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算生猪账理太偏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受益的究竟是农民还是中间商?过去一周,国家发改委的官员和一些网民就此产生了分歧。近日,国家发改委用数据再次表示,主要受益者是农民,而不是网民们认为的中间商。
  发改委反驳网民观点的理由是通过算账表明,中间商购买活猪的价格上涨了,增值税增加了,猪肉销售数量下降了,屠宰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固定成本平摊到每市斤猪肉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因而获利比农民少。
  为了说明问题,发改委还举了个例子,假定一头200市斤重的生猪,按出肉率75%计算,可折猪肉150市斤,按每市斤上涨5.54元计算,零售商可以增收831元。扣除购买生猪时生猪购价每市斤提高3.02元支付的604元后,中间环节毛利增加额为227元。这样,一头猪涨价831元中,农民从涨价中获益604元,占73%;中间商从涨价中增加毛利227元,占27%。
  发改委如此算账让人感到理太偏,只算了中间商倒腾猪肉利耗的一面,而没有计算农民养猪成本增加的一面。近年来,随着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涨价,养猪的饲料也在涨价,再加上猪仔的价格上涨,猪的防疫费用增加,这些都必然会导致农民养猪的成本上升,所以说,虽然活猪的收购价格上涨了,但养猪的农民也不见得就一定能够获得很大的利润。发改委为何不算一算农民养猪成本上升这笔账,将上升的成本平摊到每市斤猪肉,再作结论呢?
  
  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农民养猪的情况是有所了解的。尽管今年肉价大涨,但农村养猪户还是不多,只有原先没能将猪卖出的那些养猪户把猪卖了,但他们也不敢再多养猪,而原先已经将猪卖出的“空槽户”,却更不敢再养猪了,一是买不到、买不起仔猪,二是怕仔猪养大后,肉价又下跌。尽管政府对发展生猪生产给予了一些扶持、鼓励的优惠政策,但農民养猪的积极性并没有空前高涨。农民经不起生猪价格“冷热病”的折腾,都不敢再多养猪了,又怎么能够从中受益呢?
  我想,发改委要想弄清猪肉涨价主要受益者究竟是不是农民的问题,不能只浮在上面就凭生猪涨价额来推算农民获益多少,还是应该深入到农村,对农民养猪的情况作一些实地调查、实证分析,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也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稳定生猪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不切实际、不负责任地张扬“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受益者是农民”,偏向一方的算账,都会造成假象,形成误导,导致决策失误,影响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在外来词的译介活动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传统方式是将其民族化,即汉化处理。外来词在我国的使用包括音译、意译、音义兼译、形译、音译加义等。有外文字母又有汉字的字母词如AA制、B超、维生素C等,这部分外来词,都收入了《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已归化为汉字系统,也就是说被承认为汉字。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原告李某诉被告李甲等继承纠纷案【案情简介】被继承人李某某和薛某某婚后共生育四个子女,长子李甲、长女李乙、次女李丙、三女李丁。薛某某于2001年4月去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代表们、同志们: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和有关单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