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沙江畔》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推出的原创民族歌剧,改编自1959年出版发行的同名小说《金沙江畔》,原著作者陈靖是当年长征的亲历者。2017年,国家大剧院首次将《金沙江畔》改编为歌剧,被评论家誉为“将歌剧形式与民族元素成功糅合”“以歌剧语汇解读长征精神”的红色经典。
“北上,北上,铁血雄心,谁能阻挡……”
今年8月1日,由国家大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再度成功上演。国家大剧院以这部再现红军革命精神的民族歌剧,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
“大幕升起,浊浪滔天的金沙江、重峦叠起的险峻山峰,令人望而生畏……”
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断粮断水,无所畏惧,英勇向前,展现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歌唱家王泽南、王喆、刘珊、赵明、王宏尧、王鹤翔、梁羽丰的动情演绎中,卓玛、金明等众多鲜明的艺术形象走入观众心中。
歌剧《金沙江畔》第二轮演出正值八一建军节,以此为契机,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党支部精心策划党日活动,支部书记韦兰芬特邀近50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基层官兵来到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欣赏这部歌剧,唱响军民共建、鱼水情深的主旋律。
观演之后,官兵们心情澎湃,纷纷畅谈感受:“要感谢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付出的汗水和热血,要更加珍惜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这些红色基因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对于剧中红军断粮断水却依然坚守纪律的情节我深有感触,严明的纪律会锻炼出一个军人优秀的品格,作为军人我们要自觉地有担当,要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国家大剧院财务部与审计部联合党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摩演出。党支部特邀歌剧《金沙江畔》导演廖向红为党员做了热情洋溢的观演导赏,让大家对剧目创作背景、内容及主创团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长征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金沙江畔》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与金沙江畔藏区人民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金沙江畔藏区,大土豪仇万里为阻挠红军前进的步伐,令手下爪牙劫持藏族大土司桑格的独女卓玛,并嫁祸于红军,以此挑拨桑格联手消灭红军。以金明为代表的红军解救卓玛,并在朝夕相处中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化解了卓玛对红军的误解。在卓玛的帮助下,金明向桑格揭露了仇万里的罪行,使敌人阴谋失败,仇万里畏罪潜逃,坠入金沙江。红军得道多助,顺利通过藏区,浩浩荡荡继续北上。
小说《金沙江畔》是红军作家陈靖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1934年,陈靖从他的家乡贵州瓮安县参加了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935年,陈靖跟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了云南省迪庆州金沙江畔的藏民区,而小说《金沙江畔》就是围绕着红二方面军通过藏区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历史事件写成的。
从小说到评剧,再到电影,《金沙江畔》可谓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早在2015年8月,国家大剧院就开始着手策划“军民鱼水情”题材的歌剧作品,献礼建军90周年。经过反复的论证,剧院选定将陈靖的小说《金沙江畔》改编为歌剧,以致敬伟大的长征精神,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少数民族同胞深厚情谊。
2017年7月28日,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首演,通过彰显民族精神的故事、富有民族气息的音乐与舞台视觉,激发了广大观众对于民族歌剧的热情,唤醒了大家共同的回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致力于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创剧目精品”,这是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秉承的原则。在排演《金沙江畔》过程中,国家大剧院尤其注重民族歌剧的传播与创作,力邀著名作曲家雷蕾、著名编剧冯柏铭、冯必烈以及著名导演廖向红等艺术家组成国内一流主创团队,倾力打造这部新时期的民族歌剧精品,向经典致敬。
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原则,接到《金沙江畔》的创作任务后,作曲家雷蕾、导演廖向红与主创团队,曾先后赴云南进行采风。在高耸的雪山与险峻的峡谷中,艺术家们深刻地感受到当年红军的艰苦卓绝。与此同时,艺术家们在康巴藏族的文化民俗中,汲取着艺术的灵感与养料,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再加工,融入创作中。
在音乐方面,作曲家雷蕾搜集了大量的康巴藏區民间音乐素材,这些“最珍贵、最闪光,灵魂一般存在”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歌剧创作的重要源泉。她还将江西民歌、昆曲等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并让浓郁的民间音乐与歌剧的交响化、戏剧化相交融,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并赋予全剧音乐强烈的戏剧张力。
在歌剧的改编过程中,剧作家冯柏铭、冯必烈在充分尊重小说原著的基础上,根据歌剧艺术的特征,强化音乐性与戏剧性,并以生动的人物刻画、打动人心的情节,彰显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军民鱼水情深。
“以长征精神再现经典”,国家大剧院百余名党员职工投入到《金沙江畔》的剧目制作与排演工作一线,大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发扬长征精神、打造红色精品。
(本栏目由市委宣传部精品办、
《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丁兆丹)
“北上,北上,铁血雄心,谁能阻挡……”
今年8月1日,由国家大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再度成功上演。国家大剧院以这部再现红军革命精神的民族歌剧,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
唱响军民共建“主旋律”
“大幕升起,浊浪滔天的金沙江、重峦叠起的险峻山峰,令人望而生畏……”
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断粮断水,无所畏惧,英勇向前,展现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歌唱家王泽南、王喆、刘珊、赵明、王宏尧、王鹤翔、梁羽丰的动情演绎中,卓玛、金明等众多鲜明的艺术形象走入观众心中。
歌剧《金沙江畔》第二轮演出正值八一建军节,以此为契机,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党支部精心策划党日活动,支部书记韦兰芬特邀近50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基层官兵来到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欣赏这部歌剧,唱响军民共建、鱼水情深的主旋律。
观演之后,官兵们心情澎湃,纷纷畅谈感受:“要感谢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付出的汗水和热血,要更加珍惜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这些红色基因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对于剧中红军断粮断水却依然坚守纪律的情节我深有感触,严明的纪律会锻炼出一个军人优秀的品格,作为军人我们要自觉地有担当,要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国家大剧院财务部与审计部联合党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摩演出。党支部特邀歌剧《金沙江畔》导演廖向红为党员做了热情洋溢的观演导赏,让大家对剧目创作背景、内容及主创团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长征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唤醒大家共同的“记忆”
《金沙江畔》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与金沙江畔藏区人民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金沙江畔藏区,大土豪仇万里为阻挠红军前进的步伐,令手下爪牙劫持藏族大土司桑格的独女卓玛,并嫁祸于红军,以此挑拨桑格联手消灭红军。以金明为代表的红军解救卓玛,并在朝夕相处中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化解了卓玛对红军的误解。在卓玛的帮助下,金明向桑格揭露了仇万里的罪行,使敌人阴谋失败,仇万里畏罪潜逃,坠入金沙江。红军得道多助,顺利通过藏区,浩浩荡荡继续北上。
小说《金沙江畔》是红军作家陈靖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1934年,陈靖从他的家乡贵州瓮安县参加了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935年,陈靖跟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了云南省迪庆州金沙江畔的藏民区,而小说《金沙江畔》就是围绕着红二方面军通过藏区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历史事件写成的。
从小说到评剧,再到电影,《金沙江畔》可谓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早在2015年8月,国家大剧院就开始着手策划“军民鱼水情”题材的歌剧作品,献礼建军90周年。经过反复的论证,剧院选定将陈靖的小说《金沙江畔》改编为歌剧,以致敬伟大的长征精神,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少数民族同胞深厚情谊。
2017年7月28日,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首演,通过彰显民族精神的故事、富有民族气息的音乐与舞台视觉,激发了广大观众对于民族歌剧的热情,唤醒了大家共同的回忆。
以“长征精神”再现经典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致力于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创剧目精品”,这是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秉承的原则。在排演《金沙江畔》过程中,国家大剧院尤其注重民族歌剧的传播与创作,力邀著名作曲家雷蕾、著名编剧冯柏铭、冯必烈以及著名导演廖向红等艺术家组成国内一流主创团队,倾力打造这部新时期的民族歌剧精品,向经典致敬。
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原则,接到《金沙江畔》的创作任务后,作曲家雷蕾、导演廖向红与主创团队,曾先后赴云南进行采风。在高耸的雪山与险峻的峡谷中,艺术家们深刻地感受到当年红军的艰苦卓绝。与此同时,艺术家们在康巴藏族的文化民俗中,汲取着艺术的灵感与养料,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再加工,融入创作中。
在音乐方面,作曲家雷蕾搜集了大量的康巴藏區民间音乐素材,这些“最珍贵、最闪光,灵魂一般存在”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歌剧创作的重要源泉。她还将江西民歌、昆曲等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并让浓郁的民间音乐与歌剧的交响化、戏剧化相交融,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并赋予全剧音乐强烈的戏剧张力。
在歌剧的改编过程中,剧作家冯柏铭、冯必烈在充分尊重小说原著的基础上,根据歌剧艺术的特征,强化音乐性与戏剧性,并以生动的人物刻画、打动人心的情节,彰显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军民鱼水情深。
“以长征精神再现经典”,国家大剧院百余名党员职工投入到《金沙江畔》的剧目制作与排演工作一线,大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发扬长征精神、打造红色精品。
(本栏目由市委宣传部精品办、
《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