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夏丐尊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道出了人文情感、和谐教育、和谐课堂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教学,既是求知的一门课程,更是育人的一门学科,它孕育着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温馨的人文环境,给他们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需求,点燃他们炽热的心灵火花。
第一,重视人文精神、情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十分重视人文精神、情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怎样才能建立和谐课堂,拓展学生的情感需求呢?譬如,我常用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的礼仪去感化学生的迟到,每走进教室后,和学生们坐在一起,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拉拉他们的手;或让他们背上几句古诗,或自己朗诵名篇中的精彩片段;有时或给他们讲个简短故事,或说几句耐人寻味但不庸俗的相声,弄得他们捧腹大笑;这时,我笑,大伙也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甜、那样的纯、那样的脆。这种笑,他们既当成趣,又把它看作情,情趣横生,情感共鸣,因而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兴致高了,情感浓了,师生们不但在情态上起了一座心灵融合的桥粱,更重要的是对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注重利用这种有效的人文和谐教学法,使课堂教学舒展轻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充满朝气。和谐的课堂,欣慰的心田,孩子们乐滋滋的,他们觉得课堂富有情趣,他们既轻松舒畅地接受了新知识,又感到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如果不好好学习,似乎欠了一份情,失了一份礼。因此,每当我走进教室,那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种掌声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礼,是一种无形的情,不,是一种有效的回执——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致日趋浓厚,学习成绩一天天见佳。近几年来,我任教的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居校之首。
第二,贴近自然,走向社会,勇于社会活动与生活实践
地广物博,幅园辽阔的大自然,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纵横驰骋的空间,有引导学生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有我们勇于实践的大课堂。因此,语文教师不应囿于学校、教室、课堂的束缚,尽可能去贴近自然,走向社会,增强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直观能力。过去我们教学朱自清的《春》,坐在教室里依葫芦画瓢去讲春、颂春,我认为教学朱自清的《春》这样的现代散文,不要把孩子们囿禁在教室里,可把孩子们带出课堂,走向大自然,领他们到一个绿草如荫的大草地上,让孩子们先打几个滚,捉几回迷藏,放几只风筝,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春花春草春风的宇宙空间去饱赏春意盎然的直观景色。这样的教学,比坐在教室里讲叙盼春、绘春、颂春效果好得多。
第三,关注语文实践活动
关注语文的实践活动,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和本身特点。语文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社会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如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革命圣地,到社会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义务扫街,维修公路,通过查、访、听、看、问等生活实践,让学生们把自己所见所闻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及生活内容,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最直观,最真实,最引人的材料,摄取下来,这种身临其境的社会活动可为学生写作奠定真实感人的基础,学生的作文就不会闭门造车了。
在社会中开展语文实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社会处处皆资源。家庭、校园、企业、工厂、社会,生活实践中处处有语文的天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启齿有语文,动辄有语文,满目有汉字,满耳皆汉语,处处是汉语文字和民族文化荡漾的海洋。语文教师应该把孩子们带入这知识的海洋与火热的现实社会中旅游语文世界,去广泛搜集社会运用语文文字的情况,精心梳理民间用语,这样又可从实践中学到语文。诚然,只要愿作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处处有资源。再如:左邻右舍,婚丧喜庆中的“请柬”“贺辞”“楹联”“讣告”,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社会、家庭、亲友交际的礼仪用语,墙报、宣传、布告广告中的用语;标语公告、商品说明、企业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络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语言。有些语文知识单靠教室里、课堂上是学不到的。“文科应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工厂”。毛泽东同志这一教育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当然,社会语言文字并非字字句句皆准的语文课堂,这需要我们进行筛洗梳理,去其糟粕,吸其精华。精彩、新颖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吸其精髓,并告诉学生组成“集锦。”陈旧、低劣、庸俗的语言文字要告诉学生去其糟粕,把它编成“举隅”。新词、新流行语可编成“荟萃”。然后组织学生们给这个小册子取个名字,让同学在课堂上朗读,或让学生们分组切磋,也可在教室里展览。
第四,大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
语文教学这一母语教育的课程教学,如果以本为本,唯本至上,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更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应大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让原本相对静止的教材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要使课堂“活动”起来,情感价值观、人文精神、和谐教学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超越课堂,使语文教学的空间得以开发,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营养滋润,用足、用好。当时、当地、校内、校外一切适应于语文教学与学习的课程资源,勇于社会实践,把它们都引进到语文课程教学中去。
在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现代社会,唯本至上,以本为本,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资源固定化,单纯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已越来越与时代不相适应了,新时期新世纪对人材的要求,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现代知识。教师不应授之以鱼,而应授人以“渔”,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方法与技巧上交钥匙。这样,能使静态的语文知识变得有价值,使学生的语文基础迅速转变为发展性学习的能力。
拓展语文教学中的课程资源,要不拘一格,要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开辟语文教学天地,如重视学科的相互渗透性,不受文理学科的束缚;打破教材的系统性,自主调动教材单元或课程顺序;利用影视、音乐、美术等载体资源;多开辟地方校本资源,打破教本的唯一性;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引导师生、生生互动。总之,只要符合学生心身发展特点,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意识的课程资源,都要引进到语文课程教学中来。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将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
(责任编辑:薛剑刚)
第一,重视人文精神、情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十分重视人文精神、情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怎样才能建立和谐课堂,拓展学生的情感需求呢?譬如,我常用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的礼仪去感化学生的迟到,每走进教室后,和学生们坐在一起,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拉拉他们的手;或让他们背上几句古诗,或自己朗诵名篇中的精彩片段;有时或给他们讲个简短故事,或说几句耐人寻味但不庸俗的相声,弄得他们捧腹大笑;这时,我笑,大伙也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甜、那样的纯、那样的脆。这种笑,他们既当成趣,又把它看作情,情趣横生,情感共鸣,因而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兴致高了,情感浓了,师生们不但在情态上起了一座心灵融合的桥粱,更重要的是对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注重利用这种有效的人文和谐教学法,使课堂教学舒展轻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充满朝气。和谐的课堂,欣慰的心田,孩子们乐滋滋的,他们觉得课堂富有情趣,他们既轻松舒畅地接受了新知识,又感到这样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如果不好好学习,似乎欠了一份情,失了一份礼。因此,每当我走进教室,那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种掌声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礼,是一种无形的情,不,是一种有效的回执——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致日趋浓厚,学习成绩一天天见佳。近几年来,我任教的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居校之首。
第二,贴近自然,走向社会,勇于社会活动与生活实践
地广物博,幅园辽阔的大自然,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纵横驰骋的空间,有引导学生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有我们勇于实践的大课堂。因此,语文教师不应囿于学校、教室、课堂的束缚,尽可能去贴近自然,走向社会,增强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直观能力。过去我们教学朱自清的《春》,坐在教室里依葫芦画瓢去讲春、颂春,我认为教学朱自清的《春》这样的现代散文,不要把孩子们囿禁在教室里,可把孩子们带出课堂,走向大自然,领他们到一个绿草如荫的大草地上,让孩子们先打几个滚,捉几回迷藏,放几只风筝,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春花春草春风的宇宙空间去饱赏春意盎然的直观景色。这样的教学,比坐在教室里讲叙盼春、绘春、颂春效果好得多。
第三,关注语文实践活动
关注语文的实践活动,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和本身特点。语文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社会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如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革命圣地,到社会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义务扫街,维修公路,通过查、访、听、看、问等生活实践,让学生们把自己所见所闻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及生活内容,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最直观,最真实,最引人的材料,摄取下来,这种身临其境的社会活动可为学生写作奠定真实感人的基础,学生的作文就不会闭门造车了。
在社会中开展语文实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社会处处皆资源。家庭、校园、企业、工厂、社会,生活实践中处处有语文的天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启齿有语文,动辄有语文,满目有汉字,满耳皆汉语,处处是汉语文字和民族文化荡漾的海洋。语文教师应该把孩子们带入这知识的海洋与火热的现实社会中旅游语文世界,去广泛搜集社会运用语文文字的情况,精心梳理民间用语,这样又可从实践中学到语文。诚然,只要愿作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处处有资源。再如:左邻右舍,婚丧喜庆中的“请柬”“贺辞”“楹联”“讣告”,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社会、家庭、亲友交际的礼仪用语,墙报、宣传、布告广告中的用语;标语公告、商品说明、企业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络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语言。有些语文知识单靠教室里、课堂上是学不到的。“文科应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工厂”。毛泽东同志这一教育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当然,社会语言文字并非字字句句皆准的语文课堂,这需要我们进行筛洗梳理,去其糟粕,吸其精华。精彩、新颖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吸其精髓,并告诉学生组成“集锦。”陈旧、低劣、庸俗的语言文字要告诉学生去其糟粕,把它编成“举隅”。新词、新流行语可编成“荟萃”。然后组织学生们给这个小册子取个名字,让同学在课堂上朗读,或让学生们分组切磋,也可在教室里展览。
第四,大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
语文教学这一母语教育的课程教学,如果以本为本,唯本至上,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更不符合新时代、新时期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应大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让原本相对静止的教材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要使课堂“活动”起来,情感价值观、人文精神、和谐教学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超越课堂,使语文教学的空间得以开发,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营养滋润,用足、用好。当时、当地、校内、校外一切适应于语文教学与学习的课程资源,勇于社会实践,把它们都引进到语文课程教学中去。
在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现代社会,唯本至上,以本为本,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资源固定化,单纯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已越来越与时代不相适应了,新时期新世纪对人材的要求,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现代知识。教师不应授之以鱼,而应授人以“渔”,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方法与技巧上交钥匙。这样,能使静态的语文知识变得有价值,使学生的语文基础迅速转变为发展性学习的能力。
拓展语文教学中的课程资源,要不拘一格,要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开辟语文教学天地,如重视学科的相互渗透性,不受文理学科的束缚;打破教材的系统性,自主调动教材单元或课程顺序;利用影视、音乐、美术等载体资源;多开辟地方校本资源,打破教本的唯一性;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引导师生、生生互动。总之,只要符合学生心身发展特点,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意识的课程资源,都要引进到语文课程教学中来。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将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