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1860年开始,中国建筑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开始吸收和跟随。随后,现代主义传到中国,折衷主义建筑开始在中国盛行。20世纪初,中国的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对中国传统的继承,至此,中国建筑一直游离在自信与自卑之间。
关键词:中国建筑折衷主义传统现代建筑
正文部分:
中国建筑的黯然自卑
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这所珍贵的皇家园林,也烧掉了中华名族的许多自尊与自信。就如同世贸大厦是美国权利和财富的象征一样,圆明园也是中国皇族至高无上的象征,所以那些外族纷纷把这它们作为打击的对象,以表达对这个国家的仇恨和对这个文明的蔑视。当圆明园化为灰烬的刹那,也宣告了一个旧王朝,一种旧的生活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那个时候,各种教堂﹑学校﹑银行﹑饭店﹑工业建筑﹑办公建筑﹑洋式住宅还有租界如雨后春笋般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崛起,刺激着中国人的感官和那已经脆弱不堪的自信心。上海滩那古典的英国汇丰银行,气派的戈登堂,洋味十足的陆军部,巴洛克风格的上海邮局,高耸的徐家汇天主堂·它们一个一个伫立在中国大地上,处处点缀着外国金融资本的身影,展示着殖民者的势力。
中国人在最初的新奇过后,架不住这铺天盖地的欧风美雨,开始妥协,开始跟随。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那些有权有势之辈都以住上洋楼为荣,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西式住宅。以上海为例,在那些高高的围墙内梧桐树的掩映下,那些多姿多彩的小别墅展示着自己经历风霜的独特韵味,向我们阐述着那一代人的生活。阎锡山住宅,宋子文住宅,陈友仁住宅,李鸿章老宅,杜月笙住宅,白崇禧住宅。这些或者权倾一时的臣子,或者富甲一方的商人,他们修建着自己的别墅,幻想在里面过着完全的西式生活。
中国建筑对西方建筑的跟随
从建筑风格上来说,20世纪20年代以前,西方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还是现代建筑流行之前的欧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的作品占主导地位。有些建筑也带有一些巴洛克式的细节。在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几乎都是完全跟随西方的流行风格,中国成了欧美各国建筑的复制和试验地。
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最初产生于法国,其建筑的原则是: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是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万神庙﹑美国的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这种风格的建筑在中国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像天津开滦矿务局办公楼,大楼横向沿街展开,为西洋古典主义风格,明显地呈3段构图。底部为基座,中部为14个高10米的爱奥尼克柱组成的柱廊,气势恢宏,而柱头卷涡线条,则精致优美。
“当时更多建筑的主要面目已经基本脱离古典的范畴。建筑风格因各国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特点,有英国式﹑德国式﹑俄国式﹑日本式等等。例如大部分银行采用的都是希腊古典柱式,而饭店﹑住宅等则更多地表现出各西方国家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较多地采用折衷主义的手法。”[1]这种将不同时空的建筑风格或局部风格和构件汇集或模仿地置于一个建筑中的集仿式建筑,在中国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如1931年的天津法租界公议局,由门德尔松设计,是一座富于巴洛克装饰风格的古典复兴式建筑。
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外建筑师,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折衷主义的特征,甚至一度出现了以追随西方古典建筑手法为时髦的倾向。
19世纪末,随着欧美工业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逐渐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结构的产生﹑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广泛应用,升降机和电梯的使用,为彻底拋弃古典建筑的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等原则,以及建造摩天大楼等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大批新建筑流派和“新建筑运动”的兴起,给建筑界带来了新的气息。现代建筑最早由沙俄建筑师引入中国,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沙逊大厦的华饭店,都是现代建筑流派在中国播种开花的结果。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和盛行给长期停滞守旧的建筑艺术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也为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无论是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还是现代建筑,中国始终跟随在欧美各国之后。各种大厦,各种办公建筑,各种饭店﹑教堂仿佛都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复制品。那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建筑,带有浓郁的西式风格,却缺少了本土特色。也许,是看惯了洋楼立柱,对于传统的自信已然瓦解了吧就如同一位歌手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了对传统的信心,中国建筑永远只能是复制品。
中国建筑师重拾传统,开始探索之路
1914年至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卷入战争之中,元气大伤,他们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控制。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名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如改善金融制度﹑税收制度﹑实施币值改革等等。到抗战爆发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那是一个奇怪的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是一大堆的青年才俊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了,他们像是上天赐予中国的,在各个行业发光发彩,影响直到今天。鲁迅﹑章太炎﹑陈独秀﹑马寅初﹑胡适﹑傅斯年﹑蔡元培﹑茅以升﹑李四光﹑钱学森﹑丁肇中﹑梁思成﹑苏步青·····这些被现代人奉为大师的人物,凭着自己的满腹才学,探索着中国的未来之路。
在建筑业,留学归来的学子们在海外受到过严格系统的欧美教育,注重建筑技术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风格化建筑模式的掌握,具有深厚的功底和技巧,回国之后很快即投身于中国建筑设计与建筑教育事业中。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的贝寿同,毕业于伊利诺大学的庒俊,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关颂声﹑梁思成,毕业于宾西法利亚大学的杨廷宝······这些最早的中国建筑师,夜以继日,创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成立自己的组织,出版学术刊物,开展建筑教学。
他们有远见的看到,中国建筑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在传统里吸取养分,创造带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在经过反省和挖掘寻找自身传统优势之后,正如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赵深先生所言,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们,欲“融合东西方建筑学之特长,以发扬吾国建筑固有之色彩”,创造出新的形式和建筑语言,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之路。。这个问题,从那个时候起就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怎样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守住自己的名族特色,怎样让每个城市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而不是一个个复制的纽约,华盛顿,伦敦或者巴黎?日本找到了,安腾那清水混凝土盒子将东方民族的含蓄内敛展露无疑,让人身在其中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但是中国的特色建筑在哪里呢?北京西站,湖北省博物馆等等建筑,还是给人太表象的感觉。
也许是内忧外患加剧了国人的存亡意识,也许是那些青年才俊在海外意识到传统的可贵,也许······总之,很幸运的是,虽然身处于半殖民地的环境之中,虽然面对着洋人的长枪利炮,但是我们还是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对传统的那份坚持。中央大学礼堂,南京外交部大楼,国民大会堂,这些优秀的建筑结合中西,是中国建筑中的现代化典型。
结语:
近现代中国的西洋建筑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在强烈的欧风美雨面前,中国建筑一直游离于自信与自卑之间。
然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而独自存在,面对其他文化的侵袭是必然的事情。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能不能守住本土的那一份滋味是我们每一个建筑人所要思考的问题。套用程泰宁先生在我院演讲时候的一句话:“中国的未来建筑会怎样,我不知道,那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才能走出独特的中国建筑之路。”我细细品味这本书,看到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听到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故事,回想自己曾经到访的汉口的老教堂和银行,我在欣赏它们美丽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我们在积极接纳外来事物的同时,守住对传统信心,发展我们的特色。
参考文献:【1】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李学通著
作者简介
姓名:杨灿 性别:女 出生年月:89.6 职称:本科学生
关键词:中国建筑折衷主义传统现代建筑
正文部分:
中国建筑的黯然自卑
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这所珍贵的皇家园林,也烧掉了中华名族的许多自尊与自信。就如同世贸大厦是美国权利和财富的象征一样,圆明园也是中国皇族至高无上的象征,所以那些外族纷纷把这它们作为打击的对象,以表达对这个国家的仇恨和对这个文明的蔑视。当圆明园化为灰烬的刹那,也宣告了一个旧王朝,一种旧的生活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那个时候,各种教堂﹑学校﹑银行﹑饭店﹑工业建筑﹑办公建筑﹑洋式住宅还有租界如雨后春笋般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崛起,刺激着中国人的感官和那已经脆弱不堪的自信心。上海滩那古典的英国汇丰银行,气派的戈登堂,洋味十足的陆军部,巴洛克风格的上海邮局,高耸的徐家汇天主堂·它们一个一个伫立在中国大地上,处处点缀着外国金融资本的身影,展示着殖民者的势力。
中国人在最初的新奇过后,架不住这铺天盖地的欧风美雨,开始妥协,开始跟随。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那些有权有势之辈都以住上洋楼为荣,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西式住宅。以上海为例,在那些高高的围墙内梧桐树的掩映下,那些多姿多彩的小别墅展示着自己经历风霜的独特韵味,向我们阐述着那一代人的生活。阎锡山住宅,宋子文住宅,陈友仁住宅,李鸿章老宅,杜月笙住宅,白崇禧住宅。这些或者权倾一时的臣子,或者富甲一方的商人,他们修建着自己的别墅,幻想在里面过着完全的西式生活。
中国建筑对西方建筑的跟随
从建筑风格上来说,20世纪20年代以前,西方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还是现代建筑流行之前的欧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的作品占主导地位。有些建筑也带有一些巴洛克式的细节。在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几乎都是完全跟随西方的流行风格,中国成了欧美各国建筑的复制和试验地。
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最初产生于法国,其建筑的原则是:美产生于度量和比例。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是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万神庙﹑美国的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这种风格的建筑在中国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像天津开滦矿务局办公楼,大楼横向沿街展开,为西洋古典主义风格,明显地呈3段构图。底部为基座,中部为14个高10米的爱奥尼克柱组成的柱廊,气势恢宏,而柱头卷涡线条,则精致优美。
“当时更多建筑的主要面目已经基本脱离古典的范畴。建筑风格因各国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特点,有英国式﹑德国式﹑俄国式﹑日本式等等。例如大部分银行采用的都是希腊古典柱式,而饭店﹑住宅等则更多地表现出各西方国家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较多地采用折衷主义的手法。”[1]这种将不同时空的建筑风格或局部风格和构件汇集或模仿地置于一个建筑中的集仿式建筑,在中国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如1931年的天津法租界公议局,由门德尔松设计,是一座富于巴洛克装饰风格的古典复兴式建筑。
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外建筑师,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折衷主义的特征,甚至一度出现了以追随西方古典建筑手法为时髦的倾向。
19世纪末,随着欧美工业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逐渐摆脱了旧技术的限制,探索着更新的材料和结构。特别是钢结构的产生﹑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广泛应用,升降机和电梯的使用,为彻底拋弃古典建筑的柱式﹑细部之间的固定搭配等原则,以及建造摩天大楼等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大批新建筑流派和“新建筑运动”的兴起,给建筑界带来了新的气息。现代建筑最早由沙俄建筑师引入中国,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沙逊大厦的华饭店,都是现代建筑流派在中国播种开花的结果。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和盛行给长期停滞守旧的建筑艺术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也为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无论是古典主义﹑折衷主义还是现代建筑,中国始终跟随在欧美各国之后。各种大厦,各种办公建筑,各种饭店﹑教堂仿佛都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复制品。那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建筑,带有浓郁的西式风格,却缺少了本土特色。也许,是看惯了洋楼立柱,对于传统的自信已然瓦解了吧就如同一位歌手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了对传统的信心,中国建筑永远只能是复制品。
中国建筑师重拾传统,开始探索之路
1914年至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卷入战争之中,元气大伤,他们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控制。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名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如改善金融制度﹑税收制度﹑实施币值改革等等。到抗战爆发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那是一个奇怪的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是一大堆的青年才俊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了,他们像是上天赐予中国的,在各个行业发光发彩,影响直到今天。鲁迅﹑章太炎﹑陈独秀﹑马寅初﹑胡适﹑傅斯年﹑蔡元培﹑茅以升﹑李四光﹑钱学森﹑丁肇中﹑梁思成﹑苏步青·····这些被现代人奉为大师的人物,凭着自己的满腹才学,探索着中国的未来之路。
在建筑业,留学归来的学子们在海外受到过严格系统的欧美教育,注重建筑技术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风格化建筑模式的掌握,具有深厚的功底和技巧,回国之后很快即投身于中国建筑设计与建筑教育事业中。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的贝寿同,毕业于伊利诺大学的庒俊,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关颂声﹑梁思成,毕业于宾西法利亚大学的杨廷宝······这些最早的中国建筑师,夜以继日,创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成立自己的组织,出版学术刊物,开展建筑教学。
他们有远见的看到,中国建筑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在传统里吸取养分,创造带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在经过反省和挖掘寻找自身传统优势之后,正如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赵深先生所言,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们,欲“融合东西方建筑学之特长,以发扬吾国建筑固有之色彩”,创造出新的形式和建筑语言,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之路。。这个问题,从那个时候起就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怎样在国际化的潮流中守住自己的名族特色,怎样让每个城市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而不是一个个复制的纽约,华盛顿,伦敦或者巴黎?日本找到了,安腾那清水混凝土盒子将东方民族的含蓄内敛展露无疑,让人身在其中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但是中国的特色建筑在哪里呢?北京西站,湖北省博物馆等等建筑,还是给人太表象的感觉。
也许是内忧外患加剧了国人的存亡意识,也许是那些青年才俊在海外意识到传统的可贵,也许······总之,很幸运的是,虽然身处于半殖民地的环境之中,虽然面对着洋人的长枪利炮,但是我们还是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对传统的那份坚持。中央大学礼堂,南京外交部大楼,国民大会堂,这些优秀的建筑结合中西,是中国建筑中的现代化典型。
结语:
近现代中国的西洋建筑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在强烈的欧风美雨面前,中国建筑一直游离于自信与自卑之间。
然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而独自存在,面对其他文化的侵袭是必然的事情。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能不能守住本土的那一份滋味是我们每一个建筑人所要思考的问题。套用程泰宁先生在我院演讲时候的一句话:“中国的未来建筑会怎样,我不知道,那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才能走出独特的中国建筑之路。”我细细品味这本书,看到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听到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故事,回想自己曾经到访的汉口的老教堂和银行,我在欣赏它们美丽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我们在积极接纳外来事物的同时,守住对传统信心,发展我们的特色。
参考文献:【1】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李学通著
作者简介
姓名:杨灿 性别:女 出生年月:89.6 职称: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