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登陆后造成3次龙卷过程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指出:三次龙卷事件发生于傍晚时刻的台风中心东北象限200 ~ 300 km处;低抬升凝结高度、强低层垂直风切变、中等偏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的风暴相对螺旋度环境有利于中气旋龙卷的发生;龙卷发生前2~3h为对流有效位能和能量螺旋度指数峰值阶段,发生前1~2h对流有效位能迅速下降;龙卷的发生与台风东北象限风暴相对螺旋度≥200 m2/s2和低层垂直风切变≥13× 10-3 s-1叠置区内的地面中
【机 构】
: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31;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276004;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31;日照市气象局,山东日照276800;临沂市气象局,山东临沂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登陆后造成3次龙卷过程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指出:三次龙卷事件发生于傍晚时刻的台风中心东北象限200 ~ 300 km处;低抬升凝结高度、强低层垂直风切变、中等偏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的风暴相对螺旋度环境有利于中气旋龙卷的发生;龙卷发生前2~3h为对流有效位能和能量螺旋度指数峰值阶段,发生前1~2h对流有效位能迅速下降;龙卷的发生与台风东北象限风暴相对螺旋度≥200 m2/s2和低层垂直风切变≥13× 10-3 s-1叠置区内的地面中小尺度系统相关.
其他文献
基于2016-2020年收集的龙卷个例及详细的龙卷灾情调查资料,根据“增强藤田级别”分类标准和中国龙卷强度等级行业标准,对中国龙卷过程和灾情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1)近5年共收集了我国178个龙卷个例,EF2级及以上的强龙卷漏记情况相对较少,比较接近实际发生的情况,EFI级及以下的弱龙卷因灾情小可能被忽略,因此龙卷统计总数量可能会被明显低估.龙卷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和部分中部地势平坦的地区,青藏高原、云南等地区也有弱龙卷发生,广东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是龙卷发生频次最多的三个省份.95%的龙卷发生在地面粗糙度长
冷涡会影响到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是导致强对流和暴雨等天气的重要天气尺度系统.基于NCEP(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分析资料,给出了冷涡本体和外围共同影响中国的地理分布等气候特征,然后给出了冷涡影响所致的中国雷暴大风、冰雹和龙卷等天气分布及其环境条件特征,进一步给出了2021年中国受冷涡影响对流性大风天气过程.结果 发现,除了东北、内蒙古、华北和黄淮等地显著受冷涡影响外,冷涡中心最南可位于山东附近,外围最南可以影响到华南.东北、内蒙古、华北和黄淮等地大部分区域的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显著受到冷涡的影响,这些天气通常具
基于联合国难民署的动态监测数据,对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的缅孟边境罗兴亚难民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及其对区域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缅孟边境罗兴亚难民规模大且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女性难民多于男性,难民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型,以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主,青壮年难民占总人口比重次之且增长快速;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典型的“距缅孟边境的距离衰变规律”,即难民营地向西部扩张,难民规模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2)罗兴亚难民的人口规模及结构对区域地缘政治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是深刻影响着缅甸的民主
为探索残障人士在旅游景区就业的可能性,应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BIAS Map(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 Map)模型,基于对多个景区游客的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剖析游客对旅游景区残障员工的态度及群际接触因素对游客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游客态度角度看,残障人士在旅游景区工作有其可能性.其原因是:游客对旅游景区雇佣的残障员工总体上持高热情、低能力的刻板印象,会唤醒游客对残障员工的钦佩情绪及采取被动助长残障员工的行为;在排除人口
对一次梅雨锋中尺度涡旋上发展的系列龙卷过程的形势背景、近风暴环境、龙卷演变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在高空强辐散区、中低层西南风急流的强风速辐合背景下,北侧干空气卷入后静止锋上形成了具有弓状结构的“逗点”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MCS北部y中尺度涡旋明显发展,产生多个龙卷.相较于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高分辨率(30 m距离库、30秒体扫描)相控阵雷达探测到上海崇明陈家镇龙卷及其母体“微型”超级单体的精细结构和形成演变过程,及涡旋速度对、反射率空洞、高谱宽等典型标记;正、负径向速度对的结构和演变揭示涡旋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站及江苏宿迁、淮安、盐城多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对2020年7月22日发生在江苏北部EF2~EF3级龙卷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1)此次龙卷过程有利的环境场包括低层0-1 km强垂直风切变,中低层充足的水汽、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以及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前期持续性降水、中层冷空气入侵,层结不稳定度加强,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潮湿不稳定环境.(2)龙卷对流风暴在地面辐合线附近形成并发展增强,在龙卷发生地附近有局地小尺度涡旋形成,伴随有地面辐合中心沿着地面辐合线向偏东方向移动.龙卷发生前后,地面自动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不同的媒介社会结构,以媒介、社会学交叉学科视角,创新性提出区域协同下四种维度三大类别的媒介传播框架,以此探索在“一国两制”跨界联系下和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资本的形成及区域协同演进的阶段性特点.研究发现: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加速,粤港澳三地媒介互动的维度及深度不断增强,但在“社会-文化”层面的连结型社会资本仍较为薄弱.在区域对话中,由于缺乏能贯穿粤港澳三地日常生活、适应三地民众媒介使用习惯的区域性媒介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内尚未形成有效的底层监测及反馈机制,导致跨界空间联系项目
2016年5月9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遭受龙卷风袭击,通过现场灾情调查等资料确定龙卷造成的最强地面灾害强度为EF3级.利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空和高密度自动气象站等多种资料分析此次强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产生强龙卷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在高空槽前、低层切变线南侧、低空和超低空偏南急流交汇处及地面静止锋南侧的中尺度辐合线附近;龙卷发生前环境大气具备了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低的抬升凝结高度、强的深层和低空垂直风切变及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等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发展的所有环境条件,而极大的能量螺旋
使用S波段天气雷达和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资料,通过三维变分方法反演风场,分析了2020年6月6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强降水对流风暴三维风场特征:(1)SA雷达因低仰角体扫受遮挡和水平分辨率不够精细,无法反演出对流风暴内部低层水平风场真实特征;SA雷达仰角间隔大和扫描同时性较差致使其反演风场比较平滑.(2)相控阵雷达仰角密集、快速协同的扫描模式能够获取精细的反演风场,反映对流单体内部精细的三维风场特征.相控阵雷达反演风场显示对流风暴低层前侧和南侧强南风流入风暴中心并呈气旋式旋转,对流风暴中层附近具有清晰的辐合线
首先,利用中国气象灾害年鉴资料分析了2004-2016年13年间中国EF1或以上级别龙卷的时空分布特征,适当更新和扩展了范雯杰和俞小鼎(2015)的部分工作.然后,选取2002-2016年间70个龙卷超级单体个例(龙卷级别都在EF1级或以上)和144个非龙卷超级单体个例,利用2002-2016年间邻近探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龙卷超级单体和非龙卷超级单体的关键环境参数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 2004-2016年13年间中国共出现EF1或以上级别龙卷168次,平均每年发生EF1或以上级别龙卷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