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向废墟的天使翅膀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江华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画家,段江华的作品是一种需要思考的艺术。从作于1993年的《王与后》开始,他的作品在那些使人心旷神怡,或玩世不恭的绘画之林中,突出地呈现出文化的沉重。那是与“明快”“潇洒”“飘逸”迥然异趣的境界。在近年以建筑“遗存”为主题的作品中,画家仿佛坠入难以苏醒的沉重噩梦,但它确实是“文化性”的绘画创作,犹如文化积淀的断面,包含着无尽的历史思绪。
   段江华的近作多描绘巨大的古今建筑,他把那些体现了(或正在体现着)特定历史阶段人的力量和特定地域文化影响的建筑,置放在深邃无尽的空间,形成永恒的时空与短暂的人力之间的较量。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场较量是不成比例的,人的力量显然没有任何获胜的希望。正是这种宿命的悲剧,赋予人的力量以审美的崇高,这曾是历史上的诗人和画家反复吟诵的主题。但段江华的作品蕴含着更多的历史、文化与心理的感慨。画家展现的流逝的岁月和消融于流逝岁月的巨大建筑使我想到人类历史上轮番登场的文明与文化。如果一种文化在当下的文化格局中已经失去功能,它昔日的功能已经沦为陈腐和无关紧要的文化风俗和制度,那末这种文化可以称之为“遗俗”。如青铜器所象征的一整套与祭祀礼仪相关的社会制度和思维方式,和今天计算器时代的信息和基因编码文化,全然不在同一象征体系中。又比如今天的人们在博物馆看到的青铜礼器,与市场上出售的青铜仿制品之间,也没有文化上的对应性。玩具般的仿制品不产生恐惧、崇拜的情感威慑力量,不再是等级、威权的制度象征。
   由于千百年文化的熏染调教,人类已经具备了“优柔寡断”的“品性”。表现于一方面人们热情展望未来,为想象中的前景激奋;另一方面又眷恋昔日,“今不如古”就这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们对现实世界不满和疑虑的口号。与此同时,他们又困惑于未来难于把握的不确定性。这种复杂的心情,流传千载,并体现在古往今来的文学艺术里。在人的心目中,时间的不可掌控性显示了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不可知性。而当下的意义又无法从世俗溢出,人的欲望对应现实,是缺陷,杂乱,琐细,不完美,无方向。人在欲望的黑色海洋中漂浮和挣扎,无法保有完整和清醒的主体。随着生命走向尽头,主体意识也就归于空无……由此,生命和文化,就如此与死亡联系一起。这些困惑一直无所忌惮地缠绕着人们的思想,无休止地触动人们的感情神经,呈现了“生”与“死”话题的“永恒”特性。
   从段江华2007年以来的系列油画作品中,能够感到对这类文化命题的思考和表达。他的作品主题是关于“人类居住地”的意象,画面由城市、城墙、楼堂殿宇、纪念碑、祭坛等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组成,表现与人有关的存在问题,以及人与人造物之间复杂关系,和由此造成的人观看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预想。画中的建筑物常常孤立地被置放在暗色的空间。“天如穹庐”,但那是晦暗的幽冥世界,压抑而阴郁;而它们赖以存在的土地表层裸露,如战争破坏后的瓦砾碎石一望无际,只冷冷地反射着铁色的光。那些曾经是高大坚固的建筑物,在这种空间显得无所依托而即将崩溃。这场景的暗调不是一般意义的夜色,它加强了情绪的绝望。天空流宕的微光,也不是午夜天空能够暗示的飘渺希望,而是恐惧和阴暗压力的狰狞显露,象征永恒黑夜的漫无涯际。这黑夜就如一座座庞大、空旷、无表情的墓场,死寂凝固,了无生机;好像无法摆脱的噩梦,体现着异化的人造物与人的生存关系的纠结。
   透过这静止、凝固令人窒息的场景,仿佛看到的绵延中的人与自己营造的物体共同被一种不可知命运任性地淘洗和异化的结局。艺术家挖掘和想象时间痕迹的图像,并在这痕迹中注入历史时间意识流带来的“破坏性”意味。由此演绎出“废墟”的图式。让这种“废墟”图式作为人类文化的瞬间定格,不仅以个人的方式展开对某种文化样式现状和轨迹的演绎,同时也表现一种对文化和历史的感知方式,联系着刻骨铭心的感情和思考。
   这里当然不仅仅是有关“居住地”被“废墟”化的含义,不仅仅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形成人造物自然地“废坏”的痕迹,而是此过程更多指向历史、文化、社会、种族的问题。因为这些建筑物不仅仅表现了“人居住此”的痕迹,也体现了人对这些物体的态度和观念的痕迹,也就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建筑自己的居处?人如何“居住”在一起?为什么是“这种”方式而不是“那一种”方式等。这里透析出的是一种文化意识和时间的关系,就是在更广阔的时间场域中观察人类文化行为得失和功过。从作品里,尤其是建筑物的形制,和周围环境关系,在其中的位置,象征意义,视觉作用等,能看出艺术家对此的分析和判断。
   首先艺术家揭示的是,人在“居处”是被自己的所造物埋没的观念,这是一种自觉自甘的行为,类似于自杀。如何能够被自己的制造物所埋葬,这在理论上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现实中却一再发生。常常看起来好像是由于自然的威力,如地震、飓风肆虐致人死地,但普遍的却是人死于自己建造的居所,被自己的制造物压住、致残、窒息而死。深入一层要追究的是人的责任,是文化影响下的人的行为和观念的结果,和人的精神状态联系一起。选择这样的主题,表明画家所思考的问题不仅是画面上所看到的正在“风化”和趋于瓦解的人类建筑,也是喻意人的精神的困境。要说明这种精神体系并不是由于表征的文化符号的“高大坚固”而永恒,而是同样经不住侵蚀而毁坏,最后成为依稀的影子而消散于大地之上。就如在画中看到的那些当年帝王参拜天地的祭坛,曾经的旌旗号角,鲜花供果,到如今只剩下孤零的“石坟”,面向苍穹。而《广场》《遗址》系列,表现更为凄凉和衰颓的意象,因为过去它们对应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的景象,如今却是断垣残壁,西风残照。这些曾与人群激昂情绪合而为一的集聚地,即将彻底沉沦入永恒的黑暗。
   再有,这即将被时空所湮灭的建筑,是某种社会模式或文化体系的象征,因为它的承载超出了社会生存所需的限度,而不堪重负。如《城》《楼》《馆》系列作品,暗示人类空间占有欲的极度膨胀。在画家笔下这些曾经被视为人类智慧、权力和财富的巨大城市建筑,现在画面中就像被抽离了骨架的萎缩模型,显得贫乏而空洞。这不仅仅是城市为废墟的精神抽离,更是在建造这类畸形建筑的开始,一种要与宇宙平衡规律相抗衡,与物理引力相对抗的人类决心和意志的体现。可脆弱的人类,最经不起宇宙的哪怕是一点点玩笑,所以要制造坚固的实体庇护,但实体是人造的,也就和人有同样的命运。是人的有限,决定了这些外观奇特的建筑群必然的下场。《墙》《关》《台》高大和厚重,似乎为了家族或种族的利益,以它来对付同类的反抗和争夺,隔绝千百万人的流动;也为了兑现威权,登高一呼,四海归心……而当没有人的精神生命注入时,这些废弃物也失去了威权和力量象征的意义。它们必然地融入大地,成为最普通的土石,好像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切将回归宇宙洪荒的原本面貌。
   建筑既象征人,也同时存在人的制度和规范,思维和行为方式。它们凸现人类带来的环境和制度,最终建筑物反过来对人的抛弃,或者说是人类对自己的抛弃和敌视,造成了荒芜。画家对这一点表达很清晰。如在《广场》《坛》《殿》《碑》《台》系列中所展示的那样,占据所有画面中心的,是一个突出的,具有象征符号的建筑物,它被废墟围绕,并作为一个控制全场的顶端。光影在此对比聚焦,用笔触用色,气氛烘托围绕此物。这也是画家这一系列的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意义,就是作为人类制度的等级,以及对人类的统治方式和手段,最终带来的是世界的繁盛还是灭亡?是宇宙秩序的象征还是谬误?是人类的希望还是绝望?悖谬的是,那些以死亡挟持世界的威权顶端和体系核心,也是死亡的开始和终端的象征。
   对人文历史的深度思考,并没有减低段江华对绘画形式表现力的探索。他前期作品将多种材料运用于平面的绘画,在传统的绘画材料如画布、颜色、油料中间,毫不犹豫地裱贴了粗糙、厚实的纸板和纺织品,这种综合材料的色泽和质地,改变了绘画的优雅与柔和,实际上画家是以一种强硬的方式,来改变了人们习惯性的欣赏心境,扭转对画面形象和艺术效果的习惯联想去向。在他的掌控下,高贵的“王与后”显出前所未有的感情张力。近年以古今建筑为题材的作品,他没有在画面上添加异质材料,而是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涂刷、堆砌颜料。这种画法既强调了描绘对象(如砖瓦、土石与天空、云霓)在质与量上的对比,也赋予对象可以“触摸”的历史沧桑感。当人们在近处观看他的作品时,不能不被画家讲述的历史故事、建构的可“触摸”的历史场面所震撼。
   段江华描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和构造的“事件”,但是从人类历史的过程,从千年文明难以寻找的整体,从断垣残瓦的遗存中,不正是表现了一种真实吗?在这里,我不能不想到可感知的世界昨天、今天和明天——既然古代文明是以那种“踪迹”的方式显现于我们,难道今天的文明不会以同样的方式显现于将来吗?
   我们的画家很少在作品中追问洪荒宇宙的过去和未来,更不习惯探究古老文化的生成与泯灭。实际上数千年来,中国文坛一直可以听到“天问”的回响和“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的叹息。在现世的物质实利引领人间万象的时候,段江华以他的绘画探索,拓展当代中国艺术的思想境界,使我们看到当代中国艺术家在文化深度方面的努力。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2014年4月16日, 由创作与评论杂志社、湖南省美术出版社、湖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口述湖南美术史》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国内外部分高校学者、文艺评论家、美术家、收藏家、设计家等四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湖南省文联《创作与评论》杂志执行主编王涘海主持研讨会。  这部由马建成集四年之力完成的《口述湖南美术史》,呈现了1949—2009年,六十年的湖南美术的发展历程,通过采访两百多位当事人,收录其中一百
期刊
湖湘英杰在中华文化史上谱写了壮美篇章,仅书法而言,释怀素、欧阳询、何绍基、毛泽东、齐白石,他们的名字震古烁今,光照百代。而今作为圣人之徒的湖湘书家,蹱武前贤,踔厉风发,正用才情汗血铸就精神图腾,其中陈羲明便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以拙朴英迈、萧散虚灵的独特书风鹰扬三湘,蜚声海外。  羲明是一位极具艺术才情和创造力的中国当代实力派著名书法艺术家、书法活动家、书法教育家。他的社会兼职较多,能出色胜任中国
期刊
徐则臣:总体小说  徐则臣《耶路撒冷》以一群出生于1970年代年轻人的逃离与重返故乡之路为核心,探寻当代复杂的现实与精神生活,构筑出“一代人的心灵史”。它具有略萨所言的“总体小说”的特征,文体的交叉互补和语言的变化多端形成叙事空间的多重性,嵌套、并置、残缺、互补,它们在一起构成一张蛛网,随着人物的归乡、出走、逃亡,蛛网上的节点越来越多。它们自我编织和衍生,虚构、记忆、真实交织在一起,挟裹着复杂多义
期刊
作为献给共和国六十五周岁生日的一份重要贺礼,谭仲池的诗集《祖国 我深爱着你》以饱满的激情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精彩地描绘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和繁荣而兴旺的现实景观,唱出了对祖国情深意切的时代颂歌。这是难得一见的具有重量和质感的洪钟大吕,它不是小情小调的浅吟低唱,不是碎屑生活的随意记录,更不是下半身感官的欲望化书写,而是在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中奏出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交响乐。谭仲池的诗
期刊
爱情,是人类探寻的永恒母题。莎士比亚曾这样发出对爱情的感受:“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方方在《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中,从爱情的另一角度——伤痛入手,透过爱情,继而深入人性内里,剖析了“爱情”的表征之外,人性本我的精神搏斗,揭开了暗藏在内心深处的,残酷而赤裸的真实。  一、“痛苦”的背后  人的一生,总是处于负痛之中的。然相对于占据人生大半部分的“平
期刊
每个女人的世界,都是一个曲径通幽的世界。  画家一黎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也许只是一个平淡的午后,窗外的那棵玉兰树正开着花,屋子被玉兰花的香气所窨透,纱窗竹帘,都泛着淡淡的香气。连宣纸上也窨透了。  一黎就在这样的午后,在纸上涂抹着。画室里的颜料色彩斑斓,可一黎是闲淡宁静的。她的画上因此氤氲出某种淡远的情调。  画上的女人出现在各种情境里。有时是竹影疏篱,有时是草长莺飞,有时是清荷带水,四时风物
期刊
早在1994年的中国油画展上,段江华便以他的获奖作品《王·后·2号》表现出了对历史特有的眷恋。那是两个被时间风化的人物造型,运用了综合材料手段,其凝重的语言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波普”思潮形成鲜明反差,也由此奠定了段江华的创作基调——与深层的“历史意识”相关。  “历史意识”是“85新潮”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高名潞在论述“85新潮”时引用克罗齐的观点,将“历史意识”转换成创造新时代的能量,也使整个“
期刊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小说这一文类逐渐从不登大雅之堂的边缘文体进入到人们阅读的中心地位,尤其是梁启超宣称“小说为文学最上层”的惊世骇俗之言,更把世人的阅读目光吸引到小说上来。随着小说地位的提升,小说作者队伍不断扩大,小说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扩大和提高。就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而论,如果单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的文体分类的数量着眼加以考察,小说可谓是蔚为壮观、独占鳌头。  相对于现代诗歌理论的宏富和驳杂,中
期刊
《务虚笔记》恰如史铁生的一块精神界碑,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中对自身局限性的突围,开始摆脱之前对于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的心理依赖,对人生的苦难不再只是进行审美的静观或哀而不伤地呢喃,而是深化对苦难的体验,以更沉重的肉身和不安的灵魂去追寻终极性的价值关怀。于是,史铁生对“人”的考察也就从“我如何在场”的问题更多转向了“我从何而来,又到哪儿去”。实际上,只有回答了后者,个体的在世困境才能找到出口。对史铁生来
期刊
“痕迹”在刘恪的小说理论中占据着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尽管在他的两本小说理论著作中,并没有为这个概念留下任何确定的阐释空间,但痕迹这个概念却以各种形式流淌于他对小说的解读中。窃以为,这一概念恰恰切入了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的要害,它集有形与无形于一体,在象与象外相和的世界中,悄然留下无痕的一笔,也使得小说分析不仅仅是语言的逻辑展示,还是小说语言编织的美学世界的呈现过程。  一  在《现代小说语言美学》一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