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xxmm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理性的人》作为一部研究存在主义的专著,在西方的影响很大。本书追溯了存在主义在古代思想中的渊源,分析了存在主义在艺术中的表现以及在中世纪和19世纪的浪漫注意动中的反映。书中对克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和萨特四个存在主义主要人物进行了专题研究。最后,作者从哲学上论述了存在主义作为一种与理性主义对立的学说,揭示了现代社会问题的社会思潮,以及它出现的必然性。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本书的观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及认识来对存在主义诞生的时代特征和背景进行论述,并对其所产生的意义做了阐述。
  关键词:存在主义 背景 意义
  从高中开始,我接触了一些关于存在主义的书籍,如《西西弗的神话》《局外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主要目的大概还是功利地为了在高考作文的思想立意中博出彩。现在,我对人的意义以及理性有了更多深入的认识后,再读这本《非理性的人》,发现存在主义的意义远比我所认为的要更深、更伟大。因此,我想结合本书的观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及认识来对存在主义的诞生背景和意义做一些阐述。
  一、存在主义诞生的时代特征与背景分析
  (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哲学的失落
  作者在本书开篇引用基尔凯戈尔的一个故事来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人们逃避着对存在这个终极问题的追问,转而躲藏在现代科技所制造的巨大器械背后。这种逃避态度的原因之一就是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专业化和精细化,使得哲学家愈来愈成为一种职业,从而使得哲学这样一个关注人和世界终极问题的学科越发失落。
  我们有存在于各个大学哲学院系中的哲学教员,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哲学教员只是一份职业,一份谋生的职业。而作为哲学家这样一个个体的存在却是既缺乏又鲜为人知的。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各种科技新闻,而当我努力回想是否曾读过关于哲学与哲学家的报道时,却想不起只言片语。同时,作者提到“当今哲学家正是由于其在社会组织中的这种客观社会作用而被迫成了科学家的模仿者:他也试图借专业化来完善他的知识武器”。因此“现代哲学家格外关注方法和技巧,关注逻辑和语言分析,关注句法学和语义学”,“为求得形式的精巧而不惜把所有的内容全都提取掉”。可见,现在的许多哲学工作者,不如被称为修辞学家。他们逃避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却只在形式和技巧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着。
  (二)科学与理性
  这样的现状背后隐藏的就是科学与理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被推崇地位。启蒙主义鼓吹人的理性,从而使得科学取代了中世纪的上帝的位置,堂而皇之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又一位“神”。
  然而在这之前,人们处在宗教的“庇佑”之下,安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科学将这层保护膜撕下,把人类赤裸裸地放在异在的宇宙之中。人类成了失去家园的浪子,成了一个片段的存在。于是存在的痛苦和焦虑就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不仅如此,理性与科学的智慧成果使得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功利、物质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另一方面,战争、经济危机、政治动乱又与理性形成对立。再者,“在一个官僚化的、非个人的大众社会里,人的无家感和异化感更趋强烈”。人类被三重异化:对于上帝、对于自己、对于整个社会机构,人类都感到自己成为了陌生人。
  于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认为,艺术就是为了缓解这样的焦虑来安慰痛苦的人类而产生;卡夫卡写出《城堡》,并且认为,人类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是因为亚当和夏娃的罪恶才会误入这样一个不属于我们的世界中而永远承受痛苦;加缪写出《局外人》;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诞生了。
  以上提到的科学与理性将人暴露在虚无之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们逐渐发现,科学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个世界,即科学具有有限性和非理性。科学的有限性发生在科学本身,而不是发生在关于科学的哲学思考中。海森伯的测不准定理、玻尔的并协原理、哥德尔发现等都证明了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而科学的非理性体现在归纳和因果问题(即黑天鹅困境)、科学范式、科学知识的黑箱化、理性的绝对化就是非理性等地方。以归纳和因果问题为例,休谟提出,归纳和因果作为科学理性方法之一,却体现了科学的非理性。因为归纳来源于经验,而不是先验。同时,过去关联的经验不能预测未来。另外,归纳是人们凭借本能和直觉得出的。
  第三个方面是技术理性主义的狂飙突进。我认为,技术理性主义的核心就是只关注技术的进步而无视“合理性”问题,即对人性的违背和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作者说:“理性的同合理的不是一码事。”完全按照理性的方式推演产生的结论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人道的。作者以一则关于氢弹技术的通告为例,并评价说其中的计量数据使得问题听起来非常合乎科学,合乎理性,致使人们不再反躬自问这整个事情人的意义何在。
  (三)一战后的虚无主义情绪
  一战之前,人类对自己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中取得的成果沾沾自喜,理性之风吹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人类感到自己越来越强大,运用自己的理性和头脑,人类可以认识和掌握万物的规律。资产阶级社会中,世俗追求已经远远超越了中世纪对上帝的精神崇拜,人们享受世俗的乐趣,追求自己的目标。然而一战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一战后的欧洲青年突然从对物质世界支配的力量感中被驱逐了出来,在力量感的反面他们发现战争或许还有其他更多事物是人類理性无法控制的。
  二、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人类的意义
  结合前文对存在主义诞生背景的阐述,我认为存在主义的诞生存在着两点基本的意义。
  一是存在主义使人们更深刻地发现人的有限、理性的有限以及技术理性主义的影响。前文我们已经谈到过这几点,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不过值得一提的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新闻上说两个国家在某地处于战争状态,一国派出本国制造的人工智能武器,然而它还未制造一点破坏就被紧急召回,原因是它将自己的“枪口”对准了本国军队的首领。看到这则新闻时,有两点让人担忧。首先就是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理性和智慧的产物在战争上的运用,势必会让今后的战争越来越残酷,甚至愈发不可控。那么我们不禁要发问:人类的理性和智慧究竟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人类理性的本质是造福还是破坏?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人工智能本身。今年A lphaG o与李世石的对阵,可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条大新闻。作为人类代表的李世石1:3不敌人工智能。我们可以说人工智能前所未有地集合了人类的智慧,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但是我们更要想想人工智能是否会最终超越人类,并拥有意识,甚至产生更多的伦理问题。
  二是“存在主义……努力使个人觉悟到,即使面对着现代趋向标准化的群众社会大潮流,仍然有可能过上本真生活”。我想,这一个意义让存在主义超越了虚无主义。
  从高中时初读《查特图斯特拉如是说》到现在,我未能深入地了解尼采在这本书中的思想,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尼采的情感宣泄使得语言极其诗化,情感喷薄而出,让我很难把握他的思维脉络。不过我粗浅的看法大概是:人的存在的确是虚无而荒诞的,但人要经历磨难走向“超人”,因为人的唯一意义就是从自我走向超越自我。“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终点;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这样,尼采的存在主义给予了人生更多积极而非消极。这对于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人们具有重大的意义。
  谈到尼采,不得不说点题外话。
  尼采是不一般的哲学家。例如,在《悲剧的诞生》中,他的不一般在于他的论述方式并非是基于实物的研究,而是内在经验(因为关于“酒神秘仪”等现象并无文字资料可供研究)。周国平说他“不是用概念推演出一个体系,而是用象征叙说自己的一种深层体验”。在《文艺心理学》第十六章中,朱光潜先生特别“批评”了尼采、叔本华的关于悲剧的结论“不是从研究作品归纳出来的,所以像游丝悬在虚空里”。当时我虽然很崇敬尼采,但看到朱老先生的评价却也感到一点心虚和底气不足。
  现在看来,尼采会采取这样的论述方式,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亲身体验着人的问题。这是尼采特殊而又受人尊敬,同时也为人惋惜的地方。鲁迅说:“尼采说他是太阳,光热无穷,所以他疯了。”同时,巴雷特也以尼采的经历告诫“冒险家”:在人类共同体中扎根,有一些庸人气质。的确,尼采太过超前于他同时代的人,他是最孤独的人。他也太过歇斯底里,最终被“泰坦神族”撕成碎片。我们需要一点幽默感,让这些荒诞、虚无与歇斯底里的“病症”得到一味解药。
  存在主义是应时代特征和人类困境而产生的,因此它不是幻象,不是乌托邦。它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有指引的意义:指引他们认识人生的荒诞,也指引他们承担存在的痛苦,超越自我。
其他文献
秘语  我是蝼蚁  招不来千里马的足音  为了证明自己是活着的  在这个世界上  被迫发声  而你有大片的蓝  供你扩展涤荡  有足够的粮草兵器  供你厮杀把玩  你疆域辽阔  不像我我的蚌  已被日子碾碎  尘埃莫辨  羽翼中绽放的青灰  离自己愈来愈遠  而火焰玫瑰  哪个更接近灰烬  目光向上就能  洞穿星星们的秘密  头颅向下是否  就能擎住根系  天要黑下来  落叶要回家了  我无法陪你
期刊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难过时,浓重  高兴时,淡轻  无风时,慵懒地飘着,飘着  一会儿,飘往长安  一會儿,飘向北京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晴朗时,雪白  阴冷时,铁青  寂寞时,忧伤地靠着,靠着  一会儿,靠向父亲  一会儿,靠往母亲  我愿是一片,天上的云  我身靠我身  我心向我心  面向未来  不要沉溺于甜蜜的过往  不要留恋于消逝的时光  那些不过是爱情的幻
期刊
海哭的声音  浙江蛇蟠岛,曾是海岛  如今化身“半岛”  乘车直达我赶上了沧海桑田  是海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丢失了大海  貪欲抬头,聚拢为坝  海也会痛,被各式各样的农具打退  此时,堤坝内蔬菜水果疯长  但无法催生我丰收的喜悦  蛇蟠岛,本来躺在东海怀里  蛇蟠石,曾经乘风破浪,远走天涯  岛因为水,滋润,富饶  海盗占之,先民居之  古洞深处有人家,宋朝的  烟熏火燎,画在洞壁上  可如今,
期刊
曾经一棵树代表一个人名  如今一个人名还原一种精神  绿林,绿林  我声声喊你不必应  你要排兵布阵你要兼济苍生  谁托梦于汉天门  从此三更灯火五更鸡  绿林,绿林  我还在喊你不必应  当时四方棋局不明  你要化腐朽為力量将草木练成兵  你要长矛在手阅遍天下雄奇  绿林,绿林  我以两千年前的艰难喊你  我以今日的无限风光喊你  喊你的万丈侠义喊你的千般豪情  直至日月天地都懂得你  直至苍穹
期刊
摘要:梳理张承志的创作历程,从而探寻他执著于理想主义追求的原因,是严谨地审视自我的态度。  关键词:执著理想主義 人格 意识 态度 民间  张承志的创作起步于草原,在早期作品中,张承志把自己对草原的眷恋神奇地凝聚为一个形象额吉,基于对额吉的感激,对草原的依恋,张承志写下了早期以《黑骏马》为代表的一篇篇对草原饱含深情的作品。对额吉的眷恋,实质上是他对母亲的眷恋,是对中国母性的优秀品质:高贵、美好、善
期刊
让一只狗记住你的最好方式  推开老Y家院落的铁门,脚步声  警觉了它的耳朵。用鼻子打招呼  寻找我与老Y的区别  脚趾丫从凉鞋露出的气味  牛栏山二锅头、张新发槟榔  还有红梅牌卷烟跑哪去了  提着幽邃瞳孔窥探一个陌生人  “朝它吐些口水,或干脆撒泡尿  它会永远记住你的”  老Y把另一柄锄头递给我  一起开始在后院挖畲种环保蔬菜  被夕阳涂鸦在地上的影子  让一只狗嗅不出诗的区别  一些树叶排着
期刊
摘要:在中国迈向发展复兴的大路上,工业成为我们走向富强的一个绕不过的主题。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的经济,工业第一个扛起了经济发展的领头旗。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在国民经济面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给国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商国华的长篇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描绘的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以沈阳铁西区国企改革为例,通过分析见证整个东北地区国企面临的艰难局面和国企转型,彰显了由新中国时期的创
期刊
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种后现代文学流派,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中国当代作家在结合本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自成一派”,其中王小波尤为显著。但是,在一段历史时期之内,他的作品一直不被理解,甚至被严重误读。本文从推理法、戏拟法等入手,论证王小波小说中“黑色幽默”艺术,展示其自由狂欢的精神。  关键词:王小波 黑色幽默 分析  提起王小波,“特立独行、行吟诗人、浪漫骑
期刊
摘要:贾平凹在90年代以后创作的四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末城市化的巨大历史画面。在描绘这场城市化的过程中,贾平凹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偏执的感性到冷静理性、由困惑到反思到叹息的过程。  关键词:矛盾心理城市化乡村传统文化衰落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化大潮的侵袭,农村开始向城市转变,而整个乡村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面对城市化这样一个大趋势,作为有着敏锐“嗅觉”的典型的农裔作
期刊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亲迁往美国,医学系毕业后在加州工作,身处异乡,心思故土。《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是胡塞尼的处女作,作为一部美丽动人、震撼人心且极具疗愈力量的成长与人性救赎小说,该书自2003年问世以来,跃居多国图书销量排行榜,让亿万读者为之着迷、心碎,他本人也因这部作品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