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流速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液态铅铋共晶合金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400 ℃不同相对流速(0、0.92、1.27、1.61和2.01 m/s)、氧饱和的液态铅铋合金(LBE)中进行1000 h的腐蚀实验.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对腐蚀后的试样表面和截面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相对流速对试样的腐蚀行为有较大影响:静态试样,初始表面的氧化层可有效阻止高氮钢的进一步氧化;动态试样,表面初始氧化层遭到破坏,出现氧化腐蚀和溶解腐蚀共存状态.相对流速从0增至0.92 m/s,初始氧化层的破坏导致表层以下的合金发生扩散氧化,以氧化腐蚀为主;相对流速从0.92 m/s增加到2.01 m/s,较大的相对流速将扩散至表面的合金元素及时带走,溶解腐蚀占比逐渐增多,氧化腐蚀逐渐减少.氧化腐蚀产物为具有双层结构的氧化物颗粒,外层为疏松多孔的Fe3O4,内层为(Fe,Cr)3O4.
其他文献
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喷丸处理后TC4钛合金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chottky曲线对喷丸处理前后的TC4钛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与少量喷丸残留物相比,表面粗糙度对耐蚀性影响较大.抛光后的TC4钛合金腐蚀电流密度最低,容抗弧半径最大,钝化膜缺陷最少,耐蚀性最强.喷丸处理后,铸钢丸喷丸表面的钝化膜最稳定,耐蚀性相对较高.因此,光滑表面有助于形成均匀的钝化膜层,增加TC4钛合金的耐蚀性.
以农林废弃物核桃青皮为原料,采用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进行回流提取制得核桃青皮提取物(WGHE);通过全浸失重法研究了WGHE与碘化钾(KI)对冷轧钢在1.0 mol/L柠檬酸(H3C6H5O7)溶液介质中的缓蚀协同性能,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探究了电化学作用机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钢表面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 表明,WGHE及KI单独使用具有中等程度的缓蚀作用,最大缓蚀率分别为67.4%和69.3%;当WGHE与KI混合复配使用后,缓蚀性能显著上升,25℃时缓蚀协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Mott-Schottky曲线与表面形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0.5 mol/L NaCl和饱和Ca(OH)2溶液(sCP)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及吸附行为.结果 表明,SDBS浓度在0~8.315×10-4mol/L区间,SDBS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Q235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其缓蚀率随SDB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室温下添加8.315×10-4 mol/L的SDBS其缓蚀率可达85.72%,且温度从298K升至328K过程中,缓蚀率逐渐降低.SDBS在Q2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一层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覆层.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熔覆层微观结构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熔覆层的硬度分布,并对熔覆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硼化物熔覆层与304不锈钢界面处没有宏观裂纹、孔洞等缺陷,形成冶金结合;熔覆层平均显微硬度为630.4 HV0.5,约是304不锈钢(HV0.5≤200)的3倍,有效提高了304不锈钢表面硬度;304不锈钢和熔覆层在10%HNO3+3%HF酸性溶液中浸泡48 h后,两者的最大腐蚀深度分别为
通过固溶处理得到含有不同占比和元素含量组成相的2002双相不锈钢试样,采用恒电位极化、动电位扫描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组织配分对点蚀萌生及扩展规律及机理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主要合金元素向γ相聚集,α相含量增加,但耐蚀性下降,点蚀更倾向于在弱相α相上萌生,2002双相不锈钢整体点蚀抗性降低.点蚀发生时具有蕾丝花边形貌,蕾丝盖下的点蚀坑具有浅而宽的碟形特征.2002双相不锈钢点蚀抗性越好,点蚀坑越容易沿宽度方向扩展,对深度方向的扩展影响不大.
通过点滴实验、全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及XRD分析,研究了稀土添加剂Ce(NO3)2浓度及硅酸盐封孔处理对枕梁用Mg-Zn-Y-Ca合金表面钙系磷化膜的影响.结果 表明:Ce(YO3)2的加入和封孔处理都会改善膜层结构,提高膜层耐蚀性,且Ce(YO3)2的最优添加量为0.8 g/L.经封孔处理后膜层耐蚀性最优,其平均点滴时长为1002 s,浸泡腐蚀速率为0.0372 mg/(cm2·h),腐蚀电流密度为4.971× 10-6 A/cm2,致密层电阻Rf为4854 Ω·cm2.通过磷化及封孔处理可大
采用多巴胺对氮化硼进行非共价改性,通过SEM、红外光谱和TGA对粉末进行了表征.使用浸泡法在40Cr合金钢表面制备了掺杂改性氮化硼(mBN)的硅烷复合膜,运用SEM、红外光谱、润湿性测试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硅烷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结果 表明,聚多巴胺成功附着在氮化硼表面,掺杂mBN的硅烷膜厚度增大至1.812μm,mBN/BTESPT硅烷复合膜的表面接触角达到91.97°,动电位腐蚀电流密度为9.187×10-8A/cm2,耐蚀性能相比单一硅烷膜提高了约30倍,在中性盐雾测试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mBN
通过失重实验、宏观形貌观察、SEM分析、腐蚀产物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电网设备主要金属材料碳钢在四川德阳地区暴露1a的大气腐蚀行为.结果 表明,在四川德阳3个变电站环境下碳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13.8、23.47和40.18 μm/a,除锈后碳钢表面存在大量点蚀坑.德阳不同地区暴露碳钢的腐蚀产物主要由α-FeOOH、γ-FeOOH和Fe3O4组成,腐蚀严重地区锈层中α-FeOOH组分比例有所增加.电化学结果表明,在重工业环境下碳钢腐蚀严重,腐蚀电流密度大,锈层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碳
采用间歇式超临界反应釜进行了亚临界/超临界水体系中硫化物作用下,3种镍基合金(Incoloy800、825和625)的硫化腐蚀特性研究,通过分析腐蚀后合金表面形貌、腐蚀层结构及其物相组成,揭示该体系下镍基合金的硫化腐蚀机制,探究不同合金间的腐蚀行为差异,揭示腐蚀温度及合金组成元素的作用规律.结果 表明,Ni/Cr含量比越低,合金在含硫超临界水中的耐腐蚀性能越好.对于Ni/Cr比为1.5的Incoloy800合金,其Ni、Cr主要用于形成致密的尖晶石相NiCrO4膜而可有效地保护基体;对于Ni/Cr分别为2
采用激光重熔对高锰铝青铜进行表面处理,并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电化学测试和超声振动空蚀等实验,研究激光重熔对铸态高锰铝青铜微观组织、腐蚀和空蚀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重熔后合金组织明显细化,且晶粒分布均匀,硬度相对于铸态合金提高了约45%.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重熔处理合金与铸态合金的电极反应过程相似,但铸态合金的腐蚀电位较低,腐蚀倾向较大.空蚀实验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空蚀5h后,重熔处理合金的失重率仅为铸态合金的3/5.空蚀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重熔处理合金表面损伤较轻且分布较均匀,表面粗糙度明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