士曾为之呕心沥血。但是,共同富裕的目标离我们总是那样遥不可及。这说明,此前的共同富裕战略,指导思想一直有偏差、有失误,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构建共同富裕战略。
1.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1.1 共同富裕的思想源渊。
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天下为公”,墨子“尚同”;《公羊春秋》有“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礼记礼运》有“大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李汝珍的“君子国”,康有为的“大同极乐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邱尔顿的“香格里拉”……
1.2 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为实现共同富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为开太平盛世,士大夫们或为民请命,变法图强;或著书立说,开启民智。为
“等贵贱”、“均贫富”,广大劳动人民不断掀起风起云涌的反抗、起义,并一度建立太平天国,成立巴黎公社。更有一些仁人志士顷其一生,进行共同富裕的试验。如温斯坦来在英国领导“掘地运动”,傅立叶在凡尔赛成立“小公社”,欧文在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协和村”,梁漱溟在山东进行“乡村教育”等。
人们不仅在俗世努力实践,还通过宗教曲折反映,创立了普渡众生至涅槃的佛教、救赎人类上天堂的基督教等。宗教徒们或以教义影响统治者。或身体力行,自建“人间天堂”。如 “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之孙张鲁,在汉中建立地方政权,以《太平经》治国:以祭酒治民,作义舍、置义米肉,“民夷便乐之”。[1] 或号召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封建特权,如黄巾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1.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共同富裕的实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共同富裕的追求史。为实现共同富裕,人类社会先后建立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才找到社会主义这条金光大道。但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也走了不少弯路,甚至喊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荒唐口号;受“唯生产力论”的影响,我们一度以GDP为中心,致使环境严重污染,人民群众没有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域差距、行业差距不断拉大,以致共同富裕的目标与我们渐行渐远。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重构共同富裕战略。2.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全体劳动者
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既有历史性、阶级性,又有普遍性、广泛性。
2.1 共同富裕主体的历史性、阶级性。
共同富裕的主体是谁?即哪些人属于共同富裕范围之列?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有不同回答。中国士大夫津津乐道的“三代之治”,其共同富裕主体其实仅限于本氏族、本部落成员。奴隶社会的奴隶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丫环、奴才、三妻四妾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财富标志,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及妇女,显然也不在共同富裕范围之列。资本主义信奉“弱肉强食”,“赢家通吃”,弱者、失败者也往往被排斥在共同富裕的范围之外。如富裕的美国,2005年仍有75万无家可归者,[2]37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美国总人口的12.6%。[3]
2.2 共同富裕主体的普遍性、广泛性。
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有历史性、阶级性,更有普遍性、广泛性。
其一,从政治视角看,脱贫致富是人的天赋人权。只要一部分人的富裕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持续贫困之上,就会遭致反抗。自从出现阶级社会,要求“等贵贱”、“均贫富”的奴隶、农奴、农民、工人的反抗、起义就不绝于书。暴力反抗、武装革命一方面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破坏现存的生产力,使大家同归于贫甚至同归于尽。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战争后,人口就减耗1/3~1/2甚至更多。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军阀混战,竞使人口减少75%,[4]以
致“白骨遍于野,千里无鸡鸣”;太平天国战争使人口死亡40%以上,总数在1亿~1.6亿之间。[5]东晋孙恩、卢循起义,许多富人就因饥饿“衣罗觳,佩金玉,相守闭门而死”。[6]
其二,从经济视角看,没有富裕的普遍化,就没有财富的最大化。只要还存在贫困人口,市场就得不到充分开发,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就不能实现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精譬指出:“发达国家应清楚地看到: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不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得到较大发展”,[7] “很难说这十二三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8]只要还有人在为生存而挣扎,人类社会就会丧失许多创造财富的机会。许多诸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之类出身寒门的天才财富创造者,将因此而被堙没,无数机会财富将因此而丧失。
2.3 共同富裕的主体必须是全体劳动者。
纵观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追求史,其实就是一部共同富裕主体的历史性、阶级性逐步淡化,普遍性、广泛性逐步凸现的历史,也即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因此,共同富裕的主体范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 将主体范围扩大到不分阶级阶层、不分种族民族、不分行业职业、不分职务工种、不分出身性别的全体劳动者家庭。毛泽东同志1949年就表示:“将来大家共同富裕,农民的生活要超过现在的富农。资本家如果将来饿肚子,这个制度就不好”。[10]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主体只有比资本主义范围更大、数量更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波浪式”前进
为圆共同富裕之梦,人类社会对共同富裕的战略发展进程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试验,并形成了三种模式:“共富”的“齐步式”、“同富”的“平均式”、“均富”的“波浪式”。
3.1 “共富”的“齐步式”战略。
“共富”即同时富裕,其战略发展模式要求共同富裕的主体,“手拉手,齐步走”,都不迟不早不先不后,同时同步达到富裕。最典型的莫过于太平天国的规定。其一,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公有:“但百姓之田,皆系天主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主”。其二,建立高度集权的组织机构:“两”,集政治、经济、宗教、军事、教育于一体。其三,以严密的行政计划手段调节分配、配置资源:“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并制定具体标准:每二十五人每七天给米二百斤,油、盐各七斤,“通天下皆一式”。[11]“共富”的“齐步式”战略,重公平不重效率,公平最终也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齐步走”变成“原地踏步”,“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愿望终成泡影。1958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江苏徐水县,结局同样是黄梁一梦:“土豆烧牛肉”,醒来不过是“清水煮白菜”。
3.2 “同富”的“平均式”战略。
“同富”即同等富裕,其战略发展模式要求共同富裕的主体,最终都多寡一致、质量同一、绝对平均地实现富裕。与“齐步式”不同之处在于,“齐步式”重视过程“公平”,“平均式”强调结果公平;“齐步式”对商品货币、私有制“斩草除根”,“平均式”则采用“肥猪理论”,把猪养肥再杀,如当年过激的社会主义改造。许多私人业主、民营企业害怕成“肥猪”,于是乎就隐匿真实收入,停止扩大投资,甚至把钱存入国外银行,一有机会就移民国外。因此,舍本求末的“平均式”发展战略,只会使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逐渐迟滞、停滞甚至倒退。
3.3 “均富”的“波浪式”战略。
综上所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均富”的“波浪式”战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的示范作用,通过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2]
“均富”即均衡富裕,其特点有三:第一,标准公认。富裕的标准(或富裕线)经过专家论证,民众同意,统筹兼顾了每个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只要劳动者的家庭收入,在一定工作期限内(如10年)能达到或预期能达到这一标准,即为富裕的实现。第二,机会均等。均富只提供致富机会而不强求结果,着眼于起点公平、规则公平,强调机会均等、程序公正,“济贫”而不“劫富”。对先富者,开征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以缩小贫富差距;对未富者,通过转移支付,帮助、支持、引导他们致富。第三,持续推进。根据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不断修正富裕的标准,以推动共同富裕的水平不断地由低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均富”的“波浪式”发展战略,起始注重公平,过程注重效率,结果主张均衡,既允许有条件的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先富起来,同时也保障其他劳动者最终也实现富裕;既让全体劳动者家庭都富裕,又允许富裕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将公平与效率完美地统一起来。
4.共同富裕的客体内容: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
空想社会主义大师傅立叶曾说过:“在文明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13]邓小平同志
在1985年也明确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4] 因此,共同富裕不能穷得只剩下钱,其客体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否则,共同富裕的目标将很难达到,即使达到了也很难维持。那么,共同富裕的客体内容中应主要包括哪些精神财富呢?
4.1 正确的劳动观。让每个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竭尽所能地工作。首先,要克服好逸恶劳的人性弱点,拒绝不劳而获、不劳而活。其次,要树立“劳动者最光荣”的观念。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再次,要树立“劳动最美”的观念。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更能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4.2 科学的知识观。十七世纪的伟大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新大西岛》里就主张“共知”而不是“共产”。[15]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传统的农民、工人将难有用武之地,只有“知识工人”、 “知识农民”才能立足。为此,一定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4.3 正确的民主观。均富的“波浪式”发展战略,其富裕标准需要全体劳动者及其所属团体,通过“较量”来达成共识。因此,劳动者一定要具备正确的民主观,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其一,要有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妥协的精神。否则“较量”就会没完没了,并凭空多出一大批不事劳动,专事“较量”的所谓“代表”、“议员”。其二,要有程序、规则、法制观念。否则“较量”就会出轨,整个社会就会陷于混乱。其三,要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识。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4.4 正确的财富观。让“先富起来”的自觉纳税 、“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6]一是把财产的多少仅仅看作是企业家成功大小的标志。二是树立“一个人在富有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耐基)”的观念,像比尔.盖茨那样,在退休时或临终前把全部财产捐给社会。三是提倡“给孩子留下巨大财富的父母通常会抑制孩子的才能和能力(卡耐基)”的观念。我国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说过:“子孙不如我,留我做什么;子孙胜过我,留钱做什么。”
4.5 科学的消费观。人的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只有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才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一是适可而止,基本生活需要满足就行。二是富而不奢。据统计,美国有350万年纯收入为370万美元的百万富翁,
但大多注意节俭,有一半竞从未买过400美元一件的衣服。[17]三是文明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不吃野生动物,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商纣王“以酒为池”、“以肉为林”,最后断送六百年基业;古罗马的贵族们,吃饱喝足后马上服药呕吐,然后继续疯狂吃喝,最终分崩离析。前车之覆,不可不鉴。
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构共同富裕战略的内容还有许多,如共同富裕战略的基础、前提、重点、切入点、突破口等,都有待与各位同仁一起去继续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1]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2]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2007-02-28公布的调查数据,参见国务院新闻办,2007年美国的人权记录[N],2008-03-13
[3]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08-20公布的调查数据,参见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美国的人权记录[N],2007-03-08
[4]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5] 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的现代:1850年以来[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 《三国志.魏书.桓玄传》
[7] [8] [14] [1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56,106,144,111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15
[10] 顾龙生.《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66
[11]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152
[13] 《傅立叶选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59,59
[15] 陶大镛.《社会主义思想史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
[17] 斯坦利.《一墙之隔的百万富翁》[N],羊城晚报,199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