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产化”到“国产创”,比万米海底更妙不可言的,是“奋斗者”号的国产标签。
2020年11月28日,一阵汽笛声响,成功完成万米海试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胜利返航。
10月10日,“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其最深处约11000米,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1个多月时间,“奋斗者”号累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奋斗者”号在海底停留了6个小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探测科考活动,带回矿物、沉积层、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亲爱的观众们,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当潜航员的声音从全球海洋的最深处传来,网友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厉害了我的国!”
外观酷似一条绿色大头鱼的“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设计、集成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作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核心研制项目,“奋斗者”号实现了跨系统、跨单位、跨部门的大团队合作,研发团队在钛合金材料、浮力材料、声学通信定位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全面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装备能力与自主创新水平,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奋斗者”号可搭载3人的载人舱球壳,是目前世界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舱球壳。此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海深潜水器是美国2019年5月完成万米下潜的“极限因子”,其载人舱可搭载2人。作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载人舱是人类进入万米深海的硬件保障和安全屏障。“奋斗者”号下潜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水压超过110兆帕,相当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按照“奋斗者”号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以往深潜器使用的材料都已不能达标,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国际上没有制造先例,也找不到国外厂家生产,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我们自己造。”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项目负责人杨锐说。团队历时数年,自主发明了特殊钛合金材料,又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不是国产化,而是国产,这个‘化’字也可以去掉了。”杨锐自豪地说。
回顾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史,从1986年成功研制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此后,中国自主研发载人潜水器的脚步就越迈越大,“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接连问世,下潜深度也从最初的300米,到如今的10909米,增加的不只是下潜深度,还有我国在科技领域自主研发的能力与信心。正如“奋斗者”号潜航员、中科院声学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所说:“我们突破万米,不仅仅是深度从4位数到5位数的这样一个突破,而是证明了中国载人深潜有实力去挑战深渊,对全球最深的海洋具备探索和科考的能力。”
同时,“奋斗者”号的成功研制,还将有效带动我国深海通用元器件、高性能电池、精密传感器、特种功能材料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此外,“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新装备层出不穷,我国已形成了从1000米、4500米、7000米到万米级全海深潜水能力,万米深海从此不再对中国人紧闭大门。
在探索海洋的道路上,中国不会止步。在认识、保护、開发海洋的道路上,人类的新征程刚刚启动。
●媒体评点:从“国产化”到“国产创”,一字之差的背后,正是“奋斗者”号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底气所在。“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无论是飞向更远的太空,还是下到更深的海洋,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简单、更不轻松,但战胜困苦、攻克难关后的成就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精神财富。就像“奋斗者”号能扛住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处的水压,靠的是国产新型钛合金材料一样,中国要变得更强大,就必须把创新与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网友们的兴奋点,便在于此了。(赵静,央视新闻)
◎话题拓展:从“国产化”到“国产创”;标注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打卡地球“第四极”;“奋斗者”号的国产标签;“奋斗者”号的中国智慧;创新之路;大国重器;底气;厉害了,我的国……
(资料来源:新华社全媒体、上观新闻、人民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2020年11月28日,一阵汽笛声响,成功完成万米海试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胜利返航。
10月10日,“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其最深处约11000米,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1个多月时间,“奋斗者”号累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奋斗者”号在海底停留了6个小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探测科考活动,带回矿物、沉积层、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珍贵样本。“亲爱的观众们,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当潜航员的声音从全球海洋的最深处传来,网友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厉害了我的国!”
外观酷似一条绿色大头鱼的“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设计、集成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作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核心研制项目,“奋斗者”号实现了跨系统、跨单位、跨部门的大团队合作,研发团队在钛合金材料、浮力材料、声学通信定位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全面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装备能力与自主创新水平,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奋斗者”号可搭载3人的载人舱球壳,是目前世界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舱球壳。此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海深潜水器是美国2019年5月完成万米下潜的“极限因子”,其载人舱可搭载2人。作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载人舱是人类进入万米深海的硬件保障和安全屏障。“奋斗者”号下潜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水压超过110兆帕,相当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按照“奋斗者”号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以往深潜器使用的材料都已不能达标,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国际上没有制造先例,也找不到国外厂家生产,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我们自己造。”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项目负责人杨锐说。团队历时数年,自主发明了特殊钛合金材料,又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不是国产化,而是国产,这个‘化’字也可以去掉了。”杨锐自豪地说。
回顾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史,从1986年成功研制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此后,中国自主研发载人潜水器的脚步就越迈越大,“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接连问世,下潜深度也从最初的300米,到如今的10909米,增加的不只是下潜深度,还有我国在科技领域自主研发的能力与信心。正如“奋斗者”号潜航员、中科院声学所高级工程师刘烨瑶所说:“我们突破万米,不仅仅是深度从4位数到5位数的这样一个突破,而是证明了中国载人深潜有实力去挑战深渊,对全球最深的海洋具备探索和科考的能力。”
同时,“奋斗者”号的成功研制,还将有效带动我国深海通用元器件、高性能电池、精密传感器、特种功能材料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此外,“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新装备层出不穷,我国已形成了从1000米、4500米、7000米到万米级全海深潜水能力,万米深海从此不再对中国人紧闭大门。
在探索海洋的道路上,中国不会止步。在认识、保护、開发海洋的道路上,人类的新征程刚刚启动。
●媒体评点:从“国产化”到“国产创”,一字之差的背后,正是“奋斗者”号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底气所在。“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无论是飞向更远的太空,还是下到更深的海洋,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简单、更不轻松,但战胜困苦、攻克难关后的成就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精神财富。就像“奋斗者”号能扛住马里亚纳海沟一万米处的水压,靠的是国产新型钛合金材料一样,中国要变得更强大,就必须把创新与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网友们的兴奋点,便在于此了。(赵静,央视新闻)
◎话题拓展:从“国产化”到“国产创”;标注中国载人深潜新坐标;打卡地球“第四极”;“奋斗者”号的国产标签;“奋斗者”号的中国智慧;创新之路;大国重器;底气;厉害了,我的国……
(资料来源:新华社全媒体、上观新闻、人民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