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说话、打喷嚏不遮掩口鼻、多人聚餐时不用公筷公勺……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一樁,却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危害,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当下,我们该如何做好常态化健康防护?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特意采访了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高芳教授。曹教授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强化公共卫生意识,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维护好公共卫生,是疫情防控的最好武器,而保持好的卫生习惯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强化公共卫生意识 ,做好全方位健康防护
控制传染病的手段主要有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每个人防御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方面做好自我防护,切断传播途径;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做易感人群。
曹高芳教授对记者提到,在生活中有以下一些情形,就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几率。比如大声说话时唾沫横飞,打喷嚏时不遮掩口鼻或遮掩方式不恰当,这时如果自身是病毒携带者,病毒就会直接传给周围的人。
曹高芳教授说,打喷嚏时不应用手捂住口鼻,而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部捂住口鼻。因为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果用手遮掩口鼻,痰液或唾液会粘附在手上,其中的病毒能在皮肤上存活数小时,若没有及时洗手,病毒可通过握手、按电梯、开门接触门把手、开车门等方式迅速传播出去。当预感到自己将要打喷嚏时,来不及掏纸巾或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建议把头低向手肘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个动作可将喷出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衣服上,肘部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公共卫生课,“维护公共卫生就是保护自己。”曹高芳教授建议,公共卫生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物品;讲究食品卫生安全,挑选和购买经过检疫的禽肉制品;切生食和熟食的刀和砧板要分开,盛生食和熟食的容器要分开;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加工烹调鸡蛋、鸭蛋等禽蛋类及禽肉时,必须熟透,不吃生的、半生不熟的禽蛋类食物。还有,快递的无接触取件、收货,网上订购的产品到达后要对所购商品外包装进行消毒。我们在防范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外,也要警惕人与物之间的病毒传播。
此外,疫情期间,有人出现了迷茫、不安与焦虑相互交织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人甚至陷入怀疑自己“中招”的恐惧中不能自拔。曹高芳教授指出,面对突发疫情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以客观、冷静、理智、科学的心态认识理解新冠肺炎及其防控策略,及时跟踪疫情进展,正确判断甄别及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信乐观的心态,就可以化疫情危机为发展契机,“心中有数”地做好日常卫生、个人防护、情感交流、办公学习,正常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做到“三勤”“三少”“三早”
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曹高芳教授认为,树立“我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整体卫生观正当时,调节和改变不良卫生健康习惯,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或观念上的改变来坚持。
曹高芳建议,做到“三勤”“三少”“三早”,是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三少”即少合餐、少聚集、少触摸;“三勤”即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少合餐”是指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这样可有效避免新冠病毒、幽门螺杆菌、感冒病毒等的传播,家人、朋友聚餐时提倡分餐制,最好使用公筷、公勺,提倡敬酒时不碰杯,以降低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病毒的风险。曹教授说,使用公筷公勺让一些人感觉破坏了亲友间感情,这种陋习需要摒弃,甚至可通过立法加以约束。
“少聚集”是指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即使身处公共场所,也要习惯性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说话声音不要太大,社交距离保持一米以上。
“少触摸”是指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避免接触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
“勤洗手”是指饭前便后以及接触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注意洗手时用肥皂、洗手液,应注意双手指尖、指缝、指关节部、掌心、手背均揉搓冲洗到。
“勤通风”是指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一般要在30分钟以上。如家人或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勤锻炼”要注意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锻炼可使人体增强抵抗力,同时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早”是指当人们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伴咯血痰等症状时所应采取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应及时佩戴口罩,适当保持与家人距离,立即去正规医院就治,就诊时需将是否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及在发病前1周内是否接触过禽类等信息告诉医生,并积极配合及早进行治疗。
曹高芳认为,只要人们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做到“三勤”“三少”“三早”,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加强锻炼、经常户外运动,保持膳食营养平衡,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就可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强化公共卫生意识 ,做好全方位健康防护
控制传染病的手段主要有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们每个人防御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方面做好自我防护,切断传播途径;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做易感人群。
曹高芳教授对记者提到,在生活中有以下一些情形,就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几率。比如大声说话时唾沫横飞,打喷嚏时不遮掩口鼻或遮掩方式不恰当,这时如果自身是病毒携带者,病毒就会直接传给周围的人。
曹高芳教授说,打喷嚏时不应用手捂住口鼻,而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部捂住口鼻。因为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果用手遮掩口鼻,痰液或唾液会粘附在手上,其中的病毒能在皮肤上存活数小时,若没有及时洗手,病毒可通过握手、按电梯、开门接触门把手、开车门等方式迅速传播出去。当预感到自己将要打喷嚏时,来不及掏纸巾或临时找不到手帕或纸巾,建议把头低向手肘来代替手捂住口鼻,弯曲手肘后,再靠近口鼻。这个动作可将喷出飞沫阻挡在手肘皮肤或衣服上,肘部较为干燥,且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公共卫生课,“维护公共卫生就是保护自己。”曹高芳教授建议,公共卫生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物品;讲究食品卫生安全,挑选和购买经过检疫的禽肉制品;切生食和熟食的刀和砧板要分开,盛生食和熟食的容器要分开;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加工烹调鸡蛋、鸭蛋等禽蛋类及禽肉时,必须熟透,不吃生的、半生不熟的禽蛋类食物。还有,快递的无接触取件、收货,网上订购的产品到达后要对所购商品外包装进行消毒。我们在防范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外,也要警惕人与物之间的病毒传播。
此外,疫情期间,有人出现了迷茫、不安与焦虑相互交织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人甚至陷入怀疑自己“中招”的恐惧中不能自拔。曹高芳教授指出,面对突发疫情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只要我们能以客观、冷静、理智、科学的心态认识理解新冠肺炎及其防控策略,及时跟踪疫情进展,正确判断甄别及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信乐观的心态,就可以化疫情危机为发展契机,“心中有数”地做好日常卫生、个人防护、情感交流、办公学习,正常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做到“三勤”“三少”“三早”
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曹高芳教授认为,树立“我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整体卫生观正当时,调节和改变不良卫生健康习惯,主要依靠人们的自觉或观念上的改变来坚持。
曹高芳建议,做到“三勤”“三少”“三早”,是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三少”即少合餐、少聚集、少触摸;“三勤”即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少合餐”是指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这样可有效避免新冠病毒、幽门螺杆菌、感冒病毒等的传播,家人、朋友聚餐时提倡分餐制,最好使用公筷、公勺,提倡敬酒时不碰杯,以降低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病毒的风险。曹教授说,使用公筷公勺让一些人感觉破坏了亲友间感情,这种陋习需要摒弃,甚至可通过立法加以约束。
“少聚集”是指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即使身处公共场所,也要习惯性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说话声音不要太大,社交距离保持一米以上。
“少触摸”是指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避免接触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
“勤洗手”是指饭前便后以及接触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注意洗手时用肥皂、洗手液,应注意双手指尖、指缝、指关节部、掌心、手背均揉搓冲洗到。
“勤通风”是指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一般要在30分钟以上。如家人或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
“勤锻炼”要注意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左右。锻炼可使人体增强抵抗力,同时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早”是指当人们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伴咯血痰等症状时所应采取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应及时佩戴口罩,适当保持与家人距离,立即去正规医院就治,就诊时需将是否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及在发病前1周内是否接触过禽类等信息告诉医生,并积极配合及早进行治疗。
曹高芳认为,只要人们养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做到“三勤”“三少”“三早”,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加强锻炼、经常户外运动,保持膳食营养平衡,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就可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