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课改的“洪流”淹没了独立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必须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客观的认知规律。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外,培养他们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表面形式的改革,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盲目地模仿一些“典型模式”,使得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新课程改革陷入了更深的泥淖之中。如有些学校机械地限制了教师的讲授时间,严格地规定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以及学生发言、展示的人数等一些与教学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的做法。从表面看来,这样的课堂是热热闹闹的,是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的。但这样的课堂,已经没有了學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已经剥夺了学生独立判断的权利。
  以阅读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逐层深入的对话,教师时常会采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独立思考;精读课文,合作探究;赏读课文,拓展延伸”这种动态的阅读流程来引导学生。如果在没有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盲目地追求“典型模式”的前提下,很多教师会将这个流程的前两步忽略。在简单的导入和点拨之后,就立即进入热闹的合作探究。此时的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当然也就没有自己的判断,基础稍薄弱的学生甚至连文本的基本信息都还未把握。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如何探究,探究什么。
  探究的内容当然就只能是在前两步被忽略的流程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即文本的基本信息和针对文本所作出的简单的是非判断。有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时,用了2/3的时间来进行合作探究:①木兰原来的身份是什么?诗歌开始时她在干什么?②在木兰叹息之后她作出了怎样的决定?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思想性格?③木兰胜利归来后得到了什么赏赐?诗人在这部分内容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这样的问题,根本不用合作探究,而应让学生自己针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
  毫无疑问,针对文本的基本信息和文本中的简单的是非判断进行合作探究是无益的。不仅无益,而且它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和人格产生很大的危害。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独立思考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面对一个基本信息的提取或简单的是非判断时,他可能会丧失思考的勇气,变得优柔寡断,内心强烈地期待着与他人讨论交流,同时也强烈地期待着得到他人的肯定。于此,可以大胆地作如下设想:当一位失去独立思考勇气的学生在进入考场应试时,考前广播里传出 “考生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答卷”的声音将会对他产生多么消极的负面影响。
  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要让改革取得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就必须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同时,拒绝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的课堂模式。毕竟,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以外,培养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生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一、组建背景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理念让我们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们民营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转化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是学
期刊
岁月悠悠,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就在语文这条教学战线上奋战了十多个年头。蓦然回首,却发现曾经满怀激情与梦想的我,悄悄地被这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无比的作业;年复一年的备课;机械无趣的考试,钝化了思维;淡化了情感。但是面对着充满期待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面对着这鲜活新鲜的面孔。我不断的提醒着自己:对于他们,每天早上的太阳都是崭新的;对于他们,每篇课文都是崭新的。不要把自己日常生活不如意的情绪、
期刊
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注重文本,“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语感教学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要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学生还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感性材料。所有这些,朗读和背诵
期刊
2012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于刚刚迈进中学大门的初一学生而言,无疑会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因为在初一学生看来,深奥难读更难懂的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那么,作为初一的老师,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一新生的文言文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努力寻找一种条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顺利突破学习文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知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写作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中学写作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但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并不能够流畅的表达,语言支离破碎,语句言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等。这些不争的事实不
期刊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青少年犯罪并非不懂法,反之,他们精通法律,甚至一些较为复杂的法律纠纷都能分析头头是道。人们就会问了,既然懂法却又为何会犯法呢?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与青少年法律意识中的几大误区有关,接下来我将逐一的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纠正这些误区谈谈我的看法。  一、纠正青少年对自己无法对别人讲法的误区  针对对自己无法,对别人讲法的现象,我选择了《羚羊木雕》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就是改变过去由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激发他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以便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学文致用人。  一、创设氛围,身临其境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探究由学生来进行,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的
期刊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丐尊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促使社会文明大踏步前行。然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人心的浮躁,情感的淡漠。过分的追逐利益,过大的贫富差距都使那社会文明如同人为拔高的禾苗岌岌可危。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乏,社会潮流的冲击都使我们的孩子们原本纯净的心灵受到了玷污。自私、冷漠、缺乏爱
期刊
原诗:  落景馀清辉,  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耶溪,即若耶溪。《清一统志·浙江》:“若耶溪在会稽县南二十里若耶山下,北流入镜湖。”会稽即浙江绍兴,若耶溪又名浣纱溪,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若耶溪风光旖旎,许多文人为此而写下了描绘若耶溪美丽风光的诗篇,如南朝梁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幽之至,令人神往;
期刊
引言:人说,想说爱你不容易;我说,其实爱你并不难。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童趣》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为以后喜欢文言文打好基础,成了备课时要考虑的首要任务,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又有得,我决定采用两个课时来上这一篇文章。第一课时,介绍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从文中举例加以说明,同时强调多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