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短期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片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5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缓释茶碱组35例,安慰剂组21例。两组同时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2喷/次,3次/d),缓释茶碱组给予小剂量缓释茶碱片(10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BODE(体重指数、气道阻塞程度、呼吸困难分级和运动耐力)指数评分、运动能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次数、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

结果

4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缓释茶碱组25例,安慰剂组17例。两组患者治疗前除年龄外,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释茶碱组治疗后肺功能结果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的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症状评分较治疗前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D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6分钟行走试验(6MWT)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BODE指数评分及6分钟行走试验各项观察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缓释茶碱组治疗期间发生AECOPD患者的例数较安慰剂组少(3/25 vs 7/17,χ2=4.748,P<0.05=,缓释茶碱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好于安慰剂组(Z=-2.579,P<0.05=。缓释茶碱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程度轻微,可自行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安慰剂组未见有不良反应者。

结论

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治疗稳定期COPD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BODE指数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其他文献
低钠血症多系神经系统疾病或补液不当所致,单纯并发于呼吸道感染者尚属少见.现将我院2002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20例的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等相关指标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死亡的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组),并随机入选100例治疗好转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RDW、h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的收缩期应变率(SRs)参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共86例,先行普通超声检查,再用VVI检测,显示整体射血分数(EF)及收缩期左室局部心肌参数:心尖二、三、四腔心切面整体纵向心内膜收缩期应变率(A2-GLSRs、A3-GLSRs、A4-GLSRs),二尖瓣、乳头肌、心尖短轴切面整体径向心内膜收缩期应变率(MV-GRSRs、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