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追思与缅怀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n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有天明多壮志
  “唯有天明多壮志”是3月10日在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举行的“吴天明追思会”的标题,同时举行的“吴天明导演回顾展”标题是“天明爱电影,电影盼天明”。
  当最早获知原西影厂厂长、我国著名导演吴天明先生因心肌梗塞于3月4日上午10时左右猝然离世的消息时,不仅他的生前好友、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先生感觉惊讶和不能接受,身在西影,在西安的每一位电影人,包括每一位热爱他的普通观众,都是同样的感觉和反应。消息证实后,大家的心情一样沉痛。
  随后,西部电影集团董事长张宏先生第一时间奔赴北京,慰问吴天明导演的家人。西影集团随后在西影设置了追思灵堂,举办了吴天明导演追思会和经典影片回顾展,同时与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共同于3月8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了追悼会,于3月10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追思会和影片回顾展。
  在告别仪式和北京追思会上,吴导的家人亲友和吴贻弓、谢飞、郑洞天、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李少红、黄建新、滕文骥、何平、周晓文、黄建新、顾长卫、张会军、田壮壮、霍建起、陶泽如、蒋雯丽等许多著名电影人以及百多家媒体记者都到会,表达了对吴导的缅怀与哀思。追思会上还放映了米家山导演制作的纪念短片,回顾吴导的一生,将其音容笑貌永留人心。告别仪式门口嵌有他作品名字的挽联:“人生无奈常变脸没有航标任偏流”、“老井无声胜有声百鸟朝凤一曲终”和场内的“天明导演快乐远行”,以及“天明爱电影,电影盼天明”“唯有天明多壮志”这些字都让人觉得天明导演仿佛仍和我们在一起。
  吴天明不仅是我国电影界德高望重的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还因为他在担任西影厂厂长其间大胆启用一批年轻影人,扶持和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黄建新、周晓文等著名导演,而被业内誉为“电影界伯乐”“第五代导演教父”等。
  张艺谋在追思会上悲悼自己的恩师和伯乐时说,“没有吴天明,就没有我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也正是凭借这部《红高粱》,改写了我的命运。”
  陈凯歌导演也在获知消息的当天通过新华社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吴导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他说,“吴天明导演曾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除本人拍摄过多部优秀作品外,还带领一代人创造辉煌,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个率真正直的好人。在担任西影厂厂长时,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至今难忘,对于他的突然去世我深感意外,十分悲痛。他拍过一部名为《人生》的影片。现在,他已完成他的人生,愿他安息。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吴天明导演生前曾于1985年至1987年期间担任本刊第一任编委会主任,对本刊也倾注了许多关怀与心血,本刊全体同仁在这三月的追思与怀念中,一一翻阅着吴导在本刊留下的影迹与风采,捧读他写的《老井断想》和《再振雄风向未来》,倍觉亲切,深受鼓舞。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言,“无论怎么困难,电影梦在他心里永远是一团燃烧的火。”
  太阳有可能从西部升起
  1988年,时任西影厂厂长的吴天明导演为建厂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本刊发表了《再振雄风向未来》的文章,文章说:“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开始新的长征,西影也随之焕发青春。《生活的颤音》是为起步。《西安事变》、《都市里的村庄》是为发展。从《人生》、《野山》、《黑炮事件》的腾飞,到《老井》、《红高粱》的跃进,人们在惊叹:太阳有可能从西部升起。追根溯源,我们不能不说,西影的兴衰,是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起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仅是西影的春天,也是国内整个电影界、文化界的春天,又恰值吴天明个人创作的最好的年华,所以他便和西影一起从西部崛起,不仅让国人惊叹,也让国际影坛对中国电影刮目和赞叹。
  吴天明导演193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从小迷电影,1960年考入西影演员培训班,毕业后在西影演员剧团做演员,曾参演过影片《巴山红浪》。但他的志向是想要做导演。1974年曾跟随著名导演崔嵬参加了《红雨》的拍摄,同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两年后回来,做了3年助理导演和副导演。1979年和1981年先后两次和著名导演滕文骥合作拍摄了故事片《生活的颤音》和《亲缘》。《生活的颤音》不仅获得了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也使吴天明获得了优秀青年创作奖。
  1983年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没有航标的河流》,再次获得了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二等奖,和夏威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第二年他执导拍摄了真正在国内产生轰动效应的代表作,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人生》,影片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也让当时所有的年轻人许多年都念念不忘高加林和刘巧珍,甚至十多年以后还有人宁愿倾尽所有,个人投资去拍《人生》续集。
  拍《人生》的时候,也是吴天明新任厂长,带领西影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我们至今都记得当时正值青春年华,在校园里看过的那些激动人心的西部农村题材影片,除了《人生》,还有《黄土地》、《老井》、《红高粱》、《野山》等,并不都是西影厂和吴天明拍的,但却都和他有关系。吴天明曾回忆说:“拍《人生》外景的时候,张艺谋、陈凯歌、何群三人,拄着拐棍来了,说是给《黄土地》采景,没有钱了,我也不认识他们。但是三个人找过来说饿得不行,我就赶快给他们备饭,聊起来知道了他们缺钱,我让摄制组拿了两三千块钱给他们,又把剧组一辆吉普车调出去给他们用一个多星期。”
  都是怀有电影梦和执着于艺术理想的人,这一段回忆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了解到如今已是中国电影中坚力量的第五代导演们,在当年起步时的艰难程度。
  1987年,吴天明又执导了一部轰动中外电影界的影片《老井》。在拍摄《老井》期间,他对极度缺水的北方贫瘠山村生活深有感触,怀抱无限同情和想要改变这种面貌的巨大激情,写下了《老井断想》的诗章,并发表在本刊,诗中说:“好一座山,山那边还是山,/要命的水,多少代了,打井,找水。/山不转,水也不转,这就是老井。//这里打了一百二十七眼没有水的干井,/这里的干井,最深的有十五丈七。//就在这块土地上,/同样有着人间那说不尽道不明的/悲欢离合,扭曲舒展,男欢女爱……//多少代了,/这里穷得连地主老财都没有/吃口水要往返几十里去担。//到了今天,老井人该怎么办?!/是离开这块土地,走出这重重大山?/还是钉在这块土地上,继续在/地球上戳窟窿?/有人想出去,/有人想留下。//……我们希望山转水也转,/转出个好世界来,/转出个中华民族的好日子来,/转出个舒舒展展的当代中国人来!”   在这部影片中,他大胆起用时任摄像师,专业也不是学表演的张艺谋出演男主角孙旺泉。剧组里的人都说:“一个敢让演,另一个也敢答应,肯定有一个是神经病!”,但一个有信心,另一个也肯每天砸石头、背石板的下死功夫。结果这部影片不仅于1988年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第十一届百花奖故事片奖;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第七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等多项国内国际电影大奖,更传奇的是张艺谋因为在本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的人。吴天明曾对此评价说:“当你从事一项事业,不去热爱它,不去下死工夫,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我从张艺谋身上就学到很多。”
  随后他又全力扶持张艺谋实现了自己的导演梦想,拍摄了他的成名作《红高粱》,与此同时大胆启用新人导演,放手扶持有才能的导演,相继出品了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田壮壮导演的《盗马贼》、颜学恕导演的《野山》、周晓文导演的《疯狂的代价》、滕文骥导演的《棋王》等一系列杰作,创造了一个“西部电影”和“第五代”导演崛起的神话,拿足了奖项,也使西影厂的发行量从全国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一。这岂不是如他文章中说的一样太阳从西部升起了吗。
  文章还说,“人才为立厂之本。西影之所以能在这些年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跟我们厂培养、启用一批有才华的年轻创作骨干有直接的关系。电影是年轻人的艺术,它不仅是指年龄,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年轻。只要敢于创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影的创作就会永远富于生命力。……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坚持不拘一格启用人才,西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在卸任厂长以后,也始终坚持了自己的艺术信念和创作个性,这些在他继《老井》之后,执导和主演的《变脸》、《首席执行官》、《非常爱情》、《飞越老人院》、《百鸟朝凤》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他曾说:“我始终认为,导演跟作家一样,不是比你的作品有多花哨,而是比你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比你用良知去表现人生的理想。”
  2005年,他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10万元奖金悉数捐给了正在修路的“老井”村。2012年他执导拍摄的生前最后一部影片《百鸟朝凤》,讲的是吹唢呐人的故事,表现艺人对艺术的信念和坚守,也是他对电影艺术的信念和坚守。
  如今我们追念和缅怀吴天明导演,更重要的是继承他的精神和艺术家的社会良知与操守。
其他文献
阿尔莫多瓦,一位神奇的导演,西班牙“国宝级”人物。我们父辈的年龄,在不同的国度,一样经历了国家的变迁、世界艺术潮流更迭、自身的成长与嬗变,他用与众不同的视角谱写一出出精彩纷呈的也许只属于电影世界才有的平凡人事,但却又用坦诚的镜头语言讲述着,让人惊呼并意识到,这就是西班牙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至少是边缘的缺少被关注的一群。  阿尔莫多瓦出生在西班牙拉曼恰地区,自幼家庭贫困,但他从不忌讳谈论这些,其父亲
期刊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值得我们讲述,有着灿烂的文化值得我们骄傲。我们应该记得属于我们的荣耀与辉煌,同时我们更应该时刻铭记那些曾经屈辱无比的历史遭遇。2014,又一个甲午年,时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在此,我们从电影入手选取了部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题材的优秀影片,与读者一起回顾那些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让这些影片时刻的警示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一.
期刊
编者按:音乐可以离开电影,但电影却不能阙如音乐。倘或卓别林没有为自己的默片谱写出精彩诙谐节奏自洽的音乐,想必其电影定会失色很多。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泰坦尼克号》,设若没有詹姆斯·霍纳,卡梅隆此片恐怕也难以想象。但电影音乐究竟何为?是电影附属,还是电影注解,抑或不止于此二者?在百年影视上它又是如何演变发展的?本刊特约专栏影评家耀辰先生,为大家从头道来,一探究竟。  电影原声在经历了诞生初期的混沌乱
期刊
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理查德·怀斯曼曾在《正能量》一书中,揭秘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可以影响我们的信念、情绪、意志力,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提升我们内在的信任、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同时,规避自私、猜疑、不自信的负能量。  作为与人类生活最贴切的媒介之一,电影曾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许多人。在我的印象中,国产正能量电影确实不少。许多网友认为体育方面的电影都可纳入正能量的范畴之中,这样的理解当然不能算错
期刊
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多采用中远景长镜头叙事,很多段落辅以摄影机的摇动,由一个镜头完成。这些长镜头尽可能再现“缓慢的时光流程”,以纪录人物在时光流逝中飘浮于世的状态。长镜头时间包含着更丰富的可能性。“叙事本身就是重新结构时间,那些时间带给我们的美感似乎无法言表。在我长镜头的偏好里,时空统一的单一场景里,常常让摄影机处于茫然不知的等待之中,这符合我们认知世界的规律。”在特定的长镜头和统一场景里,导演
期刊
电影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与电影几乎同时诞生的电影海报也有相当浓厚的积淀。电影海报是一部电影的“名片”,也叫电影宣传画。它是以绘画和文字组合的一种电影招贴画,融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从最早期的单纯广告宣传转变为一种时尚文化收藏品,吸引了许多收藏家的目光,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近年来,随着《洪湖赤卫队》、《江姐》、《渡江侦察记》、《赵一曼》等革命经典影视剧的热播,红色题材和
期刊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天使都将坠落人间,历经考验。天使中的天使——秀兰·邓波儿,也不例外。  2014年2月11日,秀兰·邓波儿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安详离世,享年85岁。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位淡出影坛已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世界级童星的身上。也有许多人拿时下各国当红童星与之做比。然而,秀兰·邓波儿的传奇是不可复制的。当她以5岁幼龄,作为20世纪福克斯签约演员的时候,她是世界上最好的童星,没有之一。当
期刊
从《李宗仁回忆录》到《血战台儿庄》,辗转中的心愿和勇气  1981年,文化部共青团组织负责人田军利看了《李宗仁回忆录》中有关台儿庄战役的描写后,被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民抗击日军那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想,如果能将这场战役搬上银幕,将对青少年的教育产生重大意义。于是,他找到好友费林军商量此事。费林军当时是电子工业部电视录像室编导,他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两人遂
期刊
导演:乔治·克鲁尼  主演:乔治·克鲁尼  凯特·布兰切特/比尔·默瑞  类型:剧情  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14年03月28日(内地)  剧情  本片被称为“二战版《十一罗汉》”,据悉有望引进中国内地。影片根据罗伯特·M·埃德塞小说《古迹卫士:盟军英雄、纳粹强盗与寻宝之旅》改编,二战期间,希特勒的纳粹组织侵略并掠夺着无数土地及精美艺术品。由研究人员、历史学家等人组成的古迹卫士小分队,受命于
期刊
《海角七号》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来自日本的女孩遇上了台湾本地怀才不遇的男孩,二人年轻气盛,互看不惯,到后来慢慢了解,直至惺惺相惜,达成永不分离的诺言。  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甚至俗套的故事竟能够压倒当年《赤壁》这样所谓的大片,其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下面笔者将对《海角七号》的叙事元素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片中的七封情书是将阿嘉和友子的爱情免于俗套的主要功臣。影片伊始就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