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期刊业中,文摘期刊尤为引人注目。《读者》作为先锋。开发了文摘类期刊市场,获得空前的成功,月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不仅成为文摘期刊发行之王,也是中国期刊发行执牛耳者,加上《青年文摘》等几本发行过百万的第二梯队和一些发行几十万的新进部队,我国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期刊,文摘期刊俨然成为愈演愈烈的神话。
发行过千万:光荣与梦想
新华社报道,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在2006年4月份发行量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03万册,从而一举成为中国第一家月发行量超过千万大关的期刊,成为文摘期刊的骄傲。目前,《读者》发行量日前在全球综合期刊中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是美国的《读者文摘》、《国家地理》和《时代周刊》。挟发行霸主之威,《读者》在2003年就实现了广告利润突破四千万元,堪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读者》无疑是中国期刊界最大的神话,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文摘类期刊的同质化竞争非常厉害,那么《读者》是如何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青睐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读者》坚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一个特色化的时代,没有特色没有性格的杂志绝无成功的可能。不仅要性格鲜明,而且这种性格还要是广大读者认同、接受、喜欢和热爱的性格,即找到读者的胃口和脉搏,找到刊物的准确市场定位。虽然是文摘期刊,但《读者》却非常突出地强调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是中西兼容雅俗共赏,带一点儿雅致,也带一点儿感伤,有一点儿小资,也有一点儿精英,但更多的是平民。这种风格在《读者》自1981年4月创刊以来,就始终坚守,并因此而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其次,通过系列化开发,形成刊系,这是《读者》做大的另一个法宝。1999年,《读者》乡村版创办,2001年,《读者》改为半月刊,同年,创办《读者欣赏》,2005年,《读者》原创版推出。至此,《读者》刊系开始形成。正是通过这一战略,使《读者》的月度累计发行量节节攀升。在向外界公布《读者》的发行量超千万时,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少有人注意,这就是,《读者》说发行量过千万时,说的单位是“月”,而不是“期”。这一细小的区别,说明如果发行过千万仅指《读者》半月刊本身的话,那么平均期发行则是500万,如果过千万是加上了其他版本的话,那么《读者》本身的期发行量还要更小。这并非否定《读者》的成绩,而只是说明,改为半月刊与创办刊系,是使《读者》获得新的成功的关键元素。
与《读者》交相辉映的是另一文摘期刊名牌《青年文摘》。近年来,虽然前有《读者》如大山般难以逾越,后有《特别关注》与《格言》等追兵紧咬不放,但创刊已经二十五年的《青年文摘》却一直不疾不徐,不骄不嗔地稳定发展,在每月230~240万册的发行量,牢牢地固守着文摘期刊发行量第二的地位。办刊也许真的和做人一样,有人个性鲜明,有人掉在人堆里就再也找不着,也有人一生都在迷茫。但《青年文摘》却一直在稳定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2001年,《青年文摘》改为半月刊,并区分为红、绿版,2005年,又推出彩版。彩版在文摘期刊一片大同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期刊默守多年的“卷首语”规范,而采用“图说”的形式,不拘一格;在“旧闻新闻”栏目中对比不同年代的现象,令人回味;“名家手抄本”里,作家亲笔手写字体让看惯了印刷体文字的读者在耳目一新的同时,更亲近地感受大家的独特个性和人生积淀。“幕后”栏目则别出心裁地选择一篇没有通过的稿件,编辑、主编以“发稿笺”的形式,分别加以点评,让《青年文摘》的思想光辉在活色生香的墨色中含而不露地闪烁。
十年一剑,更何况二十五年?历史和规模,精神和品格决定了《读者》和《青年文摘》这样的文摘期刊领军者的影响力和地位。
成功不是宿命
《读者》等老牌文摘期刊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文摘期刊的希望与骄傲。然而,更多的文摘期刊获得的则是泪水与惆怅。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文摘期刊400多种。这些文摘期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众性文摘期刊,如《读者》;一类是专业性文摘,如《海洋文摘》。对全国9000多种杂志来说,相当于每100本杂志就有4本文摘期刊。在这400多种文摘期刊中,虽然有十多种发行量达到几十万,但更多的文摘期刊却并非想象中那么成功。
回顾文摘期刊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是只要文摘,就必然成功。老牌文摘期刊队伍中曾有一度与《读者》、《青年文摘》等平分秋色者,如今早已风光不再;也不乏苦苦挣扎仍生机渺茫,只能黯然退出市场者;当然,更多的是那些走过多年依旧不温不火、艰难度日者。对于他们来说,文摘之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试想,《都市文摘》、《都市文萃》、《读者俱乐部》、《中外文摘》、《中外书摘》、《畅销书摘》、《读书文摘》、《书摘》、《文苑》……如此之多连名字都只是似曾相识的文摘期刊,又有多少真正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
文摘期刊之所以出现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数量过多,内容重复,没有特色,是相当一批文摘期刊无法生存的原因。许多文摘期刊创办之初,就是跟风成功的文摘期刊,以为只要学得像,就能分一瓢羹,所以,造成一些类别文摘期刊过于集中,大家都彼此没有区别。
另外,许多人认为创办文摘期刊很容易,“天下文章一大抄”,剪刀加浆糊谁都会。因此办出来的文摘期刊没有灵魂,没有主见,只是一个二手文章大拼盘而已。这样的文摘期刊,连办刊者自己也不知自己的特色是什么。
此外,随着文摘期刊的重复出版,都试图选择一些优秀文章,但社会上可供摘登的好文章却是有限的。结果常常一篇好文章,几家文摘杂志同时登。文章是多了,但含金量却下降了,内容的稀释也就成为文摘期刊界的普遍现象。
而到了新世纪,随着网络的出版,文摘期刊更是面临新的挑战。许多网站走的也是一条与文摘期刊类似的道路,将传统报刊的文章与信息进行二次摘发,但他们比传统报刊更快、更多,更有选择余地和可以更加细分化,从而形成独有的优势。这也使文摘期刊受到网络媒体的重大冲击。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即使是《读者》这些成功的老牌文摘期刊,也同样有他们的苦恼。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牌文摘期刊虽然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但却并不是经济效益最好的期刊。其次,靠稀释浓度搞半月刊,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在一些文摘期刊改为半月刊后,一些读者反映好文章少了,质量下降了。此外,由于常常感受到社办期刊管理体制的制约,老牌文摘期刊们体现出创新不足,难以快速适应变化的形势的缺陷。当“稀释”战略受到质疑,当体制的制约日益凸现,当大众变为小众,当读者不断变化,当市场趋于饱和,当新刊来势汹汹,当网络势不可挡之时,老牌文摘期刊们潜在的危机就是一个不容忽视 的现实。倘若应变失策,这些成功者走向衰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年发行千万的《大众电影》,从鼎盛到衰落只是一夜间的事。
创新才是出路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于老牌文摘期刊来说,无论成功或失败,辉煌还是落寞,要在新形势下站稳脚跟,唯一的道路就是变化,在变化中创新,在创新中新生。
创新之一,重新定位,变革图强。现在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读者的观念和消费习惯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变化的市场环境和读者消费趋势面前,果断变脸求生,对那些成功的老牌文摘期刊来说是重大挑战,而对那些“不成功”文摘期刊来说,更是翻盘求胜的机遇。
对于老牌名刊来说,变化意味着风险,而不变则更是潜伏危机。《读者欣赏》和《青年文摘》彩版的推出,可以看作是文摘期刊老大们适应“读图时代”而在内容方式上作出的求变之举。而开通网站和手机短信则是在媒体载体上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品牌的创新,在继承中突破,在稳定中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成功者们的创新风范。
对其他文摘期刊来说,利用变化的时代,在定位上进行创新则是更加难得的机会。在种类如此之多的文摘类期刊市场挖掘出一条特色之路实属不易,同质化现象已经严重戕害了市场的形象,如果继续盲目跟风,势必会被迫退出市场。而利用读者需求的变化,重新寻求自己的定位,细分市场,走出自身的特色,则是他们绝地求生的良机。《特别关注》将杂志的诉求对象锁定为成熟男士,成为新生文摘期刊中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华文摘》以商务人士、知本阶层为主,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意林》和《格言》的成功之路,更是显示出了在变革环境中捕获市场空间的智慧。
创新之二,创新经营思维,从经营品牌到品牌经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创办于1922年,而今这本月刊已发展成为拥有21种文字发行50个版本、期发行量3100万份的全球最畅销杂志之一,《读者文摘》集团也因此成为年营业收入达25亿美元的大型期刊集团。对国内成功的老牌文摘期刊们来说,同样需要通过集团化发展,从经营好品牌,到进行品牌经营,利用期刊的巨大影响力,实行品牌延伸战略,进一步进行开发、拓展,从而摆脱单一的期刊格局,成为一个品牌集团。
在这方面,《读者》杂志社又再次抢先迈开了新的步伐。2006年1月18日,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利用《读者》的品牌优势,改造母体甘肃人民出版社,组建新的出版集团,使《读者》从此迈上了集团化的步伐。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说:我们要在办好刊物的基础上,搞好产业化经营。扩大《读者》现有系列刊物的发行,同时在2010年前,力争再创办、合办或并购l~6种不同市场定位的期刊。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读者》的出版资源,出版相关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还要在跨国跨地区经营上做文章,进一步提升《读者》在海外主流媒体中的影响力。
“老”并不是老牌文摘期刊的特质。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老”都只是这些文摘期刊的过去式,面向未来,“新”才是主旋律。老当益壮、历久弥新,才是老牌文摘期刊们的出路之所在。
作者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张 姝
发行过千万:光荣与梦想
新华社报道,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在2006年4月份发行量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03万册,从而一举成为中国第一家月发行量超过千万大关的期刊,成为文摘期刊的骄傲。目前,《读者》发行量日前在全球综合期刊中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是美国的《读者文摘》、《国家地理》和《时代周刊》。挟发行霸主之威,《读者》在2003年就实现了广告利润突破四千万元,堪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读者》无疑是中国期刊界最大的神话,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文摘类期刊的同质化竞争非常厉害,那么《读者》是如何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青睐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读者》坚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一个特色化的时代,没有特色没有性格的杂志绝无成功的可能。不仅要性格鲜明,而且这种性格还要是广大读者认同、接受、喜欢和热爱的性格,即找到读者的胃口和脉搏,找到刊物的准确市场定位。虽然是文摘期刊,但《读者》却非常突出地强调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是中西兼容雅俗共赏,带一点儿雅致,也带一点儿感伤,有一点儿小资,也有一点儿精英,但更多的是平民。这种风格在《读者》自1981年4月创刊以来,就始终坚守,并因此而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其次,通过系列化开发,形成刊系,这是《读者》做大的另一个法宝。1999年,《读者》乡村版创办,2001年,《读者》改为半月刊,同年,创办《读者欣赏》,2005年,《读者》原创版推出。至此,《读者》刊系开始形成。正是通过这一战略,使《读者》的月度累计发行量节节攀升。在向外界公布《读者》的发行量超千万时,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少有人注意,这就是,《读者》说发行量过千万时,说的单位是“月”,而不是“期”。这一细小的区别,说明如果发行过千万仅指《读者》半月刊本身的话,那么平均期发行则是500万,如果过千万是加上了其他版本的话,那么《读者》本身的期发行量还要更小。这并非否定《读者》的成绩,而只是说明,改为半月刊与创办刊系,是使《读者》获得新的成功的关键元素。
与《读者》交相辉映的是另一文摘期刊名牌《青年文摘》。近年来,虽然前有《读者》如大山般难以逾越,后有《特别关注》与《格言》等追兵紧咬不放,但创刊已经二十五年的《青年文摘》却一直不疾不徐,不骄不嗔地稳定发展,在每月230~240万册的发行量,牢牢地固守着文摘期刊发行量第二的地位。办刊也许真的和做人一样,有人个性鲜明,有人掉在人堆里就再也找不着,也有人一生都在迷茫。但《青年文摘》却一直在稳定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2001年,《青年文摘》改为半月刊,并区分为红、绿版,2005年,又推出彩版。彩版在文摘期刊一片大同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期刊默守多年的“卷首语”规范,而采用“图说”的形式,不拘一格;在“旧闻新闻”栏目中对比不同年代的现象,令人回味;“名家手抄本”里,作家亲笔手写字体让看惯了印刷体文字的读者在耳目一新的同时,更亲近地感受大家的独特个性和人生积淀。“幕后”栏目则别出心裁地选择一篇没有通过的稿件,编辑、主编以“发稿笺”的形式,分别加以点评,让《青年文摘》的思想光辉在活色生香的墨色中含而不露地闪烁。
十年一剑,更何况二十五年?历史和规模,精神和品格决定了《读者》和《青年文摘》这样的文摘期刊领军者的影响力和地位。
成功不是宿命
《读者》等老牌文摘期刊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文摘期刊的希望与骄傲。然而,更多的文摘期刊获得的则是泪水与惆怅。目前全国共有各类文摘期刊400多种。这些文摘期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众性文摘期刊,如《读者》;一类是专业性文摘,如《海洋文摘》。对全国9000多种杂志来说,相当于每100本杂志就有4本文摘期刊。在这400多种文摘期刊中,虽然有十多种发行量达到几十万,但更多的文摘期刊却并非想象中那么成功。
回顾文摘期刊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是只要文摘,就必然成功。老牌文摘期刊队伍中曾有一度与《读者》、《青年文摘》等平分秋色者,如今早已风光不再;也不乏苦苦挣扎仍生机渺茫,只能黯然退出市场者;当然,更多的是那些走过多年依旧不温不火、艰难度日者。对于他们来说,文摘之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试想,《都市文摘》、《都市文萃》、《读者俱乐部》、《中外文摘》、《中外书摘》、《畅销书摘》、《读书文摘》、《书摘》、《文苑》……如此之多连名字都只是似曾相识的文摘期刊,又有多少真正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
文摘期刊之所以出现如此冰火两重天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数量过多,内容重复,没有特色,是相当一批文摘期刊无法生存的原因。许多文摘期刊创办之初,就是跟风成功的文摘期刊,以为只要学得像,就能分一瓢羹,所以,造成一些类别文摘期刊过于集中,大家都彼此没有区别。
另外,许多人认为创办文摘期刊很容易,“天下文章一大抄”,剪刀加浆糊谁都会。因此办出来的文摘期刊没有灵魂,没有主见,只是一个二手文章大拼盘而已。这样的文摘期刊,连办刊者自己也不知自己的特色是什么。
此外,随着文摘期刊的重复出版,都试图选择一些优秀文章,但社会上可供摘登的好文章却是有限的。结果常常一篇好文章,几家文摘杂志同时登。文章是多了,但含金量却下降了,内容的稀释也就成为文摘期刊界的普遍现象。
而到了新世纪,随着网络的出版,文摘期刊更是面临新的挑战。许多网站走的也是一条与文摘期刊类似的道路,将传统报刊的文章与信息进行二次摘发,但他们比传统报刊更快、更多,更有选择余地和可以更加细分化,从而形成独有的优势。这也使文摘期刊受到网络媒体的重大冲击。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即使是《读者》这些成功的老牌文摘期刊,也同样有他们的苦恼。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牌文摘期刊虽然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但却并不是经济效益最好的期刊。其次,靠稀释浓度搞半月刊,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在一些文摘期刊改为半月刊后,一些读者反映好文章少了,质量下降了。此外,由于常常感受到社办期刊管理体制的制约,老牌文摘期刊们体现出创新不足,难以快速适应变化的形势的缺陷。当“稀释”战略受到质疑,当体制的制约日益凸现,当大众变为小众,当读者不断变化,当市场趋于饱和,当新刊来势汹汹,当网络势不可挡之时,老牌文摘期刊们潜在的危机就是一个不容忽视 的现实。倘若应变失策,这些成功者走向衰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年发行千万的《大众电影》,从鼎盛到衰落只是一夜间的事。
创新才是出路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于老牌文摘期刊来说,无论成功或失败,辉煌还是落寞,要在新形势下站稳脚跟,唯一的道路就是变化,在变化中创新,在创新中新生。
创新之一,重新定位,变革图强。现在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读者的观念和消费习惯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在变化的市场环境和读者消费趋势面前,果断变脸求生,对那些成功的老牌文摘期刊来说是重大挑战,而对那些“不成功”文摘期刊来说,更是翻盘求胜的机遇。
对于老牌名刊来说,变化意味着风险,而不变则更是潜伏危机。《读者欣赏》和《青年文摘》彩版的推出,可以看作是文摘期刊老大们适应“读图时代”而在内容方式上作出的求变之举。而开通网站和手机短信则是在媒体载体上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品牌的创新,在继承中突破,在稳定中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成功者们的创新风范。
对其他文摘期刊来说,利用变化的时代,在定位上进行创新则是更加难得的机会。在种类如此之多的文摘类期刊市场挖掘出一条特色之路实属不易,同质化现象已经严重戕害了市场的形象,如果继续盲目跟风,势必会被迫退出市场。而利用读者需求的变化,重新寻求自己的定位,细分市场,走出自身的特色,则是他们绝地求生的良机。《特别关注》将杂志的诉求对象锁定为成熟男士,成为新生文摘期刊中比较成功的例子。《中华文摘》以商务人士、知本阶层为主,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意林》和《格言》的成功之路,更是显示出了在变革环境中捕获市场空间的智慧。
创新之二,创新经营思维,从经营品牌到品牌经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创办于1922年,而今这本月刊已发展成为拥有21种文字发行50个版本、期发行量3100万份的全球最畅销杂志之一,《读者文摘》集团也因此成为年营业收入达25亿美元的大型期刊集团。对国内成功的老牌文摘期刊们来说,同样需要通过集团化发展,从经营好品牌,到进行品牌经营,利用期刊的巨大影响力,实行品牌延伸战略,进一步进行开发、拓展,从而摆脱单一的期刊格局,成为一个品牌集团。
在这方面,《读者》杂志社又再次抢先迈开了新的步伐。2006年1月18日,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利用《读者》的品牌优势,改造母体甘肃人民出版社,组建新的出版集团,使《读者》从此迈上了集团化的步伐。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说:我们要在办好刊物的基础上,搞好产业化经营。扩大《读者》现有系列刊物的发行,同时在2010年前,力争再创办、合办或并购l~6种不同市场定位的期刊。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读者》的出版资源,出版相关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还要在跨国跨地区经营上做文章,进一步提升《读者》在海外主流媒体中的影响力。
“老”并不是老牌文摘期刊的特质。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老”都只是这些文摘期刊的过去式,面向未来,“新”才是主旋律。老当益壮、历久弥新,才是老牌文摘期刊们的出路之所在。
作者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 张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