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财政政策 促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财政政策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一、加强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强化财政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等诸多方面。从财政支持的角度讲,主要是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直接投入的范围,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投入的农村社会服务,以及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应由政府直接投入。提高对支持资金的投入总量,在坚持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原则基础上,扩大财政支持范围、支持对象,提高支持力度。要在引进良种、推广技术、购置设备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第一,引导社会和个人投入农村公共服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集体和民营经济投资农村公共服务,如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道路、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以扩大投资渠道。第二,合理利用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以改善农村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第三,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福利赞助和捐赠,近年来,我国也接受了一些国外和国内社会团体及个人对教育、卫生、社会救助的捐赠,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晚,各种配套政策、管理措施和宣传力度都比较滞后,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及时制定有关政策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捐赠、接收使用行为,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家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重大工程的建设,搞好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一些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制,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要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山区综合开发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贫困地区人畜吃水困难,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速度。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建设资金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要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四、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农业科技基础资金投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积极贯彻财政支农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种粮成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对农业专项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扩大农民受益面。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以改水、改厕及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为重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并覆盖农村。同时,在加大基础建设的前提下,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比如蔬菜、花卉等产业,有效发挥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示范作用,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另外,资金来源也不能单靠政府,也要积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引導农民自主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农村公益性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投劳,自力更生建设美好新家园。
  五、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卫生投入比重,让农民最大限度成为公共财政的受益者,构建农村农民的医疗服务体系,使广大农民看得起病。另外,针对养老保障工作,财政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资金上给予支持,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健康发展。
  六、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中央、省、市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支出责任,改变长期以来重视大专院校、轻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方式,改变基层财政负担本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方法。中央和省级财政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问题,使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慈济高中)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个别年轻干部“超常”提拔任用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关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反映出公众期望干部选拔应公开透明、程序公正,要让更多德才兼备的年轻
经济运行状况预警体系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健康运行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综合利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建立经济运行状况预警指标体系,选择并改进预警模型来
时代的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尤其对于中职学生,知识创新拓放和技术创新拓展能力是他们日后生存的支撑,而最基础的知识和素养,就
从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的视角提出了目前我国改善农村投资环境需要做的几方面的工作: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提高农民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
何奇恩——浙东农村的放牛娃,四次高考失利,半路出家学习英语,成功到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从临时工做起,一步步晋升为联邦政府的高级公务员;他获得了年度人物奖,曾与布什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作为能源的一种用途日益广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用电过程中操作的某些失误和设备缺陷,触电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