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由现实世界中相对应的事物或情境所决定。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把学生置于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
一、巧妙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中,我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实验来引入新课:为什么实验中我用水点着了火呢?然后告诉学生:这是钠的功劳。就这样,富有创意而又精彩的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愉悦、轻松的化学氛围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急于撩开金属钠的神秘面纱,激发了他们的探究金属钠性质的动机和欲望,也激起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处于活跃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多媒体信息的感官刺激,易于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化学教学中一些耗时较长或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微观世界的现象等,均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与方法。例如:在《不同类型的晶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氯化钠晶体的立体动画,并让其旋转,从各个方向观察立方体,选中一个氯离子,闪烁周围其它离子。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对离子晶体的认识更直观、简洁。
三、围绕中心,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在选择问题时,教师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以使学生负担较轻,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在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时,为避免学生“看热闹”,我及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思考:1.钠为什么会浮在液面上?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3.小球为什么会在液面上游动?4.溶液为什么会变色?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围绕钠与水反应这个中心,不断地思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实验探究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步步思考、步步探究的过程。在铝的性质探究实验中,我注意让学生比较铝分别与3mol/L稀硫酸和6mol/L稀盐酸反应现象的异同。针对均产生无色气泡,但生成速率不同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这种不同的原因在哪里?学生经过比较和讨论后得出结果:可能是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不同造成。那么,如何研究它们在上述反应中体现出的不同作用呢?我引导学生作下一步的探究。这样,以实验为学习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探究情境。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学习的成果。
五、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教师树立应用意识,在学习中用,在用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蛋白质变性的性质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煮鸡蛋,即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继而解释生活中的疑问:酒精为什么能消毒?餐馆里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什么?高温为什么能灭菌?重金属离子为什么会有毒?这样,我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材料、环境、食品等问题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他们乐于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成就感也不断增强。
六、利用科学故事、史实等创设生动情境
课堂上,与教学相关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优美的传说,一段美好的科学史实……或妙趣横生,或引人入胜,都能深深吸引学生。凯库勒回忆说,他曾连日苦苦思考苯的结构问题,而不得其解。“在困倦中,我打起瞌睡来了。原子又在我的眼前跳跃起来,它们盘绕、旋转,像蛇一样地舞动着。看!那是什么?有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个形状虚幻地在我的眼前旋转着。像是电光一闪,我醒了”。于是,凯库勒首次满意地写出了苯的结构式。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在科学探索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给人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并对苯分子的结构特征有了生动形象的认知基础。
化学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在课堂中恰当地创设情境,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智慧的火花。情境,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2]王祖浩.化学1.江苏教育出版社.
[3]王芳.巧设化学教学情境营造探究课堂氛围.中学化学参考,2009,20.
一、巧妙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中,我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实验来引入新课:为什么实验中我用水点着了火呢?然后告诉学生:这是钠的功劳。就这样,富有创意而又精彩的引入,使学生迅速进入愉悦、轻松的化学氛围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急于撩开金属钠的神秘面纱,激发了他们的探究金属钠性质的动机和欲望,也激起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处于活跃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多媒体信息的感官刺激,易于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化学教学中一些耗时较长或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微观世界的现象等,均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与方法。例如:在《不同类型的晶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氯化钠晶体的立体动画,并让其旋转,从各个方向观察立方体,选中一个氯离子,闪烁周围其它离子。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对离子晶体的认识更直观、简洁。
三、围绕中心,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在选择问题时,教师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以使学生负担较轻,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在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时,为避免学生“看热闹”,我及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思考:1.钠为什么会浮在液面上?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3.小球为什么会在液面上游动?4.溶液为什么会变色?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围绕钠与水反应这个中心,不断地思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实验探究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步步思考、步步探究的过程。在铝的性质探究实验中,我注意让学生比较铝分别与3mol/L稀硫酸和6mol/L稀盐酸反应现象的异同。针对均产生无色气泡,但生成速率不同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这种不同的原因在哪里?学生经过比较和讨论后得出结果:可能是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不同造成。那么,如何研究它们在上述反应中体现出的不同作用呢?我引导学生作下一步的探究。这样,以实验为学习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探究情境。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学习的成果。
五、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教师树立应用意识,在学习中用,在用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蛋白质变性的性质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煮鸡蛋,即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继而解释生活中的疑问:酒精为什么能消毒?餐馆里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什么?高温为什么能灭菌?重金属离子为什么会有毒?这样,我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材料、环境、食品等问题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他们乐于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成就感也不断增强。
六、利用科学故事、史实等创设生动情境
课堂上,与教学相关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优美的传说,一段美好的科学史实……或妙趣横生,或引人入胜,都能深深吸引学生。凯库勒回忆说,他曾连日苦苦思考苯的结构问题,而不得其解。“在困倦中,我打起瞌睡来了。原子又在我的眼前跳跃起来,它们盘绕、旋转,像蛇一样地舞动着。看!那是什么?有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个形状虚幻地在我的眼前旋转着。像是电光一闪,我醒了”。于是,凯库勒首次满意地写出了苯的结构式。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在科学探索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给人带来的愉悦和幸福,并对苯分子的结构特征有了生动形象的认知基础。
化学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在课堂中恰当地创设情境,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智慧的火花。情境,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2]王祖浩.化学1.江苏教育出版社.
[3]王芳.巧设化学教学情境营造探究课堂氛围.中学化学参考,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